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称T·S·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
《序曲》(Preludes)是大师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一首精品,写于1917年,是一首由四组短诗构成的组诗,素以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而著称,历来为中外读者所推崇。而《序曲Ⅰ》作为这组诗的开篇,充斥着城市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在该诗中,蕴含着四维空间,即阅读就能在脑海浮现画面。短短十三行字,包罗城市万象,城市人民精神之空虚、气氛之抑郁,缓缓随着各种意象浮现于读者脑海。读者仿佛透过诗句,在与作者进行画面交流。接下来,本文通过节奏美、语义美、意象美、修辞美和意蕴美这五个方面对艾略特的《序曲Ⅰ》的两个译文,进行对比鉴赏分析。
一、节奏美
在T·S·艾略特眼中,诗,不是像浪漫主义诗歌那样所传播主观情感、回忆以及宁静为主的情感过度迸发。因此,对他而言,诗歌的韵律就显然不是最先考虑的部分。在韵律安排方面,艾略特偏向不规则押韵。主要以无韵自由体为主,插入格律诗体的运行,也有隔行押韵的诗句。如:
如此看来,参照“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译文一与译文二都没有做到求真。如:
但是,两个版本都尽力做到了“务实”,尤其是译文二,按照中文习惯,进行了押尾韵。如“脚边”和“席卷”。
二、语义美
研究整篇《序曲》,可以发现,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语言的运用非常琐碎。虽然出现诸如“and”“on”“from”等连接词,但是逻辑的链接非常脆弱。不过,这并不代表诗歌的语意浅薄。反之,碎片化的意象词汇,如“winter evening”、“burn-out ends of smoky days”等,寥寥单词凑在一起,虽然不具象,但充分起到了留白效果,給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意犹未尽。译文中,两个版本也是各有千秋。如:
不管是在译文一还是译文二中,“冬日的傍晚”其实与“走廊”以及“牛排”并无必然联系,碎片式词汇延续了原文中的语意表达。在此 ,两篇译文都做到了“求真”。这样一幅画面,营造出了颓败、落寞和衰退的城市画面,也与原诗表达之意无二。
三、意象美
意象的选择上,艾略特的视角并不像传统诗人那样,以“我”来定位。反观《序曲Ⅰ》, 这里描述的是黄昏时分,某人看到了诗中描述的一切。而这些景象片段 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事实上,把这一切串在一起的,是视角,是看到这一切的人。那么,什么人对黄昏的这些景象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饥饿的人对饭味最敏感,无家可归的人最痛恨脚下翻飞的落叶和废报纸,衣不蔽体的人最怕遭到冷雨的折磨。路灯点亮的那一刻,是流浪汉最难熬的时刻,因为这样的长夜,他们难以捱过。 观察译文,如:
译文二中,创造性地增译了“呵”一语气词,无疑正确传达了原诗所表达的反讽,以及流浪汉心中的落寞之感,此处相对译文二有画龙点睛之意。
四、修辞美
艾略特在诗中主要运用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在诗开头一行“The winter evening settles down”中,表示时间概念的evening在诗中成为了一个生命体,可以“settle down”;在“a cab-horse”中,可以拥有人类的孤独之感。处处充斥生灵,细细品读,似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化作了一个飘零无依的流浪汉。
在译文中,该拟人化并没有强烈体现出来。不过,两篇译文的词语选择,都经过斟酌。“烟蒙蒙的白天”、“凄风”、“阵雨猛鞭”等词,都体现出译者对全文充分了解后,把貌似支离破碎的全诗,贯穿始终。
五、意蕴美
在前面的四方面分析中,笔者都提到了该诗的意蕴方面。纵观全文,“gusty shower”、“grimy scraps”、“withered leaves”等词,都蕴含具象意味。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城市生活中,人们表面忙忙碌碌,实则内心空洞缺少惬意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侧面描写了整个城市的环境,充斥着狭窄的空间、忙碌的都市人、肮脏不堪的街道环境,都在诗文中有所体现。
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1.诗歌的翻译版本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上在两个极端之间。以译者行为批评批评理论来看,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们都需要在“求真”与“务实”之间寻找最佳折中点。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必须深刻理解原文才能进行再创作。翻译诗歌时,尤其要注意想象力在诗歌中的灵魂地位。诗人往往天马行空,这就使得对诗歌的正确理解格外重要。
2.意识的流动有其思绪片段相互连接的缘由和逻辑,不是乱跳一气。译者呈现给读者的,不应该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恰恰应是实实在在能够触动读者心灵的内容,使读者愿意交付心灵,从留白中想象,并触发共鸣。这使得译者,需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把想象空间拓宽,透彻理解原文。
3.具有“全局意识”,在选词中,如果只把握局部,丧失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就会在翻译局部时出现偏差,误导读者。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种译文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译者对于原文,都有充分把握,并没有顾此失彼。在不管是意蕴的呈现,还是文字上的押韵处理,都能够在“求真务实”中,找到平衡支点。对于当代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来说,都值得细细品味。(附译文)
【参考文献】
【1】 杨任敬.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2】 常耀信. 英国文学史(第4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 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序曲》(Preludes)是大师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一首精品,写于1917年,是一首由四组短诗构成的组诗,素以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而著称,历来为中外读者所推崇。而《序曲Ⅰ》作为这组诗的开篇,充斥着城市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在该诗中,蕴含着四维空间,即阅读就能在脑海浮现画面。短短十三行字,包罗城市万象,城市人民精神之空虚、气氛之抑郁,缓缓随着各种意象浮现于读者脑海。读者仿佛透过诗句,在与作者进行画面交流。接下来,本文通过节奏美、语义美、意象美、修辞美和意蕴美这五个方面对艾略特的《序曲Ⅰ》的两个译文,进行对比鉴赏分析。
一、节奏美
在T·S·艾略特眼中,诗,不是像浪漫主义诗歌那样所传播主观情感、回忆以及宁静为主的情感过度迸发。因此,对他而言,诗歌的韵律就显然不是最先考虑的部分。在韵律安排方面,艾略特偏向不规则押韵。主要以无韵自由体为主,插入格律诗体的运行,也有隔行押韵的诗句。如:
如此看来,参照“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译文一与译文二都没有做到求真。如:
但是,两个版本都尽力做到了“务实”,尤其是译文二,按照中文习惯,进行了押尾韵。如“脚边”和“席卷”。
二、语义美
研究整篇《序曲》,可以发现,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语言的运用非常琐碎。虽然出现诸如“and”“on”“from”等连接词,但是逻辑的链接非常脆弱。不过,这并不代表诗歌的语意浅薄。反之,碎片化的意象词汇,如“winter evening”、“burn-out ends of smoky days”等,寥寥单词凑在一起,虽然不具象,但充分起到了留白效果,給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意犹未尽。译文中,两个版本也是各有千秋。如:
不管是在译文一还是译文二中,“冬日的傍晚”其实与“走廊”以及“牛排”并无必然联系,碎片式词汇延续了原文中的语意表达。在此 ,两篇译文都做到了“求真”。这样一幅画面,营造出了颓败、落寞和衰退的城市画面,也与原诗表达之意无二。
三、意象美
意象的选择上,艾略特的视角并不像传统诗人那样,以“我”来定位。反观《序曲Ⅰ》, 这里描述的是黄昏时分,某人看到了诗中描述的一切。而这些景象片段 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事实上,把这一切串在一起的,是视角,是看到这一切的人。那么,什么人对黄昏的这些景象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饥饿的人对饭味最敏感,无家可归的人最痛恨脚下翻飞的落叶和废报纸,衣不蔽体的人最怕遭到冷雨的折磨。路灯点亮的那一刻,是流浪汉最难熬的时刻,因为这样的长夜,他们难以捱过。 观察译文,如:
译文二中,创造性地增译了“呵”一语气词,无疑正确传达了原诗所表达的反讽,以及流浪汉心中的落寞之感,此处相对译文二有画龙点睛之意。
四、修辞美
艾略特在诗中主要运用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在诗开头一行“The winter evening settles down”中,表示时间概念的evening在诗中成为了一个生命体,可以“settle down”;在“a cab-horse”中,可以拥有人类的孤独之感。处处充斥生灵,细细品读,似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化作了一个飘零无依的流浪汉。
在译文中,该拟人化并没有强烈体现出来。不过,两篇译文的词语选择,都经过斟酌。“烟蒙蒙的白天”、“凄风”、“阵雨猛鞭”等词,都体现出译者对全文充分了解后,把貌似支离破碎的全诗,贯穿始终。
五、意蕴美
在前面的四方面分析中,笔者都提到了该诗的意蕴方面。纵观全文,“gusty shower”、“grimy scraps”、“withered leaves”等词,都蕴含具象意味。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城市生活中,人们表面忙忙碌碌,实则内心空洞缺少惬意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侧面描写了整个城市的环境,充斥着狭窄的空间、忙碌的都市人、肮脏不堪的街道环境,都在诗文中有所体现。
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1.诗歌的翻译版本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上在两个极端之间。以译者行为批评批评理论来看,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们都需要在“求真”与“务实”之间寻找最佳折中点。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必须深刻理解原文才能进行再创作。翻译诗歌时,尤其要注意想象力在诗歌中的灵魂地位。诗人往往天马行空,这就使得对诗歌的正确理解格外重要。
2.意识的流动有其思绪片段相互连接的缘由和逻辑,不是乱跳一气。译者呈现给读者的,不应该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恰恰应是实实在在能够触动读者心灵的内容,使读者愿意交付心灵,从留白中想象,并触发共鸣。这使得译者,需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把想象空间拓宽,透彻理解原文。
3.具有“全局意识”,在选词中,如果只把握局部,丧失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就会在翻译局部时出现偏差,误导读者。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种译文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译者对于原文,都有充分把握,并没有顾此失彼。在不管是意蕴的呈现,还是文字上的押韵处理,都能够在“求真务实”中,找到平衡支点。对于当代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来说,都值得细细品味。(附译文)
【参考文献】
【1】 杨任敬.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2】 常耀信. 英国文学史(第4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 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