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说话是一门艺术,利用古人的文章、历史的文献,特别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章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把艺术性的说话变成生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生活。
【关键词】 说话艺术;示范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说话是一门艺术,用艺术来称呼它,说明掌握它需要付出努力,需要不断学习。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我们要善加利用它们,学成为一个成功的说服者,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的成功创造更多的条件。中国古代很多人能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资治通鉴》、《说苑·正谏》等我们可以找到大量记载。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古人的文章、历史的文献,特别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章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把艺术性的说话变成生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生活。谈到古人说话艺术,我们更多把目光定在《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这些古代谋臣策士的睿智与高超的说话艺术确实让我们折服。但大家不要忽略了一篇更生活化的说话艺术名篇《陈情表》。
我们都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那么李密在当官与不当、进退两难之际,是如何有效地说服晋武帝的?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至深的孝情的同时,品味作者的写作的思维,如何把话表达得入情入理。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话技巧这一环节。
李密奏《陈情表》的结果是晋武帝不仅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还赏赐了他两个奴婢帮他俸养祖母。为什么会这样?“三寸不烂之舌”有时胜过千军万马。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语文读本中出现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是如何从情和理的角度游说赵太后把长安君送至楚国做人质的,以触龙的说话艺术作为示范。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在分小组展开讨论后顺利回答。最后归纳:
李密之所能够成功与他的说话艺术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说话艺术的核心无外乎情和理。李密先是以“少多疾病”、“零丁孤苦”、“门衰祚薄”“形影相吊”的堪怜身世,和“祖母愍臣孤弱,躬亲抚养”的抚养之情,以及“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祖母危在旦夕等的孝情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又以晋武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和自己“本图宦达“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的不矜名节以及“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先后缓急的现实,以理打动晋武帝,最终感化了晋武帝,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的目的,突破了自古忠孝难两全的历史。
在学生的归纳中,我做了小结:仅是博同情是不够的,世界这么大,太多值得同情了;你的还有理,这个理还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更要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孝治天下;打消疑虑;来日方长,我可以更加全心意地效忠于你:让对方觉得合情合理。
学生们终于领悟了千古名篇的艺术魅力。我又在学生啧啧称叹时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虚设生活中的某个进退两难的场景,并以此说话艺术设计一段话,全面展示个人的表达才华。
首先,我们备课时用什么样的教学法设计课堂决定了教学后学生是如何思考生活的?如果把教材当教条,那么,一个再好的老师也难以让学生“活”起来。在学此文后与学生的交流中能深刻地领悟说话艺术的魅力,有部分学生甚至给我分析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邹忌的说话艺术,剖析了说话时情必须能拉近和对方的距离,让对方相信说话者;以理打动人的前提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让对方感受到长短期的利益获得。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教材的示范效应。《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中讲到“示范是将技能演示出来,以便学习者能够直接观察到动作的成分,接下来,学习者就会在最初的练习中模仿”并能在不断的使用、总结中创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模仿、创造。引导学生学习此文时,我就利用了李密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话艺术,引导学生注重生活中的说话艺术的运用。学习本文后不久,有个学生开学初曾生硬地向我要求晚自修不来自修的学生,又给我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从情理上分析不到班级晚自修的理由,尝试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游说我让他在家晚自修,尽管不尽完美,但我很高兴他的转变,这就是上好语文课的魅力!
有人说备课时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语文素养不同、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不同、所学内容的理解不同等等,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效果。其实我觉得,我们不能死扣这些个性,我们应该注重共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夫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强调“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然而又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此外,还会表现出一些附带的特性。”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着共通的心理,学习经历也大体相同这样,我们可以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让群体获得一个共同的认识,比如让学生理解《陈情表》中的说话艺术,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想象得到,不同的素养的学生所获得的认知层度会有存在差异。比如,这堂课后,有的学生仅停留在对李密的赞叹,有的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思考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而有个别学生甚至能用这种方法来游说老师···
只要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能够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只要能对学生起到示范效应的作用,把优秀的品质、优秀的逻辑思维传导给学生,就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成功。
【关键词】 说话艺术;示范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说话是一门艺术,用艺术来称呼它,说明掌握它需要付出努力,需要不断学习。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我们要善加利用它们,学成为一个成功的说服者,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的成功创造更多的条件。中国古代很多人能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资治通鉴》、《说苑·正谏》等我们可以找到大量记载。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古人的文章、历史的文献,特别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章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把艺术性的说话变成生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生活。谈到古人说话艺术,我们更多把目光定在《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这些古代谋臣策士的睿智与高超的说话艺术确实让我们折服。但大家不要忽略了一篇更生活化的说话艺术名篇《陈情表》。
我们都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那么李密在当官与不当、进退两难之际,是如何有效地说服晋武帝的?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至深的孝情的同时,品味作者的写作的思维,如何把话表达得入情入理。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话技巧这一环节。
李密奏《陈情表》的结果是晋武帝不仅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还赏赐了他两个奴婢帮他俸养祖母。为什么会这样?“三寸不烂之舌”有时胜过千军万马。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语文读本中出现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是如何从情和理的角度游说赵太后把长安君送至楚国做人质的,以触龙的说话艺术作为示范。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在分小组展开讨论后顺利回答。最后归纳:
李密之所能够成功与他的说话艺术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说话艺术的核心无外乎情和理。李密先是以“少多疾病”、“零丁孤苦”、“门衰祚薄”“形影相吊”的堪怜身世,和“祖母愍臣孤弱,躬亲抚养”的抚养之情,以及“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祖母危在旦夕等的孝情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又以晋武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和自己“本图宦达“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的不矜名节以及“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先后缓急的现实,以理打动晋武帝,最终感化了晋武帝,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的目的,突破了自古忠孝难两全的历史。
在学生的归纳中,我做了小结:仅是博同情是不够的,世界这么大,太多值得同情了;你的还有理,这个理还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更要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孝治天下;打消疑虑;来日方长,我可以更加全心意地效忠于你:让对方觉得合情合理。
学生们终于领悟了千古名篇的艺术魅力。我又在学生啧啧称叹时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虚设生活中的某个进退两难的场景,并以此说话艺术设计一段话,全面展示个人的表达才华。
首先,我们备课时用什么样的教学法设计课堂决定了教学后学生是如何思考生活的?如果把教材当教条,那么,一个再好的老师也难以让学生“活”起来。在学此文后与学生的交流中能深刻地领悟说话艺术的魅力,有部分学生甚至给我分析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邹忌的说话艺术,剖析了说话时情必须能拉近和对方的距离,让对方相信说话者;以理打动人的前提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让对方感受到长短期的利益获得。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教材的示范效应。《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中讲到“示范是将技能演示出来,以便学习者能够直接观察到动作的成分,接下来,学习者就会在最初的练习中模仿”并能在不断的使用、总结中创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模仿、创造。引导学生学习此文时,我就利用了李密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话艺术,引导学生注重生活中的说话艺术的运用。学习本文后不久,有个学生开学初曾生硬地向我要求晚自修不来自修的学生,又给我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从情理上分析不到班级晚自修的理由,尝试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游说我让他在家晚自修,尽管不尽完美,但我很高兴他的转变,这就是上好语文课的魅力!
有人说备课时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语文素养不同、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不同、所学内容的理解不同等等,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效果。其实我觉得,我们不能死扣这些个性,我们应该注重共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夫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强调“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然而又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此外,还会表现出一些附带的特性。”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着共通的心理,学习经历也大体相同这样,我们可以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让群体获得一个共同的认识,比如让学生理解《陈情表》中的说话艺术,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想象得到,不同的素养的学生所获得的认知层度会有存在差异。比如,这堂课后,有的学生仅停留在对李密的赞叹,有的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思考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而有个别学生甚至能用这种方法来游说老师···
只要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能够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只要能对学生起到示范效应的作用,把优秀的品质、优秀的逻辑思维传导给学生,就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