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与朱熹关于《论语》中“孝”的讨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延平答问》是李侗与朱熹的论学书信,其中有许多论述是关于《论语》的,这里拾取其中对“孝”之概念的讨论,来窥见师徒二人的学术交往,考察李侗对朱熹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李侗;朱熹;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李侗,字愿中,宋南剑州剑浦人。学者称为延平先生。他是程门高足杨时的再传弟子,继承了杨时的道南学统,学术通明纯粹,功力诣旨极高。朱熹二十四岁时始见延平,其后的十一年间(1153-1163)二人不断有书信往来讨论学术问题。延平死后,朱子为了纪念先师,亲自将他与李侗的论学书信整理编辑,荟成《延平答问》一编。
  通过研读《延平答问》我们不难看出,李侗教导朱熹为学的路子大抵就是两条:一为熟读圣贤言语,一为在日用间著实做功夫理会。对于朱熹来讲,所谓的“圣贤言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四书”了,而其中《论语》毫无疑问应该是第一本书。事实上,《论语》是朱子从小就熟读精背的儒经,“某向丱角读《论》《孟》,自后欲一本文字高似《论》《孟》者,竟无之。”[1]104可见在从学李侗之前,朱子对《论语》已经有相当的认识和理解了。同样的,李侗也对《论语》非常看重。“李先生好看《论语》,自明而言。”[1]103关于《论语》李朱师徒有很多的探讨切磋,这里就拾取其中关于“孝”的讨论来窥见二人之学术交往。
  “孝”是《论语》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孔门的核心德行之一。中国古语中更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李朱二人论“孝”主要集中在戊寅七月十七日书里,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朱子问“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51一段。他认为“使父之道有不幸不可不改者,亦当隐忍迁就,于义理之中,使事体渐正,而人不见其改之之迹,则虽不待三年,而谓之无改可也。”[3]309在这里,朱子一方面执着于圣人“三年无改”之语,把三年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以为子承父道最起码要坚持三年,不能背离。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忽视现实中存在的“使父道有不可不改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他不得不选择所谓“隐忍迁就”的办法,希望通过悄无声息的努力,改变父道中的不可不改之处。这样既使外人不致察觉,又能全其孝子之名。朱子认为这可算是两全之策了,不想李侗却不以为然。答书中李侗实以“执文泥迹”四字斥朱子,认为所谓“隐忍迁就”其实是未能理会圣人真意的错误理解。“须是认圣人所说,于言外求意乃通。”[3]310李侗认为“所谓道者,是犹可以通行者也。三年之中,日月易过,若稍稍有不惬意处,即率意改之,则孝子之心何在。……有孝子之心者,自有所不忍耳。非斯须不忘、极体孝道者,能如是耶?……事只有个可与不可而已,若大段害理处,自应即改何疑。恐不必言隐忍迁就,使人不见其改之之迹。”[3]310在这里,李侗首先对“道”与“事”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所谓“道”乃是“可以通行者也”。也就是说,“道”原本就是可以通行和遵守的路,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和方法。“父之道”是父辈遗留下来的一种基本的处世原则与行为方式,在应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或许难免有错处,但这却并不能否定它的普遍意义。相反,如果现实实践中存在具体的错误,那“自应改之何疑”?这正好比一条畅通的大路上躺着几块绊脚石,我们不能因为这点阻碍就轻易否定自己走的路,而急于另辟蹊径。对于这些石头我们当然应该把它踢开,而对于这条道路我们却还要坚持。其次,至于对“父之道”有改无改的问题,李先生认为这完全在于人们“有无孝子之心”。父之道在处事接物时难免发生错误,这是因为具体情况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然而,如果人们只因为这眼前的不如意就要肆意更改,那么只能说明这儿子没有孝心。相反的,只有内心真正热爱父母,真正有孝心之人才能不为一时的困難所打动,才能矢志不移的坚持父辈的原则。这里根本不存在所谓“隐忍迁就”的问题,也不必胶着于时间上的三年五年。因此,李侗明确批评朱子“恐不必言隐忍迁就”,只怕他怀有此心,长此以往贻害无穷。
  仔细考察此段论学文字,我们不禁发现,李侗与朱熹除了学养功力深浅自别外,在为学方法上二人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朱熹在分析对父道的有改无改问题时一味地执文泥迹,专注于在字里行间考索文意,总希望找到恰当的解释来贴合圣贤的话语。可以说,这时候的朱熹对圣经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种“对文句严丝合缝、入情入理的解释”的层面上,至于他内心里却未必真实有得。反观李侗,他对问题的把握总是从根本上着眼。父道有改无改,其要害在于人子之发心动念处,在于人子到底有没有纯孝之心。如果有孝心,那么纵然临事而改亦无所谓悖离。“二十四孝”,各有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人子之纯孝之心,却绝无二致。相反,如果无孝心,那么纵然循规蹈矩亦无所谓坚持。“隐忍迁就”,不过只为保其孝子之名而已。改与不改,孝或不孝,其分际只在人心隐微之间耳,何关乎日月长短,又怎会在字里行间?
  通过上述文字可以看到李朱二人对“孝”之一字的讨论是非常深刻的,这对后来朱熹“四书学”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钱穆先生认为:“四书学乃朱子全部学术之中心或其解穴”[4]183,而要考察朱子四书学思想的形成轨迹,则当于师弟子之学问讨论中求索。
  参考文献: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汉乐府诗歌与《诗经》中都有着大量的厌战诗,本文便在这一角度,运用对比和联系的研究方法,在继承与发展两个大的方面详细分析汉乐府厌战诗思想与《诗经》厌战诗思想的异同,在对比中一探二者的思想联系。汉乐府厌战诗在思想上与《诗经》厌战诗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具体表现思想的形式和主旨上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诗经》的形式更固定化,大多以四言为主,而汉乐府诗歌则在形式上更自由;《诗经》的主旨更大程度是揭露反
摘 要:回顾中国历史,在现如今可称为古代哲学的历代名家中,孟子曾长期被世人称之为亚圣,其地位也是居于孔子之侧;而其对于哲学(儒家)发展史上,也同样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孟子学说中,人性问题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本文也试以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入手,对其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涵及论辨逻辑进行分析。孟子的性善说可以说是儒家内部第一个,自觉建立的、系统的、人性学说。并且,纵观儒家文化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
摘 要:柳永是“以赋为词”的开山者,在词的写作上借鉴汉大赋“铺张扬厉”的手法,抒情上借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抒情小赋的写法,更是受辞赋这种文体特征的影响直接创造了慢词长调。  关键词:以赋为词;赋;慢词长调  作者简介:张瑶(1989.1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在校硕士,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
普遍服务最早由AT&T总裁威尔(Theodore Vail)于1907年提出.他的口号是"一个系统"、"一个政策"和"普遍服务"(one policy,one system and universal service).随着电信技术和电
摘 要:《易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易经》中的取象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直接比附推论的逻辑思维方法,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中的比兴和隐喻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曹植的诗歌和辞赋以丰富的意象想象抒怀在建安文人中独树一帜,本文将通过对曹植诗赋中丰富的意象中取象思维方式运用的简单分析,来进一步感知曹植诗赋蕴含的情怀。  关键词:曹植;诗歌;辞赋;意象;比附推论;取象思维  作者简介:赵慧,女,
摘 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各地域的差异,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异域情调。这个时期的诗人及诗人的创作,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本文以廼贤诗歌为主体,窥探历史上与众不同的民族融合风情。  关键词:异域情调;廼贤;诗歌  作者简介:宋彦娇(1990-),女,汉,河南人,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其中关于男女恋爱婚姻的诗歌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情文学,爱情中的主角们自然就成为研究的对象。在众多描写婚恋的诗篇中突出了女性的形象,但很多女性惨遭抛弃,她们组成了“弃妇”这一特殊的群体。《诗经·邶风·谷风》中的弃妇是众多弃妇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她的形象是其所处时代众多女子的缩影:勤劳、善良、贤惠、对爱情忠贞、对家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运行环境与国外封闭式基金运行环境的差异,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具有显著区别于国外封闭式基金的特点,因此,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将不能直接
摘 要: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一种格式化、随笔式的文学样式——“清言小品”靡然成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清人张潮的《幽梦影》。它“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所发者皆未发之论”,时人称之为“快书”“趣书”[1]。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表现手法出神入化,称得上是明清时期小品文的奇葩。本文主要研究其成书与刊刻、体裁、主题及语言等方面所蕴含的智慧之所在。  关键词:《幽梦影》;智慧;审美  作者简介:肖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