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我,挨骂如同家常便饭。来自父母的骂声像村头刮起的一阵风,田野里落下的一场雨,来得频繁,也来得自然,在无忧“有”虑的童年里留下一份特殊而难忘的记忆。骂,是父母惩罚我们过错最常用的手段。
那年初夏,风顽皮地在村前的河面上荡起一圈圈撩人的涟漪。我看见有人开始在河中捕虾。捕虾的方法很独特,也很简单。将一块桌布大小的纱布扎起四角,系到一根竹竿上,制成一个叫“虾筝”的捕捞工具。捕虾时,在纱布上撒些香料作诱饵,放到河里,要不了多少工夫,就会引得鱼虾自投罗网。我看得眼馋,可惜家中没有纱布。后来我灵机一动,偷偷将家中蚊帐的下摆剪了下来,自制了一只“虾筝”。我兴冲冲地把它落到河里,虾捕到了,家中的那顶遮挡蚊虫的蚊帐却因此成了废品。母亲为此气得骂了我一个夏天。
对目不识丁的父母来说,骂,既是惩罚不谙世事的儿女的一种手段,也是试图管教引导我们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有些粗鲁,甚至暴力,却十分奏效。有时一顿骂,如同印刻在肌肤上的一道疤痕,令人终生难忘。
有一年端午节,家中吃不上粽子。我正喝着稀饭,邻居家的同龄伙伴拿着一只香喷喷的粽子在我面前炫耀。我抵挡不住诱惑,悄悄溜到邻居家里,乘人不备,拿了一只粽子藏在衣服里。事后,邻居跑到母亲面前“告发”。母亲一听,气急,一边骂我,一边揪着我的衣领来到邻居家,让我把那只粽子当面交还给邻居家人。羞愧,连同母亲的骂声,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我,我恨不得脚下能出现一道裂缝,立刻钻进去。事后,我找到母亲,想向她认错,却看到母亲独自一人躲在厨房里,悄悄地抹泪。
母亲常说,你们这些孩子,三天不挨骂,能往架上爬。仔细想想,能三天不挨骂的日子还真的很少。挨骂的原因各种各样,被骂的事由层出不穷,贪玩、打架、逃学、犟嘴、干活磨洋工、做事不长心眼,似乎每一件事,都能成为被骂的起因,都会点燃父母心中的“怒火”。一次家中来客人,母亲从木箱中拿出用布包扎了好几层的两角钱,让我去附近代销店买盐。我揣着钱,一阵风似的跑出村庄,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一群小伙伴正在筑坝逮鱼。我立刻飞奔过去,加入逮鱼行列,至于买盐的事,早已丢到脑后。到了中午,我这才想起家中来客,母亲正等着盐烧菜。我慌忙向小店跑去,到了小店,却发现那两角买盐的钱不翼而飞。当我耷拉着脑袋,提着用柳条穿扎的两条小鱼,一身水,一身泥,站到母亲面前时,母亲气得直跺脚,骂声如同暴风骤雨般激烈。我自知做错了事,吓得大气不敢出,呆呆地站在母亲面前,任凭她发落。母亲的骂声让我意识到,贪玩有时真的会误事。
父母的骂声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平息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我兄弟姊妹多,又雏燕般挤在一个贫穷而拥挤的“窝”里,平时免不了磕磕碰碰,相互“磨牙”,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吵得劲头十足。这时,母亲就会拿出她的“撒手锏”—连吵带骂,直到互不相让的二人偃旗息鼓。虽然双方都振振有词,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但母亲似乎从来不听申诉,也不为谁评理,用骂声“各打五十大板”。事后,母亲看到我们和好如初,忍不住笑嗔道:“你们这些‘讨债鬼’,就是欠骂!”
贫穷,是我们童年生活一道抹不去的底色。父母不分白天黑夜在田野里劳作,在风雨里奔波,依然难以满足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在父母看来,似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向他们讨债的。想想也是,他们操心操劳,除了满足我们一日三餐外,上学要学费,生病要就医,过年想新衣,每一件事都让他们费尽心思。
“饿死鬼”也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骂语。那个年头,饥饿像一个甩不掉的阴影,紧紧跟随着我,在外游荡或放学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常常是揭开锅盖,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要有,不管好孬,狼吞虎咽吃一通。母亲骂我是“饿死鬼”投胎来的。当然,只要能吃上一口,对母亲的骂声我和兄弟们通常用“装聋作哑”来应付。母亲除了骂我们“讨债鬼”“饿死鬼”,还有更难听的,比如“挨枪子的”。挨枪子,自然是罪不能赦。对于这骂声,其实我们儿时并没有理解真实含义,只是感觉母亲的骂声充满了无奈与绝望,似乎已无计可施。每当听到这样的骂声,我知道,我们的“罪恶行徑”已经让母亲气愤至极了。与母亲相比,父亲对我们不轻易动骂,但一旦做了错事,或者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令他失望、不满,他的骂声不高,却充满了威力和震撼,让我们“闻”而生畏。
对于来自父母的骂声,我们除了偶尔故意顶撞,更多的是全盘接受,从来也不会因为挨骂而产生丝毫怨恨。父母的骂声点到了儿时不谙世事玩乐的“穴位”,也是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接受犯错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父母的骂,是促进我们心智成长的一剂“良药”。
家中房梁上绕飞的燕子一年一年飞来飞去,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对我们的骂声也越来越少,后来,甚至连大声责备也难以听到。如今,我也身为人父,对孩子有时也免不了呵斥和责骂,但更多的是娇惯和宠爱。时代不同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发生嬗变,只是骂声所包含的初衷、本质并没有改变,它带着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份遗憾,也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情。
(摘自《市场星报》2019年11月6日)
那年初夏,风顽皮地在村前的河面上荡起一圈圈撩人的涟漪。我看见有人开始在河中捕虾。捕虾的方法很独特,也很简单。将一块桌布大小的纱布扎起四角,系到一根竹竿上,制成一个叫“虾筝”的捕捞工具。捕虾时,在纱布上撒些香料作诱饵,放到河里,要不了多少工夫,就会引得鱼虾自投罗网。我看得眼馋,可惜家中没有纱布。后来我灵机一动,偷偷将家中蚊帐的下摆剪了下来,自制了一只“虾筝”。我兴冲冲地把它落到河里,虾捕到了,家中的那顶遮挡蚊虫的蚊帐却因此成了废品。母亲为此气得骂了我一个夏天。
对目不识丁的父母来说,骂,既是惩罚不谙世事的儿女的一种手段,也是试图管教引导我们的一种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有些粗鲁,甚至暴力,却十分奏效。有时一顿骂,如同印刻在肌肤上的一道疤痕,令人终生难忘。
有一年端午节,家中吃不上粽子。我正喝着稀饭,邻居家的同龄伙伴拿着一只香喷喷的粽子在我面前炫耀。我抵挡不住诱惑,悄悄溜到邻居家里,乘人不备,拿了一只粽子藏在衣服里。事后,邻居跑到母亲面前“告发”。母亲一听,气急,一边骂我,一边揪着我的衣领来到邻居家,让我把那只粽子当面交还给邻居家人。羞愧,连同母亲的骂声,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我,我恨不得脚下能出现一道裂缝,立刻钻进去。事后,我找到母亲,想向她认错,却看到母亲独自一人躲在厨房里,悄悄地抹泪。
母亲常说,你们这些孩子,三天不挨骂,能往架上爬。仔细想想,能三天不挨骂的日子还真的很少。挨骂的原因各种各样,被骂的事由层出不穷,贪玩、打架、逃学、犟嘴、干活磨洋工、做事不长心眼,似乎每一件事,都能成为被骂的起因,都会点燃父母心中的“怒火”。一次家中来客人,母亲从木箱中拿出用布包扎了好几层的两角钱,让我去附近代销店买盐。我揣着钱,一阵风似的跑出村庄,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一群小伙伴正在筑坝逮鱼。我立刻飞奔过去,加入逮鱼行列,至于买盐的事,早已丢到脑后。到了中午,我这才想起家中来客,母亲正等着盐烧菜。我慌忙向小店跑去,到了小店,却发现那两角买盐的钱不翼而飞。当我耷拉着脑袋,提着用柳条穿扎的两条小鱼,一身水,一身泥,站到母亲面前时,母亲气得直跺脚,骂声如同暴风骤雨般激烈。我自知做错了事,吓得大气不敢出,呆呆地站在母亲面前,任凭她发落。母亲的骂声让我意识到,贪玩有时真的会误事。
父母的骂声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平息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我兄弟姊妹多,又雏燕般挤在一个贫穷而拥挤的“窝”里,平时免不了磕磕碰碰,相互“磨牙”,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吵得劲头十足。这时,母亲就会拿出她的“撒手锏”—连吵带骂,直到互不相让的二人偃旗息鼓。虽然双方都振振有词,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但母亲似乎从来不听申诉,也不为谁评理,用骂声“各打五十大板”。事后,母亲看到我们和好如初,忍不住笑嗔道:“你们这些‘讨债鬼’,就是欠骂!”
贫穷,是我们童年生活一道抹不去的底色。父母不分白天黑夜在田野里劳作,在风雨里奔波,依然难以满足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在父母看来,似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向他们讨债的。想想也是,他们操心操劳,除了满足我们一日三餐外,上学要学费,生病要就医,过年想新衣,每一件事都让他们费尽心思。
“饿死鬼”也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骂语。那个年头,饥饿像一个甩不掉的阴影,紧紧跟随着我,在外游荡或放学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常常是揭开锅盖,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要有,不管好孬,狼吞虎咽吃一通。母亲骂我是“饿死鬼”投胎来的。当然,只要能吃上一口,对母亲的骂声我和兄弟们通常用“装聋作哑”来应付。母亲除了骂我们“讨债鬼”“饿死鬼”,还有更难听的,比如“挨枪子的”。挨枪子,自然是罪不能赦。对于这骂声,其实我们儿时并没有理解真实含义,只是感觉母亲的骂声充满了无奈与绝望,似乎已无计可施。每当听到这样的骂声,我知道,我们的“罪恶行徑”已经让母亲气愤至极了。与母亲相比,父亲对我们不轻易动骂,但一旦做了错事,或者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令他失望、不满,他的骂声不高,却充满了威力和震撼,让我们“闻”而生畏。
对于来自父母的骂声,我们除了偶尔故意顶撞,更多的是全盘接受,从来也不会因为挨骂而产生丝毫怨恨。父母的骂声点到了儿时不谙世事玩乐的“穴位”,也是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接受犯错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父母的骂,是促进我们心智成长的一剂“良药”。
家中房梁上绕飞的燕子一年一年飞来飞去,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对我们的骂声也越来越少,后来,甚至连大声责备也难以听到。如今,我也身为人父,对孩子有时也免不了呵斥和责骂,但更多的是娇惯和宠爱。时代不同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发生嬗变,只是骂声所包含的初衷、本质并没有改变,它带着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份遗憾,也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情。
(摘自《市场星报》201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