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中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5月份至2021年5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2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法,每组36例。常规健康教育用于对照组,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及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上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哮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肺功能,自我效能感明显提升。
关键词: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率;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64-01
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在学龄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特异性疾病,在疾病缓解阶段患儿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仍然存在气道炎症,在出院后仍然需要患儿及其家属具备较强的疾病治疗依从性,以此来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使肺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时,通过给予患儿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尽管能够给患儿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由于该种护理方法缺乏主动性及延续性,不能满足现阶段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工作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哮喘控制率,改善患儿肺功能,倡导给予患儿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以确保患儿能够尽快恢复健康[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5月份至2021年5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2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法,每组36例。对照组,男、女为17例和19例,6-15岁,均值(9.9±1.2)岁;观察组,男、女为20例和16例,7-14岁,均值(8.4±1.4)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法,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知识,加强对患儿病情进行监测,对于一些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儿应给予心理疏导,使患儿的恐惧感得以减轻,在疾病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观察组,行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1)案例分享:鼓励一些经历过专业培训的患儿讲解自己的哮喘康复经历,表达方式可采用文字、图片及影音的方式进行。(2)游戏模式:当患儿进行案例分享之后,护理人员应为患儿讲解疾病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并引导患儿参与到呼吸康复训练游戏等中去,并做好哮喘药物、雾化器等。选择1名患儿对哮喘突发情况进行模拟,并将雾化器和药物卡片放置在一旁,要求患儿需要在15-20min时间内规范使用雾化器及疾病治疗药物,以确保该种模式的更好实施及开展。为了确保腹式呼吸训练方法的更好开展,护理人员应亲自为患儿提供指导,并教会患儿家属腹式呼吸级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以便在日常患儿家属能够为患儿呼吸提供指导。护理人员应给予一些能够正常完成各项任务的患儿给予鼓励,可采用发放礼物的方式来实现,以提升患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经验交流:当游戏模拟工作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应积极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上台为其他患儿分享自己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对于一些无法到达现场的患儿及家属,为了能够确保彼此之间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可采用现场进行视频录制的方式来实现,以便能够为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以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1)每周白天哮喘症状发作次数>2次;(2)夜间会发作哮喘;(3)每周哮喘药物使用次数>2次;(4)受哮喘影响,患儿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其中,控制良好为不存在以上任何一项;部分控制为以上症状存在1-2项;未控制为 以上症状存在3-4项[2]。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PEF(呼气峰值流速)肺功能指标。
观察两组自我效能评分,使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的自我效能感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肺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用()表示,用t检验;哮喘控制率用(%)表示,用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两组哮喘控制率对比
哮喘控制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2.3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本身属于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中发病率较高,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气道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高反应性有直接关系,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将减少发作次数和控制疾病作为疾病治疗目标。由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本身的病程较长,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诱发疾病的因素较多,极易导致患儿在出院后出现复发[3]。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支气管哮喘疾病恢复效果,应做好护理工作,以使患儿的呼吸肌收缩能力得以增强,使肺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当前,倡导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中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该种护理方法重视患儿之间及其家属之间的互相帮助,彼此之间进行医疗资源共享,使患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增强[4]。
本文研究结果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上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患儿肺通气功能显著改善,加速了肺部血液循环,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明显改善,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上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哮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马相敏.延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6):103-105.
[2]宋颖,李硕.健商理念下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4):531-532.
[3]张玉真,何清.延续性护理结合强化呼吸功能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0):178-180.
[4]谭艳平,吴杨超,吴雅娜.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在哮喘学龄前儿童病例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03):278-280.
关键词: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率;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64-01
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在学龄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特异性疾病,在疾病缓解阶段患儿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仍然存在气道炎症,在出院后仍然需要患儿及其家属具备较强的疾病治疗依从性,以此来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使肺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时,通过给予患儿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尽管能够给患儿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由于该种护理方法缺乏主动性及延续性,不能满足现阶段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工作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哮喘控制率,改善患儿肺功能,倡导给予患儿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以确保患儿能够尽快恢复健康[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5月份至2021年5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2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法,每组36例。对照组,男、女为17例和19例,6-15岁,均值(9.9±1.2)岁;观察组,男、女为20例和16例,7-14岁,均值(8.4±1.4)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法,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知识,加强对患儿病情进行监测,对于一些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儿应给予心理疏导,使患儿的恐惧感得以减轻,在疾病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观察组,行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1)案例分享:鼓励一些经历过专业培训的患儿讲解自己的哮喘康复经历,表达方式可采用文字、图片及影音的方式进行。(2)游戏模式:当患儿进行案例分享之后,护理人员应为患儿讲解疾病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并引导患儿参与到呼吸康复训练游戏等中去,并做好哮喘药物、雾化器等。选择1名患儿对哮喘突发情况进行模拟,并将雾化器和药物卡片放置在一旁,要求患儿需要在15-20min时间内规范使用雾化器及疾病治疗药物,以确保该种模式的更好实施及开展。为了确保腹式呼吸训练方法的更好开展,护理人员应亲自为患儿提供指导,并教会患儿家属腹式呼吸级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以便在日常患儿家属能够为患儿呼吸提供指导。护理人员应给予一些能够正常完成各项任务的患儿给予鼓励,可采用发放礼物的方式来实现,以提升患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经验交流:当游戏模拟工作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应积极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上台为其他患儿分享自己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对于一些无法到达现场的患儿及家属,为了能够确保彼此之间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可采用现场进行视频录制的方式来实现,以便能够为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以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1)每周白天哮喘症状发作次数>2次;(2)夜间会发作哮喘;(3)每周哮喘药物使用次数>2次;(4)受哮喘影响,患儿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其中,控制良好为不存在以上任何一项;部分控制为以上症状存在1-2项;未控制为 以上症状存在3-4项[2]。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PEF(呼气峰值流速)肺功能指标。
观察两组自我效能评分,使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的自我效能感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肺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用()表示,用t检验;哮喘控制率用(%)表示,用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两组哮喘控制率对比
哮喘控制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2.3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本身属于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中发病率较高,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气道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高反应性有直接关系,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将减少发作次数和控制疾病作为疾病治疗目标。由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本身的病程较长,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诱发疾病的因素较多,极易导致患儿在出院后出现复发[3]。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支气管哮喘疾病恢复效果,应做好护理工作,以使患儿的呼吸肌收缩能力得以增强,使肺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当前,倡导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中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该种护理方法重视患儿之间及其家属之间的互相帮助,彼此之间进行医疗资源共享,使患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增强[4]。
本文研究结果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上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患儿肺通气功能显著改善,加速了肺部血液循环,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明显改善,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上使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哮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马相敏.延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6):103-105.
[2]宋颖,李硕.健商理念下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4):531-532.
[3]张玉真,何清.延续性护理结合强化呼吸功能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0):178-180.
[4]谭艳平,吴杨超,吴雅娜.同龄同病示范教育在哮喘学龄前儿童病例肺功能监测与呼吸训练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03):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