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分析了小班幼儿喝水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将喝水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利用教育机智、引入试错因素、引导幼儿展开自检与他检、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这些小班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喝水习惯;一日活动
引言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绿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展开受到更多关注。实践中,要求着相关教师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自主喝水的好习惯,帮助幼儿改变生活中小行为,推动自我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从小班入园第一天开始,就将“自带水壶”渗透在一日中,并通过环境创设、儿歌、集体活动、谈话活动等相应策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将喝水成为内在习惯,达到培养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效果。
一、小班幼儿喝水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小班中的幼儿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在园内一日饮水量如下所示:小班幼儿总人数为30人,其中,有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不高于100毫升;有2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在100-200毫升之间;有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在200-300毫升之间;有1名幼儿的饮水量高于300毫升。总体来看,小班幼儿的一日饮水量更多集中于100-200毫升之间。同时,在一日6次的喝水活动中,喝水3次和4次的幼儿更多,且集中于上午八点半、中午十一点一刻以及下午两点四十。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喝水活动主要由教师集体接水;幼儿对于自主喝水的认识还相对浅显[1]。
笔者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现,来园时,家长总会叮嘱“宝宝你要多喝水”、“老师,我家宝贝感冒了,麻烦您提醒他多喝水”等等;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中,总是听到老师叫喊“小朋友快去喝水”,同时,在喝水桶旁,老师看着正在接水的幼儿,并以“XXX,你怎么把水倒了”、“XXX,你喝的水太少了,再喝一杯”等话语提醒幼儿多喝水。能够看出,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较弱,暂不能把喝水的习惯内化成自己的需要,总是需要老师提醒,有的孩子不爱喝白开水只喝两三口。在集体组织下,每个孩子的饮水量不同,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孩子具体的每日饮水量。另外,幼儿园水杯统一不够个性化,不吸引幼儿。
二、小班幼儿喝水习惯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小班幼儿喝水情况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种,笔者在实践与分析中发现,问题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第一,白开水没有味道。对于幼儿来说,其更为喜欢甜甜的味道,而在白开水中并没有这样的味道,所有幼儿对于白开水的喜爱程度并不高,阻碍着其自主进行喝水活动。第二,家长不重视饮水,常用饮料、乳酸菌代替白开水。在家庭教育中,出于对营养的考量,家长更多为幼儿提供牛奶、乳酸菌饮品、酸奶等,或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味觉喜好,为幼儿提供多种饮料,导致幼儿对喝水的兴趣降低。
三、小班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探究
(一)将喝水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转变幼儿观念
一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将喝水活动渗透于其中,能够更好的达到培养幼儿喝水习惯的效果,并实现对与幼儿喝水观念的转变[2]。此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其他内容的一日活动中,向幼儿提出“可以自主拿取水壶喝水”的规则,并不在特定时间点带领幼儿喝水,让其结合自己的需求、感受自觉喝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个活动环节中幼儿喝水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并在游戏结束阶段,联合“喝水有益身体健康”等相关主题的PPT共同呈现给幼儿。此时,可以引导喝水幼儿分享在什么样的感受下想要喝水、喝水之后自身的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结合饮水健康教育,促使幼儿正确认识到喝水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端正幼儿的喝水观念,为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提供支持。
(二)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内化成为习惯
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若是使用较为生硬的要求、枯燥的宣传教育模式,则难以保证喝水习惯的培养效果。基于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推动幼儿在外表形式上动作逐步内化为习惯,且可以在教师不管理、约束的条件下自动自觉的进行合理喝水。
采取“喝水插牌”的方法、或者,我们以“加油站”的环境引起小班幼儿喝水的兴趣,幼儿变成一辆辆“小汽车”,幼儿喝水的时候扮演小汽车在“加油”,自己的水壶变“油箱”。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对喝水活动的兴趣有所提升,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喝水活动中,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三)利用教育机智,推动幼儿自我可持续发展
第一,用儿歌故事通过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
第二,激励奖励。由老师日常记录统计喝水次数及饮水量,并对喝水情况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在笔者的实践中,主要在饮水机旁边的墙上设置了评比展板,对每天喝水情况良好的幼儿粘贴小红花(也可以选择水滴、水杯等形状的小贴纸),当幼儿的贴纸积攒到固定数量时,可以向教师兑换小礼物,如巧克力、小娃娃挂件、新的水壶背带、间食点心一日双份权等等。通过这样的激励,幼儿参与喝水活动的主动程度进一步提升,达到较好的习惯教育效果。
第三,集体教学活动《白开水和饮料》。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白开水和饮料》,故事引入、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主动喝水,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飲料,以此引导幼儿重视喝水、愿意喝水,降低喝饮料的次数与频率。
(四)引入试错因素,强化幼儿的实践能力
想要更好的完成对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需要相关教师强化对幼儿自主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阅历浅薄,所以在形成解决方案中普遍无法一次形成高效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般均会产生一定的错误。此时,相关教师应当关注“试错”,引导幼儿通过多次实践自主形成最为合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案例1:初期,幼儿拿水杯总是很困难,还会发生推搡,怎么回事呢?
镜头:“老师,我拿不出我的水壶”
“老师,我的水壶卡在里面了”
“老师,帮帮我”
我走进一看,原来大家的水壶背带都缠绕在一起了。所以小朋友拿不出水壶,导致幼儿很焦急。
教师思考:谈话活动--“为什么拿不出我的杯子了呢?”,为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提供平台。
幼儿发现:通过现场演示,幼儿发现水杯间的背带总是缠绕,拿出来很不方便。
展开讨论:1、即“在水壶架上做好每个人的标记,放好水壶后把背带缠绕在水壶上。”但是在实施几天后发现,缠绕的背带容易自己掉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幼儿再次讨论,形成了解决方案
2、即“背带和水壶分开放,来园把水壶放在水壶架,背带放入箩筐。”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依托这样的解决方法,幼儿拿水壶后就不会相互影响。就这样,在大家讨论下,制定了喝水活动的规则。幼儿遵守规则,来园把背带放入箩筐,水杯放进水杯架,排队拿取水杯。
另外,相关教师还要为幼儿组织更多有关于喝水的实践活动,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推动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例如,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水壶都设计得非常可爱,也有很多款非常相似,因此小班幼儿常会发生“认不出我的小水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引导幼儿自行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并形成“通过自己涂鸦画标记,把标记贴在自己的水壶上,就能分辨哪个水壶是自己的”这一方案。诚然,有小部分家长在水壶上贴上了名字,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识别文字有一定难度。引导小班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标志,拥有独一无二的标志,不仅帮助幼儿快速识别水壶,更是让幼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提升了幼儿的喝水积极性,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喝水习惯提供支持。
(五)引导幼儿展开自检与他检,形成健康管理意识
健康管理意识教育是小班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可以联合健康管理意识教育的内容,组织幼儿“自检”自己的身体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生活习惯的调整[3]。同时,还可以在鼓励幼儿“自检”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展开“他检”,依托互相监督、关心达到整体养成喝水习惯的效果。
案例2:“老师,我的小汽车放的水是白色的,不是黄色的了。”
“老师,他的‘油’不白”
“哎呀,那该怎么办呀?”
“要让他多喝水呀。”
原来,在“汽车加油站”的喝水活动中,幼儿将身体的状态尽心自检,并将变化情况告知给教师。他小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尿不再是黄色的了,随后,笔者在谈话活动中表扬了这名小朋友,并再次向幼儿宣传养成良好喝水习惯的重要意义。第二天,笔者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汇报,“老师,他的‘油’不白”,表明小朋友之间有了他检。此时,继续追问,小朋友回答:“要让他多喝水呀。”能够看出,依托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达到强化幼儿喝水意识、良好喝水习惯的效果。通过喝水活动,小朋友进行了自检和他检行为,知道多喝水有益健康,关爱自己也尝试学会关爱他人。
(六)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巩固成果
结合前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家庭教育、家长的意识是影响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要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4]。具体而言,幼儿的喝水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前期,相关教师应当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家长的饮水观念及幼儿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家长会等向家长宣传喝水的重要性,并请家长在家能给孩子做好一个好的榜样,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新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联合家长以统一的理念对幼儿展开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园内参观或是教学体验活动,让家长真实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模式与理念;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发放教育手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家长变更自己的教育策略,主动配合幼儿园教育,依托在幼儿园内的喝水要求展开家庭教育,共同时实现对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笔者对小班幼儿在家庭中的喝水情况进行询问过程中,得到“老师,我在家也会多喝水的哟”、“老师,我爸爸喜欢喝饮料,现在他和我一样喜欢喝白开水啦”等答案,表明上述方法能够达到实现家园同步的教育的效果,巩固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喝水习惯养成的成果,推动小班幼儿喝水习惯培养工作的升级。
四、成效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改变后,小班幼儿的喝水量、喝水频率提高了。通过自带水杯,幼兒学会管理自己物品,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使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小班幼儿的“守规则”绿色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在喝水活动“加油站”,通过情境性的语言,比如“小汽车加油啦”“注意保持车距”、“小油箱放整齐了”……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排队拿取水杯进行喝水活动。一段时间后,老师已经不用太多提示性语言,幼儿也能完成喝水活动。
总体来说,通过“食育教育--自带水杯”这一活动,提高了幼儿绿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意义,培养幼儿自理、规则意识,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获得健康的同时,使幼儿获得以适应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班幼儿的喝水习惯极为必要。通过将喝水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利用教育机智、引入试错因素、引导幼儿展开自检与他检、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培养了幼儿自理、规则意识,提升了饮水习惯教育的效率效果,推动了幼儿形成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欢欢,崔祥奎.小班幼儿饮水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以周口市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77-278.
[2]夏子悦.生活主题儿歌教育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戈韵文.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以中班幼儿饮水习惯为例[J].才智,2020(09):189.
[4]曹维青.谈如何让环境创设回归生活,促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才智,2019(13):101.
关键词:小班幼儿;喝水习惯;一日活动
引言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绿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展开受到更多关注。实践中,要求着相关教师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自主喝水的好习惯,帮助幼儿改变生活中小行为,推动自我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从小班入园第一天开始,就将“自带水壶”渗透在一日中,并通过环境创设、儿歌、集体活动、谈话活动等相应策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将喝水成为内在习惯,达到培养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效果。
一、小班幼儿喝水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小班中的幼儿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在园内一日饮水量如下所示:小班幼儿总人数为30人,其中,有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不高于100毫升;有2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在100-200毫升之间;有3名幼儿的一日饮水量在200-300毫升之间;有1名幼儿的饮水量高于300毫升。总体来看,小班幼儿的一日饮水量更多集中于100-200毫升之间。同时,在一日6次的喝水活动中,喝水3次和4次的幼儿更多,且集中于上午八点半、中午十一点一刻以及下午两点四十。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喝水活动主要由教师集体接水;幼儿对于自主喝水的认识还相对浅显[1]。
笔者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现,来园时,家长总会叮嘱“宝宝你要多喝水”、“老师,我家宝贝感冒了,麻烦您提醒他多喝水”等等;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中,总是听到老师叫喊“小朋友快去喝水”,同时,在喝水桶旁,老师看着正在接水的幼儿,并以“XXX,你怎么把水倒了”、“XXX,你喝的水太少了,再喝一杯”等话语提醒幼儿多喝水。能够看出,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较弱,暂不能把喝水的习惯内化成自己的需要,总是需要老师提醒,有的孩子不爱喝白开水只喝两三口。在集体组织下,每个孩子的饮水量不同,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孩子具体的每日饮水量。另外,幼儿园水杯统一不够个性化,不吸引幼儿。
二、小班幼儿喝水习惯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小班幼儿喝水情况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种,笔者在实践与分析中发现,问题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第一,白开水没有味道。对于幼儿来说,其更为喜欢甜甜的味道,而在白开水中并没有这样的味道,所有幼儿对于白开水的喜爱程度并不高,阻碍着其自主进行喝水活动。第二,家长不重视饮水,常用饮料、乳酸菌代替白开水。在家庭教育中,出于对营养的考量,家长更多为幼儿提供牛奶、乳酸菌饮品、酸奶等,或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味觉喜好,为幼儿提供多种饮料,导致幼儿对喝水的兴趣降低。
三、小班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探究
(一)将喝水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转变幼儿观念
一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将喝水活动渗透于其中,能够更好的达到培养幼儿喝水习惯的效果,并实现对与幼儿喝水观念的转变[2]。此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其他内容的一日活动中,向幼儿提出“可以自主拿取水壶喝水”的规则,并不在特定时间点带领幼儿喝水,让其结合自己的需求、感受自觉喝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个活动环节中幼儿喝水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并在游戏结束阶段,联合“喝水有益身体健康”等相关主题的PPT共同呈现给幼儿。此时,可以引导喝水幼儿分享在什么样的感受下想要喝水、喝水之后自身的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结合饮水健康教育,促使幼儿正确认识到喝水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端正幼儿的喝水观念,为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提供支持。
(二)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内化成为习惯
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若是使用较为生硬的要求、枯燥的宣传教育模式,则难以保证喝水习惯的培养效果。基于这样的情况,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推动幼儿在外表形式上动作逐步内化为习惯,且可以在教师不管理、约束的条件下自动自觉的进行合理喝水。
采取“喝水插牌”的方法、或者,我们以“加油站”的环境引起小班幼儿喝水的兴趣,幼儿变成一辆辆“小汽车”,幼儿喝水的时候扮演小汽车在“加油”,自己的水壶变“油箱”。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对喝水活动的兴趣有所提升,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喝水活动中,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三)利用教育机智,推动幼儿自我可持续发展
第一,用儿歌故事通过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
第二,激励奖励。由老师日常记录统计喝水次数及饮水量,并对喝水情况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在笔者的实践中,主要在饮水机旁边的墙上设置了评比展板,对每天喝水情况良好的幼儿粘贴小红花(也可以选择水滴、水杯等形状的小贴纸),当幼儿的贴纸积攒到固定数量时,可以向教师兑换小礼物,如巧克力、小娃娃挂件、新的水壶背带、间食点心一日双份权等等。通过这样的激励,幼儿参与喝水活动的主动程度进一步提升,达到较好的习惯教育效果。
第三,集体教学活动《白开水和饮料》。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白开水和饮料》,故事引入、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主动喝水,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飲料,以此引导幼儿重视喝水、愿意喝水,降低喝饮料的次数与频率。
(四)引入试错因素,强化幼儿的实践能力
想要更好的完成对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需要相关教师强化对幼儿自主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阅历浅薄,所以在形成解决方案中普遍无法一次形成高效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般均会产生一定的错误。此时,相关教师应当关注“试错”,引导幼儿通过多次实践自主形成最为合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案例1:初期,幼儿拿水杯总是很困难,还会发生推搡,怎么回事呢?
镜头:“老师,我拿不出我的水壶”
“老师,我的水壶卡在里面了”
“老师,帮帮我”
我走进一看,原来大家的水壶背带都缠绕在一起了。所以小朋友拿不出水壶,导致幼儿很焦急。
教师思考:谈话活动--“为什么拿不出我的杯子了呢?”,为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提供平台。
幼儿发现:通过现场演示,幼儿发现水杯间的背带总是缠绕,拿出来很不方便。
展开讨论:1、即“在水壶架上做好每个人的标记,放好水壶后把背带缠绕在水壶上。”但是在实施几天后发现,缠绕的背带容易自己掉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幼儿再次讨论,形成了解决方案
2、即“背带和水壶分开放,来园把水壶放在水壶架,背带放入箩筐。”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依托这样的解决方法,幼儿拿水壶后就不会相互影响。就这样,在大家讨论下,制定了喝水活动的规则。幼儿遵守规则,来园把背带放入箩筐,水杯放进水杯架,排队拿取水杯。
另外,相关教师还要为幼儿组织更多有关于喝水的实践活动,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推动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例如,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水壶都设计得非常可爱,也有很多款非常相似,因此小班幼儿常会发生“认不出我的小水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引导幼儿自行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并形成“通过自己涂鸦画标记,把标记贴在自己的水壶上,就能分辨哪个水壶是自己的”这一方案。诚然,有小部分家长在水壶上贴上了名字,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识别文字有一定难度。引导小班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标志,拥有独一无二的标志,不仅帮助幼儿快速识别水壶,更是让幼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提升了幼儿的喝水积极性,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喝水习惯提供支持。
(五)引导幼儿展开自检与他检,形成健康管理意识
健康管理意识教育是小班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可以联合健康管理意识教育的内容,组织幼儿“自检”自己的身体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生活习惯的调整[3]。同时,还可以在鼓励幼儿“自检”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展开“他检”,依托互相监督、关心达到整体养成喝水习惯的效果。
案例2:“老师,我的小汽车放的水是白色的,不是黄色的了。”
“老师,他的‘油’不白”
“哎呀,那该怎么办呀?”
“要让他多喝水呀。”
原来,在“汽车加油站”的喝水活动中,幼儿将身体的状态尽心自检,并将变化情况告知给教师。他小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尿不再是黄色的了,随后,笔者在谈话活动中表扬了这名小朋友,并再次向幼儿宣传养成良好喝水习惯的重要意义。第二天,笔者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汇报,“老师,他的‘油’不白”,表明小朋友之间有了他检。此时,继续追问,小朋友回答:“要让他多喝水呀。”能够看出,依托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达到强化幼儿喝水意识、良好喝水习惯的效果。通过喝水活动,小朋友进行了自检和他检行为,知道多喝水有益健康,关爱自己也尝试学会关爱他人。
(六)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巩固成果
结合前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家庭教育、家长的意识是影响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培养小班幼儿喝水习惯的过程中,要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4]。具体而言,幼儿的喝水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前期,相关教师应当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家长的饮水观念及幼儿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家长会等向家长宣传喝水的重要性,并请家长在家能给孩子做好一个好的榜样,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新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联合家长以统一的理念对幼儿展开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园内参观或是教学体验活动,让家长真实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模式与理念;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发放教育手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家长变更自己的教育策略,主动配合幼儿园教育,依托在幼儿园内的喝水要求展开家庭教育,共同时实现对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培养。笔者对小班幼儿在家庭中的喝水情况进行询问过程中,得到“老师,我在家也会多喝水的哟”、“老师,我爸爸喜欢喝饮料,现在他和我一样喜欢喝白开水啦”等答案,表明上述方法能够达到实现家园同步的教育的效果,巩固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喝水习惯养成的成果,推动小班幼儿喝水习惯培养工作的升级。
四、成效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改变后,小班幼儿的喝水量、喝水频率提高了。通过自带水杯,幼兒学会管理自己物品,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使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小班幼儿的“守规则”绿色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在喝水活动“加油站”,通过情境性的语言,比如“小汽车加油啦”“注意保持车距”、“小油箱放整齐了”……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排队拿取水杯进行喝水活动。一段时间后,老师已经不用太多提示性语言,幼儿也能完成喝水活动。
总体来说,通过“食育教育--自带水杯”这一活动,提高了幼儿绿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意义,培养幼儿自理、规则意识,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获得健康的同时,使幼儿获得以适应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班幼儿的喝水习惯极为必要。通过将喝水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积极创设喝水活动的环境、利用教育机智、引入试错因素、引导幼儿展开自检与他检、切实落实家园同步的教育要求与模式,培养了幼儿自理、规则意识,提升了饮水习惯教育的效率效果,推动了幼儿形成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欢欢,崔祥奎.小班幼儿饮水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以周口市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77-278.
[2]夏子悦.生活主题儿歌教育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戈韵文.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以中班幼儿饮水习惯为例[J].才智,2020(09):189.
[4]曹维青.谈如何让环境创设回归生活,促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才智,2019(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