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许多课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师应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献身科学的精神,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开掘创新的潜能,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科学品德。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品德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68-01
风云突变的利比亚局势继续诠释着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要求要加快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江泽民主席也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而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献身科学的精神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用这种精神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记住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学生开始时有些不好意思,但一会儿就嚷开了:有的说当科学家、有的说当解放军、有的说当医生……兴趣很高。我接着又说:“是呀,你们都是天才,如果你们一直坚持下来,将来都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可这坚持实在太难了,在坚持中,有的同学就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但科学家竺可桢却用了50年不懈的坚持,在70多岁的时候,他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带着随身 ‘四宝’到野外去搜取科学研究的资料。临终的前一天,他在床上还用颤动的手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 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正因为他的坚持,才成就了他的卓越……可见,科学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求实探索的热情和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更离不开长期的坚持。”当学生静静的听我讲述竺可桢的故事、颂扬他的精神的时候,我就把我的学生带进了竺可桢的精神世界,走入了他的灵魂,接受了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结合教材,培养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华民族要在世界竞争中自主、自强,必须发扬创新精神,而怀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学《叫三声夸克》一文,我首先要求学生梳理出科学家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然后引导学生探讨科学家们发现和证明“夸克”这种微粒子的过程;在探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而没有“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等疑问的产生,还会有原子核、强子、夸克的发现吗?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才会使科学研究不断的引向深入,要探索科学的奥秘,必须具有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的想象的科学精神。
三、重视实践,在综合性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语文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的观念,自觉地将学校、社会、自然联合起来。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就不会受教室的局限,而向大自然向人类社会去寻找科学的知识,去寻找科学的发现。因此,我们应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接近隔绝的状况,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如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课堂上我布置如下的作业: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57年,文章中介绍的“宇宙”内容,有些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现在有关宇宙研究的资料,或者请教地理老师,以“宇宙新发现”为题,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课后都非常乐意去完成这项作业。
四、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竺可桢做浙大校长时曾说:“科学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我们教育学生学科学,首先要培养其科学的品德。教学《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我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位著名科学家: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并没有这么做,她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镭是一种元素,属于全体人民,任何人不得拿它发财致富。”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学生对居里夫人勇于献身科学的伟大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更对其“人格的伟大”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然后我又结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若你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你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克隆技术,现在有一个恐怖组织的头头,为了担心他日后走上了断头台,他找到了你,让你给他克隆一个他自己或者给他克隆很多的器官,如果你答应了,你将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否则你将有生命危险,你将如何选择呢?”有一学生立即说道:“科学的发展是用来造福人类的,掌握科学技术要为大众谋幸福,解除大众的痛苦,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更不能供人民的罪人利用和享受,我宁愿死,也不贪图他的 ‘优厚待遇’。”他的铿锵的回答立即赢来了热烈的掌声。学生在鼓掌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总之,建设21世纪的中国,培养21世纪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2]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品德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68-01
风云突变的利比亚局势继续诠释着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要求要加快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江泽民主席也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而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献身科学的精神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用这种精神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记住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学生开始时有些不好意思,但一会儿就嚷开了:有的说当科学家、有的说当解放军、有的说当医生……兴趣很高。我接着又说:“是呀,你们都是天才,如果你们一直坚持下来,将来都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可这坚持实在太难了,在坚持中,有的同学就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但科学家竺可桢却用了50年不懈的坚持,在70多岁的时候,他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带着随身 ‘四宝’到野外去搜取科学研究的资料。临终的前一天,他在床上还用颤动的手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 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正因为他的坚持,才成就了他的卓越……可见,科学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求实探索的热情和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更离不开长期的坚持。”当学生静静的听我讲述竺可桢的故事、颂扬他的精神的时候,我就把我的学生带进了竺可桢的精神世界,走入了他的灵魂,接受了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结合教材,培养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华民族要在世界竞争中自主、自强,必须发扬创新精神,而怀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学《叫三声夸克》一文,我首先要求学生梳理出科学家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然后引导学生探讨科学家们发现和证明“夸克”这种微粒子的过程;在探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而没有“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等疑问的产生,还会有原子核、强子、夸克的发现吗?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才会使科学研究不断的引向深入,要探索科学的奥秘,必须具有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的想象的科学精神。
三、重视实践,在综合性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语文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的观念,自觉地将学校、社会、自然联合起来。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就不会受教室的局限,而向大自然向人类社会去寻找科学的知识,去寻找科学的发现。因此,我们应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接近隔绝的状况,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如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课堂上我布置如下的作业: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57年,文章中介绍的“宇宙”内容,有些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现在有关宇宙研究的资料,或者请教地理老师,以“宇宙新发现”为题,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课后都非常乐意去完成这项作业。
四、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竺可桢做浙大校长时曾说:“科学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我们教育学生学科学,首先要培养其科学的品德。教学《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我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位著名科学家: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并没有这么做,她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镭是一种元素,属于全体人民,任何人不得拿它发财致富。”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学生对居里夫人勇于献身科学的伟大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更对其“人格的伟大”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然后我又结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若你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你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克隆技术,现在有一个恐怖组织的头头,为了担心他日后走上了断头台,他找到了你,让你给他克隆一个他自己或者给他克隆很多的器官,如果你答应了,你将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否则你将有生命危险,你将如何选择呢?”有一学生立即说道:“科学的发展是用来造福人类的,掌握科学技术要为大众谋幸福,解除大众的痛苦,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更不能供人民的罪人利用和享受,我宁愿死,也不贪图他的 ‘优厚待遇’。”他的铿锵的回答立即赢来了热烈的掌声。学生在鼓掌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总之,建设21世纪的中国,培养21世纪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2]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