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教育改革呈现四个走向:走向生活、走向多元、走向文化、走向校本。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从2003年6月开始,确立了省级课题《城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操作体系研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完善了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界定
  
  校本课程,这里的 “校本”,顾名思义,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具体说来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了学校。
  1.基于学校: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校为基点,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学校的优势,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
  2.在学校中: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由学校中人来承担,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育的共同体,生活的共同体,儿童到底学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另外,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任何理想的课程方案都是也只能是在学校一级变成现实。
  3.为了学校:就是校本课程要以改进学校教学实践,解决学校课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把解决学校课程建设的具体问题放在第一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那么课程又是什么? 1.课程不是静态的,不是事先设定好的静止物,也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是动态生成的。2.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热烈、跃动的奔跑过程,是在教师带领下师生共进、相互鼓舞的奔跑的过程。
  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有这样几个价值取向: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历来按部就班地学习全国统一规定的课程,因为课程资源的单一,学习者也就没有主动性和选择性,专家开发的课程离学生、离学校比较远,造成课程编制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脱节。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学校中的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学校一级的课程创新十分必要,可以对国家、地方课程起到补充延伸作用,进一步完善充实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2.让学生享受最合适的教育。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切为了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合他的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智能优势,以及他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因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他本来的特点,创造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的教育,让他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他愿意成为的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就是要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和谐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被当作一种工具,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只是到了现在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教师内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有必要包括课程发展在内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展现,它是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4.打造和发展学校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的道路。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
  
  1.将教师的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潜能,将教师的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等,转化为校本课程。你有好的生活经验,你有音乐特长,你善于美术,你有什么爱好,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可以发挥出来、开发出来。
  2.将学生的需要转化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在办学理念指导下,应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需求属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丰富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
  3.将教、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把有特色的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例如“九五” 期间,学校独立承担了市级课题《小学生环境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了校本课程——环境教育课。在“十五”期间,学校独立承担了省级课题《城市小学开展“优化学生交往心理,培养交往能力”心育活动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了校本课程——心育教育活动课。
  4.将社区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让学生走出校门,认识社区,服务社区,在社区中学习,同时也可以把社区中的专业人士、影响较好的(包括学生家长),请进学校,请入课堂,对学生进行专项性的教育。比如,聘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洪志建老师担任我校校本课程——科技创新课的顾问,使我校的科技教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5.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的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学校的传统与优势,是特色学校的象征,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原则。我校是国家级棋类传统学校,多年来开展围棋、国际象棋的教学,理所当然成为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1.开设选修课。如何让学生享有最合适的教育,我们认为采用走班制的形式,开设选修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使水平接近、兴趣相投的孩子走到一起,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它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教师,自主地选择要好的学习伙伴,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根据我校的条件,所开设的选修课主要有:版画、书法、美术、棋类、健美操、声乐、科技、武术、乒乓球、器乐、摄影等等。众多的科目,犹如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课程超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和谐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我们做到三个优选(课程、教师、教学内容),三个保证(时间、经费、质量),由于管理到位,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进展顺利,收效明显。目前,版画、书法、科技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2004年11月28日的《扬子晚报》报道了我校开设选修课的情况。
  2.开设微型课。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我校安排了15分钟的微型课,对常规课堂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主要内容有:
  (1)古诗文阅读课。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文,能认识祖国文化的伟大,陶冶性情,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每周学一首,一学期就是20首,一年就是40首,六年240首,将为学生打下厚实的古文学的功底。
  (2)数学思维训练课。和课本的知识紧密结合,选择学生容易学会的,富有趣味的数学问题,每日一题,每周六题,通过加强“想、说、做”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3)英语听说训练课。研究表明:在外语教学中,课时短、节次多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形成,我校在正常的英语教学外,各年级增加开设了英语微型课,每周一节,分为低年级的口语会话和中高年级的听说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3.开设活动课。(1)纸工艺活动课。通过从易得的纸材入手,让学生变废为宝,巧手制作工艺品,从而来装扮生活、装扮校园。具体做法:①先接触几种平面纸工:剪贴画、撕贴画、剪纸、染纸、玩具拼板等。②再接触一些立体纸工,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折纸、纸浮雕、纸塑、实用纸艺造型、装饰用纸艺造型。③让学生学会运用平面、立体造型手法,表现、美化生活:纸盒造型练习;贺卡设计练习;纸玩具制作等等。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在市、区、校多次上公开课,推广交流纸艺教学。一些有特色的剪纸、撕贴作品还被推选送往全国书画大赛评比。
  (2)英语活动课。我们在一、二年级开设了英语活动课,在教学中做到四个结合:选用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体系,本校教师与外籍教师相结合,使学生学到更纯正的英语,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校内与校外结合,使学生学得更全面更扎实。
  (3)心育课。以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优化学生交往心理为重点,建立心育阵地:①发挥“悄悄话信箱”的心桥作用;通过“心理信息单”的不定期填写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②在学校“健康之声”的广播中开辟“心育之窗”。③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及“太阳娃俱乐部”,每周定期对学生开放。④开设心理辅导活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我校创特色、创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国际象棋传统学校、省儿童画教育研究基地,南京市小学生书画摄影艺术中心、南京市英语课改实验基地、区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让学生享受最合适的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是我校的办学宗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和研究,建立适合城市小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操作体系,铸就学校课程品牌。
  
  [作者简介]
  陆燕,南京市赤壁路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我叫赵思远,来自三(2)班,我想当学校的生物角管理员。请各位评委相信我,我一定能干好这个岗位。因为……”这是我校2006年新学期岗位招标会上的一幕,竞标人是本次岗位招标会上年龄最小的赵思远,正在一本正经地参加竞标演说。说起岗位招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呢。  走进某些学校,大家一定看到过这样的细节:门窗的边框上、灯具上布满灰尘;教室内卫生扫除工具横七竖八;办公桌上物品零乱;学生文具摆放杂乱无章
期刊
新学期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学校都在忙着谋划一学期甚至一年的长远工作,而忽视了眼前的细节工作,错过了许多教育学生的机会,这是十分可惜的。其实,做好开学初的细节工作,可以让学生更爱学校,更快地调整好学习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学校的生活中来。  那么,我们应该关注学期初的哪些细节工作呢?怎么创设呢?    一、 做好“小事”,吸引学生    开学了,冷清了一个学期的校园又迎来喧闹的新学期,学生又进入了愉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校管理也不例外。开学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使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为全学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要在细节上下工夫,在精致上做文章。    1.计划的制订要做细致的调查研究    美国兰德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政策咨询机构,一直稳居世界智囊咨询公司的首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着美国的国家政策。兰德公司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分析。综合对中国政治、经济
期刊
老师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家准备好了吗?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新的学期,请用“心”准备。    一、用心读书  今年,学校把建设“书香校园”列入了计划。建设“书香校园”,师生都要用心读书。学生阅读,在我校有着良好的传统:建图书角,开阅读课,写读书体会……那么,老师自己的读书热情怎样呢?常听有的老师讲:想读的书很多,不过没有时间。其实,时间在你的手中,阅读在你的行动中。
期刊
一所学校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是外延的扩长。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增长、适应性的增强是学校内涵的发展。如何协调并解决好外延和内涵发展的关系,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参照“管理组织学”的科学理论和各校自身办学实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从微观层面上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创新。  无锡洛社综合中学是一所有60年历史的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使学校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得到社会各
期刊
高吾林,中学高级教师,海宁市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近十五年的校长生涯中,他积极倡导“为学生的卓越表现而教,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而办学”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卓越教育” 为鲜明特色的办学风貌。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并荣获了浙江省文明学校、示范小学、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科研兴校200强等荣誉。由高吾林校长主持的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荣获浙江省
期刊
误区之一:课改管理“条件化”    随着新课改实验的启动,不少学校新课改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新课程的理念非常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遇到了种种困难,于是有人提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似乎一谈到新课改,一些人就抱怨什么学校新课程资源、经费的不足而带来教学设备的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化;什么新课改难以建立教师公平评价机制;什么新课改课堂情感态度、
期刊
金利兴, 1969年6月出生,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8月任浙江省海宁市许巷初中校长,2005年8月任海宁市实验初中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激发教职员工工作潜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实验初中”的总体目标,开展“特色校、
期刊
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学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部分,一个子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其子系统。要想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个子系统必须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影响力。所以,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德育场”。  所谓“德育场”,是受物理学中磁场的启发而提出的,德育场就是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经过整合的、多维的、立体的德育网络。 “德
期刊
海宁市高级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学校以“办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育道德与文化底蕴深厚的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坚持优秀学校就是优秀的学生群体的思想,始终不渝地为培养优秀拔尖的学生努力,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海高教育的主旋律。在探索、追求、奋斗中不断发展、日益突现其鲜明优秀的文化特征。  学校现有32个班,学生1800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23名,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