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犀舞;保护;传承
一、木犀舞的民族特质
木犀舞是流传在广西苍梧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民间传统舞蹈。“木”是指青年武士用来降服独角兽所持的木棍,“犀”是指外形长得像犀牛的独角兽;舞蹈演绎的是青年武士勇斗独角兽的情景。扮演青年武士的舞者通过轻盈矫健的舞步及高强的武功招式,呈现一个威风凛凛的民族英雄形象;扮演“犀”的舞者,通过模仿兽类松毛搔痒、舔洗嗅闻、跳跃翻滚、飞扬跋扈、风趣滑稽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犀”的野兽习性。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鼓乐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木犀舞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其有着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特点,在当地的民族节日、开业典礼、欢庆丰收、婚嫁喜事及文化活动上是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成为苍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犀舞的所在地苍梧县位于广西东部,是浔桂两江汇合的地区。苍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在苍梧已出现“犀”舞表演。原先“犀”是单纯模仿原始兽类动作,表演形式是与雄狮同台争霸。后来经民间艺人改编为青年武士以高超武艺降服张牙舞爪的“犀”为内容形式进行表演。到了清朝末期,木犀舞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并具有较强艺术性的民间舞蹈,迅即流传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久经不衰,世代相传,其技艺也日臻完美。至今日,木犀舞以其节奏明快、粗犷有力、热情豪放的表演风格,广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二、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苍梧县地处广西东部,北回归线从县境中部偏南通过,属梧州辖区。位于东经110°5l′-111°40′12″,北纬22°58′12″-24°10′14",北回归线从县境中部偏南通过。东邻广东省封开、郁南两县,南与岑溪市交界,西与藤县毗连,北与昭平县、贺州市相接,中部环抱梧州市区。县境南北相距142公里,东西相距82公里,面积4273.4平方公里,为汉、瑶集居住,总人口62万。
(一)分布区域
传统木犀舞主要分布在苍梧县沙头、龙圩、新地、大坡、广平、六堡、木双等乡镇。流传到周边的梧州市、岑溪市、贺州市、藤县、玉林、贵港、桂平等县市。传播到广东蒙山、韶关、肇庆、佛山及港澳地区。
(二)历史渊源
相传古时候,在岭南的森林中,有一头独角野兽,因其貌似犀牛,当地人称之为“犀”。这种野兽生性凶猛,经常出现在村落践踏庄稼,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一名青年武士为民除害,手持木棍与“犀”展开猛烈搏斗,将其降服。当地群众为了纪念青年武士的功德,创编了“木犀舞”,在每年秋收后进行表演。木犀舞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进行了再加工,在舞蹈中加入许多艺术元素,在表现形式上进行生动的人物塑造,以打击乐烘托表演气氛。到了清朝末期,木犀舞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并具有较强艺术性的民间舞蹈,并迅速流传到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近年来,木犀舞不仅常常在区内各类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并作为与外地进行文化交流的节目,出现在文化艺术舞台,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基本内容
舞蹈演绎的是青年武士勇斗“犀”的情景。扮演青年武士的舞者通过轻盈矫健的舞步及高强的武功招式,呈现一个威风凛凛的民族英雄形象;由两人合作扮演的“犀”,通过模仿兽类松毛搔痒、舔洗嗅闻、跳跃翻滚、飞扬跋扈、风趣滑稽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犀”的野兽习性。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鼓乐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整个舞蹈程现出节奏明快、粗犷有力、热情豪放的表演风格,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
木犀舞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其有着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特点,在当地的民族节日、开业典礼、欢庆丰收、婚嫁喜事及文化活动上是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主要特征
1.历史特征。木犀舞节目题材传奇经典、生动有趣,形象地记录了岭南人民的劳动、生活、情趣、性格、风俗民情,表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木犀舞是逢年过节、喜事、庆典大事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得以上久流传。
2.艺术特征。木犀舞表现出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风格;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欢快热烈,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充分带动人们的情绪,撩动人们的情感,极具艺术性及观赏性。
3.文化特征。木犀舞从苍梧的文化背景出发,从舞蹈的程式的变化到所表达的节目内涵,从演绎人物到自然神兽,都融入了当地人民特有的審美情趣,熔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与一炉,折射出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五)重要价值
1.文化价值。木犀舞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风貌。其充分反映了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文化观,因为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特点,而备受民众的热爱和推崇,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2.艺术价值。木犀舞源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其将表演形式与内容进行和谐、有机的统一,表现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勤劳勇敢的赞扬,并形成独擅一格的艺术特性,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及审美价值。
3.社会价值。木犀舞以自然的状态传衍发展,接近于人性真本,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凝聚着民族的力量,增强了民族团结和谐。其舞蹈表演程式与本土的民生风情是相一致的,与民间的祈安求福心态是相吻合的,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道德礼仪、人生哲理等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
(六)存续状况
1.木犀舞的文化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让很多人认为现代艺术才是时尚的;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木犀舞这种传统艺术不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并将其视为落后、守旧的活动,对其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
2.传统艺术淡化造成木犀舞后继乏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木犀舞团队欠缺资金的投入及收入,唯靠自筹方式筹集活动经费,使得表演难以开展。村民则忙于各种经营活动,年轻人外出打工,也没有时间、兴趣学习传统舞蹈。颇有造诣的木犀舞艺人都年事已高,因此,木犀舞的传承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长城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也许,正如一位非遗保护专家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谁也无法毕其功公于一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包文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职院校选修课开发研究[J].文教资料,2017,(22):36-37.
[2]谭瑜,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以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为例[J].三峡论坛,2009,(11):49-56.
[3]晨小柏,谭玉林,柴征.马鞍山地方舞蹈文化研究——以采石“跳和合”为例[J].艺术科技,2014,(7):33-36.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犀舞;保护;传承
一、木犀舞的民族特质
木犀舞是流传在广西苍梧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民间传统舞蹈。“木”是指青年武士用来降服独角兽所持的木棍,“犀”是指外形长得像犀牛的独角兽;舞蹈演绎的是青年武士勇斗独角兽的情景。扮演青年武士的舞者通过轻盈矫健的舞步及高强的武功招式,呈现一个威风凛凛的民族英雄形象;扮演“犀”的舞者,通过模仿兽类松毛搔痒、舔洗嗅闻、跳跃翻滚、飞扬跋扈、风趣滑稽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犀”的野兽习性。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鼓乐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木犀舞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其有着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特点,在当地的民族节日、开业典礼、欢庆丰收、婚嫁喜事及文化活动上是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成为苍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犀舞的所在地苍梧县位于广西东部,是浔桂两江汇合的地区。苍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在苍梧已出现“犀”舞表演。原先“犀”是单纯模仿原始兽类动作,表演形式是与雄狮同台争霸。后来经民间艺人改编为青年武士以高超武艺降服张牙舞爪的“犀”为内容形式进行表演。到了清朝末期,木犀舞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并具有较强艺术性的民间舞蹈,迅即流传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久经不衰,世代相传,其技艺也日臻完美。至今日,木犀舞以其节奏明快、粗犷有力、热情豪放的表演风格,广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二、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苍梧县地处广西东部,北回归线从县境中部偏南通过,属梧州辖区。位于东经110°5l′-111°40′12″,北纬22°58′12″-24°10′14",北回归线从县境中部偏南通过。东邻广东省封开、郁南两县,南与岑溪市交界,西与藤县毗连,北与昭平县、贺州市相接,中部环抱梧州市区。县境南北相距142公里,东西相距82公里,面积4273.4平方公里,为汉、瑶集居住,总人口62万。
(一)分布区域
传统木犀舞主要分布在苍梧县沙头、龙圩、新地、大坡、广平、六堡、木双等乡镇。流传到周边的梧州市、岑溪市、贺州市、藤县、玉林、贵港、桂平等县市。传播到广东蒙山、韶关、肇庆、佛山及港澳地区。
(二)历史渊源
相传古时候,在岭南的森林中,有一头独角野兽,因其貌似犀牛,当地人称之为“犀”。这种野兽生性凶猛,经常出现在村落践踏庄稼,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一名青年武士为民除害,手持木棍与“犀”展开猛烈搏斗,将其降服。当地群众为了纪念青年武士的功德,创编了“木犀舞”,在每年秋收后进行表演。木犀舞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进行了再加工,在舞蹈中加入许多艺术元素,在表现形式上进行生动的人物塑造,以打击乐烘托表演气氛。到了清朝末期,木犀舞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并具有较强艺术性的民间舞蹈,并迅速流传到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近年来,木犀舞不仅常常在区内各类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并作为与外地进行文化交流的节目,出现在文化艺术舞台,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基本内容
舞蹈演绎的是青年武士勇斗“犀”的情景。扮演青年武士的舞者通过轻盈矫健的舞步及高强的武功招式,呈现一个威风凛凛的民族英雄形象;由两人合作扮演的“犀”,通过模仿兽类松毛搔痒、舔洗嗅闻、跳跃翻滚、飞扬跋扈、风趣滑稽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犀”的野兽习性。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鼓乐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整个舞蹈程现出节奏明快、粗犷有力、热情豪放的表演风格,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
木犀舞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其有着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特点,在当地的民族节日、开业典礼、欢庆丰收、婚嫁喜事及文化活动上是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主要特征
1.历史特征。木犀舞节目题材传奇经典、生动有趣,形象地记录了岭南人民的劳动、生活、情趣、性格、风俗民情,表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木犀舞是逢年过节、喜事、庆典大事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得以上久流传。
2.艺术特征。木犀舞表现出古朴、粗犷、热情、欢快的艺术风格;舞蹈全程采用鼓、锣、钗配合动作,欢快热烈,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充分带动人们的情绪,撩动人们的情感,极具艺术性及观赏性。
3.文化特征。木犀舞从苍梧的文化背景出发,从舞蹈的程式的变化到所表达的节目内涵,从演绎人物到自然神兽,都融入了当地人民特有的審美情趣,熔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与一炉,折射出当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五)重要价值
1.文化价值。木犀舞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风貌。其充分反映了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文化观,因为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特点,而备受民众的热爱和推崇,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2.艺术价值。木犀舞源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其将表演形式与内容进行和谐、有机的统一,表现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勤劳勇敢的赞扬,并形成独擅一格的艺术特性,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及审美价值。
3.社会价值。木犀舞以自然的状态传衍发展,接近于人性真本,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凝聚着民族的力量,增强了民族团结和谐。其舞蹈表演程式与本土的民生风情是相一致的,与民间的祈安求福心态是相吻合的,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道德礼仪、人生哲理等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
(六)存续状况
1.木犀舞的文化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让很多人认为现代艺术才是时尚的;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木犀舞这种传统艺术不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并将其视为落后、守旧的活动,对其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
2.传统艺术淡化造成木犀舞后继乏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木犀舞团队欠缺资金的投入及收入,唯靠自筹方式筹集活动经费,使得表演难以开展。村民则忙于各种经营活动,年轻人外出打工,也没有时间、兴趣学习传统舞蹈。颇有造诣的木犀舞艺人都年事已高,因此,木犀舞的传承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长城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也许,正如一位非遗保护专家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谁也无法毕其功公于一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包文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职院校选修课开发研究[J].文教资料,2017,(22):36-37.
[2]谭瑜,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以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为例[J].三峡论坛,2009,(11):49-56.
[3]晨小柏,谭玉林,柴征.马鞍山地方舞蹈文化研究——以采石“跳和合”为例[J].艺术科技,2014,(7):33-36.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