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进一步分析该方案的治疗疗效和应用安全性。方法: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则为非布司他治疗,对比应用情况。结果: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上,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12周后的指标分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低,即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两个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应用具有安全性保障,具有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非布司他;痛风;高尿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 【DOI】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毒素、代谢物,而尿酸排除则具有重要意义。当患者肾脏功能下降后,肾小球滤过功能不足,无法排除尿酸,并由此导致了高尿酸血症[1]。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现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26人,女性19人。患者的年龄介于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61.7±5.9)岁,对照组中,则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50-72岁,平均年龄(60.4±6.0)岁。本次实验均在患者以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实验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初始计量为100mg,每天1次,随后可以增加剂量,改为每日3次;观察组则为非布司他治疗,在初始计量上则为每天20mg,每日1次,在治疗1个月后,可增加剂量为每次40mg,每天1次。
1.3 评价标准
实验将对比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其次,则开展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分析治疗4周、12周后的对应指标。最后开展用药安全性分析,调研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上,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12周后的指标分为优于对照组,即为(31.51±11.08)umol/L和(28.81±8.28)umol/L,对照组则对应为(32.25±14.36)umol/L和(30.61±11.87)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为4.4%(2/45),对照组则为11.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属于当下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在治疗上要注重纠正机体嘌呤代谢,提升机体尿酸排出量。
在现阶段,别嘌呤属于常用药物,对机体尿酸的抑制作用好,但是也会对其他酶产生抑制。在应用期间,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的生产,加速尿酸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而非布司他则属于新型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内血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病症[3]与此同时,该药物还可以经过机体肝脏代谢被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肾毒性作用,在应用上安全性高。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及用非布司他治疗的几点优势[4]。
综上所述,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两个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应用具有安全性保障,具有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小娥,何成松.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2):147-147.
[2]刘丽沙,王灿良.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5):69-71,75.DOI:10.3969/j.issn.1674-4721.2019.35.020.
[3]杜立擎.非布司他治療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双足与保健,2017,26(7):14-15.
[4]苗翠娟,张程,孟德宇等.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6):119-121.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8.06.067.
【关键词】非布司他;痛风;高尿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 【DOI】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毒素、代谢物,而尿酸排除则具有重要意义。当患者肾脏功能下降后,肾小球滤过功能不足,无法排除尿酸,并由此导致了高尿酸血症[1]。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现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26人,女性19人。患者的年龄介于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61.7±5.9)岁,对照组中,则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50-72岁,平均年龄(60.4±6.0)岁。本次实验均在患者以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实验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初始计量为100mg,每天1次,随后可以增加剂量,改为每日3次;观察组则为非布司他治疗,在初始计量上则为每天20mg,每日1次,在治疗1个月后,可增加剂量为每次40mg,每天1次。
1.3 评价标准
实验将对比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其次,则开展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分析治疗4周、12周后的对应指标。最后开展用药安全性分析,调研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上,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12周后的指标分为优于对照组,即为(31.51±11.08)umol/L和(28.81±8.28)umol/L,对照组则对应为(32.25±14.36)umol/L和(30.61±11.87)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为4.4%(2/45),对照组则为11.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属于当下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在治疗上要注重纠正机体嘌呤代谢,提升机体尿酸排出量。
在现阶段,别嘌呤属于常用药物,对机体尿酸的抑制作用好,但是也会对其他酶产生抑制。在应用期间,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的生产,加速尿酸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而非布司他则属于新型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内血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病症[3]与此同时,该药物还可以经过机体肝脏代谢被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肾毒性作用,在应用上安全性高。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及用非布司他治疗的几点优势[4]。
综上所述,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两个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应用具有安全性保障,具有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小娥,何成松.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2):147-147.
[2]刘丽沙,王灿良.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5):69-71,75.DOI:10.3969/j.issn.1674-4721.2019.35.020.
[3]杜立擎.非布司他治療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双足与保健,2017,26(7):14-15.
[4]苗翠娟,张程,孟德宇等.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6):119-121.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8.0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