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以网络化形成性考核为平台,突出教师导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的互动,在有效监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化形成性考核,对教学理念、考核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教师的导修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 网络;形成性考核;评价
一、研究背景
形成性考核是实施教学过程监控的重要手段,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依托中央电大开发的网上考试系统,以《宏微观经济学》课程为基础,开始实施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试点。试点在江苏电大直属学院财经系及两所市校进行,2004级(春)工商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200名开放教育本科学员参加了课程考核改革试点。
二、网络化形成性考核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开放教育与传统的面授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与以往普遍采用的书面作业均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结合远程学习者的基本需求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与评价模式。
1.学习者的需求与课程实施目标
开放教育学员绝大部分是在职的成人,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参加开放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比较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意识较强,注重学习效率,善于成本核算,对教师要求较高。对试点学员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学员具有自学要求和能力;80%的学员具备网上学习的条件;80%的学员具有财经和管理类大专学习的背景;75%的学员希望在取得文凭的同时,能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升。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一是概念抽象;二是理论系统性、逻辑性强;三是分析方法要求高;四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形成性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员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不断巩固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该门课程的特点,主讲教师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确定为:转变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转变观念,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目标通过四个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来完成:(1)掌握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2)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实施的经济政策;(3)通过学习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学员经济理论水平,增长才干;(4)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可资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进一步理解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2.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以集体面授、网上讨论、小组学习相结合,教学程序以传递——接受程序和引导——发现程序相结合。
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形成性考核为平台,推进教师导学、小组讨论、网上学习之间的互动。责任教师将该教学模式提炼为“互动式”教学或学习模式:
此模型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个中心,突出教师导学、小组学习、网上学习、形成性考核相互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3.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识别。识别某一事物是什么?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何在?运动过程及规律如何?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中,责任教师设计了教学计成果评价的“阶梯式”模型:
注:图中虚线代表信息反馈路线
注:图中虚线代表信息反馈路线
此模型强调教学设计过程要循序渐进,思维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认识问题由浅入深,解决问题由平面到立体。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学员的能力提升情况,判断出学员水平所处的“台阶”,为改进教学设计提高依据。
三、网络化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效果
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实施以及对总结性考核结果的分析表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对于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水平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1.形成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1)网上BBS学习情况。进行网上交流的同学占试点学员总数的86.3%,小组讨论的学员为53%,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交互学习的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小组讨论情况。参加小组讨论的学员为53%。其中有93.4%的学员在讨论之间作了准备,有63.7%的学员认为对掌握知识、拓展知识面有帮助,69.8%学员认为通过小组讨论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变化。
(3)参与形成性考核数量和质量。在参与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学员中,自己独立完成考核的人数约占试点学员总数80%,有自己见解的学员约占50%,其中89.6%的学员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形成性考核改革前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4)学员对试点的认同率。参与网络化形成性考核试点的学员中,有68.5%认为课程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平时的学习和知识掌握以及应用有帮助;92.4%认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作用;超过一半的学员认为网络化形成性考核,提高了自己学科知识的应用水平,考核方式符合开放教育发展方向。
2.总结性考核结果与形成性考核关联度分析
总结性考试全省均分为72分,六种题型中,理论联系实际题型均分42分,得分率为60%。参与形成性考核过程并能及时交流反馈的同学占考核人数的30%,这部分学员均分达到80分,比全省平均高8分;积极并坚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员占试点总人数40%,均分为78分,比全省平均高6分;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并能够勇于阐述自己见解的学员占总人数的比重为15%,均分为90分,比全省平均高18分。表明小组讨论参与率、网上讨论参与率和正确率、形成性考核及时参与率等,与总结性考核的结果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另外,参与面授的学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约为80%左右,及格率为82.4%。面授课的到课率与总结性考核的结果也呈正比关系。
3.学员自主学习和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形成性考核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部分的份量,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弊端,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问题的讨论和经济现象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员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BBS和小组讨论中,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个人经历和经验不同,岗位性质不同,乃至价值观的不同,不同学员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对问题看法态度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与教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积极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形成性考核中有一道题目是:“江苏省常州市‘铁本’事件在全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你认为政府表明怎样的态度?”开始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企业投资问题,中央政府干预,好像是小题大做;有的认为这是江苏省的事情,与全国无关;有的认为这是微观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没什么大的影响。经过讨论及同学之间的辩驳,老师再结合投资乘数理论引导,学员们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经济过热的环境下,如再进一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就是在原本过热的经济上再加一桶油,如不及时调控,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通过这样的题目和讨论,加深了学员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学员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与思考
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是较为明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1.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
以往的形成性考核主要以书面练习册的形式进行,多数题目都能在书本中找到答案,老师批改作业和对练习题的解答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在网络形成性考核中,专业教师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选题。选题时既要照顾到本门学科的知识点,同时又要考虑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的收集整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二是批阅时间投入多。形成性考核问题的设计一般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解答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评价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摸清学员的思路,找出他们观点正确的地方和需要改进之处,很多时候要和学员进行反复交流,投入的时间就更多;三是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需要教师作好充分准备。对讨论题可能的解答,教师都必须事先要做精心准备。另外,对学员形成性考核信息(结果)反馈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多时候会对学员的学习进度和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与以往书面形式的形成性考核相比,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对教师的知识面、教学水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要求都大大提高。
2.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有待强化
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但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试点中,学员参与考核的时效性明显滞后于学习的进度,及时进行考核的人数仅占试点总人数的50%;网上讨论看的多,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少,能够发表自己观点的人数仅占上网总人数30%;小组讨论中听别人的多,事前准备的少,事前准备的人数约占讨论总人数40%;分析问题就事论事的多,系统思考问题的少;能够用理论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0%,分析问题比较深刻又全面的人数仅占10%左右;对考核中发现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数比例仅占30%。许多学员对形成性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分析总结,也不及时改正,一部分学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重点、难点问题只想知道是什么,不求为什么。注重卷面成绩,忽视能力培养。
3.对策与建议
(1)宏观层面:重塑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统一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形成性考核是质量监控重要手段的认识。从指导教师到责任教师,从一般管理人员到校级领导都要从质量保证和教学改革的高度重塑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统一认识。特别是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的人员,要切实转变教学和管理观念,逐渐建立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意识,从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
(2)中观层面:提高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改进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建立健全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设计要进一步强化围绕教学大纲这条主线,同时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设计目标和方向,提出差别性要求,强弱分别、重点突出,让学习者学得进、用得上。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应把参加BBS讨论、专题讨论、网上作业的次数、质量以及对考核结果的补救效果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使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监控。
要对总结性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在总结性考试中,应侧重于学员的思维能力、交流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总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形式、内容、能力层次基本相一致,让学员更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形成性考核。
(3)微观层面:进一步提高教师导修水平,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形成性考核实施效果与教师的导学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教师在组织教学、导修导学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题目编制、学习资源建设等都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点、要求相结合,方能较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对于学生来讲,由于传统学习习惯的固有影响,学员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工学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到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效果,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简介]
陈军,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主任。
张光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副教授。
Exploration of Web-based Formative Assessment
Chen Jun & Zhang Guangcan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36)
【Abstract】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urse "Macro and Micro Economics" is conducted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ich emphasizes tutorial, group discussion and online interaction. It makes effective progress in enhanc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analysis abilities. It also rai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methodology, the science and rationality of assessment, tutor’s expertise and learning mode for students.
【Keywords】 Network;Formative assessment; Evaluation
本文责编:胡智标
[关键词] 网络;形成性考核;评价
一、研究背景
形成性考核是实施教学过程监控的重要手段,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依托中央电大开发的网上考试系统,以《宏微观经济学》课程为基础,开始实施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试点。试点在江苏电大直属学院财经系及两所市校进行,2004级(春)工商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200名开放教育本科学员参加了课程考核改革试点。
二、网络化形成性考核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开放教育与传统的面授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与以往普遍采用的书面作业均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结合远程学习者的基本需求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与评价模式。
1.学习者的需求与课程实施目标
开放教育学员绝大部分是在职的成人,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参加开放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比较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意识较强,注重学习效率,善于成本核算,对教师要求较高。对试点学员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学员具有自学要求和能力;80%的学员具备网上学习的条件;80%的学员具有财经和管理类大专学习的背景;75%的学员希望在取得文凭的同时,能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升。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一是概念抽象;二是理论系统性、逻辑性强;三是分析方法要求高;四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形成性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员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不断巩固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该门课程的特点,主讲教师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确定为:转变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转变观念,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目标通过四个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来完成:(1)掌握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2)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实施的经济政策;(3)通过学习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学员经济理论水平,增长才干;(4)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可资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进一步理解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2.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以集体面授、网上讨论、小组学习相结合,教学程序以传递——接受程序和引导——发现程序相结合。
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形成性考核为平台,推进教师导学、小组讨论、网上学习之间的互动。责任教师将该教学模式提炼为“互动式”教学或学习模式:
此模型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个中心,突出教师导学、小组学习、网上学习、形成性考核相互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3.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识别。识别某一事物是什么?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何在?运动过程及规律如何?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中,责任教师设计了教学计成果评价的“阶梯式”模型:
注:图中虚线代表信息反馈路线
注:图中虚线代表信息反馈路线
此模型强调教学设计过程要循序渐进,思维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认识问题由浅入深,解决问题由平面到立体。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学员的能力提升情况,判断出学员水平所处的“台阶”,为改进教学设计提高依据。
三、网络化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效果
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实施以及对总结性考核结果的分析表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对于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水平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1.形成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1)网上BBS学习情况。进行网上交流的同学占试点学员总数的86.3%,小组讨论的学员为53%,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交互学习的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小组讨论情况。参加小组讨论的学员为53%。其中有93.4%的学员在讨论之间作了准备,有63.7%的学员认为对掌握知识、拓展知识面有帮助,69.8%学员认为通过小组讨论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变化。
(3)参与形成性考核数量和质量。在参与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学员中,自己独立完成考核的人数约占试点学员总数80%,有自己见解的学员约占50%,其中89.6%的学员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形成性考核改革前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4)学员对试点的认同率。参与网络化形成性考核试点的学员中,有68.5%认为课程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平时的学习和知识掌握以及应用有帮助;92.4%认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作用;超过一半的学员认为网络化形成性考核,提高了自己学科知识的应用水平,考核方式符合开放教育发展方向。
2.总结性考核结果与形成性考核关联度分析
总结性考试全省均分为72分,六种题型中,理论联系实际题型均分42分,得分率为60%。参与形成性考核过程并能及时交流反馈的同学占考核人数的30%,这部分学员均分达到80分,比全省平均高8分;积极并坚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员占试点总人数40%,均分为78分,比全省平均高6分;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并能够勇于阐述自己见解的学员占总人数的比重为15%,均分为90分,比全省平均高18分。表明小组讨论参与率、网上讨论参与率和正确率、形成性考核及时参与率等,与总结性考核的结果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另外,参与面授的学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约为80%左右,及格率为82.4%。面授课的到课率与总结性考核的结果也呈正比关系。
3.学员自主学习和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形成性考核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部分的份量,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弊端,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问题的讨论和经济现象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员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BBS和小组讨论中,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个人经历和经验不同,岗位性质不同,乃至价值观的不同,不同学员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对问题看法态度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与教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积极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形成性考核中有一道题目是:“江苏省常州市‘铁本’事件在全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你认为政府表明怎样的态度?”开始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企业投资问题,中央政府干预,好像是小题大做;有的认为这是江苏省的事情,与全国无关;有的认为这是微观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没什么大的影响。经过讨论及同学之间的辩驳,老师再结合投资乘数理论引导,学员们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经济过热的环境下,如再进一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就是在原本过热的经济上再加一桶油,如不及时调控,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通过这样的题目和讨论,加深了学员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学员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与思考
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是较为明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1.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
以往的形成性考核主要以书面练习册的形式进行,多数题目都能在书本中找到答案,老师批改作业和对练习题的解答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在网络形成性考核中,专业教师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选题。选题时既要照顾到本门学科的知识点,同时又要考虑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的收集整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二是批阅时间投入多。形成性考核问题的设计一般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解答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评价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摸清学员的思路,找出他们观点正确的地方和需要改进之处,很多时候要和学员进行反复交流,投入的时间就更多;三是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需要教师作好充分准备。对讨论题可能的解答,教师都必须事先要做精心准备。另外,对学员形成性考核信息(结果)反馈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多时候会对学员的学习进度和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与以往书面形式的形成性考核相比,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对教师的知识面、教学水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要求都大大提高。
2.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有待强化
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但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试点中,学员参与考核的时效性明显滞后于学习的进度,及时进行考核的人数仅占试点总人数的50%;网上讨论看的多,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少,能够发表自己观点的人数仅占上网总人数30%;小组讨论中听别人的多,事前准备的少,事前准备的人数约占讨论总人数40%;分析问题就事论事的多,系统思考问题的少;能够用理论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0%,分析问题比较深刻又全面的人数仅占10%左右;对考核中发现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数比例仅占30%。许多学员对形成性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分析总结,也不及时改正,一部分学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重点、难点问题只想知道是什么,不求为什么。注重卷面成绩,忽视能力培养。
3.对策与建议
(1)宏观层面:重塑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统一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形成性考核是质量监控重要手段的认识。从指导教师到责任教师,从一般管理人员到校级领导都要从质量保证和教学改革的高度重塑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的统一认识。特别是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的人员,要切实转变教学和管理观念,逐渐建立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意识,从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
(2)中观层面:提高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改进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建立健全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设计要进一步强化围绕教学大纲这条主线,同时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设计目标和方向,提出差别性要求,强弱分别、重点突出,让学习者学得进、用得上。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应把参加BBS讨论、专题讨论、网上作业的次数、质量以及对考核结果的补救效果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使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监控。
要对总结性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在总结性考试中,应侧重于学员的思维能力、交流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总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形式、内容、能力层次基本相一致,让学员更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形成性考核。
(3)微观层面:进一步提高教师导修水平,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形成性考核实施效果与教师的导学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教师在组织教学、导修导学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题目编制、学习资源建设等都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点、要求相结合,方能较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对于学生来讲,由于传统学习习惯的固有影响,学员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工学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到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效果,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简介]
陈军,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主任。
张光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副教授。
Exploration of Web-based Formative Assessment
Chen Jun & Zhang Guangcan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36)
【Abstract】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urse "Macro and Micro Economics" is conducted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ich emphasizes tutorial, group discussion and online interaction. It makes effective progress in enhanc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analysis abilities. It also rai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methodology, the science and rationality of assessment, tutor’s expertise and learning mode for students.
【Keywords】 Network;Formative assessment; Evaluation
本文责编:胡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