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体育是整个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初中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弊端,笔者引出了分层教学,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踐研究。本文阐述了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分层教育;策略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还一直沿用着普通的班级男女混合体育教学。使部分男生在运动过程中运动量不够,而女生因为运动量大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导致男生出现“吃不饱”,女生出现“吃撑了”两种状况,从而出现课堂效率不高的结果。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体质日趋下降。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新课标》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对完成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由于初中生在入学前对于当学期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情况不同,所以在教学中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提高与发展的需求,而采取分层教学,能促使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得到适宜的发展。分层教育法就是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能力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与提高。
一、基于学生特点,确定分层对象
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全面系统的分析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以及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需求,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把各方面情况相似的学生归到同一层次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实际情况下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开学第一天时,针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他们喜欢的项目进行分组,如跳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之后在第一节课时,拿乒乓球来说,进行全体授课模式。教师先简单讲授完基本要领之后,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对打或者老师发球让学生打过来。在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可以学生的差异,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分组:好、中、差。个别球类运动因为男女生个体差异较大,比如篮球,就可以先分为男女组,然后再分好、中、差。对于“好”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进行对打,训练,强调能力的提高。对于“中”的学生,首先练习发球,以巩固和练习为主。对于“差”的学生,老师要格外用心,以学习为主。要示范动作要领,教授学习技巧、打球规则,从而督促成绩的提高。
二、实行“动态管理”,促进个体提升
动态管理即根据各分组学习情况,对各组学生进行微调,或者上调或者下调。使学生明白分组学习的意图,消除顾虑,树立学习的信心,防止“好”的学生骄傲自满,“差”的学生心灰意冷等情绪的产生,确保全体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在对全体学生初步摸底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水平。(目标可分为较低水平、一般水平、较高水平)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力争使每个学生的目标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为高层次学生制定高标准。严格要求各项成绩,对于低层次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期中的成绩只是督促,期末才是最终成绩。成绩的综合评定以学生自身的成绩进步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避免在这种评定标准下学生严重的攀比心理,不重视学习的过程。
三、科学评价分层,形成良性机制
这一点,其实跟第二点大同小异。就是避免学生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老师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调动激情。形成各层次间比、学、赶、帮、超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比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充分激励他们,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对与“中”的学生,应该多鼓励。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于“差”的学生,要时刻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运用肯定性的赞美语言,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总之,分层教学将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进行分层,对评价进行分层,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初中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分层教学法既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还必须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更大成功。当然教学实践中,融入分层教学的同时,仍然要继承优良的传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和目标,摒弃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不断推陈出新,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好体育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宫成刚.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2):137-138.
[2]张豪程.初中体育课分层评价教学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5 (01):115+123.
[3]周晓.初中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3 (10):96.
关键词:初中体育;分层教育;策略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还一直沿用着普通的班级男女混合体育教学。使部分男生在运动过程中运动量不够,而女生因为运动量大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导致男生出现“吃不饱”,女生出现“吃撑了”两种状况,从而出现课堂效率不高的结果。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体质日趋下降。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新课标》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对完成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由于初中生在入学前对于当学期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情况不同,所以在教学中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提高与发展的需求,而采取分层教学,能促使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得到适宜的发展。分层教育法就是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能力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与提高。
一、基于学生特点,确定分层对象
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全面系统的分析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以及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需求,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把各方面情况相似的学生归到同一层次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实际情况下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开学第一天时,针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他们喜欢的项目进行分组,如跳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之后在第一节课时,拿乒乓球来说,进行全体授课模式。教师先简单讲授完基本要领之后,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对打或者老师发球让学生打过来。在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可以学生的差异,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分组:好、中、差。个别球类运动因为男女生个体差异较大,比如篮球,就可以先分为男女组,然后再分好、中、差。对于“好”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进行对打,训练,强调能力的提高。对于“中”的学生,首先练习发球,以巩固和练习为主。对于“差”的学生,老师要格外用心,以学习为主。要示范动作要领,教授学习技巧、打球规则,从而督促成绩的提高。
二、实行“动态管理”,促进个体提升
动态管理即根据各分组学习情况,对各组学生进行微调,或者上调或者下调。使学生明白分组学习的意图,消除顾虑,树立学习的信心,防止“好”的学生骄傲自满,“差”的学生心灰意冷等情绪的产生,确保全体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在对全体学生初步摸底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水平。(目标可分为较低水平、一般水平、较高水平)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力争使每个学生的目标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为高层次学生制定高标准。严格要求各项成绩,对于低层次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期中的成绩只是督促,期末才是最终成绩。成绩的综合评定以学生自身的成绩进步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避免在这种评定标准下学生严重的攀比心理,不重视学习的过程。
三、科学评价分层,形成良性机制
这一点,其实跟第二点大同小异。就是避免学生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老师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调动激情。形成各层次间比、学、赶、帮、超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比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充分激励他们,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对与“中”的学生,应该多鼓励。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于“差”的学生,要时刻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运用肯定性的赞美语言,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总之,分层教学将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进行分层,对评价进行分层,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初中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分层教学法既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还必须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更大成功。当然教学实践中,融入分层教学的同时,仍然要继承优良的传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和目标,摒弃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不断推陈出新,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好体育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宫成刚.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2):137-138.
[2]张豪程.初中体育课分层评价教学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5 (01):115+123.
[3]周晓.初中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3 (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