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图以只言片语把李超这个年轻的艺术家描述清楚其实并不简单。他是双鱼座,多重性格的复杂个体。最初见到或者接触他的时候,不管你是策展人还是经纪人或者评论家,他都是少言寡语的,除非在聊天中触及到某个“严肃而活泼”的话题,他则会机警地“有所回应”并告诉你一个荒诞却又“引经据典”的理由。之所以用“严肃而活泼”、“引经据典”二词,是因为这两个词能简短而有效地描述李超的作品基调,甚至可以概括李超本人的个人气场。
  李超是南方人,听起来就仿佛有点微妙的文人或历史指涉。他小时常常沉浸在对民国家风的回味与怀想当中,加之江南园林的熏染和国府往事的浸泡,使李超身上透露着一种年轻人所没有的厚重感,但又绝不单调,乐于清净,却又在聊天中不时机趣横生。
  其实,李超低调而温和的个性中潜藏了干脆利落和雷厉风行的特点,他在鲁美附中学习四年,少时热血沸腾的艺术激情和敬业的艺术理想从那时开始滋生并深入骨髓,凝练成他对艺术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持续至今;附中之际他就曾活跃于前卫的影像创作群体并策划青年影像活动,而后中央美院的求学经历也没有让他被学院的“造型课堂训练”所约束,他性格中不甘俗套的细胞与生猛的艺术突破力保留至今,使得他的绘画在语言层面上始终保有粗糙的“肌理”、结实的“笔触”,而在绘画形象上又显现出一个敏感者所不可缺失的“主体切入”的感染力。因此,他的作品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置身其境的”“形象憾人的”、明确而又具备“骨力”和“格调”的。
  作为艺术家,李超是年青一代中一个罕见的发自内心对国学传统充满极大好奇心,且乐于对其脉络一探究竟者。他对文人的雅趣和艺术人生、人生艺术的依存关系有敏锐而深入的把握,这也许有其家乡南京文人传统的潜在影响。从古代园林的一块匾、眼中的一枝梅,他就就能获得极大的想象空间,以此为线索进入传统文人的丰富世界,这些畅想和体验更使李超的艺术带有东方式的天马行空和意象的美。于是,当我们把李超的生活经历与作品面貌的关系联系起来观看时,可以看到,他有充分的理由突破自身体验与艺术表达的隔阂,形成画如其人的完整统一,自然天成不假雕饰,具象而真实可感,这是一个年轻艺术家踏实而难忍可贵之处,更是一个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挖掘所现。
  转入他的作品本身而谈,“主体切入”可以作为解读李超作品的一个关键词,他是用内在感觉画画,用内心情怀创作的人。那些所谓的油画形式限定,如构图、结构、线条,在他这里都只是一种媒介,而不是终极目标,他始终在堆积的笔触和松软如奶油的颜料层中寻找触觉的生命。在绘画的过程中,李超基本上没有事先设定好的某个形象,他常常在涂抹后的色域中和颜料肌理的厚度里面构想和游弋,在发呆许久之后,在颜料色彩和笔触所带来的质感中摸索出一个奇特的绘画形象,这是一种极具东方思维模式的绘画方式。传统文人在笔墨的微妙中体味山水人文,况味抒怀,而李超则通过油画颜料一笔接一笔的交叠和覆盖,体验东方式的书写和构筑自身艺术完善的乐趣。为此,在李超的作品中,每个形象的出现既可以与作品本身的材质、色域及线条本身发生关系,又能与作者脑海中过去潜在的艺术观念以及创作当下的即时感受发生关系,这正是古人所谓的“得意忘象”在李超绘画中的付诸实践。
  由于李超的绘画形象不是事先设定的,则其画路和题材是无限宽广的,只要是某形象印合了他的主观感受,他就可以在与肌理、笔触的“交战中”把形象构筑出来。特别是他近期的一批小幅绘画,往往是在色彩铺陈到一定程度之后,以画面的某个中心开始“出笔”,凌空而起,画出一直红梅或是一匹独角兽、几个劳作的人或是几块礁石,一扇门或者一片海……这种“非设定”的目标在绘画的机缘巧合中偶然天成,如同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奇石,虽为人工堆砌却毫无做作之感。李超的绘画也仿佛古人砌石那样“巧夺天工”,仿佛没有任何人为的规则和约束,没有构图、比例,没有场景的喻射也就没有固定的叙事准则,没有三维造型的限定也就没有形象描绘的定律。因此,李超的绘画实质意义在于“书写”,一种追求手心相印的表述方式,笔底的形象成为一个物质的载体,承载的他绘画思维的落脚点及结果;“绘”的过程和“绘”的体会才是让李超心旷神怡的地方,而形象的出现是过程之后的意外惊喜。在这一点上,李超显然超出了同代人对绘画的理解,超脱了艺术叙事或者艺术抒情的模式,而直接上升到“艺术自娱”的纯粹状态中,把艺术表达和性情陶养融汇在一起,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视野。
  由此,李超绘画中的肌理和色彩的堆叠绝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和炫技,其绘画形象也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叙事或者讨喜的图案。在李超这里,颜料物质的表面堆砌只是一种确认油画本身的手段,而内在的是其全方位的“主体意识的切入”,他一方面是在油画媒材的领域内体验、感悟近代大家吴昌硕等人绘画的“写意精神”和清晰独立的“个人风貌”,另一方面,他强烈的“主体表达”意识,不仅在油画媒介本身——色彩张力、形状的不朽、笔法的激烈、形象的尖锐等方面继承了西方表现主义的传统,更是在精神层面以中国文人绘画为桥梁穿越油画媒材的界限,以一个年轻人特有的敏锐和新鲜感受去突破和诠释当代架上绘画。
  李超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其聪颖的资质也以此角度可窥见一斑。
其他文献
大家对哈瓦那双年展的历史性角色一直有着错误的认知,的确令人震惊。这一盛会最近迎来了它的二十五周年纪念,可以说是驰名国际,且还因其举办地的特殊性,颇具相当的性吸引力。然而除了它的规模巨大之外,通常都被认为是非主流且有些混乱的双年展。大家对它在引领国际艺术圈向今日更宽广领域的转型中所担当的开创性角色知之甚少,是它挣脱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所处的封闭境地,改变了主流的传承。展览研究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学
期刊
未知博物馆的产生,一方面是基于对博物馆制度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对未知的思考。他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博物馆,传统的博物馆的功能是收集整理历史上已存在的文化或艺术事实,它的价值判断是权威性的,并将这一价值判断传播给大众,大众到博物馆是接受教育的,传统博物馆是一个权威价值系统,它的价值观通常是保守而陈旧的。另外,在中国博物馆系统连这样的功能也是缺位的,学术价值的评判缺乏独公正的标准,一方面是学术基础文化研究的
期刊
启蒙为自己开了理性的药方。在这个意义上,当理性被设置为绝对并开始检验生活的一切领域时,对现行体制,国家和教会来说是危险的。理论上讲,每个个体的启蒙理性,无论他的出身,他都有权利参与这一检验。这一检验的标准是逻辑,而且是世俗的逻辑。对国家来说这导致权力的分立,政治党派的产生,议会的商议决策——这剥夺了国王的绝对君权。君权不再来自上帝的神恩,它不再居于法律之上。对教会来说这一后果同样深刻。当传教团,特
期刊
新媒体发展在中国有两个主要的线索,一个是录像艺术发展自80年代,一个是来自国际的新媒体艺术展览,如2002年的MAAP亚太媒体艺术。第一个线索衍生出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的《影像现象》于1996年,以及后来的《97录像艺术观摩》于1997年。而后一个线索则与新媒体国际化展览,构建了更深入之可能,之后2004—2006年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2008和2011年的《媒体中国》系列都是在这个线
期刊
塞格尔对所谓的视觉艺术的艺术实践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的作品力图否定物质对象。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现在探讨的纸上美术馆将在表现方式上略有不同。  塞格尔对美术馆的功用富有兴趣,如何治理社会已经成为他实践的核心思想。通过在机构框架内展示他的作品,他给展馆设置中已然存在的结构和进程的意义带来了不确定性。他坚信展览作为一种展示的形式能够使个体对他构建的情境提供框架。  纸上美术馆的论题使得博物馆成为一
期刊
北京  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作品2008-2011  展期:2011年9月24日—2011年10月15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  背离自己,“抽掉最有力量的一根支柱”,建构新的可能性。这是向京在这个阶段为自己设立的前提,相对于以螺旋式的扩展来提升表达幅度的方法,她的态度显得更为决绝,对她来说,抽掉支柱即意味着放弃从前的那种对于生命内部世界的个人化的内在透视方式,转而要以组构性的现场和文学化的暗喻
期刊
动物研究与哲学    本书主要涉及哲学领域,同时它又隶属动物研究这一新兴跨学科领域。在动物研究之确切构成的定义方面,人们还没有达成广泛一致的意见。但是,很显然,该领域内的大多数作者和积极分子已经在某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动物问题应该成为当代批评话语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科学和人文领域内的大多数学科对动物问题的反应与这一观点截然相反。例如,就我所处的哲学学科而言,英美哲学家通常将动物问题贬低为环
期刊
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看,艺术的发生、发展均与人类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情感作为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贯穿了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一点不用展开细说了,已经成为共识性的认同了。情感作为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必需的资源,它将直接产生创作动机,调动意识和身体的各个部分进入艺术表现临战状态,这种冲动是情感的原生态体现。简单地说艺术创作过程是将情感冲动演化为特定的符号,来传播意识和观念方面的信息。也可以说艺术创作是将纷乱
期刊
大多时候,人们认为美术馆只是一个展示艺术史的地方,一个将过去的作品分门别类的储藏库。然而,对我而言,另一种关于美术馆的观点远比这种观点要切实。这种新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美术馆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以及其他文化中,美术馆的角色都正在拓展延伸。简言之,上述观点把美术馆看成一个自我管理之地,一种自由政府或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美术馆作为一种世俗的礼制,颁布并实施
期刊
贝尔廷在这个短小的章节中引用温克尔曼、瓦萨里等人的例子简述艺术史叙述模式成型的具体环境和过程。温克尔曼的例子被学者们无数次地引用和评述。在他奠基性的著作《古代艺术历史》中,温克尔曼用热烈而独具文采的笔触高声颂扬古希腊艺术,推崇它为人性的美与神性之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呼唤人们回到古希腊,因为只有在那里,人类才有可能变得伟大。有趣的是,这位用“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赞美古希腊艺术、在拉奥孔身上发现灵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