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讲话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践行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落实。
  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挖掘地域人文历史和校情校史,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站在时代前沿、学校特有的气质和特色,并不断焕发出新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文化。
  一是提升景观文化。例如西安高级中学新校址所在的未央区是汉、唐等多个王朝宫廷的故地,根据西高特有文化基因并结合所处的地域文化与悠久办学历史,在挖掘和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时尚校园、科技校园等方面,通过景观规划布局,将百年精英、绿色和谐、时代气息、崇尚科学等元素直观明了地展示给广大师生;西安市育才中学以延安“保小”的红色基因为元素,设置了红色教育园地、红色地标长廊等景观标志,实现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二是强化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轉化器、激发器和推进器。制度是办学的规划和保障,它不仅是一种价值激励因素,也是一种利益刺激杠杆,没有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单靠精神文化本身的教育引领,单靠物质文化的教育熏染,要想在学校成员身上切实内化新时代的学校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实现学校有序地良性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学校文化建设前行的速度、达到的高度、辐射的广度都将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强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那么制度的建立,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合法程序的基础上,获得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同和接受,一旦形成,就要树立制度权威,对事不对人,力促制度执行落到实处,打造高效的制度执行力,更好地生发即时效应,不断提升后续效应。沣西实验学校、第一小学校长杨振德在执行制度中碰到一位平时工作非常认真的老师缺课未到岗,后在原因调查中发现该教师送突发脑溢血的父亲去医院紧急抢救,一时紧张既未请假,也未到岗,在行政会研究处理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领导根据该同志平时的表现都建议免于处理,但杨校长认为旷课是严重的教学事故,必须处理,处理的方式可采取先人文后制度的办法,利用学校的人脉资源派副校长亲自赶往医院联系专家,解决该教师在家人医疗救治中的后顾之忧,然后再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该教师进行处理,既维护了制度的权威,又平衡了教师的敌对情绪,达到了共赢。
  三是丰富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新时代师生文明素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立德树人社会化的过程,也是转化成自身内在的性格情操的过程。因此,精心筹划融德育与能力、科学与人文、责任与担当、社会与健康等方面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党团活动、节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研学活动、两节一会活动、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礼仪教育、传统文化实践等各类文化活动,既是充盈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又是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有效途径。
  四是凝练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所以凝练和提升学校办学的价值观、思想理念、目标、宗旨、方略和特色以及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是引领师生价值取向之魂,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从而引领师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性格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如何管理教师)。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国家需要教师如何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教师应该获得什么地位)。所以广大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十九大就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实施素质教育”变为“发展素质教育”,并增加了“推进教育公平”。所以立德树人不再是目标,而是新时代教育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素质教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提高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对新时代学校管理者和师资队伍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新的要求,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二是做创新型现代化教师。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理念,即更加注重师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终身学习、共建共享。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所以,要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途径是通过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   三是加快实施课程改革。教育是帮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而课程正是社会生活经典的浓缩,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由“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到现在的“三方面六素养十八个要点”的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要求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所以,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师德的厚度、知识的宽度、能力的拓展、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课题,这里的课程改革不是课改或者说课堂改革,而是融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全面改革,最终实现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四是争做四有好老师。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夢人。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进取,自觉挑战工作极限;会思考,经常能看出问题;善合作,融入公开性活动借力发展;爱阅读,开阔教师的视野;重发展,形成好的思维方式;躬身行,关注自我、理论、现实和积累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所以培育新时代合格中学生是教育人的初心和担当。
  一是强化思政教育全方位开展。第一,在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上,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仪式育德信念教育,知识育德课堂教育,读写养德修身教育,习惯立德养成教育,素养蕴德艺术教育,实践寓德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第二,在思政教育关键载体上,要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开发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课程,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美术、科学、音乐、阅读、手工、太极拳、播音与主持、语文、数学、英语等社团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发挥特长,增长才干,引导学生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传承者和缔造者;第三,在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五个结合”;第四,在思政教育的推进力量上,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引导家长、教师主动践行立德树人的原则,关心和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格局。
  二是着眼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品格、能力和立场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的整体工作必须着眼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塑学校办学理念,重铸学校育人文化,重构学校课程体系,重抓学校教学实践,重建学校评价体系,努力探索课程设计,创新发展教学方式,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精心策划主题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真心助力每一个孩子出彩,进而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合阳县坊镇中学
其他文献
礼泉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文坚锋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个春秋,同时担任了三十个年头的班主任工作。中等个头的他日复一日风风火火地行走在教室——办公室——食堂——家四点一线之间。他,生活朴素,时常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他的脸上,每天都挂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吐露着幽默的词句,有语文老师特有的睿智风趣……  雄鹰道旁润桃李 一中校园织日月  第一节下课铃响后,埋头书写多时的我合上书,展展腰,正准备去时常光顾的园子
期刊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回应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民素质的提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
期刊
“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近日,教育部召开了第六场“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新闻通气会,介绍了近年热点难点问題的治理情况。  2018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30条),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的责任,目前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随着地
期刊
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压舱石”、推动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做好教研工作,必须抓好教研室建设,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工作团队。根据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我觉得理想的县(区)教研室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学习型。学习是立身之本、兴业之魂。教研室是一个区域的首席教师“集结地”,必须成为学习的典范。一要乐于学习。要按照学全、学深、学透的要求,学重要理论、学政策法规、学领导讲话
期刊
小学生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中学生不能自己骑车上学,大学生不肯清洗自己的被罩床单,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学习是第一要务,劳动与己无关。不仅如此,我们的学校也在变相附和这一观念,有些学校就没有开设劳动课,有些学校的劳动课就是摆门面,装样子……这样的教育导致了什么后果呢?2018年3月12日,搜狐网《23岁小伙饿死家中!背后真相令人心寒……》的报道,杨锁,一个23岁的聪明健康的青年,在父母双亡之后,饿死在
期刊
去年底,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举办的“基础教育管理者(小学)赴德国高级研修”活动。在Heinrich Zill 小学,我们了解“全纳式”教育的实施,惊叹于他们在一至三年级进行跨班学习实验的勇气;在柏林自由大学,我们了解了德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全民教育的情况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在Paula Furst学校,我们深入班级,观摩了课堂教学,看到了每个班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相互配合,落实课程;在Fried
期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铜川市王益区教科体局党委秉承“不忘初心强信仰,牢记使命潜育人”的理念,积极推行教师、党员“双培养”机制,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在“引”上下功夫,让骨干教师有劲头。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平台,吸引骨干教师亲近党组织。邀请骨干教师参与聆听、制作、讲解“微党课”,邀請骨干教师列席党员会议,邀请骨干教师参与党员活动,
期刊
本刊讯(龚泽东)近年来,旬阳县在规范管理、强化师德、落实待遇、培训培养、建强质量上持续发力,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夯实规范管理。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县出台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意见》,修订了《旬阳县教育工作表彰奖励办法》《旬阳县中小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完善了教師、校长考核评价和管理机制。  强化师德质量。
期刊
本刊讯(盛荣康) 韩城市教育局抓住完善机制、宣传教育、安全管控、隐患排查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五方面工作不松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贯彻落实制度保障。聘任130余名检察干部、民警担任校园法治副校长;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爱心超市”“爱心书屋”建设。明确性侵害学生案件或线索报警报告、学生及家庭隐私保护和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家校联动机制,引导家长做好防护工作。  深入
期刊
近年来,商南县按照“科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严把食品安全”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食品配送安全。  规范采购标准程序。印发了《进一步规范食品原料采购工作的通知》,对学生食堂采购的米、面、油、蔬菜等食品食材,初中、九年制学校以校为单位,小学以镇(办)中心小学为单位,按照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货商,集中定点采购,签订供货协议,明确采购食品食材质量、价格及配送时限,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