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之探索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场所,因此在该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优质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优质人才。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这一问题进行探索,通过不断引用先进科学技术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等方式,充分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质量 品质
  1 前言
  我国历史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熏陶,从古至今均以“以德服人、以德安邦”才能使人民臣服,才能安邦定国。而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融入德育教育,将“德智体美”深入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运用德育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让我们的学生更强大,使国家发展更昌盛。
  2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措施探析
  2.1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学生德育品质
  将德育教育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是只在于形式,只重视说教,利用说教的方式倡导德育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降低教学质量,因此需要转换语文教学方式,再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1]。所以,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设备进行语文教学工作,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在网络中搜寻教材资料,并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量。搜寻语文教材时应从具备教育意义、德育启蒙方向进行搜寻,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从而获得直观教育。
  2.2建立学生心理沟通桥梁,陶冶情操
  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沟通桥梁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必经阶段,部分同学由于不勇于承担或者在提交作业时未能及时上交而向教师撒谎。根据这一现象,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期间,老师就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桥梁,让教师一改课堂严肃气氛和同学进行平等交流,和学生一起研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人生话题,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心思,从而对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2]。同时,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去了解、去沟通交流,和学生一起培养师生情感,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由此得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桥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工作。
  2.3充实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实现德育教育
  以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工作,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德育思想,并将有效的德育思想充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3]。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具备充足的德育教材才能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实施语文教学需要将情感融入教学中,而情感是人们最为复杂的心理症状,其是对事物以及事件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形成的一项情感,是我们对人和人之间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真实反应,其详细表现为人们心理情绪、生理情感以及肢体语言等。在这一情绪活动内,较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生活,让学生的人格上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大量的德育材料融入教学工作中,并把德育活动与学生认知进行结合,通过不断渗透将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此外,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力量,在进行教育过程时,德育已经渗透在各方面教学工作内,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
  例如:初中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文章教学中,所选用的题材应以文质兼优、蕴含丰富的德育材料为主,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篇文章,不但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的故事,还能感受到文章中所包含的德育品质。通过不断搜寻有效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读懂文章,获得良好的教育,并实现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给予了合理条件。此外在进行教育工作初期,首先应明确教育方向,全方位挖掘与德育有关的语文教材,以知情共享的方式开拓学生思维,让同学在受到语文教育的同时,还能受到德育知识的影响。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传播点,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以激情、振奋、活跃、饱满的心态,以此来感染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2.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课外活动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中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主张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以“做中学,学中做”为主要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同学们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个性和特长,大大提高了综合素质。学校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语文教师是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者,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净化和升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充分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式较多,这需要教师不断开拓、研究寻找有效的方式进行渗入,同时还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全面发挥出德育思想以及其积极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张配,王海深.试论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110-156.
  [2]梁卓元.初探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189-190.
  [3]郝本学.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31):210-255.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管理对于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非常重要。本文从常规管理、竞争机制、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常规管理 竞争机制  一、“严”字当头,以身作则,抓常规管理  心理学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其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而优良品德养成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然而,“养成”教育是有一个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破解这一难点,教师应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运用引导观察、先说后写、阅读感悟、讨论
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苦学者变为好学者、会学者,在学中乐、乐中学。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做到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
自我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笔者从自我认知、自我悦纳和自我提升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中小学教师如何培养自我意识。  一、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可以“以人为镜”和“以己为镜”。以人为镜,一方面可以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尤其是以优秀教师的行为作为参照。比较的方式有三种:和比自己出色的同事或朋友比较,激励自己向他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合并较多躯体疾病,对抗抑郁剂见效慢,耐受性差.本文就帕罗西汀与多虑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小学网管员队伍的现状调研,然后简略介绍了中小学网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最后,简略地介绍了对中小学网管员队伍现状调研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区域 中小学网管员 现状调研 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尤其在“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推进下,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学校网管员的职业技能标准与培训要求受其新兴职业的影响而尚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英语的迫切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
摘 要: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未来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未来的教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多媒体的出现并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应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物理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使得物理教学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还大大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许多方面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丰富内容 优化环境 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