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家向我们揭示:学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往往起源于有价值的问题,古语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主体的需要,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认识兴趣和认识上的矛盾,形成探究的愿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
一、问题导入求知情境
我们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课文中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含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又如《听听那冷雨》抓住怎样听,听出什么内涵,为什么是冷雨等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能带着问题进行听讲,既引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故事导入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故事有时能起到点活课堂的作用。如在句式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自然学生全部兴趣都被激发了。
三、扮演“角色”进入人物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白毛女》(选场)、《屈原》(节选)、《鸿门宴》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四、诗词导入课文情境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一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春》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比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夜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课时请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知朱自清的笔下别样的春天景象。
五、播放音乐、图片、视频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食指的《相信未来》配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听后暗自掩泣。在音乐中朗诵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之与诗人情感相合,更好的体会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肖邦故园》一课,通过肖邦的音乐引导出肖邦对故园的爱,引发出作者对祖国的爱。
图片和视频比音乐更加直观,在视觉上带给学生更深刻的感官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辛德勒名单》中纳粹的暴行,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震惊了在场的学生。从而为后文辛德勒人性的觉醒和对犹太人的救助做下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带动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式学习,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图示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一、问题导入求知情境
我们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课文中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含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又如《听听那冷雨》抓住怎样听,听出什么内涵,为什么是冷雨等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能带着问题进行听讲,既引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故事导入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故事有时能起到点活课堂的作用。如在句式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自然学生全部兴趣都被激发了。
三、扮演“角色”进入人物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白毛女》(选场)、《屈原》(节选)、《鸿门宴》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四、诗词导入课文情境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一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春》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比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夜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课时请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知朱自清的笔下别样的春天景象。
五、播放音乐、图片、视频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食指的《相信未来》配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听后暗自掩泣。在音乐中朗诵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之与诗人情感相合,更好的体会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肖邦故园》一课,通过肖邦的音乐引导出肖邦对故园的爱,引发出作者对祖国的爱。
图片和视频比音乐更加直观,在视觉上带给学生更深刻的感官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辛德勒名单》中纳粹的暴行,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震惊了在场的学生。从而为后文辛德勒人性的觉醒和对犹太人的救助做下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带动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式学习,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图示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