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今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全面深化“五水共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2017年年底全面剿灭劣V类水。会后,全市上下迅速响应,并立下了“奋战两百天,剿灭劣V类水,誓夺大禹鼎”的雄心壮志。宁波,正以实际行动,让三江清流、千湖碧波成为“名城名都”最有魅力的城市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2014年开始,宁波市以治污水为中心,打出了一套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组合拳,三年间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完成128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不少市民感慨小时候游过泳的河又回来了。
“黑臭河、垃圾河等感官污染的消除百姓看得见、闻得着。但水质类别的提升,需要借助仪器设备的检测。目前我市还有劣Ⅴ类水质市控断面3个、县控断面24个、小微水体1210个。如果稍有疏忽松懈,水污染就会反弹回潮,辛苦取得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宁波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清晰明确的作战方案,在三年治理水环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质,重点抓住“截、清、治、修”四个环节,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产业整治和生态修复,彻底剿灭劣Ⅴ类水,将“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
截污纳管
斩断水体污染源头
河道污染,表现在水上,其实根源在岸上。要重现梦里水乡,还得从污染源抓起。因此,自今年年初开始,全市各地纷纷启动截污纳管工程施工,将治水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斩断一切导致水体污染的源头。
近日,在余姚市朗霞街道朗霞村,施工人员正忙着开挖泥土,铺设污水管网。该村自2015年纳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以来,到2016年已完成村域面积90%的管网覆盖,接入农户1530户,村民受益率达82%。
而在镇海区,总投资5276万元的汶骆路(黄观线——九龙大道)污水主干管工程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95%,预计今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据悉,镇海区以系统开展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为核心,计划到2018年3月底前,全区13个工业园区共1000家企业实现污水管网覆盖率、企业内部雨污分流率、工业废水处理率三个100%。今年,镇海还将继续拆除33家畜禽养殖场,全面切断农业源头污染,并组织实施69个居住小区阳台落水、44个老小区的雨污分离改造,完成45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治理。
截污纳管是我市剿灭劣Ⅴ类水的重要抓手,也是剿劣攻坚的重要环节。宁波计划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现辖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沿河排口晴天无排水,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
刚刚夺得2016年度浙江省“大禹鼎”的象山,计划花三年时间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今年计划4个镇乡(街道)和1个管委会完成“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慈溪也在全力开展工业污染、农业农村生活污染和涉水行业三大专项整治,确保所有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零直排。宁海补截污纳管短板,全面普查管网设施,完成75公里管网铺设,新投用3家污水处理厂,实现全县7个污水处理厂实质性运行。
清淤疏浚
消除水体污染病灶
连日来,在宁波南新塘河石碶段,住在附近的居民看到每天都有清淤船在河面上作业,而在上游古林段施工现场,河水已经被抽干,几名工人正在淤泥中用高压水枪冲洗河床。上下游同步进行,预计清淤5万立方米,工程计划在今年6月中旬前完成。
与此同时,在余姚低塘街道三多桥江双板桥以西的河道中,工人在没膝的淤泥中用高压水枪冲洗河床。本次清淤工程共2000米,将累计清淤2万立方米。
污泥不除,浊水难清。根据市水利部门出台的《宁波市劣Ⅴ类水剿灭行动实施方案》,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清淤1000万立方米,重点针对劣Ⅴ类河道开展清淤。
清淤过后,淤泥的妥善处理同样重要。在月湖清淤现场,宁波天河水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宁军介绍说,此次剿劣清除的淤泥大概有5.5万立方米。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是运往农田育肥,或是对淤泥进行填埋。但现在,淤泥水浆通过管道被运到专门的沉淀池,处理过的泥浆进入机器进行泥水分离,接着通过固化处理,压成块状。
妙用淤泥,变废为宝。经过固化处理的泥饼可以制成用于栽种植物的营养土;也可以当作肥田优地的绿色肥料,改善土壤基质;还可制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砂砖,经进一步处理,甚至可作为市政道路的稳定层。此外,压滤出的清水能够满足园林灌溉和道路冲洗的需要。
产业整治
遏制水体污染根源
“劣Ⅴ类水的背后是落后的产能,这场战斗表面上剿灭的是劣Ⅴ类水,实质是对全市落后产能发起斩草除根的大围剿。”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市将重点开展177家电镀企业深度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0家以上,整治和淘汰“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1000家以上。
鄞州区提出把全覆盖、治源头、提水质作为更高要求,水里问题岸上治、点上问题面上治。以转促治,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坚决整治淘汰化工、印染、铸造等落后产能,下狠心整治餐饮、洗车店、家庭作坊等“小微行业”的污水直排问题,关闭搬迁沿河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扎实推进农村农业污染的减量化,努力从产业源头消除污染。
慈溪市以剿灭劣Ⅴ类水为契机,结合治危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拆助治、水岸同治,全面实施总投资170亿元的新城河区块改造开发,大力推进沿河危旧房治理和违法建筑拆除。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整治、淘汰、改造“低小散”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对环保设施管理、排放不达标企业一律关停整治,努力根治劣Ⅴ类水源头。
老产业面貌焕然一新,新经济新业态破茧而出。在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全部39家企业2014年底前已全部撤除,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众创园区蝶变而来。两年间,园区已入驻天津力神、北京精雕、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等多家企业。
生态修复
改善污染水体净化能力
水是流动的,江河湖泊塘溪,水网纵横、上游下游、地上地下,常常连村串區跨地界。剿灭劣Ⅴ类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修复过程中,如何让水“活”起来,着力改善污染水体的净化功能,这是夺取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关键步骤。
3月25日,余姚低塘街道低塘村大沽塘江边,五条小木船载着十来位工作人员正往水面种植燕尾草。“这种来自西伯利亚的水草,可以吸附氨氮、磷等污染因子,能净化水质,还能美化河道,一举多得。”余姚市“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和低塘村一样,我市各地都开始探索生态补水和河流生态化治理的举措和方法。
北仑区针对自身“水情”,制定了从单一的工程治水向水生态整体修复转变的策略。通过种植沉水水生植物、增殖放流水生动物重构水下生物链,修复水生态;投放微生物、浮岛景观植物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再生水回用、安装曝气增氧装置、安装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等促进水体流动,增加含氧量。
治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水生态。《宁波市劣V类水剿灭行动方案》要求,建立科学调度生态补水计划,以浙东引水、姚江补水、水库补水为主要手段,重点围绕劣Ⅴ类水体和水质变差的河道实施精准补水,2017年市区及慈溪、余姚等地生态补水量不少于2.5亿方。同时,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彰显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
责任编辑:谢 霞
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今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全面深化“五水共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2017年年底全面剿灭劣V类水。会后,全市上下迅速响应,并立下了“奋战两百天,剿灭劣V类水,誓夺大禹鼎”的雄心壮志。宁波,正以实际行动,让三江清流、千湖碧波成为“名城名都”最有魅力的城市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2014年开始,宁波市以治污水为中心,打出了一套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组合拳,三年间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完成128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不少市民感慨小时候游过泳的河又回来了。
“黑臭河、垃圾河等感官污染的消除百姓看得见、闻得着。但水质类别的提升,需要借助仪器设备的检测。目前我市还有劣Ⅴ类水质市控断面3个、县控断面24个、小微水体1210个。如果稍有疏忽松懈,水污染就会反弹回潮,辛苦取得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宁波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清晰明确的作战方案,在三年治理水环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质,重点抓住“截、清、治、修”四个环节,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产业整治和生态修复,彻底剿灭劣Ⅴ类水,将“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
截污纳管
斩断水体污染源头
河道污染,表现在水上,其实根源在岸上。要重现梦里水乡,还得从污染源抓起。因此,自今年年初开始,全市各地纷纷启动截污纳管工程施工,将治水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斩断一切导致水体污染的源头。
近日,在余姚市朗霞街道朗霞村,施工人员正忙着开挖泥土,铺设污水管网。该村自2015年纳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以来,到2016年已完成村域面积90%的管网覆盖,接入农户1530户,村民受益率达82%。
而在镇海区,总投资5276万元的汶骆路(黄观线——九龙大道)污水主干管工程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95%,预计今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据悉,镇海区以系统开展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为核心,计划到2018年3月底前,全区13个工业园区共1000家企业实现污水管网覆盖率、企业内部雨污分流率、工业废水处理率三个100%。今年,镇海还将继续拆除33家畜禽养殖场,全面切断农业源头污染,并组织实施69个居住小区阳台落水、44个老小区的雨污分离改造,完成45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治理。
截污纳管是我市剿灭劣Ⅴ类水的重要抓手,也是剿劣攻坚的重要环节。宁波计划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现辖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沿河排口晴天无排水,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
刚刚夺得2016年度浙江省“大禹鼎”的象山,计划花三年时间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今年计划4个镇乡(街道)和1个管委会完成“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慈溪也在全力开展工业污染、农业农村生活污染和涉水行业三大专项整治,确保所有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零直排。宁海补截污纳管短板,全面普查管网设施,完成75公里管网铺设,新投用3家污水处理厂,实现全县7个污水处理厂实质性运行。
清淤疏浚
消除水体污染病灶
连日来,在宁波南新塘河石碶段,住在附近的居民看到每天都有清淤船在河面上作业,而在上游古林段施工现场,河水已经被抽干,几名工人正在淤泥中用高压水枪冲洗河床。上下游同步进行,预计清淤5万立方米,工程计划在今年6月中旬前完成。
与此同时,在余姚低塘街道三多桥江双板桥以西的河道中,工人在没膝的淤泥中用高压水枪冲洗河床。本次清淤工程共2000米,将累计清淤2万立方米。
污泥不除,浊水难清。根据市水利部门出台的《宁波市劣Ⅴ类水剿灭行动实施方案》,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清淤1000万立方米,重点针对劣Ⅴ类河道开展清淤。
清淤过后,淤泥的妥善处理同样重要。在月湖清淤现场,宁波天河水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宁军介绍说,此次剿劣清除的淤泥大概有5.5万立方米。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是运往农田育肥,或是对淤泥进行填埋。但现在,淤泥水浆通过管道被运到专门的沉淀池,处理过的泥浆进入机器进行泥水分离,接着通过固化处理,压成块状。
妙用淤泥,变废为宝。经过固化处理的泥饼可以制成用于栽种植物的营养土;也可以当作肥田优地的绿色肥料,改善土壤基质;还可制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砂砖,经进一步处理,甚至可作为市政道路的稳定层。此外,压滤出的清水能够满足园林灌溉和道路冲洗的需要。
产业整治
遏制水体污染根源
“劣Ⅴ类水的背后是落后的产能,这场战斗表面上剿灭的是劣Ⅴ类水,实质是对全市落后产能发起斩草除根的大围剿。”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市将重点开展177家电镀企业深度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0家以上,整治和淘汰“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1000家以上。
鄞州区提出把全覆盖、治源头、提水质作为更高要求,水里问题岸上治、点上问题面上治。以转促治,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坚决整治淘汰化工、印染、铸造等落后产能,下狠心整治餐饮、洗车店、家庭作坊等“小微行业”的污水直排问题,关闭搬迁沿河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扎实推进农村农业污染的减量化,努力从产业源头消除污染。
慈溪市以剿灭劣Ⅴ类水为契机,结合治危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拆助治、水岸同治,全面实施总投资170亿元的新城河区块改造开发,大力推进沿河危旧房治理和违法建筑拆除。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整治、淘汰、改造“低小散”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对环保设施管理、排放不达标企业一律关停整治,努力根治劣Ⅴ类水源头。
老产业面貌焕然一新,新经济新业态破茧而出。在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全部39家企业2014年底前已全部撤除,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众创园区蝶变而来。两年间,园区已入驻天津力神、北京精雕、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等多家企业。
生态修复
改善污染水体净化能力
水是流动的,江河湖泊塘溪,水网纵横、上游下游、地上地下,常常连村串區跨地界。剿灭劣Ⅴ类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修复过程中,如何让水“活”起来,着力改善污染水体的净化功能,这是夺取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关键步骤。
3月25日,余姚低塘街道低塘村大沽塘江边,五条小木船载着十来位工作人员正往水面种植燕尾草。“这种来自西伯利亚的水草,可以吸附氨氮、磷等污染因子,能净化水质,还能美化河道,一举多得。”余姚市“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和低塘村一样,我市各地都开始探索生态补水和河流生态化治理的举措和方法。
北仑区针对自身“水情”,制定了从单一的工程治水向水生态整体修复转变的策略。通过种植沉水水生植物、增殖放流水生动物重构水下生物链,修复水生态;投放微生物、浮岛景观植物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再生水回用、安装曝气增氧装置、安装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等促进水体流动,增加含氧量。
治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水生态。《宁波市劣V类水剿灭行动方案》要求,建立科学调度生态补水计划,以浙东引水、姚江补水、水库补水为主要手段,重点围绕劣Ⅴ类水体和水质变差的河道实施精准补水,2017年市区及慈溪、余姚等地生态补水量不少于2.5亿方。同时,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彰显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
责任编辑: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