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 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行政行为,而是一种客观的育人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管理育人的内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管理育人的新途径。
[关键词]管理育人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系统工程。管理育人是高校“三育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行政行为,而是与教书育人紧密联系的一种机制和机能,是一种客观的育人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并把“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从严治教,加强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一、民办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
民办高校管理育人就是指民办高校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點,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育人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中实现育人功能,要求民办高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而进行,一切管理人员都要围绕育人而开展工作。比如行政管理干部制定并严格执行好每一项规章制度,有效引导、协调和规范好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图书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阅览环境;后勤人员为学生的吃、住、用、行等提供优越条件。综观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可知,高校的管理和育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管理育人就是要把功夫做在管理上,而目标则落实在育人上。只有增强教职工的管理育人意识和能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时时处处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到既管理又育人,并对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实施起到支持、促进和监督作用。
二、民办高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人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从客体角度讲,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中要本着“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发挥管理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展原有的思维模式,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在欢心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加对学生的理解,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实际出发,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使管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再次,要建立主体与主体、个性与个性之间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到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和恒心,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交融的效果。
三、民办高校要提高管理者素质
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职责的履行,也关系到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成效的大小。民办高校管理者素质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与之长期紧密接触的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注重培养政治业务素质好、办事效率高、工作作风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开展管理育人的前提。要把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育人能力。此外,还要引导管理者深入实际,到管理基层去了解具体情况,熟悉被管理对象;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要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凭借管理者在较强的管理育人意识的基础上,长期不懈地进行品德修养、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的锻炼才能达到。
四、以完善的制度和和谐的环境育人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育人的基础。管理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是管理育人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无论是校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还是后勤服务管理、学生管理,都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以育人为目的的校规校纪),要求管理对象乃至管理者自己自觉遵守。作为育人的一种具体路径,规章制度育人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人们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人们确立遵守规章制度的思想基础,形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制度育人的起点是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又具深刻的德育内涵、明确的德育目标的规章制度,即:制度本身应与德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民办高校在各种制度的制定、实施的过程中都要体现育人的作用,形成一种制度规范的育人气氛,促进学生和教职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最终达到制度育人的效果。
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管理育人氛围的形成。民办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营造适于人成长的和谐优美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良好影响。整齐有序的校园规划,洁净宜人的校园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装饰,并不单纯体现为形式美,而是让人在感受这种自然之美时,不仅神爽气清,还能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振奋,性情得到陶冶,文明行为风尚也可由此得以形成。至于摆放校园雕塑,悬挂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校训,设立校史展览室、学校荣誉室等做法,则既营造了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更为人们直接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力量。通过管理,还会形成一定的组织环境,人际关系协调与互助友爱,教职员工的热情周到、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些都会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还会使这种组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
参考文献:
[1] 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辨正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2] 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3]李会元.高校管理育人新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8(2).
[关键词]管理育人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系统工程。管理育人是高校“三育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行政行为,而是与教书育人紧密联系的一种机制和机能,是一种客观的育人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并把“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从严治教,加强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一、民办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
民办高校管理育人就是指民办高校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點,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育人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中实现育人功能,要求民办高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而进行,一切管理人员都要围绕育人而开展工作。比如行政管理干部制定并严格执行好每一项规章制度,有效引导、协调和规范好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图书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阅览环境;后勤人员为学生的吃、住、用、行等提供优越条件。综观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可知,高校的管理和育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管理育人就是要把功夫做在管理上,而目标则落实在育人上。只有增强教职工的管理育人意识和能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时时处处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到既管理又育人,并对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实施起到支持、促进和监督作用。
二、民办高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人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从客体角度讲,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中要本着“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发挥管理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展原有的思维模式,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在欢心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加对学生的理解,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实际出发,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使管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再次,要建立主体与主体、个性与个性之间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到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和恒心,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交融的效果。
三、民办高校要提高管理者素质
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职责的履行,也关系到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成效的大小。民办高校管理者素质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与之长期紧密接触的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注重培养政治业务素质好、办事效率高、工作作风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开展管理育人的前提。要把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育人能力。此外,还要引导管理者深入实际,到管理基层去了解具体情况,熟悉被管理对象;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要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凭借管理者在较强的管理育人意识的基础上,长期不懈地进行品德修养、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的锻炼才能达到。
四、以完善的制度和和谐的环境育人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育人的基础。管理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是管理育人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无论是校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还是后勤服务管理、学生管理,都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以育人为目的的校规校纪),要求管理对象乃至管理者自己自觉遵守。作为育人的一种具体路径,规章制度育人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人们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人们确立遵守规章制度的思想基础,形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制度育人的起点是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又具深刻的德育内涵、明确的德育目标的规章制度,即:制度本身应与德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民办高校在各种制度的制定、实施的过程中都要体现育人的作用,形成一种制度规范的育人气氛,促进学生和教职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最终达到制度育人的效果。
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管理育人氛围的形成。民办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营造适于人成长的和谐优美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良好影响。整齐有序的校园规划,洁净宜人的校园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装饰,并不单纯体现为形式美,而是让人在感受这种自然之美时,不仅神爽气清,还能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振奋,性情得到陶冶,文明行为风尚也可由此得以形成。至于摆放校园雕塑,悬挂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校训,设立校史展览室、学校荣誉室等做法,则既营造了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更为人们直接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力量。通过管理,还会形成一定的组织环境,人际关系协调与互助友爱,教职员工的热情周到、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些都会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还会使这种组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
参考文献:
[1] 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辨正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2] 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3]李会元.高校管理育人新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