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一开始,我们就被这样一个片段所吸引:
师:孩子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学什么吗?
生:百分数。
师:黑板上都已经写好了。实话告诉张老师生活中百分数常见吗?
生:常见。
师:那课前我们从生活中都找来了一些百分数,对吧?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待会儿咱们的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自己收集到了哪些百分数?但是我的要求是:不光要说这个百分数我从哪儿弄来的,同时还要给你的伙伴仔细地说说我觉得我找的这些百分数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张老师把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一下子让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充分激活孩子已有的认知,让孩子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它表示什么意思。同时,张老师对这一环节的指导细致入微,要求明确。他采用交流的形式,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讓孩子先自主去学习,实现生生互动,进而提出问题。
片段二:研究百分数---善抓知识生长点
在学生经过交流并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百分数后,张老师竟然语出惊人的出现以下片段:
师:现在,看着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百分数。诶,我问大伙儿几个问题啊,那百分数经过刚才的交流会读吗?
生:会。
师:会写吗?
生:会。
师: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生:知道。
师:下课。
(学生有点不知所措)
师:再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查的非常清楚:会读、会写、了解百分数的含义。我再问:会读吗?
生:会。
师:会写吗?
生:会(有个别说不会)。
师:这孩子为了拯救我说不会。诚实一点。完了,同学们你们看,才刚刚过去4分多钟,百分数也会读了,百分数也会写了,百分数表示的含义每个同学说得都清清楚楚,连不应该出现的百分数,比如说谁比谁多百分之几她都给说出来了,那我想今天这堂课已经没有任何学习的必要了,你们如果非得挽留我得有理由。
生1:因为我们还想学到更深入的百分数知识。
师:“深入”这个词儿用得好。学习不是浮于表面的,得往深入去走。你来。
思考:张老师研究百分数这一环节,借助已有的分数知识,联系对比,接着张老师有让学生写百分数,读百分数,学生有已有的经验读写都不成问题,老师就追问学生,百分数你会读了吗?会写了吗?能说出它的意义吗?学生都说会,此时老师巧妙的说了句“下课!”。这样的数学课堂真的是把学生看做课堂的主人,每一件事都是学生想做的,学生学得更有劲更认真,真正的“学本课堂”。
片段三:运用百分数---探寻知识延伸点
在练习环节,张老师在引导孩子确定改选哪种酒精含量的酒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好,第一个问题看来不错啊,那第二个问题是考验你们的一些数学感觉。张老师教的,当然今年我教一(7)班啊,儿子在六(3)。我教的一(7)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女生人数占百分之多少?这你知道,是吧?你来。
生1:张老师所教的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八,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二。
师:可以吗?
生:可以。
思考:利用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现实生活中百分数的意义,不就是孩子理解数感最好的契机吗?张老师利用班级男女生所占全班人数的比率这一生活情境,让孩子感悟百分数在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对新知进行拓展延伸。
同时,不得不佩服张老师无时无刻所渗透的文化功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如果男生达到100%,又会是怎样的班级? 为什么男女生百分比会在一个数附近浮动?课堂上适当的留白,让兴趣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片段四:巧用评价——找到知识突破点
通常,我们都会围绕“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类似的问题进行课堂小结,而张老师则不然。
师:最后一个问题,是考验你们自信心的问题。你们一说台下老师都不好意思,待会儿,稍微保守一点啊。你来填空:下课啦,你觉得今天会有的老师给我们送上掌声?
思考:都说:“最美的课堂风景,出现在孩子的眼睛里。”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整堂课张老师巧妙的设计、细致的点拨、独到的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为之折服。进入张齐华老师的课堂,是一种享受,一种美不胜收的体验,张老师的课堂,是笑声与掌声不断、独具数学魅力的课堂!
那在“学本课堂”,“生本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让学于生”呢?
首先,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专家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就可以处处可见。
其次,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张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另外,“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