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创新探究的精神,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也是为国家建设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具体到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质疑史论的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精神 学习氛围 质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20-01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培养学生质疑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既是当前新课改的焦点,也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如果我们只注重其传授知识的深刻一面,而忽视其启迪智慧的丰富多彩一面,则必然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回避甚至厌恶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改过程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拟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智慧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具体到历史课堂而言,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历史课堂由“一言堂”转变为“智慧的碰撞”。在历史教学中,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营造独特的历史课堂氛围。本学期,我首先从课前问候入手,展开了历史课堂氛围的“革新”。我与学生商量,将课前千篇一律的“老师好”、“同学们好”问候,改为了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课前,班长喊起立,我喊前半句,学生喊后半句。细节虽小,效果却显著。首先,张载的名句,比起传统问候无疑更富激励性,从喊出这句话开始,我便给学生植入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价值观,既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又使学生能够在上课时精神便为之一振。其次,以这句“标新立异”的名句作为开场白,也使学生感知到,历史老师不喜欢墨守陈规,他能够允许甚至希望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就在无形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其次,勇于创设展示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如讲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本课结构简单,内容也枯燥。如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讲授的话,必然有许多学生昏昏欲睡。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做出改变,将课堂放给学生。课前给学生布置下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通過各种方式,分别展示衣、食、住、风俗的变迁四个版块。(2)每两组内容一致,进行PK,看哪一组能更好的展示出本版块的内涵。(3)每组展示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由其它组进行打分及评价。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我成功的激发出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课堂上,学生的展示精彩纷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中,负责展示的学生全情投入,对所展现的内容印象异常深刻;负责评价的学生则认真观察,对所看到的内容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都被极大的激发了出来,教学事半功倍。
2 培养质疑意识,启迪创新精神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成就,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陶行知所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学生创新的导火索。因此,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便显得至关重要。
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它不会重演;二是这些已经客观存在的、不会重演的历史,对其评价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去看,能得出不同结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在依据史实的基础上,有求新求异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已知史料基础上,能够多角度、多元化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答案。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引领、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便显得非常重要。如讲授《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如果仅仅是把本课的学习目标,设置成将新政的内容记住,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新课改的初衷。因此,我便将本课学习目标设置为“分析新政的作用及其影响、性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定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授课过程中,我首先就新政实施的背景、效果,及后人的评价给出几段史料,然后设置探究问题:“有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他的智囊团里有教授、律师等,正是这批人,成为罗斯福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然后进入情景再现中:“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总统出谋划策,并指出你们所提出措施的依据。”问题一出,学生们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依据史料与教材,对新政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根据分析,对所认同的新政,详细进行了阐述与解读;对于不认同的新政内容,也能提出质疑。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在这场“智囊团”辩论中,展现的一览无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加深了对新政内容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培养了思辨与创新的能力。
国家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也应当拥有这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质疑史论的意识,才能够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2001.
[2] 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姚平.浅析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及途经[J].初中历史教学,2007(8).
[4] 周宏.活动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宏.主动参与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精神 学习氛围 质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20-01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培养学生质疑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既是当前新课改的焦点,也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如果我们只注重其传授知识的深刻一面,而忽视其启迪智慧的丰富多彩一面,则必然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回避甚至厌恶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改过程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拟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智慧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具体到历史课堂而言,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历史课堂由“一言堂”转变为“智慧的碰撞”。在历史教学中,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营造独特的历史课堂氛围。本学期,我首先从课前问候入手,展开了历史课堂氛围的“革新”。我与学生商量,将课前千篇一律的“老师好”、“同学们好”问候,改为了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课前,班长喊起立,我喊前半句,学生喊后半句。细节虽小,效果却显著。首先,张载的名句,比起传统问候无疑更富激励性,从喊出这句话开始,我便给学生植入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价值观,既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又使学生能够在上课时精神便为之一振。其次,以这句“标新立异”的名句作为开场白,也使学生感知到,历史老师不喜欢墨守陈规,他能够允许甚至希望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就在无形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其次,勇于创设展示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如讲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本课结构简单,内容也枯燥。如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讲授的话,必然有许多学生昏昏欲睡。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做出改变,将课堂放给学生。课前给学生布置下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通過各种方式,分别展示衣、食、住、风俗的变迁四个版块。(2)每两组内容一致,进行PK,看哪一组能更好的展示出本版块的内涵。(3)每组展示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由其它组进行打分及评价。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我成功的激发出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课堂上,学生的展示精彩纷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中,负责展示的学生全情投入,对所展现的内容印象异常深刻;负责评价的学生则认真观察,对所看到的内容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都被极大的激发了出来,教学事半功倍。
2 培养质疑意识,启迪创新精神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成就,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陶行知所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学生创新的导火索。因此,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便显得至关重要。
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它不会重演;二是这些已经客观存在的、不会重演的历史,对其评价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去看,能得出不同结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在依据史实的基础上,有求新求异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已知史料基础上,能够多角度、多元化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答案。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引领、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便显得非常重要。如讲授《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如果仅仅是把本课的学习目标,设置成将新政的内容记住,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新课改的初衷。因此,我便将本课学习目标设置为“分析新政的作用及其影响、性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定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授课过程中,我首先就新政实施的背景、效果,及后人的评价给出几段史料,然后设置探究问题:“有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他的智囊团里有教授、律师等,正是这批人,成为罗斯福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然后进入情景再现中:“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总统出谋划策,并指出你们所提出措施的依据。”问题一出,学生们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依据史料与教材,对新政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根据分析,对所认同的新政,详细进行了阐述与解读;对于不认同的新政内容,也能提出质疑。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在这场“智囊团”辩论中,展现的一览无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加深了对新政内容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培养了思辨与创新的能力。
国家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也应当拥有这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质疑史论的意识,才能够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2001.
[2] 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姚平.浅析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及途经[J].初中历史教学,2007(8).
[4] 周宏.活动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宏.主动参与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