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的特点,分析探讨了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性
1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量快速增加,各地都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属于公用工程项目,也是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后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水中有害物排放,在减轻污水对排放水域及下游的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去除水污染物的同时,也产生包括恶臭物质等大氣污染物和污泥等固体废物,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期、运营期以及末端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3个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厂址分析、进水水量与水质的分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尾水对受纳河流的环境影响分析、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末端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也是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也需客观分析。
2 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合理性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其工程运行期间的污水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程度,因此评价报告中必须对污水处理工程选址的合理性给出明确结论。工程选址一般需考虑以下几方面:
(1)分析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如果周边地区有敏感点,需要做选址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周边有文物或重要景点,则需要做景观分析。
(2)应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厂址的合理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要位于城市常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处于城市供水水源地的下游。
(3)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是否符合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
城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是决定污水处理工艺和建设规模的关键。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城市污水的水质和水量,需要对服务范围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源的数量、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区域内的工业污染源,不但要调查工业废水常规污染物浓度和污水的排放规律,还要调查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三致”物质以及非正常情况的排放。
考虑到城市污水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雨污合流、跑冒渗漏等不确定因素,应对现有排污管线上的控制节点进行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取得水量、水质的实测数据,为最终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提供事实依据。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严格遵守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和其修改单的要求,根据不同工艺对污水的处理程度和受纳水体的功能,确定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城镇居民小区、郊区村镇、居民点、工业企业内的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控制也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4尾水对受纳河流的环境影响分析
污水处理厂项目自身产生的污水量很少,但是尾水排放量很大,如果将尾水量看作建设项目的排水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评价等级显然不妥当,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1)项目建设前后为同一受纳水体时,污水由分散排放改为集中排放,进人水环境的污染物总量减少,只需对部分敏感断面进行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不一定太高。
(2)项目建设前后为不同受纳水体,且使受纳水体接纳的水量明显增加时,可能导致受纳水体的基本水文特征发生变化,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河道沿岸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同时对新的受纳水体的影响可能是很大的,甚至会影响其水体功能。因而应进行较高级别的水环境影响评价。
对受纳水体的环境影响还应该考虑超负荷污水溢流和事故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必要时需要通过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行计算,并分析影响程度。污水排放口附近有设置河流保护目标时,则要对排污口的位置选择及排放方式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论证,并推荐合理的排放口设置方案。
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则应对污灌农田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原来污灌农田改用处理厂出水灌溉后,对农田土地环境的改善作用及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
5污泥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期间主要的环境问题,每处理1万吨污水大约产生7.5吨污泥,污泥中除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钾、钙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铜、铝、锌、铬、汞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因此无序堆放和投弃污泥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厂评价的重要内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以农业利用为主,不能农业利用的污泥可进行卫生填埋、焚烧处置和综合利用等。
污泥的处置和利用的影响分析,包括两个方面:
(1)污泥运输和干化的影响分析;
(2)污泥对农田和农作物的选择和影响分析。
农业利用的可行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污泥的一般性质、农业的可行性、卫生学可行性、土壤环境学可行性。需要对污泥的养分、重金属含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受纳的农田土质、施用面积进行分析,作出是否可行的结论。
6 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恶臭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期间又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由于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诉讼时有发生。恶臭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夏季,特别是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污水处理厂的恶臭主要产生于污水进水区和污泥处理过程中,集中在敞开式处理构筑物,如曝气沉砂池、污水泵房、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浓缩池等。其成分主要包括硫化物如H2S、CH3SH(甲硫醇)和氨氮等,恶臭物质的排放形式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关,可以是无组织排放,也可以是有组织排放。恶臭物质的逸出量与污水量、污水水质、BOD负荷、曝气池面积、曝气方式、污泥处置以及日照、气温、风速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
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类比法或公式计算法进行分析,同时应该注意厂内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恶臭防护的途径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在设计中减少恶臭物质的排放;
(2)配备恶臭气体收集处理装置;
(3)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
恶臭防护通常采用设置卫生防护带的方式,以减缓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空地来隔离恶臭影响,就需要通过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或是改变厂址周围用地性质来解决。合理的处理技术包括通过改进设计减少恶臭物质的排放,以及配备恶臭气体收集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单元,一般可通过合理设计尽量减少污水流动过程(水流紊动、跌水、细泡扩散器)以及在上游投放化学品来减少恶臭气体释放量;而污泥处理单元,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泥处理技术,采取相应的恶臭排放措施。
7 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污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水重复利用率约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85%。现在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同时建设再生水厂。2003年,我国陆续颁布了污水再生利用的系列标准,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2002) (含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以及《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这些技术法规规范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也提供了再生水不同用途的水质标准,为污水再生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权威性依据。
在对污水处理厂环评工作中进行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和利用途径分析时,大多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而忽略了污水再生利用标准,这就给工程的工艺流程、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排放标准一级A对总氮要求为15mg/L,而杂用水标准和工业冷却水对总氮却没有要求,因此如果按排放标准一级A要求,就会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8 结语
合理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环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可以为环保管理部门的项目审批提供充分依据,为污水处理厂设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使污水处理厂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污水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性
1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量快速增加,各地都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属于公用工程项目,也是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后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水中有害物排放,在减轻污水对排放水域及下游的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去除水污染物的同时,也产生包括恶臭物质等大氣污染物和污泥等固体废物,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期、运营期以及末端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3个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厂址分析、进水水量与水质的分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尾水对受纳河流的环境影响分析、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末端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也是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也需客观分析。
2 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合理性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其工程运行期间的污水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程度,因此评价报告中必须对污水处理工程选址的合理性给出明确结论。工程选址一般需考虑以下几方面:
(1)分析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如果周边地区有敏感点,需要做选址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周边有文物或重要景点,则需要做景观分析。
(2)应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厂址的合理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要位于城市常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处于城市供水水源地的下游。
(3)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是否符合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
城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是决定污水处理工艺和建设规模的关键。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城市污水的水质和水量,需要对服务范围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源的数量、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区域内的工业污染源,不但要调查工业废水常规污染物浓度和污水的排放规律,还要调查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三致”物质以及非正常情况的排放。
考虑到城市污水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雨污合流、跑冒渗漏等不确定因素,应对现有排污管线上的控制节点进行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取得水量、水质的实测数据,为最终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提供事实依据。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严格遵守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和其修改单的要求,根据不同工艺对污水的处理程度和受纳水体的功能,确定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城镇居民小区、郊区村镇、居民点、工业企业内的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控制也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4尾水对受纳河流的环境影响分析
污水处理厂项目自身产生的污水量很少,但是尾水排放量很大,如果将尾水量看作建设项目的排水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评价等级显然不妥当,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1)项目建设前后为同一受纳水体时,污水由分散排放改为集中排放,进人水环境的污染物总量减少,只需对部分敏感断面进行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不一定太高。
(2)项目建设前后为不同受纳水体,且使受纳水体接纳的水量明显增加时,可能导致受纳水体的基本水文特征发生变化,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河道沿岸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同时对新的受纳水体的影响可能是很大的,甚至会影响其水体功能。因而应进行较高级别的水环境影响评价。
对受纳水体的环境影响还应该考虑超负荷污水溢流和事故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必要时需要通过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行计算,并分析影响程度。污水排放口附近有设置河流保护目标时,则要对排污口的位置选择及排放方式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论证,并推荐合理的排放口设置方案。
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则应对污灌农田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原来污灌农田改用处理厂出水灌溉后,对农田土地环境的改善作用及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
5污泥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期间主要的环境问题,每处理1万吨污水大约产生7.5吨污泥,污泥中除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钾、钙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铜、铝、锌、铬、汞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因此无序堆放和投弃污泥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厂评价的重要内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以农业利用为主,不能农业利用的污泥可进行卫生填埋、焚烧处置和综合利用等。
污泥的处置和利用的影响分析,包括两个方面:
(1)污泥运输和干化的影响分析;
(2)污泥对农田和农作物的选择和影响分析。
农业利用的可行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污泥的一般性质、农业的可行性、卫生学可行性、土壤环境学可行性。需要对污泥的养分、重金属含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受纳的农田土质、施用面积进行分析,作出是否可行的结论。
6 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恶臭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期间又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由于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诉讼时有发生。恶臭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夏季,特别是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污水处理厂的恶臭主要产生于污水进水区和污泥处理过程中,集中在敞开式处理构筑物,如曝气沉砂池、污水泵房、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浓缩池等。其成分主要包括硫化物如H2S、CH3SH(甲硫醇)和氨氮等,恶臭物质的排放形式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关,可以是无组织排放,也可以是有组织排放。恶臭物质的逸出量与污水量、污水水质、BOD负荷、曝气池面积、曝气方式、污泥处置以及日照、气温、风速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
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类比法或公式计算法进行分析,同时应该注意厂内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恶臭防护的途径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在设计中减少恶臭物质的排放;
(2)配备恶臭气体收集处理装置;
(3)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
恶臭防护通常采用设置卫生防护带的方式,以减缓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空地来隔离恶臭影响,就需要通过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或是改变厂址周围用地性质来解决。合理的处理技术包括通过改进设计减少恶臭物质的排放,以及配备恶臭气体收集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单元,一般可通过合理设计尽量减少污水流动过程(水流紊动、跌水、细泡扩散器)以及在上游投放化学品来减少恶臭气体释放量;而污泥处理单元,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泥处理技术,采取相应的恶臭排放措施。
7 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污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水重复利用率约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85%。现在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同时建设再生水厂。2003年,我国陆续颁布了污水再生利用的系列标准,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2002) (含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以及《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这些技术法规规范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也提供了再生水不同用途的水质标准,为污水再生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权威性依据。
在对污水处理厂环评工作中进行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和利用途径分析时,大多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而忽略了污水再生利用标准,这就给工程的工艺流程、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排放标准一级A对总氮要求为15mg/L,而杂用水标准和工业冷却水对总氮却没有要求,因此如果按排放标准一级A要求,就会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8 结语
合理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环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可以为环保管理部门的项目审批提供充分依据,为污水处理厂设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使污水处理厂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