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趣味盎然。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找数学,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过学前教育,换言之,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不一定已经具备了。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做游戏,展开轻松自如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在9的组成中,“2”和“7”是一对好朋友,“3”和“6”是一对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
三设情境,营造活跃有趣的气氛
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符合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四用课件,实现直观形象的教学
教师还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 “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集图文声于一体,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勤动手,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勤动手,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例如,在“统计”教学中,教师有意将各种水果图片杂乱无章地摆在各组桌面上,问:“你们能将他们进行统计吗?”学生经过小组分工,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动手操作。他们把水果图片先进行分类,然后每人统计一种或两种水果,并摆放整齐,在教师的指导下制成了统计图。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善交流,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形式。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七乐创新,拓展积极活跃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活泼的气氛。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让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后,我为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这些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叹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
一找数学,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过学前教育,换言之,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不一定已经具备了。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做游戏,展开轻松自如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在9的组成中,“2”和“7”是一对好朋友,“3”和“6”是一对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
三设情境,营造活跃有趣的气氛
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符合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四用课件,实现直观形象的教学
教师还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 “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集图文声于一体,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勤动手,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勤动手,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例如,在“统计”教学中,教师有意将各种水果图片杂乱无章地摆在各组桌面上,问:“你们能将他们进行统计吗?”学生经过小组分工,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动手操作。他们把水果图片先进行分类,然后每人统计一种或两种水果,并摆放整齐,在教师的指导下制成了统计图。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善交流,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形式。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七乐创新,拓展积极活跃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活泼的气氛。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让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后,我为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这些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叹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