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这是跟随马芯兰老师在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的深刻体会。我们所说的训练,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
【关键词】 数学 能力 小学数学 训练课
这种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到两点:一是深钻全套教材,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置于知识整体结构之中;二是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的进度设计出训练的内容。所以训练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要有新的突破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2 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去提高。
3 要设计精当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4 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下面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4.1 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①移动“?”,编题列式:37-18=19(筐);37-19=18(筐);19+18=37(筐)。②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加法算式)?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深刻,对他们学习有关后续知识就越容易,对学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就越有利。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将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4.2 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①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问:16、15、37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②苹果、桃、梨共多少筐?问: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16+19+18=53(筐),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③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19+15=50(筐)。④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18+19+16+15=68(筐)。问: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还可以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问:37、31与68有什么关系?37对谁是整体,对谁是部分?(看某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对准来说)小结: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分清数量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
在这一层中,问题有2个梯度。一是数量个数的扩展,原来是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现在由几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突破局限,打破定势,开拓学生思维。二是要学生根据问题所需的条件寻找有关的具体数量,从中理清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4.3 适时地点示学生。8+19+16+15=68(筐)还可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出一个发散性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不断地变化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从而开阔思路,使思维更加深刻。这一发散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一题有了多解,更可贵的是渗透了辩证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看一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它对于谁来说,也就是看这个数在题目中的位置,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接着,通过问题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内在潜力,对前面的问题再次思索,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思维更加严谨、周密、深刻,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
【关键词】 数学 能力 小学数学 训练课
这种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到两点:一是深钻全套教材,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置于知识整体结构之中;二是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的进度设计出训练的内容。所以训练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要有新的突破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2 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去提高。
3 要设计精当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4 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下面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4.1 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①移动“?”,编题列式:37-18=19(筐);37-19=18(筐);19+18=37(筐)。②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加法算式)?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深刻,对他们学习有关后续知识就越容易,对学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就越有利。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将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4.2 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①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问:16、15、37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②苹果、桃、梨共多少筐?问: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16+19+18=53(筐),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③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19+15=50(筐)。④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18+19+16+15=68(筐)。问: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还可以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问:37、31与68有什么关系?37对谁是整体,对谁是部分?(看某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对准来说)小结: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分清数量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
在这一层中,问题有2个梯度。一是数量个数的扩展,原来是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现在由几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整体,突破局限,打破定势,开拓学生思维。二是要学生根据问题所需的条件寻找有关的具体数量,从中理清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4.3 适时地点示学生。8+19+16+15=68(筐)还可怎样列式?37+31=68(筐);50+18=68(筐);53+15=68(筐)。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出一个发散性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不断地变化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从而开阔思路,使思维更加深刻。这一发散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一题有了多解,更可贵的是渗透了辩证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看一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它对于谁来说,也就是看这个数在题目中的位置,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接着,通过问题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内在潜力,对前面的问题再次思索,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思维更加严谨、周密、深刻,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