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化学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中探究,或是课后拓展,都离不开良好的阅读能力。换言之,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探究以及课后拓展,正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化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提起阅读能力的培养,或许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似乎与化学教学关系不大。殊不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概念、操作实验、探究新知等都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而在这些过程中,也正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绝佳时机。
中职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中职化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扎实地做好课前预习、深入地进行课中探究以及有效地进行课后延伸等。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前预习、课中探究以及课后延伸等方面浅显论述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 课前预习——教师处心积虑设疑,学生兴致勃勃阅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中职化学也是如此。在学习中职化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课前扎实预习相关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窃以为,为了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心积虑地设计一些问题,即设疑。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疑问一定要妙趣横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有要迫不及待解决这些疑问的欲望、积极性等。
比如说,在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化学(农林渔牧类)“溶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预习作业,即与“溶液”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疑问。如,在盐水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物质有气态、液体和固态三种不同的形态,那么,溶液有哪几种不同的形态呢?生活中常见的固态溶液、气态溶液和液体溶液都有哪些,你能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列举两到三种吗?
再比如说,在教学“烃和烃的衍生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预习作业,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如下:1.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甲苯和苯酚,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在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回答。2. 苯、甲苯、苯酚都能够发生卤代、硝化和磺化反应,但是,它们的反应条件却是不同的,请详细描述它们不同的反应条件。
显而易见,为了能够彻底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阅读课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正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吗?
二、 课中探究——教师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字斟句酌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自主探究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相关知识自然离不开阅读文本。以阅读文本理解相关知识为契机,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好就可以得到逐步培养。
为此,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链。以这些问题链为导向,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进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通过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自主探究相关知识,还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还是以教学“溶液”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识记“溶液”的深层次内涵。关于“溶液”的定义,课本中提到,溶液就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学生通过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可以得知“溶液”的三种性质,即均一性、稳定性和混合物。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得知组成“溶液”的两种基本成分,即溶质和溶剂。
再比如说,为了让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教材中提到,所谓取代反应,主要是指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在字斟句酌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就会抓住“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以及“代替”等关键字词透彻理解“取代反应”的主旨内涵。以这些关键词为切入点,学生不仅会知道这些“取代反应”是發生在“有机物”之中,还会知道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发生的真实替代等。
由此可见,以课中探究为契机,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课后延伸——教师适时适度拓展,学生意犹未尽阅读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却是无限的。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必须要以课后延伸为途径,指引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课后拓展。很显然,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课后拓展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如此这般,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得到逐步培养。
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课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细心选择一些拓展延伸资料。通过让学生在课后意犹未尽地阅读这些拓展延伸资料,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此同时,还能够顺其自然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仍然是以教学“溶液”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分享一些与“溶液”相关的阅读资料。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围绕这些阅读资料精心设计一些思考练习,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思考练习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单独提交。
还比如说,在教学“烃和烃的衍生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源。据此,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课后自主寻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阅读。据此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前预习为契机,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疑问,让学生通过兴致勃勃的阅读去解决这些疑问,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以课中探究为平台,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字斟句酌的阅读去完成这些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以课后延伸为补充,结合学生课中掌握情况指引学生适时适度拓展知识,让学生通过意犹未尽的阅读去拓展知识视野,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丹.中专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15(5):187-189.
[2]杨志霞.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23):61-62.
作者简介:
章应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关键词:中职化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提起阅读能力的培养,或许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似乎与化学教学关系不大。殊不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概念、操作实验、探究新知等都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而在这些过程中,也正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绝佳时机。
中职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中职化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扎实地做好课前预习、深入地进行课中探究以及有效地进行课后延伸等。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前预习、课中探究以及课后延伸等方面浅显论述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 课前预习——教师处心积虑设疑,学生兴致勃勃阅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中职化学也是如此。在学习中职化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课前扎实预习相关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窃以为,为了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心积虑地设计一些问题,即设疑。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疑问一定要妙趣横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有要迫不及待解决这些疑问的欲望、积极性等。
比如说,在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化学(农林渔牧类)“溶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预习作业,即与“溶液”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疑问。如,在盐水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物质有气态、液体和固态三种不同的形态,那么,溶液有哪几种不同的形态呢?生活中常见的固态溶液、气态溶液和液体溶液都有哪些,你能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列举两到三种吗?
再比如说,在教学“烃和烃的衍生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预习作业,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如下:1.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甲苯和苯酚,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在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回答。2. 苯、甲苯、苯酚都能够发生卤代、硝化和磺化反应,但是,它们的反应条件却是不同的,请详细描述它们不同的反应条件。
显而易见,为了能够彻底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阅读课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正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吗?
二、 课中探究——教师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字斟句酌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自主探究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相关知识自然离不开阅读文本。以阅读文本理解相关知识为契机,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好就可以得到逐步培养。
为此,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链。以这些问题链为导向,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进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通过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自主探究相关知识,还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还是以教学“溶液”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识记“溶液”的深层次内涵。关于“溶液”的定义,课本中提到,溶液就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学生通过字斟句酌式的阅读,可以得知“溶液”的三种性质,即均一性、稳定性和混合物。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得知组成“溶液”的两种基本成分,即溶质和溶剂。
再比如说,为了让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字斟句酌式的阅读。教材中提到,所谓取代反应,主要是指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在字斟句酌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就会抓住“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以及“代替”等关键字词透彻理解“取代反应”的主旨内涵。以这些关键词为切入点,学生不仅会知道这些“取代反应”是發生在“有机物”之中,还会知道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发生的真实替代等。
由此可见,以课中探究为契机,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课后延伸——教师适时适度拓展,学生意犹未尽阅读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却是无限的。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必须要以课后延伸为途径,指引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课后拓展。很显然,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课后拓展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如此这般,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得到逐步培养。
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课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细心选择一些拓展延伸资料。通过让学生在课后意犹未尽地阅读这些拓展延伸资料,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此同时,还能够顺其自然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仍然是以教学“溶液”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分享一些与“溶液”相关的阅读资料。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围绕这些阅读资料精心设计一些思考练习,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思考练习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单独提交。
还比如说,在教学“烃和烃的衍生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源。据此,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课后自主寻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阅读。据此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前预习为契机,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疑问,让学生通过兴致勃勃的阅读去解决这些疑问,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以课中探究为平台,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字斟句酌的阅读去完成这些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以课后延伸为补充,结合学生课中掌握情况指引学生适时适度拓展知识,让学生通过意犹未尽的阅读去拓展知识视野,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丹.中专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15(5):187-189.
[2]杨志霞.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23):61-62.
作者简介:
章应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