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发展,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却未见缓和,而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层面都尚不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迫在眉睫,本文将着重对厦门市青少年的犯罪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厦门市;青少年;犯罪
厦门特区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但是在这种和谐的外表之下,同样隐藏着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其中之一。青少年现象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引起了厦门特区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增加,对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也对厦门安全城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一、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的内容和数据
(一)从近几年的犯罪趋势来看,厦门特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有一组数据表明,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总数高达999件,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量的7.8%,与此同时,判处的未成年罪犯共131人,占判处罪犯总人数的9.9%,短短六年内,未成年的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24%。
(二)从犯罪形式看,青少年的犯罪主要是以纠合性犯罪为主。有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有75%是属于团伙作案。青少年由于思想、心智尚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犯罪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往往会纠集同伴相互壮胆帮助,以缓和作案时的心理压力,诱发了团伙作案的比例不断增加。
(三)从犯罪对象来看,外来工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比例占多数。厦门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务工人口,然而在他们对厦门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一些了的社会问题,其中外来工未成年子女的犯罪现象尤为突出。
二、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厦门市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犯罪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青少年的犯罪有以下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加。在厦门市各区法院近几年审理的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案件总数在同期犯罪案件总数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且刑事案件总数所占比例较多。虽然经过多年的严打和管制,社会风气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青少年的犯罪现状不但屡见不鲜,还呈现快速上升状态。
(二)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文化素质偏低。青少年犯罪的初犯年龄多为16周岁,但是在青少年的犯罪案件审理中,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逐渐向16周岁以下甚至是14周岁以下倾斜,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特点。
(三)纠合性犯罪突出。纠合性犯罪暨团伙犯罪。近年来的案件数据表明,青少年作案,越来越倾向于团伙作案。青少年由于缺乏作案经验,犯罪心理负担大,加上青少年犯罪类型中暴力行为居多,常常会纠集所谓的具有哥们义气的同伴进行共同犯罪,从而给自己壮胆,以减低犯罪心理压力。
(四)犯罪手段的智力化。随着科技的逐渐发达,为青少年们获取较为高效便捷的作案工具提供了条件,并在作案上也学会伪装、破坏现场等。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进行流窜犯罪或是团伙犯罪。
三、诱发青少年犯罪存在问题
纵观青少年犯罪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环节存在问题,才诱发了青少年犯罪因素的产生。以下分别从这四方面来阐述。
(一)青少年个人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发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育不成熟,人生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自我意识比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对事情的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也没有足够的了解,抵制不良影响的抵抗力相对较低。
(二)家庭因素
家庭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厦门市各区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可以发现,这些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多存在缺陷。父母离异、父母纠纷不断、或是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情感创伤和精神压力,经常会受到坏人的教唆、引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可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目前,学校的首要目标仍旧以升学率为主,教育内容也只注重于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律规范的教育更是流于形式。
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现行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给我们打响了警钟,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通过对厦门青少年犯罪现状的了解、分析,结合厦门同安区法院构建的“四个工程”,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教育。青少年自身由于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对社会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个家庭应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发扬家庭民主,避免家庭暴力,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支柱,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大力提高家庭健康的精神生活环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谢舒展、魏武鸣《厦门特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成因及对策初探》.
[2]林章伟《2012年思明区未成年人犯罪量化分析报告》.
[3]戴宜生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
关键词:厦门市;青少年;犯罪
厦门特区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但是在这种和谐的外表之下,同样隐藏着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其中之一。青少年现象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引起了厦门特区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增加,对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也对厦门安全城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一、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的内容和数据
(一)从近几年的犯罪趋势来看,厦门特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有一组数据表明,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总数高达999件,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量的7.8%,与此同时,判处的未成年罪犯共131人,占判处罪犯总人数的9.9%,短短六年内,未成年的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24%。
(二)从犯罪形式看,青少年的犯罪主要是以纠合性犯罪为主。有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有75%是属于团伙作案。青少年由于思想、心智尚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犯罪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往往会纠集同伴相互壮胆帮助,以缓和作案时的心理压力,诱发了团伙作案的比例不断增加。
(三)从犯罪对象来看,外来工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比例占多数。厦门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务工人口,然而在他们对厦门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一些了的社会问题,其中外来工未成年子女的犯罪现象尤为突出。
二、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厦门市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犯罪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青少年的犯罪有以下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加。在厦门市各区法院近几年审理的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案件总数在同期犯罪案件总数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且刑事案件总数所占比例较多。虽然经过多年的严打和管制,社会风气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青少年的犯罪现状不但屡见不鲜,还呈现快速上升状态。
(二)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文化素质偏低。青少年犯罪的初犯年龄多为16周岁,但是在青少年的犯罪案件审理中,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逐渐向16周岁以下甚至是14周岁以下倾斜,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特点。
(三)纠合性犯罪突出。纠合性犯罪暨团伙犯罪。近年来的案件数据表明,青少年作案,越来越倾向于团伙作案。青少年由于缺乏作案经验,犯罪心理负担大,加上青少年犯罪类型中暴力行为居多,常常会纠集所谓的具有哥们义气的同伴进行共同犯罪,从而给自己壮胆,以减低犯罪心理压力。
(四)犯罪手段的智力化。随着科技的逐渐发达,为青少年们获取较为高效便捷的作案工具提供了条件,并在作案上也学会伪装、破坏现场等。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进行流窜犯罪或是团伙犯罪。
三、诱发青少年犯罪存在问题
纵观青少年犯罪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环节存在问题,才诱发了青少年犯罪因素的产生。以下分别从这四方面来阐述。
(一)青少年个人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发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育不成熟,人生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自我意识比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对事情的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也没有足够的了解,抵制不良影响的抵抗力相对较低。
(二)家庭因素
家庭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厦门市各区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可以发现,这些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多存在缺陷。父母离异、父母纠纷不断、或是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情感创伤和精神压力,经常会受到坏人的教唆、引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可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目前,学校的首要目标仍旧以升学率为主,教育内容也只注重于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律规范的教育更是流于形式。
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现行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给我们打响了警钟,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通过对厦门青少年犯罪现状的了解、分析,结合厦门同安区法院构建的“四个工程”,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教育。青少年自身由于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对社会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个家庭应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发扬家庭民主,避免家庭暴力,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支柱,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大力提高家庭健康的精神生活环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谢舒展、魏武鸣《厦门特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成因及对策初探》.
[2]林章伟《2012年思明区未成年人犯罪量化分析报告》.
[3]戴宜生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