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师授业,薪火相传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忝为人师27年之久,由于天性愚笨,对如何当好老师,还是懵懵懂懂。”在《大师课徒》自序中,魏邦良这样表达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困惑。的确,“如何当好老师”,这可能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常常自问的一个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昌黎先生关于师道的定义已成为中国人的千年训诫。然而这毕竟离我们太过遥远,也太过抽象,从中,我们很难捕获到关于师道的具体形象。今人喜从各种“教学法”中习得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虽也能有所斩获,但顶多只是一“匠人”而已;这如同古希腊的辩术士,他们擅长以修辞和演讲二术授人,但从不对正义、节制这些美德报以敬畏。那么,什么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我们如何才能摆脱“教书匠”的庸名,做一名真正的“师者”?《大师课徒》一书试图用那些为人熟知的大师教授弟子的故事,来寻找到答案。
  在书中,魏邦良选取了民国时期13位大师,记述了他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学识和课徒经历。这13位大师中,既有学贯中西却钟情于本国文化的吴宓,也有因批判传统文学而“暴得大名”,却被蒋介石誉为“旧道德的楷模、新思想的师表”的胡适;既有长于“旧学”的钱穆,也有将现代语言学“玩儿”到极致的赵元任;既有崇尚“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陈寅恪,也有对“科学救国”怀抱坚定信念的叶企孙。他们的学术经历和思想观念或有不同,但是在为学为师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以崇高的人格力量示以人,以深厚的学问功底授予人,以谦卑严谨的态度感染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昌黎先生所倡导的师道尊严,也为吾辈树立了楷模。
  传道:崇高人格的力量
  在为师的三项责任中,昌黎先生首重“传道”。可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作为一名教师自我修养的第一要务。李叔同认为,“先识器后文艺”是从事教育的基本前提。“首重人格修养,再谈文艺学习”,不仅学生要这样,师长更应如此。为勉励自己,李叔同特意将“身体力行”四字题写在刘宗周所著《人谱》一书的封面,而“先识器后文艺”的典故正是出自此书。可以说,“身体力行”正是李叔同传道的主要方式。“李叔同皈依佛门后,更多是通过身教而不是言传来教诲弟子,更多是通过自责而不是责人来感染他人。”
  其实,不单李叔同,民国大师们何尝不是这样理解“传道”的。“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吴宓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吴宓毕生用行动诠释了这些话的含义,为弟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写道:“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篇注定流芳千古的绝世铭文,不仅是陈寅恪对王国维一生治学的高度评价,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而在他晚年,陈寅恪几乎凭一己之力践行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高贵的品格。可以说,大师们的“道”或有不同,然“先识器后文艺”,身体力行,求道传道,在这方面,他们是一致的。
  授业:真学问的魅力
  何谓真学问。对于今日之大学老师来说,论文数量、核心期刊成为衡量有无学问的指标,教书育人反倒成为副业。姑且不论论文质量如何,疏于教学,对于一名大学老师来说,显然不能算作合格。然而在民国大师们看来,真学问不仅在于自己去苦心经营,还要薪火相传,遗泽后辈。书中论及的13位大师,不仅各个学力雄浑,而且都不只满足于自己学术的涵养,更在教书育人上倾囊相授。如吴宓“上课像划船的艄公那样卖劲”;刘文典上课以“新、细、活、准、奇、入”给学生留下难忘印象;再如陈寅恪授课,每堂课都突出一个新字。钱钟书先生渊博的学识已为世人了解,然其授业风采或许鲜为人知。在他的弟子们眼中,“讲台上的钱钟书,学识渊博,口才绝佳,引经据典,挥洒自如”。许国璋赞叹他“一次讲课,即是一篇好文章,一次美的感受”。李赋宁则在钱先生的旁征博引中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势,振聋发聩。许李二人以后能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我看,必与能够亲历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师讲课授业有很大关系。
  与钱钟书相比,口才不好,又不喜交际的叶企孙本不适合做教师,但是为了改变祖国贫弱的面貌,他毅然放弃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在短短的20年就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精英。叶企孙对自己的短处也颇有自知之明,一次,他对学生说:“我课上得不好,对不住你们,但我有一点却对得住你们,我请来教你们的老师个个比我强。”读到此处,掩卷而思,怎能不对这些大师们认真的态度景仰有加。倾尽所学,春风化雨,这正是民国大师们真学问的魅力所在。
  课徒:大师的谦卑与严谨
  在叶圣陶为一年级小学生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内容是学生与先生互道早安。丰子恺为这篇课文配的图画是这样:小朋友恭敬地向先生鞠躬说“先生,早”;先生也鞠躬回礼说“小朋友,早”。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图画时,深为感动也颇为震撼,因为对于今人来说,很难想象,老师对学生能如此谦恭和蔼、以礼相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儿所在的小学,校门口每天有两名“红领巾”值日,他们的任务就是向每一位进来的老师行礼问好,以示尊敬师长,然而每当此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副目不斜视、目无表情的样子。我不想说今天的老师不懂礼数,或许他们觉得这是学生起码的礼貌,也是自己身为老师应得的回报;但不得不说,当他们享受着孩子们的敬礼时,他们对孩子表现得的确不够尊重。可以说,从丰子恺的绘画中,我看到的是民国先生们的谦卑;而从今日老师的反应中,我们只能读到傲慢。
  那么,丰子恺先生为什么能画出这样一幅画?我想,在民国时期,这或许就是一个基本的礼节。除此之外,如果我们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的话,他也定然从师长李叔同那里感受到这样的谦卑,因为“在丰子恺眼中,李叔同从不疾言厉色批评学生。有学生在课堂上犯了错,他只在下课后和颜悦色向对方指出,然后向这位学生鞠一躬”。当然,谦卑不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更表达了大师们对弟子的拳拳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诚挚之情。刘文典担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时逢学潮,蒋介石想处置闹事的学生并查处其中的共产党员,当场遭到刘的拒绝,两人并因此而生起争执,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当即下令逮捕刘文典,准备来个杀一儆百。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刘文典的高贵气节,也看到他为保护学生勇于“犯上”的担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谦卑这一美好的品质在大师们的身上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但是谦卑并不意味着纵容,尤其涉及治学为人,如遇弟子有错,大师们总是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指正。胡适对其弟子罗尔纲生活上关怀备至,然而一旦发现他治学上犯了信口开河的毛病,一向温和宽厚的胡适便会提出严厉批评甚至“大为光火”。正是这种严谨,让罗尔纲获益匪浅,“倘若没有胡适的严厉批评严格要求,罗尔纲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也就不会那么一丝不苟了”。
  谦卑和严谨让大师们有了一种优秀的人格魅力。在评价叶企孙时,魏邦良写道:“有人说,大科学家是由大科学家挑选和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大师是由大师挑选和培养出来的。”在我看来,这个评价适用于书中论及的所有大师。而大师与大师之间的薪火相传,正是因为谦卑和严谨这两个美好品质的激励。这同时让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何众多民国老课本时至今日仍然能够散发魅力?我想,这恐怕也在于那些编写教材的大师,能够放下他们那高贵的身段,以一颗谦卑和严谨之心,倾尽所能,为孩子留下他们宝贵的见识。
  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而大师之大,不仅在于有学問,还在于有真学问;不仅在于有真学问,还在于求道;不仅在于求道,还在于传道。正是这求道传道,形塑了一辈辈大师,文化凭以传承,文明得以演进。然时至今日,斯世已去,大师课徒,已是传奇。
  魏邦良在本书自序中写道:“写这本书,是朝圣之旅,也是取经之旅。倘若,日后在教学中,能从大师那里‘偷’得一招半式的‘武功’,那就是笔者的福分与造化了。”引此文,以为吾辈同道共勉。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毋庸讳言,这种状况在出版界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同质化出版、跟风出版等方面更为严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精品图书出版理念树立得不够牢固,精品战略实施得不够充分。一句话,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出版得还不够多。
期刊
精品图书的运行是优质出版机构日常所为和目标所在,遵循如此轨迹法度,是出版人自我锤炼的途径。深叩精品出版的内在机理,我们辽宁出版集团提出了“选题内容精品化、编校质量精细化、装帧设计精致化、宣传营销精准化”的宣言。我们相信先进的管理模式势必促使出版链条全速运转,从而触动精品图书竞相迸发、从容登台的理想局面。  回顾九卷本、近300个印张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问世经过,审视其出版后两年多来的各界反响
期刊
乌托邦、空间、文本、阐释这些概念充斥在詹姆逊著述的各个角落,其内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足以令人望而却步。此刻我们将之并置一处,目的不是为了详细解析它们的含义,而是讨论它们在詹姆逊总体性理论中的关系。这幅结构关系图景将会揭示出,詹姆逊为何将文化和艺术批评的重心放在阐释上,以及这种阐释话语在西方审美现代性话语谱系中的位置。这个讨论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关键概念的关系结构,我们能够发现詹姆逊多维性文本阐释原则的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发展通道,创造了“中国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毫无疑问,“中国奇迹”是由“中国制造”创造的,因而,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制造”日益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超强影响力的标志性概念。  虽然,“中国制造”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制造”的语义中还负载了一些负面的意涵。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与消费的格局已经发生了
期刊
对国学,国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国学热潮。国学热导致了时下市场之上充斥各类国学书籍。面对诸多国学书籍,读者常不知何从选择。同时,围绕着国学有着较多的争议。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内涵?国学在当下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解答的问题。当下迫切地需要一本能贴近读者,深入浅出地解释国学的书籍。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在传统文化之中浸染多年,对国学有深厚造诣。更难得的是,傅佩荣先生虽处大学校园之中
期刊
受访人:左籡,女,1981年生于重庆,文学博士。童话《像棵树电影院的奇闻轶事》和《克里克里的晚餐》分别荣获2008年、201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春吉的秘密之花》《夏吉家·屋顶的海》等童话作品曾入选儿童文学及童话年度选本。出版有童话《住在房梁上的必必》《毛毛球》《神奇柜子莎美乐》《再见,豆子的小屋》,图画书《冬吉和圣诞夜的雪》和童话集《萤火绳》《红姐姐的罐子》等,其中《住在房梁上的必必》荣获第
期刊
回头看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发展,必定绕不开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不少知识人曾经对新媒介寄予厚望,认为技术上实现了自由、平等的参与,就会带来潜在的政治参与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技术给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带来了空间,给抵抗带来了空间,给结社带来了空间,同时,技术也带来了新的资本发掘领域,带来了塑造政权合法性的新途径。技术必须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看到它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它所具有
期刊
一篇《归去来兮辞》流传千古,于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其作者陶渊明的形象便是那个“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风雅名士。但张炜先生却在《陶渊明的遗产》一书中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失所、乞食,甚至潦倒终老的“胜利者”陶渊明。  一个潦倒之徒谈何胜利?作者在这部由七篇录音整理稿会集而成的著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将直面一个结果,即‘丛林法
期刊
中国人对自我与他者之间文化差异的关注思考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如果仔细审视现有的关于中西文化的各种论争,我们会发现,在“众声喧哗”中的论辩各方,大多只是从各自的价值主张出发,分别着眼于中西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两个不同维度中的特殊性局限,而往往忽略二者跨越时间空间局限所表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交互适用性。围绕中西文化的种种争论,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矛盾焦点: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无论是从孔子充满绝对优
期刊
Facebook的上市,阿里巴巴的上市,小米的高估值,以及各种创业公司动辄十亿、百亿美元的估值……烧钱、圈钱成了互联网公司及众多创业者的主旋律。  喧哗之处,光芒闪耀。  只是,万物皆有其必然规律,事物总会回到它的本质上来。2015年之后,创业和投资热潮过去,那些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倒下。飓风过冈,伏草唯存,市场的主角仍然是那些耐得住寂寞,踏实经营并做好产品的企业。在朴素的生存哲学之下,中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