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直观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音高的概念是相当迷惘的。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低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孩子他们往往误将音量的大小作为高音或低音的判定标准,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具象的高音低音。而柯尔文手势正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让学生似乎“看到”音高,这种具象非常的直观,能很好的帮助孩子们树立起相对音高的概念。
【关键词】手势;音准构建;低年级合唱
童声合唱一直以来就被誉为“天籁”,其纯真无暇之美犹如天堂之音,任何时候都是最猎摄人心的。而且,在新课标中,也郑重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于是作为孩子王国的学校便自然而然成为了合唱的摇篮基地,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都掀起了合唱的热潮,各种班级合唱比赛以及展演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让人眼花缭乱,一派热闹欢腾!但在欢腾底下,笔者看到了尴尬,不少班级合唱的音准堪忧,特别是低年级班级合唱的音准偏差(俗称“跑调”)现象犹为突出,这可不能轻视啊!要知道,没有音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歌唱!有人说:“我天生就五音不全!”其实不然,音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得到改善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音准构建呢?本文从“柯尔文手势”作为低年级音准构建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先导作用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关于首调唱名教学法的组成部分,由19世纪70年代的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是帮助初学儿童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练习及掌握准确歌唱的一种教学法。它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啊,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直观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音高的概念是相当迷惘的。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低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孩子他们往往误将音量的大小作为高音或低音的判定标准,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具象的高音低音,所以若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化,一定能帮助孩子理解音高的概念。而柯尔文手势正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让学生似乎“看到”音高,这种具象非常的直观,能很好的帮助孩子们树立起相对音高的概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调整以及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柯达伊教学体系时柯尔文手势便同时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不少音乐教师都借助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准构建的教学,时至今日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效。笔者也把“手势”引入了低年级班级合唱的教学当中,由于手势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模仿,在老师的引领下能较快明白音高的相对关系以及音程的空间距离,从最初的一个音、两个音逐渐增加到一个八度的音,学生们的进步是明显的。音高概念有了,但笔者又发现,要真正唱准每个音级乃至乐曲的旋律单靠打手势找音高的练习还是显得比较单一,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减弱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可是持续学习的关键啊!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在“柯尔文手势”教学的同时,巧妙创设了“Music闯关小军团”寓教于乐,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构建学生的音准能力,取得了非常明显效果。
三、“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笔者创设的“Music闯关小军团”可谓是专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音准构建教学游戏。其遵循了由浅入深情节式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巧妙地将柯尔文手势渗入游戏当中,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以下是关于“Music闯关小军团”的简要解读:这个音准构建游戏共有四关,每关均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选择合作,在难易程度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增减,可持续性非常强,坚持开展对提高学生的音准确实有效。
(一)第一关 ——“点兵”(听唱环节)旨在训练听觉、调整音准以及学生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认知。
具体做法:全班学生通过聆听老师钢琴弹奏出的单音摆出相对应的手势,并能准确模唱,全对的同学首先都是“兵”。(本环节结束后可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在钢琴上弹“la”音,学生用手势在相对应的高度摆出la的手势,以此类推。
(二)第二关 ——“点将”(视唱环节)这个环节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还能考验学生对手势及音高的准确认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音程的空间距离感,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
具体做法:在“兵”当中聆听老师给出的标准音“la”,然后根据老师摆出新的手势(不是“la”)唱出相对应的音高唱名,唱准了的同学为“将”(可选出两个或三个“将”再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先弹出“la”的标准音,然后师摆出mi的手势,学生唱出“mi”音,以此类推。
(三)第三关 ——“点队友”(旋律或和弦音程听辨)本环节除了考验“兵”对手势的认知和耳朵听辨的准确度外还同时考验了“将”的听辨以及观察能力。
具体做法:老师先摆出某一个音的手势,然后弹出包含这个音在内的旋律或和弦音程,让“兵”摆出另一个音的手势,然后每个“将”分别邀请其认为对的“兵”站到自己的身后,组成自己的“军团”(成团队后可再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摆do,然后在琴上弹奏“do - mi”或者“do-mi-so”,让学生摆出mi或者 so,以此类推(当然根据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弹奏和弦让学生听辨,训练和声听辨能力,对于班级合唱的孩子来说进入到这一关的前提是对“手势”的掌握应比较熟练,音高辩唱能力也要比较强才可进行)
(四)第四关——“唱响军歌”(视唱旋律短句、音程或和弦)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合唱必須拥有高度的团队协助意识,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经过多次磨合,但只要给他们机会学习和锻炼,一定会有惊喜出现。
具体做法:老师根据每个军团的人数以及学生能力灵活出题,可以是弹奏旋律短句(和弦)让学生模唱,也可出示短句歌谱让学生合作视唱,最终选出优胜军团接受表扬嘉奖。
“Music闯关小军团”的音准构建游戏是基于“柯尔文手势”教学而巧妙创设的,实操性比较强,确实能在低年级班级合唱里践行,从实践效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可行的。虽然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只要能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音准构建能力,何愁听不到学生准确美妙的歌唱!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2]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2011年9月版/
【关键词】手势;音准构建;低年级合唱
童声合唱一直以来就被誉为“天籁”,其纯真无暇之美犹如天堂之音,任何时候都是最猎摄人心的。而且,在新课标中,也郑重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于是作为孩子王国的学校便自然而然成为了合唱的摇篮基地,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都掀起了合唱的热潮,各种班级合唱比赛以及展演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让人眼花缭乱,一派热闹欢腾!但在欢腾底下,笔者看到了尴尬,不少班级合唱的音准堪忧,特别是低年级班级合唱的音准偏差(俗称“跑调”)现象犹为突出,这可不能轻视啊!要知道,没有音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歌唱!有人说:“我天生就五音不全!”其实不然,音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得到改善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音准构建呢?本文从“柯尔文手势”作为低年级音准构建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先导作用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关于首调唱名教学法的组成部分,由19世纪70年代的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是帮助初学儿童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练习及掌握准确歌唱的一种教学法。它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啊,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直观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音高的概念是相当迷惘的。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低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孩子他们往往误将音量的大小作为高音或低音的判定标准,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具象的高音低音,所以若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化,一定能帮助孩子理解音高的概念。而柯尔文手势正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让学生似乎“看到”音高,这种具象非常的直观,能很好的帮助孩子们树立起相对音高的概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调整以及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柯达伊教学体系时柯尔文手势便同时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不少音乐教师都借助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准构建的教学,时至今日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效。笔者也把“手势”引入了低年级班级合唱的教学当中,由于手势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模仿,在老师的引领下能较快明白音高的相对关系以及音程的空间距离,从最初的一个音、两个音逐渐增加到一个八度的音,学生们的进步是明显的。音高概念有了,但笔者又发现,要真正唱准每个音级乃至乐曲的旋律单靠打手势找音高的练习还是显得比较单一,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减弱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可是持续学习的关键啊!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在“柯尔文手势”教学的同时,巧妙创设了“Music闯关小军团”寓教于乐,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构建学生的音准能力,取得了非常明显效果。
三、“柯尔文手势”在低年级合唱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笔者创设的“Music闯关小军团”可谓是专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音准构建教学游戏。其遵循了由浅入深情节式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巧妙地将柯尔文手势渗入游戏当中,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以下是关于“Music闯关小军团”的简要解读:这个音准构建游戏共有四关,每关均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选择合作,在难易程度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增减,可持续性非常强,坚持开展对提高学生的音准确实有效。
(一)第一关 ——“点兵”(听唱环节)旨在训练听觉、调整音准以及学生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认知。
具体做法:全班学生通过聆听老师钢琴弹奏出的单音摆出相对应的手势,并能准确模唱,全对的同学首先都是“兵”。(本环节结束后可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在钢琴上弹“la”音,学生用手势在相对应的高度摆出la的手势,以此类推。
(二)第二关 ——“点将”(视唱环节)这个环节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还能考验学生对手势及音高的准确认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音程的空间距离感,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
具体做法:在“兵”当中聆听老师给出的标准音“la”,然后根据老师摆出新的手势(不是“la”)唱出相对应的音高唱名,唱准了的同学为“将”(可选出两个或三个“将”再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先弹出“la”的标准音,然后师摆出mi的手势,学生唱出“mi”音,以此类推。
(三)第三关 ——“点队友”(旋律或和弦音程听辨)本环节除了考验“兵”对手势的认知和耳朵听辨的准确度外还同时考验了“将”的听辨以及观察能力。
具体做法:老师先摆出某一个音的手势,然后弹出包含这个音在内的旋律或和弦音程,让“兵”摆出另一个音的手势,然后每个“将”分别邀请其认为对的“兵”站到自己的身后,组成自己的“军团”(成团队后可再进入下一关)
例如:师摆do,然后在琴上弹奏“do - mi”或者“do-mi-so”,让学生摆出mi或者 so,以此类推(当然根据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弹奏和弦让学生听辨,训练和声听辨能力,对于班级合唱的孩子来说进入到这一关的前提是对“手势”的掌握应比较熟练,音高辩唱能力也要比较强才可进行)
(四)第四关——“唱响军歌”(视唱旋律短句、音程或和弦)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合唱必須拥有高度的团队协助意识,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经过多次磨合,但只要给他们机会学习和锻炼,一定会有惊喜出现。
具体做法:老师根据每个军团的人数以及学生能力灵活出题,可以是弹奏旋律短句(和弦)让学生模唱,也可出示短句歌谱让学生合作视唱,最终选出优胜军团接受表扬嘉奖。
“Music闯关小军团”的音准构建游戏是基于“柯尔文手势”教学而巧妙创设的,实操性比较强,确实能在低年级班级合唱里践行,从实践效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可行的。虽然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只要能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音准构建能力,何愁听不到学生准确美妙的歌唱!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2]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2011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