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高中课改,在全面推开之前,笔者一直都是理论学习多,看得多,而实践经验较少,高中课改半年多以来,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深感来自高考升学和课改的双重压力,怎样在教学中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笔者认为此项研究对于新课改的推行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 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
“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了,它以知识的单向性传输以及传输过程中知识信息的大量流失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被所有的老师所否定。而且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缺乏知识的建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而深受学生的排斥。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结合本人在新课程实践中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正如很多历史教师提出的那样,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要以崭新的姿态实施历史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和有机整合。
笔者的做法是精心编制高质量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型题目,以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解答,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下面的题目。
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1662—1796年),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试分析“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直接原因好似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关于“治世”和“盛世”出现的原因,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只在秦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隋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提到过,学生从未接触过“康乾盛世”,所以,很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只要学生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灵活运用到“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上,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又如下面的材料式解析题:
请回答: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那些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学生要准确地解答此题,必须认真分析这几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再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对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从而得到结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对于第二问,学生要以学过的知识作为背景,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要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三大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上两个题目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多历史教学研究者将这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要形成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必须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⑴《高考三人行》,远方出版社。
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程 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
“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了,它以知识的单向性传输以及传输过程中知识信息的大量流失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被所有的老师所否定。而且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缺乏知识的建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而深受学生的排斥。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结合本人在新课程实践中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正如很多历史教师提出的那样,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要以崭新的姿态实施历史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和有机整合。
笔者的做法是精心编制高质量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型题目,以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解答,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下面的题目。
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1662—1796年),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试分析“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直接原因好似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关于“治世”和“盛世”出现的原因,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只在秦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隋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提到过,学生从未接触过“康乾盛世”,所以,很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只要学生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灵活运用到“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上,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又如下面的材料式解析题:
请回答: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那些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学生要准确地解答此题,必须认真分析这几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再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对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从而得到结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对于第二问,学生要以学过的知识作为背景,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要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三大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上两个题目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多历史教学研究者将这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要形成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必须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⑴《高考三人行》,远方出版社。
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