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与地道战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京剧《四郎探母》剧照。谭小培饰演杨延辉,张春彦(左)饰演杨六郎。图/FOTOE

  杨延昭(在民间,常被称之为杨六郎)是杨家将的第二代,他的敌人是辽军。宋真宗咸平二年七月(999年),宋廷调杨延昭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负责保州、安肃军梁门和广信军遂城三地的军事防御。这三个地方大概相当于今天河北保定市以及保定市辖徐水县地界。
  杨延昭调任保州那年冬天,辽军南下攻击遂城(威虏军)。其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河北保定徐水县西面一点,正好处于杨延昭的防区。遂城不大,面对优势辽军的围困,如果没有救兵,城破是早晚的事情。杨延昭一边命令人将边情紧急的情况传往后方,请求救援,一边则作守城准备。可是,宋军高阳关行营都部署傅潜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他迁延逗留,援军迟迟不到。遂城被辽军重重围困,辽军攻击猛烈,箭如雨下,士卒蚁附,攀墙攻击。杨延昭与辽军激战多日,城池岿然不动。但辽军毕竟人多势众,而萧太后也来到遂城督战。如果援兵再不来,杨延昭纵然有勇有谋,就凭他手中的三千士卒,这小小的遂城,估计也是守不住的。就在这危急时刻,寒潮抵达遂城地区。杨延昭赶紧命令遂城军民把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下来,遂城那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墙,被冰完全冻上,变得坚硬无比,也光滑得无法攀爬。辽军再次攻击遂城不能得手,只有恨恨离开。杨延昭趁着辽军撤退的混乱,趁机打开城门杀出,一路追杀,斩获不少。因为此战的胜利,杨延昭被升任莫州刺史,并受到宋真宗的召见。一年后,杨延昭又被擢升为莫州团练使。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冬,宋辽爆发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杨延昭是这次骑兵大会战的参与者,他主要负责羊山设伏、阻击作战,此战辽军失败。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杨延昭改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九年后,老死任上。在杨家将故事里有“威震三关说六郎”一说,“三关”是指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北宋时候都属于高阳关辖区。
  既然,杨延昭来到了高阳关辖区,那古高阳关北面的今天河北省永清县发现的宋代地道,就跟杨延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很多人都看过一部抗日电影《地道战》,河北百姓利用地道战与日本鬼子周旋,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杨延昭的战功里,有没有地道战的成分呢?
  永清县地道是在清代末年发现的,经过学者考证,大概判定时间为宋辽战争期间,《澶渊之盟》签订之前。从地道修筑的规模来看,地道用青砖修筑,出口都是经过专门隐蔽,一般很难发现。这条地道一头是永清,分别通往东南的淤口关以及西南的益津关。这么大规模的地道,应该是官方修筑工程,不像普通百姓的藏身之处。这条地道与杨延昭有关吗?
  首先,杨延昭战功卓著的时期,大抵是在1004年《澶渊之盟》签订之前,这段时间杨延昭主要活动于保州、易县、遂城、满城一线,这与高阳关有点距离,不在一个地理范围内。当杨延昭出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的时候,宋辽已经签订合约,所以历史上不可能存在杨延昭“威震三关”的可能。都停火了,还怎么威震敌人呢?
  其次,从地理上说,永清县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前,一度是宋人防区,但随着宋辽双方边境线的确定,永清县最终归于辽国。杨延昭调任高阳关之后,不太可能在敌境内这么大张旗鼓地修地道吧?当然,宋辽战争中宋人多有挖地道的先例,比如雍熙北伐中,宋军攻击幽州城就曾经使用过地道战,那种静悄悄的土工作业也是有的。但是,如此规模的地道修建要修到让敌人全然不知,这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从时间上说,宋人倒是真有时间修建这么一条地道。因为从太宗雍熙北伐结束后,直到宋辽合约签订,辽军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从东路南下侵宋,这段时间里,宋人倒是有机会秘密修筑地道。而当宋辽和议之后,这已修建好的地道便被官方三缄其口,毕竟如此秘密的敌对工程还是不让辽国人知道的好。
  杨延昭是否知道这条地道,笔者不得而知。不过杨六郎那威震敌胆的战功,怕是与这些地道没有多少关系。
其他文献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这样的乱世容易成就英雄豪杰,却不能诞生稳定的政治世家。来自湖南乡间的曾国藩趁势而起,既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获取富贵,又在朝廷的猜忌之下保持势力。曾家繁衍富贵至民国时期,成为近代首屈一指的权贵家族。  曾国藩:褒贬不一的人臣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普通农家。祖父曾玉屏靠勤勉耕种、勤俭持家让全家人过上
期刊
在战争史上,什么武器最具毁灭性与战斗力?答案并不是刀剑、机关枪、坦克或原子弹。另一种武器攸关更多人的生死,而且决定了无数冲突的结果。它如此明显,以至于很容易被忽视:那便是食物。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于食物供应的控制。自从远古时代以来,食物作为武器的力量便已得到认可。公元4世纪的罗马军事家维吉提乌斯指出:“挨饿比战役更易摧毁一支军队,而饥饿比刀剑还要凶残。”他也引述一句军事格言:“任何不提供食物和其他
期刊
APEC,全称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是亚太区域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国际论坛,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  从1994年的印尼峰会开始,峰会主办方几乎都会提供当地的民族服饰或是纪念衣物给与会的各成员方领导人穿着并拍摄集体合照,而每次峰会主办方会提供何种服装也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APEC峰会
期刊
陈岱孙先生是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他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这虽是陈岱孙先生的自谦之词,但观其一生,他的确把教书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陈岱孙在80多岁时还在讲台上讲课,90多岁时还能带研究生,95岁时依然在主持博士生的毕业答辩。难怪有人感叹,只这一件事,足以让人景仰百年。  陈岱孙先生一生几乎述而不作,《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是其唯一的专著,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
期刊
中村初代既虚弱又穷困,但她勇敢地开始了在贫困线上长达数年的挣扎,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她修好了生锈的缝纫机,开始接一些缝纫的活计,还给一些境况较好的邻居打扫卫生、洗衣服洗碗。不过她很容易疲惫,只好每工作三天就休息两天,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连续工作一周,她就会随后休息三四天。她挣的钱只够买食物。  在这种艰苦的日子里,她病倒了。她的肚子隆起,并开始腹泻,疼得根本没法工作。附近的一个医生来给她看病
期刊
老舍,(1899年-1966年),字舍予,多难受啊!”笔名老舍。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生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所以老舍常说:“我的生日好记,过小年,祭灶,那就是我诞生的那天。”2015年1月11日,距离老舍的农历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老舍之子舒乙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彼岸书店聊起了老舍的人生
期刊
裁撤旧兵  签订《马关条约》后不久,清政府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巨额战争赔款。光绪皇帝表态:“从此我君臣上下,希望艰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实力研求,亟求兴革。”  当时,开源无路,负责筹款的户部马上给光绪皇帝想了个节流的办法,奏称:财政入不敷出,无以为继,请旨将全国绿营一律挑留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这个建议,几乎将绿旗兵一网打尽。  是时,甲午新败,社会上的确对以绿旗兵为主的旧军
期刊
对于华西坝,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那里有华西医院,这个医院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3位;陌生,就是我们不知道除了医院,这里还有什么,有过怎样辉煌的历史。  在民国,文人称华西坝为“坝上”,就像称上海为“海上”、“沪上”,管杭州叫“湖上”,并以之指代成都。抗战之时,华西坝荟萃了中国最好的五所基督教教会大学,有大学亦有大师,已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地标,完全可以媲美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西南联大。  但
期刊
1992年,北京长安街上的黄色“面的”。图/ 王文波/CFP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出租车出行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90年代初期,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最为常见的一种出租车就是“面的”。为了方便乘客识别,这种小面包车被涂成黄色,人们戏称之为“黄虫”。“面的”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以乘坐七名乘客,甚至可以运送洗衣机、冰箱等大件物品,十分符合当时百姓的需求。因此,除了地铁和公交车,那
期刊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个盛世,有名的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明朝有两个可归入“盛世”的时期:一个是“仁宣之治”,一个是“弘治中兴”。明末清初时,有人也把万历时期也说成一个盛世,但后来又有言论称明朝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此后少有人再把万历朝称为盛世了。  明朝治世:仁宣之治  仁、宣,指的是明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和他的儿子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与其他盛世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