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腌菜正当时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j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降来了,或许到了该与秋天说再见的时候了。天气更冷了,清晨的地面铺上了一层面粉似的白霜,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似乎唱着挽留秋天的歌。
  往年这个时候,在乡下,人们开始为了腌咸菜忙开了。
  母亲在屋前的那块菜畦上,栽上一片白菜,用来腌咸菜。霜降前,那块菜畦上的大白菜棵棵长得肥嘟嘟的,又高又壮。霜降过后,母亲把原先用来储放粮食的大缸腾出来洗干净,买回一淘箩粗盐,把压石找出,洗净晾干。准备腌咸菜了。
  晴朗的秋空下,母亲把白菜一棵棵铲下,洗干净放在芦帘上晒。腌咸菜并不容易,母亲把晾干了的白菜在缸里铺开第一层后,撒上盐,再铺开一层,如此反复,直至铺满整缸。母亲让我赤着脚,站上去用力踩,吩咐我角角落落都要踩到,否则腌出来的咸菜不鲜,虽然我至今都没有明白,为什么脚踩出来的咸菜会比较鲜?
  踩过之后,母亲在菜面盖上一层油纸,压上石块或其他重物,再用圆桶罩上。几天之后,大白菜渐渐地瘪了下去,母亲就要开始“翻菜”了。她将缸里的白菜上下翻动,调匀盐卤,再用塑料纸封好,压上石块。那时,好奇的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这缸里腌的咸菜怎样了?它们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腌制的咸菜,经过二十来天盐卤的浸润,就能食用了。从卤里取出,菜茎黄晶晶的像玛瑙,鲜脆好吃,切碎了放在父亲捕捞的小杂鱼里煮着吃,味道更是一绝。在我们老家,腌制的咸菜大多作为烧汤、炒菜的作料,再放上一些茨菰片,很是可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整个冬天,家里的下饭菜基本就靠那一大缸的咸菜了。在缺少蔬菜的冬季,它不但填補了蔬菜的空缺,也满足了一家人的味蕾。
  每天早晨,母亲起得最早。她先煮好早饭,然后从大缸里拉出一些咸菜,洗净,切上一大盘。带着卤香和鲜脆的咸菜,嚼在嘴里“咯蹦咯蹦”的脆响。有时母亲也会将咸菜切碎了炒给我们吃,放上一些辣椒,便多了些豪爽的滋味。
  母亲贤惠持家,咸菜腌好后总不忘给左邻右舍送去一些,虽不贵重,但传递的是一份友情与乡谊。
  对于咸菜和咸菜茨菰汤,汪曾祺先生情有独钟,离开家乡三四十年依然念念不忘。他在《咸菜茨菰汤》中写到,“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
  春节过后,气温升高,咸菜也渐渐失了原先的鲜味。这时,母亲会把剩余的咸菜从大缸里拉出来,放在大锅里烀,再放在芦帘上晾晒,或挂在线绳上晒。烀过的咸菜没几天就干了,用刀切碎,便成了我们乡下人说的咸菜干。咸菜干可容易保存得多了,用塑料袋一装,要吃时,就用饭钵取出一些,清水洗过后,放上油和少量的水,摆在饭锅上面蒸,蒸过的咸菜干是道特别下饭的菜。咸菜干烧肉,味道特别鲜美,是母亲招待客人的拿手菜。逢客人夸赞,母亲便会给他们准备一小袋咸菜干带回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生活条件好了,霜降后腌咸菜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了。于我而言,咸菜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和浓浓的乡愁,永远存留在我们这代人的心底里,偶尔尝起,无比感念。
  谢建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报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出版多部散文集。
  编辑 闫清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李永生的长篇小说《观心宝石》,展示了共和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数名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小说以一块际遇神奇的宝石为线索,串联起种种跨越不同社会发展时段的故事,由此映射人世悲欢,透析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者李永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曾任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等,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通读《观心宝石》可知,理工科出身的李永生是有小说家天赋的。该作在风格上既有长篇小说的厚度和分量,也具
期刊
嘎——嘣!嘎——嘣!是过年放鞭炮了吗?来,穿上这件新衣看看。哇!多漂亮的旗袍,妈妈,这是给我的吗?……连日行军,疲乏不堪的她睡在稻草地铺上,做了个美梦,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敌人来了!”队友的喊声惊醒了她,她一个激灵,爬起来就背着挎包往外冲。东方微微泛白,眼前的田埂、芦苇丛都还是黑乎乎的,只有不远处的清水河在曙色中闪着粼粼波光。  田野渐渐顯现出轮廓,碧绿的麦田静谧又清新,迎春花在晨曦中灿烂绽放。
期刊
茫茫草地,一支红军队伍在缓缓挺进。烈日当空,眼看就到了中午,队伍停了下来。?班长喊道:“清点人数。”14个人的班,如今只剩下了七人。大家都很饿,可是野菜和草根都已经吃光了,就连身上的皮带也都被吃掉了。大家把目光盯到了年仅14岁的周广才身上,就他身上还系着皮带,乌黑的皮带被周广才擦得锃亮,那是一场战争的战利品,也是他最喜爱的东西。虽然舍不得,可周广才还是把他的皮带捐了出來。班长拿出铁锅,起了火,随后
期刊
窗外,鞭炮声不时响起,那烟花的光亮接连不断地从门前窗后闪烁而过。室内,一个个精彩的春晚节目正在电视机的荧屏上显现。  已是11点钟了,王贵明和往日一样,双手戴着手套,拿着铁钩,在路边的垃圾筒里掏来捣去,寻找一些能卖钱的废品。  干了10多年保安的王贵明,夜里跑出去捡废品已有6个年头了。他这个习惯,身边的人知道后很不理解,按说他的工资养家糊口还是能将就的。  同事去邮局办事,一眼看见王贵明正在那里填
期刊
亲爱的霞:  你好!  今天是2021年的端午节,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浓密如云的香樟树上,玉兰花香溢满整个房间,鸟儿的叫声清脆如梦,此刻,我在书房里,给2035年的你写一封信。  2035年,你是个66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六年了。我很好奇那时的你会是什么样子?你一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说不定比现在的我还要更年轻呢。每一个自律的当下,一定不會有失控的未来,对吗?所以,2035年的你,增长的是阅历,是
期刊
徐州一拍胸脯,当你需要时,有我!连云港感激道,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泰州点评,我们是同一种力量!宿迁补充,平凡中也能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  “社区的傍晚……”常州刚开始抒情,无锡便呼应道:啊,“风从这边来”!扬州突然有了预感,家里来了客人。南通兴奋地对客人说,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盐城紧跟,我长学问了。南京微笑,我长胖了,吃嘛嘛香,“食趣”无限。苏州急忙提醒,别忘了,还有那些灿烂的细节。  只有淮安
期刊
1  小文在田里薅地。天热了,她眯着眼睛看看头顶上的烈日,踏着热土往村子里走。  田里蹲伏着薅地的男女,东一个西一个,个个像青蛙。  小文走进屋的时候,母亲正弯着腰在厨房端盆洗碗地忙乎,看一眼小文,说:“你叔叔明个儿搬家,你去帮个忙。”  小文脱掉外衣,搭在里屋搭杆上,瞄一眼镜子,看见了自己那张瘦脸上的汗道子,她到外屋从水缸里往洗脸盆里舀水,说:“北坡还有一半地没薅完呢!”  母亲说:“你爸我俩忙
期刊
1  都旺是在睡梦中被一阵喧哗声吵醒的。  工地里一栋楼房前面,十几名工人围成一圈,有人焦急地打电话,有人喊来包工头,有人安慰着躺在地上的人,都旺从缝隙中挤进人群,看见主人葛秋阳躺在地上,地上是一摊殷红的血迹。都旺低下头,用舌头舔了舔主人的脸。  一辆救护车哇呜哇呜地开过来,又哇呜哇呜地把都旺的主人带走了。  都旺追着救护车跑向大门口,被一个工人呵斥住,“都旺,回来,小心跑到外面让人抓起来。”  
期刊
妈妈是一个马虎的妈妈,她让我给外婆送新做的衣物,却没有给我准备雨伞。当我回家时,雨点突然一个接一个地砸在土路上,噗噗地响,然后地面的颜色很快变深了。我的脑海里只剩下两个字:躲雨!可是要躲到哪里去呢?举目四望,幸好二百米外的原野上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我冲刺一般奔过去,依靠这把天然的雨伞,安心地等候雨早些停下来。  需要躲的雨,大多来得急也去得快,仿佛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童,有人招惹了他,他便由着
期刊
那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除了课本和毛主席著作之外,可读而又能够读到的书很少,这很少的书当中有一本本县编印的阶级教育读本,其中一篇比较特别:《四十五年两重天》。这篇忆苦思甜材料的主人公是我们公社的一位贫下中农,于是读的次数就多一些,并记得整理和写作者的署名是卢成国。  进入高中,才知道那位卢成国就是本公社“最高学府”的语文老师。与同学议论起来,更知道他居然也来自跟我差不多的一个农村大队,不过许多同学都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