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保守艺术的瑰宝,以它动听的音律、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浓郁的风格等特点,幼儿易为感受和体验,受到幼儿喜爱。《纲要》和《指南》中均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民间音乐渗透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间音乐文化启蒙与熏陶,激发其初步的热爱民间音乐文化情感,对培养幼儿音乐艺术素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音乐艺术保守具有不可替代的实际意义,使幼儿园音乐教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幼儿热爱家乡情感、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和丰富民间音乐的认知,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 民间音乐 音乐教育 教学活动 幼儿发展
民间音乐资源,是指全国各地域、各民族流传在民间的、传统的、各种风格的以音乐形式呈现的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教育课程或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材料总称。民间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有效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民族情感,还可以很好地拓展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和帮助儿童体验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魅力;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一、音乐欣赏活动中感受不同地域及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风格。
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是让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与活动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利用视频激发幼儿对即将要进行的活动产生兴趣,帮助其了解音乐作品内涵,丰富感知经验。例如大班在《赛马》活动过程中通过播放草原万马奔腾的视频,感受草原的壮观及万马奔腾的热烈和牧民的欢快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观看视频推进对音乐性质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大胆自信的表现赛马热烈奔腾及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结合“道具辅助法”创设一同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情境,利用幼儿自制的蒙古帽,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二、歌唱活动中渗透经典民间音乐,进一步感受民间音乐作品情绪情感及风格特点。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例如:在大班歌唱活动《编花篮》教师运用“范唱演示法”通过教师范唱示范法,使幼儿展开丰富想象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情绪情感及风格特点。教师运用“作品对比分析法”,直接让幼儿感知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节奏旋律变化、不同音乐风格等等。将节奏舒缓《摇篮曲》与节奏欢快《编花篮》这两首歌曲进行了对比欣赏,感受理解《摇篮曲》和《编花篮》不同的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了《编花篮》这首歌曲的欢快、活泼的特点,以及河南人民在劳动中将疲劳用歌声进行调节,使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快乐。
三、打击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了解和演奏民族乐器的能力。
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逐渐的把民间乐器与幼儿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沙球、碰铃、园舞板等配合起来,增强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声音的敏感性,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色。在《花好月圆》、《春江花月夜》、《鳳阳花鼓》等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为主的特点,运用与活动内容及音乐作品相关的图片、图谱引导、激发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活动中幼儿结合图谱进一步感受乐曲柔和轻盈、欢快愉悦、热闹欢腾的情感。通过演奏打击乐,感受了乐曲柔和、轻盈、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四、音乐韵律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创设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富有趣味的游戏情境,在听赏音乐作品之前或之后,以游戏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作品本身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进一步体验音乐。例如在律动《拾豆豆》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激趣法”结合歌曲内容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风格、形象等。幼儿一个人扮演胖丫丫,一个扮演俊妞妞,穿上红色肚兜兜来面对面一起来做拾豆豆的游戏。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性、游戏性、趣味性。进一步感受了歌曲中描绘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通过游戏或扮演角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乐曲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及音乐表现力。
五、结合区域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民间音乐活动。
以表演区游戏为切入点将民间音乐渗透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创设、投放及指导,如表演区结合主题将服装架进行分类,有序投放民族表演服饰,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同时结合幼儿开展教育活动丰富表演曲目《金孔雀》、《娃哈哈》、《茉莉花》等民间音乐,激发幼儿对民间音乐活动的参与兴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理论》中提到:“在幼儿启蒙时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可使幼儿从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将民间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相结合,以音乐形象感染和影响儿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幼儿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过程中真正喜爱、理解经典民间音乐,从而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教学活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3】《让经典音乐回归幼儿生活》作者:黄培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者:黄瑾 出版社:华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