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地区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大,危险化学品的流动呈現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突破危险品运输管理瓶颈,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在当前形势下刻不容缓。
一、当前危货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危货运输企业管理措施不到位
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后,一些有运输要求而没有运输资质的企业纷纷挂靠有资质企业,有资质企业则往往只是对挂靠企业收取管理费,却疏于监管,坐收渔利;部分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管理的主体责任,找不到管理方向。如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不停放在专用停车场内,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2.企业机构不完整,人员落实不到位
虽然企业在申办之初,按照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生产、统计、财务等部门机构,但在具体运作时,为了降低成本及参股者利益等因素,擅自取消或兼并机构,撤离或调离人员,形成有的机构形同虚设,出现一部多责、一职多岗等局面,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细致深入。同时,挂靠车辆较多也使车辆状况、停车场地、人员流动等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基础台账、档案管理也记录不详。
3.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缺乏有效监控机制
由于国家在机动车检验上实行的是定期检验制度,也就是机动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但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往往无法保证在一个检验周期内时时正常,出车前的临时检验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时间,出车前临时检验出现走过场现象。
其次,在机动车检验实行社会化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的监管作用有所降低,无法保证机动车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真实有效。
第三,在道路上从事运输的机动车或即将执行运输任务的机动车缺乏应有的临时检验约束,特别是一些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更加得不到保证。
第四,运输车辆车型繁杂,没有统一的车型限制要求,特别是对装载要求不严的固体危险化学品。这类问题可概括为对危险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缺乏可操作的机制。
4.部分企业未严把承运人“承运关”
承运人是关系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关键人物,必须取得交通部门认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才可以运输危险货物,面对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承运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素质,既应该是驾驶员,又应该是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知识的技术员,但一些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点,当他们运输一些在他们看来问题不大的危险品运输时,往往是用一些普通驾驶员来担当承运人的角色,此举容易造成在发生危险时承运人手足无措,处置慌乱,由小问题的处置不当而变为大威胁。
5.从业人员管理不严,安全生产意识谈薄
因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须经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从事其经营活动。企业在聘用人员时,考虑人员流动较频,培训周期较长,培训需要费用等因素,为省时省力,常有无证人员顶班上岗;驾驶员超速行驶、押运人员中途离岗、装卸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车辆停放分散在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未演练等,都给道路运输安全留下隐患。
6.对运输线路未能有效实施监管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道路可选择的余地较大,一些运输车辆按线路运输的自觉性降低,再加上交通管理部门在长途运输监管力度的下降,跨地区运输存在管理漏洞,只要道路上没有交通民警或交通运输部门的检查,一些车辆就会在线路选取上能省则省,穿梭于监管薄弱的农村道路的危险路段。
7.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二、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源头监控,严把“三个准入关”。
2.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对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企业加强日常的检查力度,将安全检查作为查改隐患、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到生产一线现场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车辆,要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整改情况,确保万无一失。要从管理措施、手段等方面监督好企业的日常运输生产,特别是对挂靠的车辆和单位要开展排查,逐车核对其所属的单位和部门,对查出的挂靠车辆运输货物与挂靠实际不相符的,要予以清理,该罚则罚,从严追究单位相关责任。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
充分利用GPS或者行车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水平。尤其是落实GPS的专人实时动态监管,以遏制超速行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源头管理。通过车辆源头、装载源头、路面行驶三个环节,对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实行“封堵”。一旦遇到险情或发生事故,监控终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信息,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应急机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置和救治,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全民的安全意识。
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应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普及安全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做到及时报警和能够做到自我保护,并发动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监督,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驾驶员和押运人员的危化品安全知识,确保在意外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5.加大稽查力度,围堵黑车。
运输过程主要发生在路上,流动性是最显著的特征,最好的管理手段是流动稽查。局限于作业站场和收费站,就会使不进站场和绕行收费站的非法运输车辆得不到监管,不但运输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护,同时造成国家税费流失和运输市场的混乱。由于无法展开流动稽查,黑车黑户窜行城里乡间,带病车、报废车埋下众多事故隐患。因为无法维持良好的运输秩序,健全的道路运输市场不能形成,严重阻碍了区域内运输经济的发展。
6.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组织应急演练。
虽然危运企业准入时,行业管理部门都要求制定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但是对他们的要求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一旦发生事故,从业人员如何能有效救援,是否能及时有效救援,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危运企业应多加强事故应急演练,提升从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企业的应急预案翔实、具体全面,各种人员分工较细,应急设备、设施较多,应急的相关部门也较多,需要各相关工种、部门协调一致,才能将事故损失尽快控制到最低,通过应急演练,使企业加强紧急状态下的协调组织能力,给从业人员上一堂直观有效的安全教育课,能够进一步完善运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祸害猛于虎,一些危害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根除。因此,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对策研究,切实加强源头监管尤为重要。源头管理是促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必须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危险品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推动危险品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危货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危货运输企业管理措施不到位
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后,一些有运输要求而没有运输资质的企业纷纷挂靠有资质企业,有资质企业则往往只是对挂靠企业收取管理费,却疏于监管,坐收渔利;部分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管理的主体责任,找不到管理方向。如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不停放在专用停车场内,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2.企业机构不完整,人员落实不到位
虽然企业在申办之初,按照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生产、统计、财务等部门机构,但在具体运作时,为了降低成本及参股者利益等因素,擅自取消或兼并机构,撤离或调离人员,形成有的机构形同虚设,出现一部多责、一职多岗等局面,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细致深入。同时,挂靠车辆较多也使车辆状况、停车场地、人员流动等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基础台账、档案管理也记录不详。
3.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缺乏有效监控机制
由于国家在机动车检验上实行的是定期检验制度,也就是机动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但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往往无法保证在一个检验周期内时时正常,出车前的临时检验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时间,出车前临时检验出现走过场现象。
其次,在机动车检验实行社会化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的监管作用有所降低,无法保证机动车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真实有效。
第三,在道路上从事运输的机动车或即将执行运输任务的机动车缺乏应有的临时检验约束,特别是一些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更加得不到保证。
第四,运输车辆车型繁杂,没有统一的车型限制要求,特别是对装载要求不严的固体危险化学品。这类问题可概括为对危险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缺乏可操作的机制。
4.部分企业未严把承运人“承运关”
承运人是关系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关键人物,必须取得交通部门认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才可以运输危险货物,面对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承运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素质,既应该是驾驶员,又应该是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知识的技术员,但一些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点,当他们运输一些在他们看来问题不大的危险品运输时,往往是用一些普通驾驶员来担当承运人的角色,此举容易造成在发生危险时承运人手足无措,处置慌乱,由小问题的处置不当而变为大威胁。
5.从业人员管理不严,安全生产意识谈薄
因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须经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从事其经营活动。企业在聘用人员时,考虑人员流动较频,培训周期较长,培训需要费用等因素,为省时省力,常有无证人员顶班上岗;驾驶员超速行驶、押运人员中途离岗、装卸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车辆停放分散在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未演练等,都给道路运输安全留下隐患。
6.对运输线路未能有效实施监管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道路可选择的余地较大,一些运输车辆按线路运输的自觉性降低,再加上交通管理部门在长途运输监管力度的下降,跨地区运输存在管理漏洞,只要道路上没有交通民警或交通运输部门的检查,一些车辆就会在线路选取上能省则省,穿梭于监管薄弱的农村道路的危险路段。
7.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二、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源头监控,严把“三个准入关”。
2.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对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企业加强日常的检查力度,将安全检查作为查改隐患、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到生产一线现场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车辆,要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整改情况,确保万无一失。要从管理措施、手段等方面监督好企业的日常运输生产,特别是对挂靠的车辆和单位要开展排查,逐车核对其所属的单位和部门,对查出的挂靠车辆运输货物与挂靠实际不相符的,要予以清理,该罚则罚,从严追究单位相关责任。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
充分利用GPS或者行车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水平。尤其是落实GPS的专人实时动态监管,以遏制超速行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源头管理。通过车辆源头、装载源头、路面行驶三个环节,对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实行“封堵”。一旦遇到险情或发生事故,监控终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信息,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应急机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置和救治,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全民的安全意识。
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应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普及安全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做到及时报警和能够做到自我保护,并发动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监督,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驾驶员和押运人员的危化品安全知识,确保在意外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5.加大稽查力度,围堵黑车。
运输过程主要发生在路上,流动性是最显著的特征,最好的管理手段是流动稽查。局限于作业站场和收费站,就会使不进站场和绕行收费站的非法运输车辆得不到监管,不但运输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护,同时造成国家税费流失和运输市场的混乱。由于无法展开流动稽查,黑车黑户窜行城里乡间,带病车、报废车埋下众多事故隐患。因为无法维持良好的运输秩序,健全的道路运输市场不能形成,严重阻碍了区域内运输经济的发展。
6.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组织应急演练。
虽然危运企业准入时,行业管理部门都要求制定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但是对他们的要求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一旦发生事故,从业人员如何能有效救援,是否能及时有效救援,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危运企业应多加强事故应急演练,提升从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企业的应急预案翔实、具体全面,各种人员分工较细,应急设备、设施较多,应急的相关部门也较多,需要各相关工种、部门协调一致,才能将事故损失尽快控制到最低,通过应急演练,使企业加强紧急状态下的协调组织能力,给从业人员上一堂直观有效的安全教育课,能够进一步完善运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祸害猛于虎,一些危害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根除。因此,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对策研究,切实加强源头监管尤为重要。源头管理是促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必须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危险品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推动危险品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