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时代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物或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篆刻;印宗秦汉;印外求印;写意印风;传统工稳印风
“篆刻”是对以艺术为目的的印章形式的称谓,“篆”,篆书,“刻”,雕刻,从表面意思讲,篆刻就是以刀代笔、以篆书为体、以印石为载体而进行的刊刻艺术形式。当篆刻从实用功能的印章演化成独立的艺术形式时,印章和篆刻的含义便分道扬镳。篆刻艺术便开始了它烂漫多姿的历史进程。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的起源,应当追溯到印章的起源。从已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已在陶器上刻画印痕,至商周时期陶器上已有不同类型的印陶,因此可以说印陶的出现和使用便是篆刻的一个起源。随后瑰丽繁杂的先秦古玺已经呈现出完整的印章形式,成为篆刻丰富的艺术宝库。
二、雄强灿烂的秦汉印
秦汉印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秦统一六国后,以摹印篆来铸刻印章。摹印篆以平直方正为主,方中寓圆,能够较好地适应规整的印面形式,并为随后汉印的诞生创造了基础。至汉以后,汉人在秦摹印篆的基础上将文字彻底的“印化”,篆刻艺术便迈入了特立独行的汉印时期。
汉印在表象上给人以平正方直的直观感受,然而这种看似平淡的形式却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识。汉印中还出现了鸟虫篆这种极具装饰意趣的印式,以及人物、动物、建筑等图像肖形印,均成为篆刻艺术在汉代发展的绝响之作。正因为汉印的灿烂多姿和朴素艺术本质使之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印宗秦汉”成为初学篆刻的不二法门。(如图1)
三、流派纷呈的明清篆刻
明清篆刻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此时的篆刻已完全摆脱印章的实用目的,印章的制作也不再是职业的印工匠人,而转换为以文人为创作主体,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因而称之为明清流派印或明清文人印。
文彭和何震是明清篆刻艺术的先驱者,被后人尊为“流派印之祖”。清朝中叶的印人已经不再是对汉印的简单模仿,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这一阶段以丁敬和邓石如为代表,他们走在探索者的最前列,成为不同风格的两面旗帜。
丁敬以切刀治印,开创了世称“浙派”的篆刻风格,其弟子和追随者众多,尤以蒋仁、黄易、奚冈三人为最,与丁敬合称“西泠四家”。同时期的邓石如能够打破当时浙派独霸印坛的局面,独树“印从书出”的大旗,将书法和篆刻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他在篆刻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如图2)
而崛起于晚清印坛的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三位大家则成为明清篆刻艺术成熟的标志性人物。赵之谦将考古发现和前人未用的碑刻文字、铜镜铭文、诏版货币文字、砖瓦陶文等全部吸收并化用,成为“印外求印”的大家,也奠定了他在明清印坛上的不朽地位。黄牧甫也是一位“印外求印”的大家,众多刻石文字、三代吉金等均能借鉴,最终融会吸收而作用于篆刻。黄氏印面光洁,残破较少,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平中求险,体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与黄牧甫同时期的吴昌硕,他的创作方法依旧是“印外求印”。吴氏篆刻与其书法有很大的关联,它尤以浑穆沉雄的篆书名噪于世,其篆刻作品有着和书法同样的风格取向。其篆刻作品给人以风樯阵马、苍拙朦胧之美。他是明清篆刻艺术发展成熟最重要、最鲜明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开创了写意印风的辉煌篇章,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家。(如图3、4、5 )
四、个性张扬的现代篆刻
现代篆刻以体现个人性情、展现个人风貌为创作特征。齐白石、来楚生、简经纶、陈巨来四位可以说是现代篆刻的代表人物。
齐白石以汉印为基础,以单刀直冲的方法创作了个性鲜明的篆刻作品。齐氏作品给人以痛快淋漓、力可抗鼎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来楚生的篆刻作品同样以秦汉印为根基,但营造出一种朦胧古拙、意通古今的写意美。简经纶独以甲骨文入印,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篆刻新形式。陈巨来一生钟情于圆朱文印,其作品沉静秀美,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如图6、7)
当代篆刻较之前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长足的进步。且以写意印风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形式,作者对个性的强烈表达和情感宣泄不断催促着篆刻艺术的前进。
五、新时代下篆刻艺术发展的趋势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造就。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必将呈现更加多彩多姿的趋势。
首先,写意印风将会成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主力军。现代篆刻因与写意画有着共通之处,所以篆刻便借用“写意”一词来定义那些个性张扬、直抒胸臆,与传统工稳印风相对的篆刻形式。写意印最宜于表达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且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又能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因此被当代创作者广泛接受,继而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
写意印贵在自然而又有新意,寓巧于拙,方寸之间有万千气象,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相辅相成,它更强调作品的意趣和格调,更注重作者自身的艺术造诣和综合素养。(如图8、9 )
其次,对传统工稳印风的继承和发展依然是众多印人追求的目标。传统工稳印风的学习依然离不开“印宗秦汉”和“印外求印”,应当取法乎上,追根溯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印外功夫的修炼,只有这样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够登堂而入室,继而探索发展的方向。
六、结语
篆刻是门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它将书法、绘画、雕刻、文字学、考古学等众多学术融为一体。篆刻的创作和创新,一方面要求作者在篆刻的范畴里能够深入探索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作者在印外的诸多学识修养上有着广泛的宽度和深沉的厚度。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变化之后,篆刻艺术更加显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我们也期待古老的篆刻艺术焕发出更加绚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熊.篆刻十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通过对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时代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物或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篆刻;印宗秦汉;印外求印;写意印风;传统工稳印风
“篆刻”是对以艺术为目的的印章形式的称谓,“篆”,篆书,“刻”,雕刻,从表面意思讲,篆刻就是以刀代笔、以篆书为体、以印石为载体而进行的刊刻艺术形式。当篆刻从实用功能的印章演化成独立的艺术形式时,印章和篆刻的含义便分道扬镳。篆刻艺术便开始了它烂漫多姿的历史进程。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的起源,应当追溯到印章的起源。从已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已在陶器上刻画印痕,至商周时期陶器上已有不同类型的印陶,因此可以说印陶的出现和使用便是篆刻的一个起源。随后瑰丽繁杂的先秦古玺已经呈现出完整的印章形式,成为篆刻丰富的艺术宝库。
二、雄强灿烂的秦汉印
秦汉印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秦统一六国后,以摹印篆来铸刻印章。摹印篆以平直方正为主,方中寓圆,能够较好地适应规整的印面形式,并为随后汉印的诞生创造了基础。至汉以后,汉人在秦摹印篆的基础上将文字彻底的“印化”,篆刻艺术便迈入了特立独行的汉印时期。
汉印在表象上给人以平正方直的直观感受,然而这种看似平淡的形式却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识。汉印中还出现了鸟虫篆这种极具装饰意趣的印式,以及人物、动物、建筑等图像肖形印,均成为篆刻艺术在汉代发展的绝响之作。正因为汉印的灿烂多姿和朴素艺术本质使之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印宗秦汉”成为初学篆刻的不二法门。(如图1)
三、流派纷呈的明清篆刻
明清篆刻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此时的篆刻已完全摆脱印章的实用目的,印章的制作也不再是职业的印工匠人,而转换为以文人为创作主体,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因而称之为明清流派印或明清文人印。
文彭和何震是明清篆刻艺术的先驱者,被后人尊为“流派印之祖”。清朝中叶的印人已经不再是对汉印的简单模仿,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这一阶段以丁敬和邓石如为代表,他们走在探索者的最前列,成为不同风格的两面旗帜。
丁敬以切刀治印,开创了世称“浙派”的篆刻风格,其弟子和追随者众多,尤以蒋仁、黄易、奚冈三人为最,与丁敬合称“西泠四家”。同时期的邓石如能够打破当时浙派独霸印坛的局面,独树“印从书出”的大旗,将书法和篆刻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他在篆刻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如图2)
而崛起于晚清印坛的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三位大家则成为明清篆刻艺术成熟的标志性人物。赵之谦将考古发现和前人未用的碑刻文字、铜镜铭文、诏版货币文字、砖瓦陶文等全部吸收并化用,成为“印外求印”的大家,也奠定了他在明清印坛上的不朽地位。黄牧甫也是一位“印外求印”的大家,众多刻石文字、三代吉金等均能借鉴,最终融会吸收而作用于篆刻。黄氏印面光洁,残破较少,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平中求险,体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与黄牧甫同时期的吴昌硕,他的创作方法依旧是“印外求印”。吴氏篆刻与其书法有很大的关联,它尤以浑穆沉雄的篆书名噪于世,其篆刻作品有着和书法同样的风格取向。其篆刻作品给人以风樯阵马、苍拙朦胧之美。他是明清篆刻艺术发展成熟最重要、最鲜明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开创了写意印风的辉煌篇章,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家。(如图3、4、5 )
四、个性张扬的现代篆刻
现代篆刻以体现个人性情、展现个人风貌为创作特征。齐白石、来楚生、简经纶、陈巨来四位可以说是现代篆刻的代表人物。
齐白石以汉印为基础,以单刀直冲的方法创作了个性鲜明的篆刻作品。齐氏作品给人以痛快淋漓、力可抗鼎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来楚生的篆刻作品同样以秦汉印为根基,但营造出一种朦胧古拙、意通古今的写意美。简经纶独以甲骨文入印,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篆刻新形式。陈巨来一生钟情于圆朱文印,其作品沉静秀美,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如图6、7)
当代篆刻较之前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长足的进步。且以写意印风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形式,作者对个性的强烈表达和情感宣泄不断催促着篆刻艺术的前进。
五、新时代下篆刻艺术发展的趋势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造就。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篆刻艺术的发展必将呈现更加多彩多姿的趋势。
首先,写意印风将会成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主力军。现代篆刻因与写意画有着共通之处,所以篆刻便借用“写意”一词来定义那些个性张扬、直抒胸臆,与传统工稳印风相对的篆刻形式。写意印最宜于表达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且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又能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因此被当代创作者广泛接受,继而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
写意印贵在自然而又有新意,寓巧于拙,方寸之间有万千气象,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相辅相成,它更强调作品的意趣和格调,更注重作者自身的艺术造诣和综合素养。(如图8、9 )
其次,对传统工稳印风的继承和发展依然是众多印人追求的目标。传统工稳印风的学习依然离不开“印宗秦汉”和“印外求印”,应当取法乎上,追根溯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印外功夫的修炼,只有这样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够登堂而入室,继而探索发展的方向。
六、结语
篆刻是门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它将书法、绘画、雕刻、文字学、考古学等众多学术融为一体。篆刻的创作和创新,一方面要求作者在篆刻的范畴里能够深入探索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作者在印外的诸多学识修养上有着广泛的宽度和深沉的厚度。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变化之后,篆刻艺术更加显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我们也期待古老的篆刻艺术焕发出更加绚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熊.篆刻十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