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尤其对于初中及以后的学生而言,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而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是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的。
一、预习的目的
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甚至说,每节课预习10分钟,就可节省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一般而言,预习是指在听课之前主动地了解和钻研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是为听课做好准备。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水平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学生很难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力,只会用“有限的精力”来学习。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二、不正确的观点
有的学生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白白浪费时间。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课前把新课的内容都学习过了,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提不起精神听课。也有的学生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往往只是草草地浏览一遍,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预习的目的、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造成的。还有一种观点是通过各种学习班提前学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三、预习的作用
预习可以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果不经过预习,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往往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去记。由于忙着抄板书,便没有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经过预习,记笔记就会有的放矢。
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
四、预习的方法
预习的方法是阅读教材,了解新知识的内容、课后练习和习题,对不懂的问题用笔标出。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预习要有所选择。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进学习方法,一下子全线出击,门门课都预习,可能是不现实的。首先是时间没那么多,其次是预习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可以先选择一两门学起来感到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等尝到甜头、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比较熟练的预习技能后,再逐步扩大预习的范围。预习也不要平均用力,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不作为预习的重点,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薄弱学科上。
五、预习的时间安排
预习的时间安排和预习的程度,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不同科目的特点而定。预习一般放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以后进行。如果时间充裕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如果时间比较紧,就要有选择地进行预习,对教材初步领会即可。另外,有决心的学生最好能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进行阶段预习(预习章节和单元的内容)和学期预习(预习整本书的内容),以掌握学习的主动。对于知识点多、事实多、难度不大的科目,如历史、生物等,可以只做比较粗略的预习,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而对于逻辑性强、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数学、物理等,最好采用精细的方式进行预习。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也许会认为:既然老师上课要讲,到时候认真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有的同学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预习的目的
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甚至说,每节课预习10分钟,就可节省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一般而言,预习是指在听课之前主动地了解和钻研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是为听课做好准备。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水平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学生很难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力,只会用“有限的精力”来学习。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二、不正确的观点
有的学生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白白浪费时间。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课前把新课的内容都学习过了,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提不起精神听课。也有的学生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往往只是草草地浏览一遍,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预习的目的、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造成的。还有一种观点是通过各种学习班提前学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三、预习的作用
预习可以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果不经过预习,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往往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去记。由于忙着抄板书,便没有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经过预习,记笔记就会有的放矢。
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
四、预习的方法
预习的方法是阅读教材,了解新知识的内容、课后练习和习题,对不懂的问题用笔标出。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预习要有所选择。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进学习方法,一下子全线出击,门门课都预习,可能是不现实的。首先是时间没那么多,其次是预习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可以先选择一两门学起来感到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等尝到甜头、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比较熟练的预习技能后,再逐步扩大预习的范围。预习也不要平均用力,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不作为预习的重点,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薄弱学科上。
五、预习的时间安排
预习的时间安排和预习的程度,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不同科目的特点而定。预习一般放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以后进行。如果时间充裕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如果时间比较紧,就要有选择地进行预习,对教材初步领会即可。另外,有决心的学生最好能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进行阶段预习(预习章节和单元的内容)和学期预习(预习整本书的内容),以掌握学习的主动。对于知识点多、事实多、难度不大的科目,如历史、生物等,可以只做比较粗略的预习,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而对于逻辑性强、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数学、物理等,最好采用精细的方式进行预习。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也许会认为:既然老师上课要讲,到时候认真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有的同学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