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网络真正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它所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恰恰切合了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空间。
网络的这些特征在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他们会认为没人认识“我”,所以不必为“我”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任,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侵犯隐私权、色情信息泛滥、谣言惑众、计算机病毒肆意传播、黑客骚扰等等,这些不道德甚至犯罪行为的存在严重危及网络的安全和正常发展,破坏着人类传统的良俗和美德。
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需要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法律制度的健全。但任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不可能没有任何缺陷。网络安全漏洞无处不在,网络攻击与防范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无休止的、不可能决出胜负的较量。法律制度具有约束力强等优势,利用法律手段调整网络空间的社会关系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网络技术和法律都不能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没有中心,没有明确的国界或地区界限,不受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的左右、操纵和控制,使社会道德评价难以进行,道德他律的作用弱化。这就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使网络道德充分发挥其功能,通过“慎独”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慎独”修为的倡导主要可见于《大学》、《中庸》之中。《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大学生在“独”的状态下,自觉地用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不让坏的、恶的、邪的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强调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更知耻。”
那么,青年大学生在具体行为中当如何践行“慎独”思想的教育呢?践行“慎独”教育。要做到慎言、慎微和慎隐。
目前网络社会主要还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交流之目的。故而慎言首先要保证不出污秽之言,语言文明。其次。不图一时之快地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谣言。否则此行为不仅仅是失信于某个网络人,而且也会危害整个网络的生存环境。再次,不进行言语攻击。一些所谓的“愤青”很冲动,总是把对现实的不满,用粗俗甚至污秽的语言发泄到网络中。事实上,“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慎独的根本落脚点是慎微。微,即细小。慎微指大学生要注意小节,在点滴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古人推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斐注)。它说明恶是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一般来讲,一种错误的言行,在微小或萌芽状态时容易纠正,但也正因为小,往往被忽视,错误容易在“问题不大”中失去警惕,由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滑向不道德的深渊。在网络世界里,有的大学生出于好奇和无聊,沉湎于网上色情、暴力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慎隐指在独处、无人监督、有机会做坏事而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要严格自律,不做越轨的事。慎隐是慎独的最高境界,因而在做的时候往往也最难,其原因就在于,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内心信念来发挥社会作用的。但社会舆论监督只有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公开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而对网络中的那种“不睹”、“不闻”、“莫显”、“莫见”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因为网络自身隐蔽性的特点和网络控制管理技术的滞后而显得鞭长莫及。
只要大学生能够常怀“慎独”之心,常修“慎独”之功,真正做到慎言、慎微、慎隐,就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
诚然。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是完全依赖自觉自律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约束与监督。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号召公民“从我做起”,从自律的角度讲,这是必须的。但我们强调自觉、自律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环境的作用。当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形成后,就会产生一种道德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压力,这种压力,能从心理上对善的行为动机起强化作用,对恶的行为动机起弱化作用,进而影响其道德意识,甚至释放其道德的潜能。因为网络虽具有自由气质,但是这种自由从来与秩序规范都不矛盾。自由永远与规范相伴,权利永远与义务相随,从来不会有绝对的自由存在,没有约束的自由带来的是放纵,放纵的利器不仅会伤害网络行为主体自身,还会危及到网络的自由精神。所以网络世界需要道德环境来保障自由。
治理网络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需要采取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形成“道德自律、法律规制、技术支持”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如果传统“慎独”的道德自律精神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领会和接受,将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自觉建立起一道自我保护、自我约束、扬善抑恶的内在防护墙,那么它对根本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的这些特征在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他们会认为没人认识“我”,所以不必为“我”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任,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侵犯隐私权、色情信息泛滥、谣言惑众、计算机病毒肆意传播、黑客骚扰等等,这些不道德甚至犯罪行为的存在严重危及网络的安全和正常发展,破坏着人类传统的良俗和美德。
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需要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法律制度的健全。但任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不可能没有任何缺陷。网络安全漏洞无处不在,网络攻击与防范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无休止的、不可能决出胜负的较量。法律制度具有约束力强等优势,利用法律手段调整网络空间的社会关系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网络技术和法律都不能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没有中心,没有明确的国界或地区界限,不受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的左右、操纵和控制,使社会道德评价难以进行,道德他律的作用弱化。这就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使网络道德充分发挥其功能,通过“慎独”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慎独”修为的倡导主要可见于《大学》、《中庸》之中。《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大学生在“独”的状态下,自觉地用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不让坏的、恶的、邪的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强调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更知耻。”
那么,青年大学生在具体行为中当如何践行“慎独”思想的教育呢?践行“慎独”教育。要做到慎言、慎微和慎隐。
目前网络社会主要还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交流之目的。故而慎言首先要保证不出污秽之言,语言文明。其次。不图一时之快地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谣言。否则此行为不仅仅是失信于某个网络人,而且也会危害整个网络的生存环境。再次,不进行言语攻击。一些所谓的“愤青”很冲动,总是把对现实的不满,用粗俗甚至污秽的语言发泄到网络中。事实上,“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慎独的根本落脚点是慎微。微,即细小。慎微指大学生要注意小节,在点滴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古人推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斐注)。它说明恶是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一般来讲,一种错误的言行,在微小或萌芽状态时容易纠正,但也正因为小,往往被忽视,错误容易在“问题不大”中失去警惕,由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滑向不道德的深渊。在网络世界里,有的大学生出于好奇和无聊,沉湎于网上色情、暴力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慎隐指在独处、无人监督、有机会做坏事而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要严格自律,不做越轨的事。慎隐是慎独的最高境界,因而在做的时候往往也最难,其原因就在于,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内心信念来发挥社会作用的。但社会舆论监督只有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公开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而对网络中的那种“不睹”、“不闻”、“莫显”、“莫见”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因为网络自身隐蔽性的特点和网络控制管理技术的滞后而显得鞭长莫及。
只要大学生能够常怀“慎独”之心,常修“慎独”之功,真正做到慎言、慎微、慎隐,就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
诚然。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是完全依赖自觉自律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约束与监督。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号召公民“从我做起”,从自律的角度讲,这是必须的。但我们强调自觉、自律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环境的作用。当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形成后,就会产生一种道德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压力,这种压力,能从心理上对善的行为动机起强化作用,对恶的行为动机起弱化作用,进而影响其道德意识,甚至释放其道德的潜能。因为网络虽具有自由气质,但是这种自由从来与秩序规范都不矛盾。自由永远与规范相伴,权利永远与义务相随,从来不会有绝对的自由存在,没有约束的自由带来的是放纵,放纵的利器不仅会伤害网络行为主体自身,还会危及到网络的自由精神。所以网络世界需要道德环境来保障自由。
治理网络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会,需要采取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形成“道德自律、法律规制、技术支持”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如果传统“慎独”的道德自律精神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领会和接受,将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自觉建立起一道自我保护、自我约束、扬善抑恶的内在防护墙,那么它对根本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