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 自主 有效
英语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掌握美妙的技巧,投入真挚强烈的情感,时刻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合适情境,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英语应该成为学生容易并乐意掌握的第二语言。
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总结,逐步提高教学艺术,努力创设有效课堂。
一、利用English corner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
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在课堂上说些英语,而课外往往羞于启齿。因此,作为我校的英语课堂特色之一——我们一直利用English corner,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主动、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导入效果很好。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使用一些简单的指令语言,如“Work in groups”、“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等。如果有些英语句子学生听不懂,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做到语言表情化、动作化,如“Close your books”、“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同时伴以相应的动作,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听得懂了。
当然,用英语教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训练。课前口语会话的坚持,往往会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
T:Nice to see you!
Ss:Nice to see you,too!
T:How are you?
Ss:I’m fine, thank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s….
每组对话反复操练一周,可让学生单个回答或集体回答,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熟练,便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根据教材内容,每隔一周重组对话,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听得到了强化,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很自然地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
在课堂中,可针对课文需要,准备新颖、丰富多彩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on、in、under、behind等方位介词时,我拿着一支钢笔边说边示范:I have a pen,I put this pen on the desk.Where’s the pen?It’s on the desk.把这些话重复两遍,并把后两句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明白介词“on”的意思。以相同的方式教学其他介词,介词相互之间的区别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多种形式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演讲式
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要坚持让学生进行限时演讲。每堂课上课开始,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内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做,并要标新立异,使用他们自己组织的语言。开始时,有的学生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经过几番训练,他们的神态就趋于自然,用词也比较准确。
2.表演式
如在初三下册unit 3 Reading《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学了“Martin's problem”后,让学生创设出“Martin and his mother’s conversation”,表演者身临其境,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接受得快,提高了英语的实用性。
3.互问式
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用pair-work的形式使每个人都动口动脑,让学生根据课文编出问题,互相问答,形式可多样,如发现错误共同纠正。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回答,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反映能力与应变能力。
4.复述式
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改写或复述,有时也可通过看图的形式,再现情境让学生复述。这样做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四、创设有效的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环境,是实现课堂多样化、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竞争中,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证学习兴趣,也能产生较大的求知驱动力。如复习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教师可先将学过的动词dance、read、walk等写在多张卡片上,把学生分成A、B、C、D四组,再依次请每组的一个学生抽出一张卡片,并做出卡片上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然后提问:“What’s he/she doing?”要求该组学生所代表的那组同学回答,对回答正确者,可给予一定的奖赏。这样的竞争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 自主 有效
英语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掌握美妙的技巧,投入真挚强烈的情感,时刻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合适情境,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英语应该成为学生容易并乐意掌握的第二语言。
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总结,逐步提高教学艺术,努力创设有效课堂。
一、利用English corner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
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在课堂上说些英语,而课外往往羞于启齿。因此,作为我校的英语课堂特色之一——我们一直利用English corner,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主动、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导入效果很好。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使用一些简单的指令语言,如“Work in groups”、“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等。如果有些英语句子学生听不懂,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做到语言表情化、动作化,如“Close your books”、“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同时伴以相应的动作,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听得懂了。
当然,用英语教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训练。课前口语会话的坚持,往往会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
T:Nice to see you!
Ss:Nice to see you,too!
T:How are you?
Ss:I’m fine, thank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s….
每组对话反复操练一周,可让学生单个回答或集体回答,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熟练,便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根据教材内容,每隔一周重组对话,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听得到了强化,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很自然地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
在课堂中,可针对课文需要,准备新颖、丰富多彩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on、in、under、behind等方位介词时,我拿着一支钢笔边说边示范:I have a pen,I put this pen on the desk.Where’s the pen?It’s on the desk.把这些话重复两遍,并把后两句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明白介词“on”的意思。以相同的方式教学其他介词,介词相互之间的区别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多种形式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演讲式
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要坚持让学生进行限时演讲。每堂课上课开始,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内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做,并要标新立异,使用他们自己组织的语言。开始时,有的学生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经过几番训练,他们的神态就趋于自然,用词也比较准确。
2.表演式
如在初三下册unit 3 Reading《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学了“Martin's problem”后,让学生创设出“Martin and his mother’s conversation”,表演者身临其境,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接受得快,提高了英语的实用性。
3.互问式
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用pair-work的形式使每个人都动口动脑,让学生根据课文编出问题,互相问答,形式可多样,如发现错误共同纠正。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回答,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反映能力与应变能力。
4.复述式
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改写或复述,有时也可通过看图的形式,再现情境让学生复述。这样做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四、创设有效的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环境,是实现课堂多样化、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竞争中,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证学习兴趣,也能产生较大的求知驱动力。如复习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教师可先将学过的动词dance、read、walk等写在多张卡片上,把学生分成A、B、C、D四组,再依次请每组的一个学生抽出一张卡片,并做出卡片上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然后提问:“What’s he/she doing?”要求该组学生所代表的那组同学回答,对回答正确者,可给予一定的奖赏。这样的竞争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