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包括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个性化备课三个方面。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个性化教学 有效途径
共性化的教学方式易于让学生把握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但是同样存在容易让学生走向千篇一律的语言表达的危机。所以,中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运用共性化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教学。那么如何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呢?
一、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
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是打造个性化教学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灵魂的所在,它掌控着教学的全过程,并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使用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的重难点,如照搬照用,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而使语文教学模式化、单一化。这样就束缚了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教师个体对教材在文本上再创造、创新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为前提,个性化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位性、方向性、操作性、实效性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不同班级学情的差异性,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活跃的民主氛围中,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使课文得以丰富,学生思维得以激活,个性化语文课堂得以实现。
在教授人教版《我的母亲》时,我最初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感悟母爱的伟大,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去发现美和感受美。但在文本的研读后,我对主题有了新理解。我从这篇记叙文是讲一位单亲母亲在一种迫切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下而不惜采取“家暴”手段教育自己儿子故事的角度思考文章主题。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先引导学生把握母爱如何伟大的中心思想内容,而是引入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用“虎爸、虎妈”式的教育方法的现象作为切入点,用“胡适的母亲称职吗”这一问题挖掘胡适母亲身上伟大母爱的品质,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主题解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激发学生对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环节
以活动为载体,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是打造个性化语文课堂的关键。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个性特质——素养、气质和思想。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师生通过借助文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生命的交流平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找到获得感。课堂活动,是一个提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相互交融的过程,既体现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即兴性和创新性。正因如此,课堂教学才充满灵性和情趣,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个性特质。
如在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构思了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课堂设计。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作者相关资料聊作者,说背景;再阅读课文,明文意。其中包括讓学生根据散文的内容画一幅画描绘作者眼中所看到的景色等。三读译课文,悟情感。其中包括小组读、指名读、齐声读、竞读等。以教师组织点拨为辅,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活跃愉快。通过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使这篇散文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这样的课堂设计,有利于学生走进散文,走近作者,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让学生在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思维锻炼和情感丰富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三、开启个性化备课模式
采用微型课基础上的个性化备课,是打造个性化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个性的发展是教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问题,没有个性的教学必定培养不出出类拔萃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出于各种因素影响,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佳。而基于微型课基础上的个性化备课同传统备课相比而言,一是更强调备学法、备学情。备课时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最近发展区”,依据学情进行个性化备课。二是以微型课为核心,增强备课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微型课从导入到新课,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敦促教师个体对教材的研读、对课堂的反思、对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从而达到备课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以说,一堂课能否讲得精彩、讲得透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的高低。
在讲授《马说》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想活跃、爱表达的特点,我按照“共鸣”、“争鸣”、“一鸣惊人”三个环节设计进行个性化备课。第一个环节以阅读为主线,寻找“共鸣”点;第二个环节安排“争鸣”的辩论会方式,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人才和伯乐的关系;第三个是“一鸣惊人”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方式,思考当前社会如何才能让“金子发亮”的问题。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也让学生个性化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秋红.培养青年教师应注重个性化[J].现代教育科学·学术版,2009(1).
[2]陈文艳.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美]桑切克.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个性化教学 有效途径
共性化的教学方式易于让学生把握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但是同样存在容易让学生走向千篇一律的语言表达的危机。所以,中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运用共性化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教学。那么如何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呢?
一、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
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是打造个性化教学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灵魂的所在,它掌控着教学的全过程,并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使用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的重难点,如照搬照用,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而使语文教学模式化、单一化。这样就束缚了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教师个体对教材在文本上再创造、创新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个性化解读教学目标为前提,个性化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位性、方向性、操作性、实效性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不同班级学情的差异性,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活跃的民主氛围中,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使课文得以丰富,学生思维得以激活,个性化语文课堂得以实现。
在教授人教版《我的母亲》时,我最初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感悟母爱的伟大,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去发现美和感受美。但在文本的研读后,我对主题有了新理解。我从这篇记叙文是讲一位单亲母亲在一种迫切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下而不惜采取“家暴”手段教育自己儿子故事的角度思考文章主题。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先引导学生把握母爱如何伟大的中心思想内容,而是引入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用“虎爸、虎妈”式的教育方法的现象作为切入点,用“胡适的母亲称职吗”这一问题挖掘胡适母亲身上伟大母爱的品质,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主题解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激发学生对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二、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环节
以活动为载体,生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是打造个性化语文课堂的关键。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个性特质——素养、气质和思想。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师生通过借助文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生命的交流平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找到获得感。课堂活动,是一个提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相互交融的过程,既体现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即兴性和创新性。正因如此,课堂教学才充满灵性和情趣,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个性特质。
如在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构思了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课堂设计。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作者相关资料聊作者,说背景;再阅读课文,明文意。其中包括讓学生根据散文的内容画一幅画描绘作者眼中所看到的景色等。三读译课文,悟情感。其中包括小组读、指名读、齐声读、竞读等。以教师组织点拨为辅,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活跃愉快。通过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使这篇散文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这样的课堂设计,有利于学生走进散文,走近作者,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让学生在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思维锻炼和情感丰富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三、开启个性化备课模式
采用微型课基础上的个性化备课,是打造个性化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个性的发展是教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问题,没有个性的教学必定培养不出出类拔萃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出于各种因素影响,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佳。而基于微型课基础上的个性化备课同传统备课相比而言,一是更强调备学法、备学情。备课时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最近发展区”,依据学情进行个性化备课。二是以微型课为核心,增强备课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微型课从导入到新课,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敦促教师个体对教材的研读、对课堂的反思、对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从而达到备课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以说,一堂课能否讲得精彩、讲得透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的高低。
在讲授《马说》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想活跃、爱表达的特点,我按照“共鸣”、“争鸣”、“一鸣惊人”三个环节设计进行个性化备课。第一个环节以阅读为主线,寻找“共鸣”点;第二个环节安排“争鸣”的辩论会方式,让学生学会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人才和伯乐的关系;第三个是“一鸣惊人”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方式,思考当前社会如何才能让“金子发亮”的问题。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也让学生个性化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秋红.培养青年教师应注重个性化[J].现代教育科学·学术版,2009(1).
[2]陈文艳.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美]桑切克.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