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预防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防脑梗死采取中西医共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六味地黄丸和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采取中西医共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中西医结合 预防
  
  Observatio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effect of 50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Gong Dapeng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effec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revention.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f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aking aspir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ded Liu Wei Di Huang Pills and Huo Xue Hua Yu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aspirin,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aken integrative medicine treatment can get good clinical results,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with security and stability, which ensures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has clinical development value.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grative medicine; prevention
  
  
  脑梗死在临床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也被称之为缺血性卒中,在中医辨证理论当中被叫做中风。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疾病原因繁多,并较为复杂,主要是局部脑组织区域供血系统出现障碍,造成脑部组织缺血性病变坏死,进而引发脑梗死。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四肢麻木、头晕等,其发病非常突然,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许会造成病人死亡,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现如今,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以及药物各种各样,可是临床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并不良反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笔者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病人50例,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脑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全部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组男性病人33例,女性病人17例。年龄在42-71岁,平均年龄为58.3岁。对照组男性病人36例,女性病人14例。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为62.7岁。两组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12,生产单位: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治疗,阿司匹林100毫克,每天一次。
  1.2.2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上述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六味地黄丸和活血化瘀汤治疗,其中六味地黄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1021219,生产单位:安阳路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8粒,每天三次。活血化瘀汤药方:丹参、桃仁、红花、乌梢蛇、地龙 、穿山甲、当归尾、川芎、桂枝、甘草、黄芪、鸡血藤、郁金、石菖蒲,它们依次为30g、10g、6g、10g、10g、10g、20g、20g、20g、6g、60g、30g、20g、10g。采用沸水煎服,每天一副药剂。一共治疗30天。
  1.3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痊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或者大致恢复,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肢体肌肉力量恢复到Ⅳ级以上。显效:肢体功能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有显著好转,可以借助外力活动,肢体肌肉能力恢复在Ⅱ级以上,日常生活、工作受到轻微影响。有效:肢体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肢体肌肉力量恢复在Ⅰ级以上。无效:临床治疗以后其临床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善,严重的甚至加重。总体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病人一共50例,其中痊愈26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病人一共50例,其中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体有效率为72%,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体有效率(%)
  实验组 50 26 15 7 2 96
  对照组 50 19 12 5 14 7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脑梗死发病非常突然,变化无常,其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对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因为血管炎以及动脉硬化等导致动脉血管腔窄小,造成脑部供血依次,进而使脑部血管区域神经功能丧失或者动脉硬化斑块脫落等,造成脑部组织缺少氧气、血液以及脑水肿造成的。然而脑部血管痉挛也会导致脑部供血受阻。在中医辨证理论当中,认为是血气不畅、四肢失去温养造成的。因此,要采用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2],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起到良好的作用,进而使血栓形成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之为不可逆性。同时采取口服方式可以使致残、致死率明显降低。可以因为存在一定的阿司匹林抵抗,也许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要联合中药共同治疗,可以起到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3],六味地黄丸对脑梗死能够起到良好的恢复作用,其出自与《小儿药证直决》,可以滋阴但是又不助湿,利水但是不会对阴造成损伤。根据当代药理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其可以使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降低,对血栓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进而对缺血性中风起到明显的改善,进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恢复。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4],活血化瘀汤对治疗脑梗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其药物成分当中,丹参能够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以使全身血液黏稠程度明显下降,使血液流动恢复正常,同时可以使红细胞处在一个分散的状态,对血栓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鸡血藤可以起到活血通络之功效,黄芪联合甘草可以起到健脾益气之功效,对病情恢复以及肢体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笔者对病人采取中西医共同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2%,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
  总而言之,对脑梗死采用中西医共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2,26(12):136.
  [2]钱玉良,汪永胜,于顾然,严冬.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1,4(2):23.
  [3]黄勇.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24):46.
  [4]管征汤.活血化瘀汤治疗脑梗死 60 例[J].医学信息,2011,24(9):5806.
  
  
  
其他文献
摘 要:后路腰椎融合术是治疗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性增加。我们将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制定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并在术前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评估。在89例手术患者中,4例患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16例为低危患者,24例为中危患者,36例患者为高危患者,9例为超高危患者。经过一系列物理及药物预防干预措施,上述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教育在降低剖宫产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20例,将未接受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140例孕妇为对照组,接受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180例孕妇为观察组。两组孕妇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鼓励自然分娩的宣教,比较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妊娠合并症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烧伤休克期并发高热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小儿烧伤休克期并发高热的临床患儿113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热发生原因以创面感染、脓毒血症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换药热、水和电解质紊乱、创面包扎过多等因素。结论:小儿烧伤休克期多种因素会诱发高热现象的发生,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高热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Abs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彩超检查治疗前后患者子宫与肌瘤大小、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前后,患者子宫及肌瘤大小有显著性变化,用药后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均低于用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除雄激素水平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外,其它几项激素的水平均低于用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8例儿童鞍上囊肿的临床表现,及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术前颅脑MRI及CT检查,确定鞍上囊肿的诊断以及中脑导水管是否存在梗阻,并术中探查导水管上口情况,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及囊肿基底池造瘘术。结果:8例儿童鞍上囊肿均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及囊肿基底池造瘘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无复发表现,复查脑脊液电影,瘘口均通畅;结论:儿童鞍上囊肿以脑积水颅压高为临床表
期刊
2014年2月28日中午12时至13时,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某大学8名学生先后在校附近市场内的某餐铺食用过烧肉饭后,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烧肉饭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1.基本情况  2014年2月28日17时至19时,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某职校校医院陆续收治8名某大学学生,症状均表现为头痛,呕吐,腹痛,腹泻。8名学生接受对症、
期刊
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住院患者中救助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现状。方法: 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2-01由所在地公安、民政等部门救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助前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ANSS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患者脱离治疗12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
期刊
【摘要】:2007年以来,黔江区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胆探索,创新农村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绩效明顯提升,基本实现了农村群众 “小病小伤不出村、大病住院不出镇乡”的目标。具有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巩固完善的创新经验,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充分肯定。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除对证进行抢救外, 需要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并严密观查用药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而且护士应镇静但不失热情,迅速但无差错。结果 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结论咯血是急危重症,抢救 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尤其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鼻窦炎的罗红霉素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鼻窦炎治疗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一共收集28例鼻窦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的情况,将他们等份划分为罗红霉素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确保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罗红霉素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进行长期低剂量的口服用药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手术治疗。3个月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