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声里的爱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307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我,挨骂如同家常便饭。来自父母的骂声像村头刮起的一阵风,田野里落下的一场雨,来得频繁,也来得自然,在无忧“有”虑的童年里留下一份特殊而难忘的记忆。骂,是父母惩罚我们过错最常用的手段。
  那年初夏,风顽皮地在村前的河面上荡起一圈圈撩人的涟漪。我看见有人开始在河中捕虾。捕虾的方法很独特,也很简单。将一块桌布大小的纱布扎起四角,系到一根竹竿上,制成一个叫“虾筝”的捕捞工具。捕虾时,在纱布上撒些香料作诱饵,放到河里,要不了多少工夫,就会引得鱼虾自投罗网。我看得眼馋,可惜家中没有纱布。后来我灵机一动,偷偷将家中蚊帐的下摆剪了下来,自制了一只“虾筝”。我兴冲冲地把它落到河里,虾捕到了,家中的那顶遮挡蚊虫的蚊帐却因此成了废品。母亲为此气得骂了我一个夏天。
  对目不识丁的父母来说,骂,既是惩罚不谙世事的儿女的一种手段,也是试图管教引导我们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有些粗鲁,甚至暴力,却十分奏效。有时一顿骂,如同印刻在肌肤上的一道疤痕,令人终生难忘。
  有一年端午节,家中吃不上粽子。我正喝着稀饭,邻居家的同龄伙伴拿着一只香喷喷的粽子在我面前炫耀。我抵挡不住诱惑,悄悄溜到邻居家里,乘人不备,拿了一只粽子藏在衣服里。事后,邻居跑到母亲面前“告发”。母亲一听,气急,一边骂我,一边揪着我的衣领来到邻居家,让我把那只粽子当面交还给邻居家人。羞愧,连同母亲的骂声,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我,我恨不得脚下能出现一道裂缝,立刻钻进去。事后,我找到母亲,想向她认错,却看到母亲独自一人躲在厨房里,悄悄地抹泪。
  母亲常说,你们这些孩子,三天不挨骂,能往架上爬。仔细想想,能三天不挨骂的日子还真的很少。挨骂的原因各种各样,被骂的事由层出不穷,贪玩、打架、逃学、犟嘴、干活磨洋工、做事不长心眼,似乎每一件事,都能成为被骂的起因,都会点燃父母心中的“怒火”。一次家中来客人,母亲从木箱中拿出用布包扎了好几层的两角钱,让我去附近代销店买盐。我揣着钱,一阵风似的跑出村庄,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一群小伙伴正在筑坝逮鱼。我立刻飞奔过去,加入逮鱼行列,至于买盐的事,早已丢到脑后。到了中午,我这才想起家中来客,母亲正等着盐烧菜。我慌忙向小店跑去,到了小店,却发现那两角买盐的钱不翼而飞。当我耷拉着脑袋,提着用柳条穿扎的两条小鱼,一身水,一身泥,站到母亲面前时,母亲气得直跺脚,骂声如同暴风骤雨般激烈。我自知做错了事,吓得大气不敢出,呆呆地站在母亲面前,任凭她发落。母亲的骂声让我意识到,贪玩有时真的会误事。
  父母的骂声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平息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我兄弟姊妹多,又雏燕般挤在一个贫穷而拥挤的“窝”里,平时免不了磕磕碰碰,相互“磨牙”,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吵得劲头十足。这时,母亲就会拿出她的“撒手锏”—连吵带骂,直到互不相让的二人偃旗息鼓。虽然双方都振振有词,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但母亲似乎从来不听申诉,也不为谁评理,用骂声“各打五十大板”。事后,母亲看到我们和好如初,忍不住笑嗔道:“你们这些‘讨债鬼’,就是欠骂!”
  贫穷,是我们童年生活一道抹不去的底色。父母不分白天黑夜在田野里劳作,在风雨里奔波,依然难以满足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在父母看来,似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向他们讨债的。想想也是,他们操心操劳,除了满足我们一日三餐外,上学要学费,生病要就医,过年想新衣,每一件事都让他们费尽心思。
  “饿死鬼”也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骂语。那个年头,饥饿像一个甩不掉的阴影,紧紧跟随着我,在外游荡或放学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常常是揭开锅盖,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要有,不管好孬,狼吞虎咽吃一通。母亲骂我是“饿死鬼”投胎来的。当然,只要能吃上一口,对母亲的骂声我和兄弟们通常用“装聋作哑”来应付。母亲除了骂我们“讨债鬼”“饿死鬼”,还有更难听的,比如“挨枪子的”。挨枪子,自然是罪不能赦。对于这骂声,其实我们儿时并没有理解真实含义,只是感觉母亲的骂声充满了无奈与绝望,似乎已无计可施。每当听到这样的骂声,我知道,我们的“罪恶行徑”已经让母亲气愤至极了。与母亲相比,父亲对我们不轻易动骂,但一旦做了错事,或者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令他失望、不满,他的骂声不高,却充满了威力和震撼,让我们“闻”而生畏。
  对于来自父母的骂声,我们除了偶尔故意顶撞,更多的是全盘接受,从来也不会因为挨骂而产生丝毫怨恨。父母的骂声点到了儿时不谙世事玩乐的“穴位”,也是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接受犯错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父母的骂,是促进我们心智成长的一剂“良药”。
  家中房梁上绕飞的燕子一年一年飞来飞去,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对我们的骂声也越来越少,后来,甚至连大声责备也难以听到。如今,我也身为人父,对孩子有时也免不了呵斥和责骂,但更多的是娇惯和宠爱。时代不同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发生嬗变,只是骂声所包含的初衷、本质并没有改变,它带着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份遗憾,也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情。
  (摘自《市场星报》2019年11月6日)
其他文献
心理故事  那天心理诊所刚刚开门,一位60多岁的大姐就急匆匆地进来了,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把人吓了一跳。她说:“我孩子还有救吗?”经过认真询问,孩子并没有什么“危险”,倒是她本人患上了“子女未婚恐惧症”。  心灵解析  在我们的文化习惯中,父母要看着孩子把“人生大事”一项项完成了,才会觉得一生完整,一旦儿女偏离了这个轨道,他们往往觉得很难接受。  但如今,生活、生存的狀态不再是
期刊
唠叨又称絮叨、啰唆。人老了,大多爱唠叨,对某些事反复说、多次说,生怕别人不知道或忘掉了。对待老年人的唠叨,有些年轻人或者儿女们不理解、不耐烦,有时候会发生争执、顶撞,惹得老人生气。不过,也有一些人喜欢听老人唠叨。如有的儿孙们喜欢听老人给他们讲陈年旧事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知识、经验等,有些老夫老妻之间喜欢听对方的嘱托、提醒、叮咛。  老年人唠叨,大多是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人老了,脑子迟钝、健忘,对事
期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味精就等同于“害人精”,甚至致癌。  实际上,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通過刺激人的味蕾,让人感受到鲜味。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更不会影响大脑、使人变傻。谷氨酸钠存在于很多天然的食材中,如猪肉、牛肉、羊肉、海鲜等,即使不使用味精也会接触到它,所以没有必要害怕吃味精。  有人说谷氨酸钠是化学合成的,其实,在谷氨酸钠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基本上不使用化学原料,而是使用玉米等原料发酵而成。
期刊
诗人王维曾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描绘的乡村景致令人神往。大自然的田园风光,既是古代文人雅士热衷的主题,也是一些官员和将士晚年的归隐之地。现在,宁静的乡村,成为不少城里人养老的风水宝地。他们远离尘嚣,重归大自然,以旅游、移居、還乡、租赁等模式居于农村,过起了“上山下乡”的生活。  北京老人乡下养老不愿回城  随着农村的许多“新鲜血液”拥入城市工作
期刊
一  李明英从工厂退休后,独自居住在重庆。从忙碌中停下来,李明英一下子被孤独、空虚包围。生活一旦没有目标,时间就会被拉得很长。退休后的李明英成了各类电视剧的忠实观众,坐在沙发上毫无节制地吃薯片、喝饮料成了她的常态。不知不觉间,原本90多斤的她猛然增加到190斤。母亲渐渐发胖,在西安工作的儿子石磊都看在眼里,他劝母亲生活要规律,可李明英数年如一日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2018年5月,李明
期刊
那天,社区主任罗大妈上门找到老妈,说:“吴姐呀!最近上级要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清凉一夏’的活动,丰富居民暑期文化。我们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搞中青年、老年和少儿夏日风情服装秀。本次活动本着时尚、简朴、环保的宗旨,体现幸福快乐的元素。其他两场我找了专人策划。你在老年人中威信高、号召力强,就挑起这副重担啊!”  一番吹捧让老妈心花怒放。她是个爽快人,观念前卫,又敢于担当,想起有广场舞大妈和退休的潘老师等做
期刊
张阿姨和老伴在遛弯的时候被热情的售楼人员拉进了售楼中心看他们刚开的商品房楼盘,张阿姨和老伴离开的时候并没有买房意愿,但是随后张阿姨去了另一个城市的女儿家住了几天,回来却发现老伴签订了该商品房的购买合同并支付了订金,合同上签的就是老伴的名字。张阿姨认为,合同上没有自己的签名,自己并未同意买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合同无效,并退回订金。  房地产公司则认为张阿姨和她的老伴是夫妻关系,两人有家事代理
期刊
著书是一种情怀:“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是老师的基本功”  2015年,已年届90的谢绪恺,深感现行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偏重演绎推理,学生学起来倍感吃力。他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写一本通俗易懂的高数参考教材,让学生尽快手握高等数学这块工科“敲门砖”。  谢绪恺说:“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学数学是‘铸剑’,那么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用剑’。作为一名老教师,想到许多学生还没有拿下高数这个‘拦路虎’,心中总觉得不安。
期刊
退休后的生活百无聊赖。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天气好时,一个人傻傻地坐在广场上,美其名曰“宅心养性”。  一天,阳光正好,我又独自在广场上坐着。这时,旁边有两个6岁大的孩子正在談论他们眼中的人生。男孩问女孩:“你看过奥特曼吗?”女孩答道:“看过。”男孩接着说:“我就想成为奥特曼,打倒所有怪兽,成为人类的大英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随着男孩的话语,我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期刊
只是一件小事。午间在食堂追求速度狼吞虎咽时,友人在一旁忙不迭地唠叨着:“细嚼慢咽才能有益健康。”想想也是,赧然一笑,淑女了5分钟,却吃出了新味道。平日里吃惯的馒头,这般细嚼慢咽才吃出了童年时候的麦香。  原來这些年是我太匆忙了,面食中的本色香味直至此时才呼之欲出,如此香甜却只奉献给细嚼慢咽的人。  想来,精心调制的工夫茶,或是慢慢煲出的一碗汤,因它加了时光的调料,于是更加芬芳难忘。比之唾手可得的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