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答题技巧

来源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命题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答题技巧使学生在答题时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分析综合 赏析评价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从理解、分析综合、赏析评价三个层级设计题目,结合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归纳出客观性现代文阅读的出题角度和技巧,
  
  一、理解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词句含意的辨析能力,有三个层面:
  1 对说明对象内容的理解
  一篇文章总要围绕一个主要说明对象进行说明,现代文阅读题的第一题往往就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设题,要求把握说明对象的各种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如2004年重庆卷对“报复效应”的理解,设置了四个选项,A项从技术造成的结果解说“报复效应”,“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是原文的意思,但根据全文和题干的意思,这句话不是“报复效应”的本质属性,所以是错误的:再如2004年全国卷对“人体干细胞一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理解、湖北卷对“太空行走”的理解等。
  2 对文中词语临时义的理解
  词语有着本身约定俗成的意义,这是词语的固定义。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词语的意义有了变化。设题者就从词语的概括义、语境义、情景义、指代义等进行设题。如2004年江苏卷解说“草堂的文化意义”的指代义、北京卷对“生命气息的载体”和“心灵欲望的载体”的理解等。
  一个词语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解题时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
  3 对表情达意句子的理解
  句子除表述客观内容外,还有结构、思想上的作用。试题对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含蓄句、哲理句、过渡句、修辞旬、总结句、复杂句或例说句等进行设问,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说这些语句的含意。如2004年福建卷对“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意思的理解。广东卷对“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的理解等,都从具体的生活和抽象的精神两方面设计题目。
  句子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理解句子的含意,要有整体意识,在比较中把握。把握句子的位置,理解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记叙、议论、抒情的句子间的关系,弄清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感情:根据文章本身提供的信息对文章的结构、思路进行分析: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句子的含意。
  
  二、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层级的内容主要考查筛选、分析、综合等能力,出题角度有:
  1 对最新知识、重要概念、理论设想的筛选整合
  要求辨别、筛选某概念、知识、理论的准确阐述,对相应的区间筛选等。如2004年北京卷18题“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是对新知识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的作用,合成的蛋白质具有记忆作用的考查。
  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要抓住文段中的指代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过渡句和标题等,可以采取压缩主干,由大到小依次筛选。
  2 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概括
  结构和思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设题一般是从对文章结构层次和感情抒发的角度人手。如2004年全国I卷18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就是从考查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湖北卷的20题“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也是考查对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要结合文体特点。抓住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把握语句间的组合关系和在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3 对人物、景象、事物和事件等内容要点的概括
  文章总要记叙、描写、说明一定的内容,表达情感、传递知识等,文章内容多涉及人物、景象、事物和事件。命题从这些角度设题,要求从文章中按一定的要求筛选整合或分析概括出主要内容。如广东卷20题。“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就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全国卷I“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辽宁卷对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的筛选等。
  4 分析综合作者的思想观点
  文章的思想观点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赞同或批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辅相成。命题多要求从文章中提炼出隐含信息。如2004年全国卷Ⅱ第20题“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题就是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5 推断和想像
  近几年的考试中,科学类文章的最后一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文意的前提下。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地推断或想像。出题角度有根据文中的景物特征,推断时令、地域等相关要素;根据事实理论,推断作者的观点、情感和态度;根据说明对象特征,推断出发展趋势和变化等。近几年的所有科技文的最后一题都是要求学生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选项中的内容的对错。如2004年广东卷的想像推断题的四个选项:A是从绿茶的性能上推断;B是推断白茶的特点;C是茶叶的制作中维生素含量推断:D是从咖啡和茶的经济价值推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有一定难度的考查要点,要注意整体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把握文章的隐含信息,挖掘出对问题的明确看法、角度的变换和材料的内涵等。
  6 赏折评价
  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思想观点,多在现代文阅读的五选二的客观题中出现。但从2004年的15套卷中可以看出,在主观题中也加强了对赏析评价的考查力度,全国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四卷12个题目中,有6道题涉及到赏析和评价。
  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考查的题型有两个:一是选择题的单项考查,一是主观题的综合考查。如2004年全国卷I的21题五个选项中四个是考查鉴赏能力的,Ⅲ卷四个题目有两个是考查赏析能力的。
  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态度的设题。要求考生是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述的哲理,抒发表达的情感全面认识、分析、判断后,对文章的思想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如全国卷Ⅲ的第20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命题原则
  
  1 命题的层次原则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命题上十分尊重考生的阅读规律,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理解”为切入点,有层次、梯度,形成一定的规律。
  一般设题的顺序是:正确理解文中的词句意义: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的语言信息并整合、归纳: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或想象;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评价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等。
  2 命题的设计原则
  从多年高考现代文试题可以看出,在命题上有下面几个原则:
  (1)设计题目能够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遵循阅读规律,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有层次,体现由语意到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有梯度,题目由浅入深,形成系列:
  (5)题型相对固定,由单项选择到简答。最后是多项选择:
  (6)由单一命题向综合命题过渡,强化赏析和评价能力的考查力度:
  (7)突出人文关怀,题干设计点明重点,利于考生思考。
  总之,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客观性现代文阅读的时候,在把握高考考纲的前提下,要深入研究高考命题走向,归纳出读题干,找出处,作比较,定答案,十二字解题方法和技巧,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考点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鉴赏水平,让学生解答阅读题时得心应手。
  作者简介:骆贤培,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培养符合企業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跨境电商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划分出跨境电商主要岗位类型;随后,对各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和职业能力的提炼,研究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最后,搭建“校企师资共享”体系,实现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共享,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企业定制
本文研究了辽宁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了前人的研究的成果,针对辽宁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摘要】语文能力的基础是语感,阅读教学自然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体验、发现文本的言语形式,并在这种阅读实践过程中发展并培养语感。诵读、品味式探究阅读形式实施的步骤是:读、悟、评。  【关键词】诵读;品味;感悟;探究;阅读教学;阅读形式    南宋巨儒朱熹曾说:“大抵读书,必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优秀文学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即是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之间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对话型阅读教学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文本、走向生活,从而激活课堂、激活教学。  【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对话理论引进阅读教学,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兴趣和高度
【摘要】中国小说于东汉时萌芽、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发展并初具规模。在中国小说兴起并初具规模时,作为同期被润色、定型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带有小说化倾向也就十分自然了。事实上,《孔雀东南飞》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描写,完全具备了小说的要素,可以说是一篇用五言诗写成的“诗化小说”。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小说;诗体化    作为小说的源起,东汉班固在《七略·辑略
【摘 要】作文中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可以给文章添色不少,笔者用作文的整合阐释比喻、排比、引用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取得高分。  【关键词】修辞 作文 手法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美的语言,语言好比文章的衣裳。文章哪怕内容再好,构思再精妙,如果没有准确传神的语言是难以成就一篇美文的。翻阅历届高考优秀作文,精美的语言片段俯拾即是,我们不妨欣赏几个: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
在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题中,考查词句、文段、结构、表现手法的作用是比较常见的命题方式,本文结合具体的试题分析,论述了该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及技巧。
【摘要】立足于高中学生现实,制定了“背书练字—兴趣活动—自学质疑—复习巩固”四阶段教学法,顺利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该方法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收效极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阶段教学法    初中招生普遍采用的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因此,刚入初中的新生语文基本功往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差异很大,多数学生不知“自学”为何物。根据他们灵敏、好动、
【摘要】一篇好的高考作文,必须能在短暂的阅卷过程中打动阅卷教师,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因而在高考作文时,要能做到:标题明朗、立意明确、思路明晰、语言明快、卷面明净。  【关键词】高考 作文 阅卷 评分    与平时的作文不同,高考作文是一种严格的限时作文,赋分60,要求在60分钟内速构速成,才不会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而阅卷阶段,一篇作文平均占用的时间为60秒。应试作文,就像只有一次机会、只能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