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与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起来。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的形式、强大的容量、互动的特性,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给美术课堂增添了好奇的双眼
  在科学界,大家都知道有个大发明家叫爱迪生,他小时候看到母鸡在孵蛋,自己也跟母鸡一样趴在鸡蛋上。他这种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使他一步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艺术和科学发明一样,需要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新制定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但对于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来说,教师所能运用的教学手段严重地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现代教育技术犹如一场及时雨,使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跨时空地把动态与静态、声音、图像、文字、人文景观等有机结合和转变,使得美术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不断地刺激了小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船》这一课时,农村的学生虽然对船较喜欢,但对船的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就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世界各地的船只显示在学生眼前,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帆船到1802年英国薛明敦建造的“夏洛蒂·邓达斯号”机动轮船;从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客船隋炀帝坐的大龙船到现代豪华巨轮;从世界上最早的潜水器到现代机器人深潜器……各种古今中外的船伴随着音乐,在屏幕上由大到小、由深到浅逐渐推出,令出生于农村的学生耳目一新,咂嘴声、惊叹声、欢呼声发自学生的内心,同时又在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较之与以前未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农村美术课堂,教师只能通过出示图片、资料或介绍性谈话等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二、多媒体技术令美术课堂开阔了全新的视野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旨在鼓励学生在课内、课外以及校外主动学习美术;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倡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同周围环境相联系,美术学习的范畴扩展到地方乃至更大的区域;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强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学生的视野无外乎学校的花草树木、家乡的名胜建筑及风土人情。因此,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想真正体现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是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除图书馆资料资源与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这两点外,最重要的是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一定要创设条件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可以供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使用的计算机房。现代小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并不满足于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了祖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和海底天空的古怪稀奇,以及中外闻名的画家的画风作派等等甚至更多的事物。是神奇的电化教育把学生们带到了遥远的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充分地感受到了周边环境所感受不了的东西,认识到平时所认识不到的事物,从而扩大了学生知识范围,把学生的视野扩大到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广袤的森林深处……
  三、多媒体技术让美术课堂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中国的教育应该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我们美术教育者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课程之一。在美术课上,教师除了应该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较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形成创造动机以外,运用多媒体技术更能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的画面。
  (1)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如:在进行《学习构图》一课的教学时,可先选定书上的一幅范图用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再用Potoshop 进行编辑,将背景和物象分别放入一个文件中不同的图层。在演示时只需要把选中的图层进行拖动,就反映出画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以把不同的图层进行放大、缩小等处理,以展示物象的大小变化和构图方法的变化。不同的构图方法,再配以相应的图画欣赏,学生在比较轻松的观赏中得知“三角形构图”、“井字型构图”、“S形构图”等构图的规律。在教师利用CAI 不断互动的过程中,这堂课的重点就很容易凸现出来。
  (2)变单调的挂图展示为声情并茂的课件欣赏,点燃学生创新欲望。如:在教学《我设计的飞机》时,首先播放一段Flash动画《飞机的起源》导入课题:“美国的一对小男孩莱特兄弟正学鸟儿在草地上‘飞翔’着……为了实现小时候的愿望,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接着,在音乐伴奏下,屏幕上又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飞机:现实生活中的,科幻电影中的,童话故事中的,令学生大开眼界,兴趣大增,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内心的设计欲望。整个课堂中学生信心十足,跃跃欲试,创造的火花犹如夜空中的烟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使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发生了大变化,产生了奇、新、佳的效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倍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而收到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开辟了农村美术教学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教室后面的黑板可以用来制作黑板报,黑板报的制作不仅是完成一项学校交给的任务,她更具有思想教育、增长知识、辅导学习、提升审美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功能。如何培养学生制作质量上乘的黑板报呢?我制定了由“老师帮带”到“学生独自完成”,由“他评、师评”到学生“互评自评”的总体思路。  我发现,只要学校下通知出黑板报,很多同学都跃跃一试、争先恐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得利用好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牢固掌握知识,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在几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政治教学做到教育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具体做法,下面以初一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一、以教材内容为主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所以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让化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谈几点体会。   一、要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品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思想意识及敢于怀疑,善于怀疑的问题意识,它是创造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
期刊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才会努力探索新的学习知识。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期刊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的教学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问题教学法的探究,我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实施问题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要
期刊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为此,国家对教材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而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和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
期刊
我们知道,学习过程中话语权的拥有与改变虽然是各种因素的复杂聚合,但权力占据者却具有明显的优势支配权。谁占有话语优势,谁就能驾驭乃至控制整个课堂局势。作为控制者的教师利用被赋予的权力,即尽量多地控制着话语的生产、表达和传达,因而统治了整个话语。因此,不管是教师在与学生的第一次遭遇中,还是在日常众多的教育实践中。几乎随处都能看到教师统治话语权力的影子,在公开课这样的场合更是如此。   一、剥夺部分学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而评价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与价值的判断,教師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看似平常,其实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如果能艺术性地评价学生的答问,往往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反馈、调控、导向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激发起学生对语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注、探索和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下面谈谈我对如何上好这门学科的几点见解:   一、明确任务   《
期刊
随着课改的开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英语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当今每一位一线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积累是基础   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进行信息即写作材料的积累,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