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难度最大”是语文教师们的共识,尽管文言文教学依然遭受“白眼”的待遇,但并不影响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的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所谓教无定法,殊途同归,笔者只想从“重文但不轻语”这一点来浅谈文言文的课堂教学。
一、要把文言文当做“文”来教
阅读现代文,我们都知道按照“先感知文章,再理解特定语境中的字词句的含义”这一规律,既然文言文也是文章,这一规律同样适用。说白了,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摒弃“字词教学与鉴赏教学割裂”的“两张皮”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不妨来看钱梦龙老师一堂曾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文言课例实录《愚公移山》片断:
师:前面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敞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讲讲,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如何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的吗?
生:强调愚公的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看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一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
师:很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恿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我们不难发现,钱老师的课看似重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际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穿插了重要的古汉语知识,二者之间联系的自然与紧密,令人叹服,这得力于老师在设计问题时的匠心独运。这一课例给我们一个启示:文言文中的汉语知识不一定独立教授,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自觉地接受。
二、重视诵读
这一点,似乎提得有点多余,因为这已是多数语文老师的共识。但是,据我所知,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重视诵读的,恐怕为数不多。原因是一堂课时间有限,老师们怕完成不了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诵读只是走过场,读那么一遍两遍了事,不够的放在早读去读。殊不知,诵读是理解分析文章最好的前奏。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不敢奢求学生在百读文章之后,忽然顿悟,但是却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涵咏体味,得到熏陶感染,使古文语感在诵读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课文,《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还有《赤壁赋》、《项脊轩志》……哪一篇不值得我们高声诵读,于声情中去体昧呢?真正所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三、新旧联系,举三反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仅仅靠课堂上学的几十篇文言文,要想做到“举一反三”是不容易的。但是,凭借课文这一范例,要做到“举三反一”却容易得多,而我们检验学习结果,不就是让学生举出这“一”来吗?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尽管历经久远,但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这种稳定性给后人学习文言文带来一定的方便。中学课文里的文言文,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有很多是重复出现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新旧联系,学生就能轻松掌握。
例如,实词“谢”的用法,在许多课文里先后出现。单是《孔雀东南飞》中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用法,此后,在《鸿门宴》和《晏子治东阿》等多课中出现过,如果在上到这些课文时,能把学过的课文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就可知道原来“谢”字的用法有哪些。由此可见,不同课文的学习是“举三”的过程,而众多课文的有机联系带来的是“归一”的结果。语言学习可以如此,文章鉴赏同样可以新旧联系,举三反一。如苏轼的作品被收录入中学课本的有将近十篇,那么不同阶段的学习,都可以把他的相关作品联系起来。如学习《后赤壁赋》,可以通过联系《赤壁赋》看他的思想,可以通过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学习他的写景。这样学习,相信日后学生再接触到苏轼作品,就已经懂得如何去阅读了。这样的联系,学生是感觉亲切并乐于接受的。
四、因篇施教
文言文教学之所以先是“重语轻文”后又“重文轻语”,除了矫枉过正,还有一个原因,是语文老师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试图探求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形成一个可行的模式。其实,文言文教学不一定要遵循什么模式,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更应注重因篇施教。有的文言文语言浅显,但意蕴丰厚,那么就不必在字词句式上过分注重,可以重在鉴赏。如《陋室铭》、《蜀道难》,这些文章适合于反复诵读,体会欣赏。而有的文章,在鉴赏的同时,也该老老实实地落实汉语知识,如《鸿门宴》,可以从鉴赏的角度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但如果仅此是不够的,因为文中有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如大纲中规定的实词,本文就多达27个,在这种情况下,仅重“人文”就无异于只搭建了一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因此,文言文教学应从具体文章出发,该重“文”则重文,该重“言”也不要怕犯了“字字落实”的大忌。
以上所述,只是有感而发,也许挂一漏万,未必能把“文言文该怎样教”这一问题说清楚。我只希望,在探索新课改的大军中,我是其中一员。我相信,天不负有心人,同行们齐心协力,终有一天,语文园地中,“文言文”这块荒凉的薄地,必将生机盎然,姹紫嫣红。
责编 李新海
一、要把文言文当做“文”来教
阅读现代文,我们都知道按照“先感知文章,再理解特定语境中的字词句的含义”这一规律,既然文言文也是文章,这一规律同样适用。说白了,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摒弃“字词教学与鉴赏教学割裂”的“两张皮”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不妨来看钱梦龙老师一堂曾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文言课例实录《愚公移山》片断:
师:前面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敞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讲讲,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如何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的吗?
生:强调愚公的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看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一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
师:很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恿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我们不难发现,钱老师的课看似重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际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穿插了重要的古汉语知识,二者之间联系的自然与紧密,令人叹服,这得力于老师在设计问题时的匠心独运。这一课例给我们一个启示:文言文中的汉语知识不一定独立教授,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自觉地接受。
二、重视诵读
这一点,似乎提得有点多余,因为这已是多数语文老师的共识。但是,据我所知,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重视诵读的,恐怕为数不多。原因是一堂课时间有限,老师们怕完成不了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诵读只是走过场,读那么一遍两遍了事,不够的放在早读去读。殊不知,诵读是理解分析文章最好的前奏。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不敢奢求学生在百读文章之后,忽然顿悟,但是却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涵咏体味,得到熏陶感染,使古文语感在诵读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课文,《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还有《赤壁赋》、《项脊轩志》……哪一篇不值得我们高声诵读,于声情中去体昧呢?真正所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三、新旧联系,举三反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仅仅靠课堂上学的几十篇文言文,要想做到“举一反三”是不容易的。但是,凭借课文这一范例,要做到“举三反一”却容易得多,而我们检验学习结果,不就是让学生举出这“一”来吗?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尽管历经久远,但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这种稳定性给后人学习文言文带来一定的方便。中学课文里的文言文,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有很多是重复出现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新旧联系,学生就能轻松掌握。
例如,实词“谢”的用法,在许多课文里先后出现。单是《孔雀东南飞》中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用法,此后,在《鸿门宴》和《晏子治东阿》等多课中出现过,如果在上到这些课文时,能把学过的课文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就可知道原来“谢”字的用法有哪些。由此可见,不同课文的学习是“举三”的过程,而众多课文的有机联系带来的是“归一”的结果。语言学习可以如此,文章鉴赏同样可以新旧联系,举三反一。如苏轼的作品被收录入中学课本的有将近十篇,那么不同阶段的学习,都可以把他的相关作品联系起来。如学习《后赤壁赋》,可以通过联系《赤壁赋》看他的思想,可以通过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学习他的写景。这样学习,相信日后学生再接触到苏轼作品,就已经懂得如何去阅读了。这样的联系,学生是感觉亲切并乐于接受的。
四、因篇施教
文言文教学之所以先是“重语轻文”后又“重文轻语”,除了矫枉过正,还有一个原因,是语文老师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试图探求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形成一个可行的模式。其实,文言文教学不一定要遵循什么模式,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更应注重因篇施教。有的文言文语言浅显,但意蕴丰厚,那么就不必在字词句式上过分注重,可以重在鉴赏。如《陋室铭》、《蜀道难》,这些文章适合于反复诵读,体会欣赏。而有的文章,在鉴赏的同时,也该老老实实地落实汉语知识,如《鸿门宴》,可以从鉴赏的角度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但如果仅此是不够的,因为文中有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如大纲中规定的实词,本文就多达27个,在这种情况下,仅重“人文”就无异于只搭建了一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因此,文言文教学应从具体文章出发,该重“文”则重文,该重“言”也不要怕犯了“字字落实”的大忌。
以上所述,只是有感而发,也许挂一漏万,未必能把“文言文该怎样教”这一问题说清楚。我只希望,在探索新课改的大军中,我是其中一员。我相信,天不负有心人,同行们齐心协力,终有一天,语文园地中,“文言文”这块荒凉的薄地,必将生机盎然,姹紫嫣红。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