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协作,反思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课大数据是一套服务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日常作业和考试数据采集、分析的教育智能系统,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极课大数据技术支持的大数据采集,通过高速阅卷仪,将学生的学业信息快速进行识别并传输到云端,经过相关的运算,形成各类数据报表。传统的试卷批阅后,需要人工统计分数,既费时费力,而且还不是很准确,而通过极课阅卷后,可以自动生成各类数据。本次调研考试初二备课组基于大数据做了精准试卷分析,更好地发挥了考试和讲评的功效。

基于大数据发现问题,有效提升教研精准度


  教学过程中,精准把握重点教学内容一直是教师工作开展的难点。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教研活动开展应当首先借助大数据来准确突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使教研精准度大幅提升。本次质量调研各小题年级得分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看出,得分率在90%以上的題目主要集中在基础选择、填空、计算上,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图形的认识以及计算问题掌握较好。得分率在60%以下的题目,学生错误率较高,需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初二备课组依据测试结果开展了一次备课组内教研活动。

基于大数据协作研究,有效提高教研实效性


  本次质量调研各小题班级得分情况如图2至图5所示。
  在大数据的统计下,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得分率存在着差异。基于极课数据备课组内教师以数据统计进行重点的定量分析,进行了一次备课组内教研活动,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1.交流研讨,经验分享
  顾老师:一班的得分率较高的两题是第1题和第13题。第1题得分率100%,第13题得分率96%。第一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点,关于无理数的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反复强调,每一次碰到类似题型我都会带着学生把实数的分类复习一遍。第13题则是考查了几何知识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和勾股定理的内容,图形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解决这类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和分析,关注条件所带来的性质和定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

  王老师:3班得分率较高的是第15题有理数的计算,此类题型难度较低,但是却是很多同学容易失分的地方,失分的表面原因是开平方的时候忘记加根号,本质上还是对平方根的概念掌握不牢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概念教学,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王老师:5班做得比较好的有第4题和第5题,考查的都是一次函数中的基本知识,一次函数是八年级的一个难点,知识点较为分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将各类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每天新授课前带领学生做一个复习回顾,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准确地正确答题。
  杨老师:第7、14、19题目前来讲对学生是有难度,故年级得分率不高,2班相对来讲做得好一些。第7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垂线段最短、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如图6)。垂线段最短、轨迹问题都需要学生先画图再解决问题。平时课堂上我比较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再讲有难度的题目时会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对于成绩下降幅度超过50名的学生平时还需多关注(如图7)。
  2.交流研讨,查漏补缺
  顾老师:1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10题,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部分学生在审题时并未看清楚位数,当然还存在个别学生不理解四合五入,这个可能和我平时教学时不怎么强调有关,我以为学生应该是都会的,所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

  顾老师:4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4题和第6题。第4题加了字母和不等式的内容后,学生的错误率就上去了,对于这一类含字母的题学生做得—直都比较差,可能一开始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没有讲解到位或者是没有训练到位。第6题考查了全等的知识点,其实就是一种错误情况“边边角”,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完全弄懂全等的全部情况,对于边角相等的选择含糊不清,后期还是需要把错误图形画出来,让学生区分清楚并真正理解。
  王老师:3班得分率比较低的是第3题和第18题,其中第3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题目很简单,学生的主要错误原因在于没有按照解题步骤将数据代入验证,而是凭经验随意选择了答案,恰恰掉入了出题者的陷阱,说明我对学生解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不是很到位,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第18题考查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问题,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在于求出线段长度之后不能正确地转化为点的坐标,特别是在负半轴上的点,丢了一个负号,导致后面的计算全部出现了错误,说明学生解题时不够严谨细致,这些都是平时要注重培养的数学品质。

  王老师:5班同学得分率比较低的是1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很多学生根据记忆答题,但是出现了错误,其实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画图来看,一目了然,但是可能在平时教学中这种方法没有很好地渗透,需要今后进一步强化。   杨老师:表格中数据明显地反映出4班、5班同学4、6、7、8、12题得分率较低,基于极客大数据的统计,建议各位老师多关注学生成绩的波动情况(如图8、图9),成绩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学生多表扬,对于成绩下降的学生多鼓励,建议在教学中立足基础,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困难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交流研讨,二次组卷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大家针对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和学生的易错题进行了二次组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把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从不同情境、不同角度进行拓展延伸,制作成新题,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如此一来,不仅“订正”了错题,还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真正达到评以致用,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學的精准度,提高了教学成效。

  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为营造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上,大家讨论一致认为可以根据极课数据设计多层次练习,“必做题”适当降低难度,面向全体学生,“选做题”相应提高要求,留一些发散和开放性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基于大数据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需将每位学生在测试中的错误点、错误原因、错误类型实施精准定位。既要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优势,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更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从思想上、行动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精准教研反思实践,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1.学生层面分析
  学生失分的原因是概念不清导致的判断失误,推理过程不全导致的扣分,还是没有认真读题导致的审题错误?因此,教师在讲解后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消化的环节,进行错题整理。错题整理是学生个性化的作业,学生的易错题却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如何不断完善并扩充这个题库系统,极课给所有使用的教师、学生创造了一个相配套的错题库。学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抄题和搜集上面,教师也不需要反反复复出重复的试卷,可以利用历届积累下来的错题给新学生生成相应的错题卷。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错误集中的知识点编制变式练习,教师平时也可以搜集学生易错题资料,便于在讲解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层面分析
  金字塔模型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的“听讲”形式,教学效率是最低的,两周后学习的内容仅能留下5%,而“做中学”“教授他人学”,则可以记住75%到90%的学习内容。基于极课数据反馈的情况,教师更多的还是要反思自己平时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是否到位,讲评时,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根据班级情况,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更容易听懂。所以,选择科学的课堂讲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有效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平时我们听到教师最多的抱怨是“这道题我讲过多少遍了,学生怎么还是出错”?这正说明了教师的包办代替,而使试卷讲评课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实现训练的目的。
  总之,极课在传统阅卷的基础上,用数字图像的方式解决了数据统计难题。大数据手段的合理应用’让教师获得更多的传统手段无法提供的教学信息,而极课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教师也要积极转变思想,接受新事物,并勇于实践和探索。
其他文献
为促进未来教育理念的传播、推进未来学校的发展、交流未来学校的宝贵实践经验、展示未来学校的优秀成果,“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于1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召开。大会汇聚了国内外优秀校长、知名专家学者、教育厅(局)长、科技界精英,碰撞思想火花、传播创新理念、瞭望前沿科技,开展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分享优秀的实践案例,为中国的未來教育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
混合学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利用学校时间,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方式、时间和地点上都有更多的自主权。而其中的第三个变量“地点”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学校空间的组织和部署方式。实践中,我们发现建筑设计要么支持,要么挫败学校的使命——它从来不是一个“无辜的旁观者”。  在多种活动同时发生的混合环境中尤其如此。例如,一小部分学生可能正在与教师复习数学概念,一部分学生则在附近的团队科学项目中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微课程已成为集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重内涵、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从第十四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生物组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以下简称01团队)与南京三中文昌初中(以下简称02团队)的两篇微课程教学设计来看,既呈现了微课程的诸多亮点,也存在微课程认识和实践上的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就两
摘要:笔者在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联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云环境的线上SPOC学习平台与线下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混合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展开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在线自学与课堂互动的学习,优化教师网络支持与现实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云环境;SPOC课程;翻转课堂;混合模式;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
郑州创客空间(Zmakerspace)是国内创客空间的后起之秀,在创客教育的践行中,他们坚守创客文化,保持本真的态度得到了很多在世界各地的创客空间旅游的朋友们的赞叹。最后,我们来看看一间社会型创客空间是如何融进教育教学的,又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创客这一概念从原来的小众文化逐渐传播开来,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受;接着创客群体也从原来的独自在家中车库造物,渐渐演变成群体在社区共同创造。郑州创客空间作
第十一届NOC活动 教学实践评优·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创新整合点  将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云笔记、APP应用四种信息技术整合,运用“云”技术,使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知识。运用教师自主设计的APP应用,实现与课堂无缝对接,与课外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自选内容。学生在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网站主要介绍了十个食物单词:bread、bu
教学现场  某教师在信息技术《数据挖掘》一课中,设置了“统计学生家中早餐品种”的主题,当学生填写完Excel表格后,得出了一组数据,然而,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如何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何在后续学习中提出针对性设问?教师的疑问凸显,教学难点也因此而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全程评价是关键点,因此,教师如何从教学中提取相应的测评点进行有效评价,成为执教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
2016年7月14—16日,我们三人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在三天的比赛中, 我们配合默契,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在兴奋之余,我们不断反思:为什么能获此荣誉?这次在团队合作及教学设计方面还有哪些值得提炼和改进的地方?现在让我们重温那紧张、激辩与融合的一刻。  深层解读,内化提升  7月14日,比赛当场公布赛题,题
2018年7月20日至23日,我们三人组团,奔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市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的决赛。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位教师一起,带着各自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创新理念,在NOC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学习、成长。这次的比赛,让我们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下面结合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浅谈一下我们的思考。  创新整合点  ①结合Flash动画动态展示平年和
我有幸拜读了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竹立教授的博文《创新思维能教吗?》这一话题起初是王教授的一位学生向他提出的,王教授分别从回答“能教”“不能教”“创新是不能教的,而只能培养”三个层面给予了诠释,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由此可见,此问题是一个很难从一个层面来精准解答的难题。但在文末看到王教授“对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提出了五大教学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习惯、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