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11月8日,记者节。“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新闻上;当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在路上。”一直以来,这句话就是记者的写照,也许因此,记者节才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的需求量更大、对新闻内容的需求更多元,记者比传统纸媒时代还要繁忙。而这种繁忙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消耗,更考验一个媒体人把握时代脉搏、理性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我在深圳已经生活了25年,前海的改革试验也已经进行了五年之久,但在过去五年中,身为一枚财经记者的我却没有为这场改革试验写过一个字。
原因很简单:我看不懂。此次多次被编辑点题,但自己却屡屡“抗命”,因为我不知道该写什么。
对我而言,一个曾经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闻名于世的城市里,五年却没有一栋永久性建筑落成的“特区试验”,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焦虑与担忧——前海的改革试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身为一名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深二代”,过去五年中我自己对前海一直保持着某种“善意的沉默”:我不想在自己没有看明白之前,便对这场可能关系到深圳未来发展命运的改革试验横加指责——但我也没有唱空头“改革颂歌”的习惯,于是只有沉默。
报道的缘起其实来自另一个层面的担忧:在某次报系组织的前海建设“大会战”参观时,“大会战”这个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用语让我吃了一惊。
此后给编辑报题时,我这样写道:“这是深圳近20年来再次出现‘大会战’这样的准战争用语,从中也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和财政压力之大。”并推测在7月份前后中央政府可能已经调整经济战略,从前期“调结构”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
而我自己真正担心的是,这种应对宏观经济下滑的“应急机制”,是否会将中国经济重新拉回“投资拉动”的老路上去。
带着这种担忧,我开始了对前海五年改革实验的资料梳理与采访调查。
调查进行到一半时,我便意识到,自己此前对前海改革的理解“基本上是错的”:正如此前许多媒体同行所习惯的视角一样,我太多地关注似乎影响前海改革命运的“政策博弈”,而忽略了前海试验区内部正在发生的“场景变化”。
多年以前采访新桥收购深发展案例时,深发展一位副行长曾对我说,“(对于深发展)从外面看和从里边看,是不一样的。”那句话突然打通了我的诸多困惑,并让我彻底重写了已经完成的相关报道。
而在前海采访中,我再次遇见了这一熟悉的感觉。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观察维度: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转型,始终是由“外部设计(包括顶层设计)”和“(市场机制)内部演化”两种动力机制共同推动的。
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市场观察者,常常犯下的一个错误便是:过于关注制度设计,甚至把设计方案本身当成了市场现实,而忽略了市场机制内部演化与生长所带来的动力与影响。
前海改革试验在分析观察上的困难之处,正在于它是“(政策)制度设计”与“(市场)规则演化”的碰撞焦点,两种“动力机制”的诸多碰撞与纠缠,使得近距离的观察者很难形成内部逻辑完备的系统性解释——正如一位被访者向我所说的那样,前海的改革经验现在还远未到“总结归纳”的时候。
然而作为“改革现场”的观察者,我不能像经济学家或历史学家一样,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去总结或梳理,而只能依赖于某种“不完备的观察”来呈现我所看到的“改革片断”。
也正因为如此,在最终的报道写作中,我尝试性地更多从“内部(理念与规则)演化”,而非外部“政策博弈”的角度,来展开和呈现我所看到的“改革场景”。
在报道的写作与呈现中,这种“内向式”叙事的固有弊端也暴露无遗:一方面由于“内部场景”描述很难与外部读者的理解习惯形成共鸣,因此“曲不高而和寡”的遭遇近乎命中注定;另一方面由于演化进程尚在进行中途,诸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纠缠,使得“清晰简明”的理想化呈现近乎不可能。
这也是我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屡屡被自己的发现弄得“热血沸腾”,但最终呈现的报道叙述却被编辑同学批评曰“过于抽象、缺乏具象”的原因。
对此,俺在惭愧之余,唯有希望这些充满瑕疵的“片断式呈现”,能够引起某些关注中国改革“下半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并在未来提供出更加精准而深入的前海改革实验分析与解释。
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下半场”还是“人民国际化上半场”而言,前海过去五年的改革尝试与经验教训,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典型样本”。
最后,我要说说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身为一枚财经记者的感受。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上市公司报道,而且自认为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颇有心得的记者,我当然知道数据分析对于财经报道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个时代的读者只需要“从数据到数据”的分析,那么市场中有成千上万的分析师和数以百计的经济学家就足够了,要一个“半桶水”的财经记者来干什么?
在我看来,财经记者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数据分析”(当然这是必备工具),而是在“数据之前”的观察、理解与呈现。
在我做过的绿大地和獐子岛等上市公司调查中,分析师们借以理解上市公司的“基础数据”是可以造假的,而在会计高手们的操纵下,这种造假可以很多年不被发现——因为它们的造假环节正在于“现象”跟“数据”之间。
与此同时,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理解模式下,是可以呈现截然不同的价值的。
此次前海改革报道采写过程中,我专门查阅了前海试验区2015年刚刚公布的部门预算与国资经营预算。
其预算数据如果按常规理解,其实跟内地任何一个招商开发区并无二致:以卖地收入搞基础建设投资而已。
如果不是大量的前期采访和观察,前海特区仅从预算和经营数据上看“乏善可陈”——而在我看来,前海改革试验真正的价值恰恰也体现在“现象”与“数据”之间:缺乏相应统计指标的制度变革与理念碰撞,只能用“眼”看和用“心”体会,才能感觉到其间的温度变化。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现象的理解,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层面:现象(观察)——数据(归纳)——理论(解释)。
而当一个时代和经济体系处于急剧转型期时,习惯于“从数据到数据”的思维模式,往往忽略了对于新时代的理论解释还未诞生,而他们所依赖的数据分析正因为这种“价值观断裂”而失去了对现象的解释力。
观察和理解一个剧变中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理论下的“数据分析”,而是要追溯到“数据之前”,并重新建立现象与数据之间的“生命联系”。
这就是我引用过无数次的,张五常教授所谓的“局限条件(约束条件)分析”:对于一个变化和转型中的社会和制度机制而言,没有一个仅仅依赖数据分析的分析师或理论家,比身处“现场”的经济记者更体验或感受到其间“局限条件”的转变。
而这千百万个转变中的“现场”,最终将构成某种新的经济趋势乃至社会理念,被新的理论框架赋予新的价值定位。
身为一名经济记者,我们在参与和描述的不是历史本身,甚至不是“历史的草稿”,而很可能仅仅是未来历史叙述中的某条“脚注”——它们就像财务报表中某条不起眼的附注一样,常常被^忽略,但恰恰是影响上市公司估值的关键。
在这个转型中的时代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在某个“运气逆天”的时候,能够为未来的历史留下一条小小的“注脚”——这就是我在此前和此后的记者生涯中最大的追求。
摘自《南方周末》
我在深圳已经生活了25年,前海的改革试验也已经进行了五年之久,但在过去五年中,身为一枚财经记者的我却没有为这场改革试验写过一个字。
原因很简单:我看不懂。此次多次被编辑点题,但自己却屡屡“抗命”,因为我不知道该写什么。
对我而言,一个曾经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闻名于世的城市里,五年却没有一栋永久性建筑落成的“特区试验”,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焦虑与担忧——前海的改革试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身为一名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深二代”,过去五年中我自己对前海一直保持着某种“善意的沉默”:我不想在自己没有看明白之前,便对这场可能关系到深圳未来发展命运的改革试验横加指责——但我也没有唱空头“改革颂歌”的习惯,于是只有沉默。
报道的缘起其实来自另一个层面的担忧:在某次报系组织的前海建设“大会战”参观时,“大会战”这个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用语让我吃了一惊。
此后给编辑报题时,我这样写道:“这是深圳近20年来再次出现‘大会战’这样的准战争用语,从中也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和财政压力之大。”并推测在7月份前后中央政府可能已经调整经济战略,从前期“调结构”为主转向“保增长”为主。
而我自己真正担心的是,这种应对宏观经济下滑的“应急机制”,是否会将中国经济重新拉回“投资拉动”的老路上去。
带着这种担忧,我开始了对前海五年改革实验的资料梳理与采访调查。
调查进行到一半时,我便意识到,自己此前对前海改革的理解“基本上是错的”:正如此前许多媒体同行所习惯的视角一样,我太多地关注似乎影响前海改革命运的“政策博弈”,而忽略了前海试验区内部正在发生的“场景变化”。
多年以前采访新桥收购深发展案例时,深发展一位副行长曾对我说,“(对于深发展)从外面看和从里边看,是不一样的。”那句话突然打通了我的诸多困惑,并让我彻底重写了已经完成的相关报道。
而在前海采访中,我再次遇见了这一熟悉的感觉。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观察维度: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转型,始终是由“外部设计(包括顶层设计)”和“(市场机制)内部演化”两种动力机制共同推动的。
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市场观察者,常常犯下的一个错误便是:过于关注制度设计,甚至把设计方案本身当成了市场现实,而忽略了市场机制内部演化与生长所带来的动力与影响。
前海改革试验在分析观察上的困难之处,正在于它是“(政策)制度设计”与“(市场)规则演化”的碰撞焦点,两种“动力机制”的诸多碰撞与纠缠,使得近距离的观察者很难形成内部逻辑完备的系统性解释——正如一位被访者向我所说的那样,前海的改革经验现在还远未到“总结归纳”的时候。
然而作为“改革现场”的观察者,我不能像经济学家或历史学家一样,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去总结或梳理,而只能依赖于某种“不完备的观察”来呈现我所看到的“改革片断”。
也正因为如此,在最终的报道写作中,我尝试性地更多从“内部(理念与规则)演化”,而非外部“政策博弈”的角度,来展开和呈现我所看到的“改革场景”。
在报道的写作与呈现中,这种“内向式”叙事的固有弊端也暴露无遗:一方面由于“内部场景”描述很难与外部读者的理解习惯形成共鸣,因此“曲不高而和寡”的遭遇近乎命中注定;另一方面由于演化进程尚在进行中途,诸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纠缠,使得“清晰简明”的理想化呈现近乎不可能。
这也是我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屡屡被自己的发现弄得“热血沸腾”,但最终呈现的报道叙述却被编辑同学批评曰“过于抽象、缺乏具象”的原因。
对此,俺在惭愧之余,唯有希望这些充满瑕疵的“片断式呈现”,能够引起某些关注中国改革“下半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并在未来提供出更加精准而深入的前海改革实验分析与解释。
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下半场”还是“人民国际化上半场”而言,前海过去五年的改革尝试与经验教训,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典型样本”。
最后,我要说说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身为一枚财经记者的感受。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上市公司报道,而且自认为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颇有心得的记者,我当然知道数据分析对于财经报道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个时代的读者只需要“从数据到数据”的分析,那么市场中有成千上万的分析师和数以百计的经济学家就足够了,要一个“半桶水”的财经记者来干什么?
在我看来,财经记者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数据分析”(当然这是必备工具),而是在“数据之前”的观察、理解与呈现。
在我做过的绿大地和獐子岛等上市公司调查中,分析师们借以理解上市公司的“基础数据”是可以造假的,而在会计高手们的操纵下,这种造假可以很多年不被发现——因为它们的造假环节正在于“现象”跟“数据”之间。
与此同时,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理解模式下,是可以呈现截然不同的价值的。
此次前海改革报道采写过程中,我专门查阅了前海试验区2015年刚刚公布的部门预算与国资经营预算。
其预算数据如果按常规理解,其实跟内地任何一个招商开发区并无二致:以卖地收入搞基础建设投资而已。
如果不是大量的前期采访和观察,前海特区仅从预算和经营数据上看“乏善可陈”——而在我看来,前海改革试验真正的价值恰恰也体现在“现象”与“数据”之间:缺乏相应统计指标的制度变革与理念碰撞,只能用“眼”看和用“心”体会,才能感觉到其间的温度变化。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现象的理解,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层面:现象(观察)——数据(归纳)——理论(解释)。
而当一个时代和经济体系处于急剧转型期时,习惯于“从数据到数据”的思维模式,往往忽略了对于新时代的理论解释还未诞生,而他们所依赖的数据分析正因为这种“价值观断裂”而失去了对现象的解释力。
观察和理解一个剧变中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理论下的“数据分析”,而是要追溯到“数据之前”,并重新建立现象与数据之间的“生命联系”。
这就是我引用过无数次的,张五常教授所谓的“局限条件(约束条件)分析”:对于一个变化和转型中的社会和制度机制而言,没有一个仅仅依赖数据分析的分析师或理论家,比身处“现场”的经济记者更体验或感受到其间“局限条件”的转变。
而这千百万个转变中的“现场”,最终将构成某种新的经济趋势乃至社会理念,被新的理论框架赋予新的价值定位。
身为一名经济记者,我们在参与和描述的不是历史本身,甚至不是“历史的草稿”,而很可能仅仅是未来历史叙述中的某条“脚注”——它们就像财务报表中某条不起眼的附注一样,常常被^忽略,但恰恰是影响上市公司估值的关键。
在这个转型中的时代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在某个“运气逆天”的时候,能够为未来的历史留下一条小小的“注脚”——这就是我在此前和此后的记者生涯中最大的追求。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