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定性价值。方法:对36例各种胰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疾病的病变部位,对梗阻性黄疸梗阻程度和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率94.7%。结论:MRCP是一种安全、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提高胰胆管疾病诊断水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胆管成像;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项MR新技术,为胰胆管疾病提供了获得类似ERCP、PTC的胰胆管图像。笔者对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胰胆管病变36例MRCP图像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36例胰胆管病变患者的MRCP资料,男18例,女18例,年龄19岁~87岁,平均年龄60.8岁。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36例的具体病种分布为:胆囊及胆道结石12例,其中3例伴发急性胰腺炎;胰管结石1例;慢性胰腺炎2例;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癌9例,其中壶腹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6例;胆囊癌侵犯肝门2例;肝门部肝癌2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使用GE公司INFINITY 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体线圈。检查前患者禁食6 h,患者仰卧位,头先进。MRI常规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加抑脂技术平扫,及T2WI冠状位扫描。每个病例均使用2种MRCP成像方法:3D MRCP:采用FRFSEXL扫描序列,呼吸触发。薄层重建参数:FOV380 mm,TR/TE=3529 ms/635 ms,层厚2.8 mm,无间隔,常规采集75层,成像时间约3 min,重建矩阵320×256。形成的二维多平面图像经工作站使用MIP法处理,重组的3DMRCP图像可任意方向旋转;2D MRCP:采用SSFSE扫描序列,多次屏气完成。扫描参数为:FOV320 mm,TR/TE=6000 ms/minimum,层厚60 mm,重建矩阵384×288,采集9层,每层角度间隔12°,1次采集获得一幅厚层不同轴线上的图像,无需工作站重建,但图像不能旋转。
2 结果
2.1 MRCP图像质量分析 全部36例检查均1次成功,其中35例无论是3D或2D MRCP图像,胰胆管均显示满意,达到诊断要求,1例患者由于大量腹水呈高信号干扰,2D MRCP图像胰胆管显示不清,而3D MRCP图像显示清晰。胰管显示33例。
2.2 胰胆管疾病的MRCP影像分析
2.2.1 胰胆管良性病变共19例 单纯胆囊结石8例,其中6例MRCP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低信号或无信号区,周围见高信号胆汁包绕;胆囊泥沙样结石2例,呈分层状,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结石10例,其中1例为泥沙样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其中1例合并胆囊管结石。1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胆总管扩张15例,直径1.1 cm~2.2 cm,肝内胆管轻度~中度扩张,呈“枯枝状”。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诊断准确率达91.4%(32/35),5例胆道结石患者中,2例<4 mm结石MRCP因空间分辨率低未显示,结合常规MRI及原始图像准确诊断,准确率为100%(35/35)。胰管结石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慢性胰腺炎2例,MRCP示胰管呈串珠状扩张,胆总管下端逐渐狭窄,1例有假囊肿形成,胆总管囊肿Ⅰ型1例,MRCP显示胆总管囊状扩张,周围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定位定性准确。
2.2.2 恶性梗阻性黄疸9例 胆总管癌3例,MRCP显示胆总管近端明显扩张,胆总管直径1.5 cm~3.2 cm,肝内胆管中度~重度扩张,呈“软藤状”。梗阻部不规则胆总管信号中断,其中1例显示梗阻端偏心性狭窄,1例梗阻端呈杯口状改变,1例壶腹部胆总管癌MRCP显示局部胆总管突然截断,胰管全程扩张,呈“双管征”,胰头癌6例,4例MRCP显示胆总管胰腺段截断,1例胆总管胰腺段呈鸟嘴样狭窄,上述5例患者胰头部胰管不显示,体尾部胰管扩张,与扩张的胆总管形成“双管征”。
3 讨论
MRCP成像原理是利用重T2加权效果使含大量静态或缓慢流动自由水的胰胆管呈高信号,而周围静止的实质性器官呈低信号,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类似于胰胆管造影的效果,使MRCP对胰胆管疾病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成为可能。MRCP对诊断胰胆管疾病定性准确率报道各不相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单位使用的序列和参数不同。本组病例使用两种不同的MRCP成像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SSFSE单层面厚层采集的2D MRCP图像,采集时间短,图像清晰,可根据病灶的的不同行不同轴线采集,但是因是厚层采集,对病灶的局部显示欠佳,而FRFSEXL多层面薄层采集,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3D图像,可以任意旋转,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可发现细微的胰胆管病变,缺点是成像时间长。有文献报道,结合常规MRI扫描和源图像可以提高恶性梗阻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常规MRI除了显示病变本身外,还可以显示管腔外的组织、肿大淋巴结及直接浸润的征象胆道系统结石的MRCP表现较特异,多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可单发或多发,周围环绕高信号胆汁,泥沙样结石可见胆汁分层状改变,定位定性不难。
总之,MRCP是一种安全、无创、无需造影剂、不依靠操作者技术的检查方法,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且能对胰胆管进行全面三维的观察,能一次显示各段胆管,对扩张胆管的远端及近端均能显示,而PTC、ERCP却达不到这种能力,在诊断上可替代PTC、ERCP,但MRCP检查不能替代常规的MR检查,常规MR检查利于发现管道外的病变,二者结合,提高了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赵荣国,.胰胆管疾病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初步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1):65
[2]黎庶 高位胆管梗阻的MRI、MRCP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8(7):56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胆管成像;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项MR新技术,为胰胆管疾病提供了获得类似ERCP、PTC的胰胆管图像。笔者对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胰胆管病变36例MRCP图像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36例胰胆管病变患者的MRCP资料,男18例,女18例,年龄19岁~87岁,平均年龄60.8岁。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36例的具体病种分布为:胆囊及胆道结石12例,其中3例伴发急性胰腺炎;胰管结石1例;慢性胰腺炎2例;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癌9例,其中壶腹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6例;胆囊癌侵犯肝门2例;肝门部肝癌2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使用GE公司INFINITY 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体线圈。检查前患者禁食6 h,患者仰卧位,头先进。MRI常规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加抑脂技术平扫,及T2WI冠状位扫描。每个病例均使用2种MRCP成像方法:3D MRCP:采用FRFSEXL扫描序列,呼吸触发。薄层重建参数:FOV380 mm,TR/TE=3529 ms/635 ms,层厚2.8 mm,无间隔,常规采集75层,成像时间约3 min,重建矩阵320×256。形成的二维多平面图像经工作站使用MIP法处理,重组的3DMRCP图像可任意方向旋转;2D MRCP:采用SSFSE扫描序列,多次屏气完成。扫描参数为:FOV320 mm,TR/TE=6000 ms/minimum,层厚60 mm,重建矩阵384×288,采集9层,每层角度间隔12°,1次采集获得一幅厚层不同轴线上的图像,无需工作站重建,但图像不能旋转。
2 结果
2.1 MRCP图像质量分析 全部36例检查均1次成功,其中35例无论是3D或2D MRCP图像,胰胆管均显示满意,达到诊断要求,1例患者由于大量腹水呈高信号干扰,2D MRCP图像胰胆管显示不清,而3D MRCP图像显示清晰。胰管显示33例。
2.2 胰胆管疾病的MRCP影像分析
2.2.1 胰胆管良性病变共19例 单纯胆囊结石8例,其中6例MRCP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低信号或无信号区,周围见高信号胆汁包绕;胆囊泥沙样结石2例,呈分层状,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结石10例,其中1例为泥沙样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其中1例合并胆囊管结石。1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胆总管扩张15例,直径1.1 cm~2.2 cm,肝内胆管轻度~中度扩张,呈“枯枝状”。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诊断准确率达91.4%(32/35),5例胆道结石患者中,2例<4 mm结石MRCP因空间分辨率低未显示,结合常规MRI及原始图像准确诊断,准确率为100%(35/35)。胰管结石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慢性胰腺炎2例,MRCP示胰管呈串珠状扩张,胆总管下端逐渐狭窄,1例有假囊肿形成,胆总管囊肿Ⅰ型1例,MRCP显示胆总管囊状扩张,周围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定位定性准确。
2.2.2 恶性梗阻性黄疸9例 胆总管癌3例,MRCP显示胆总管近端明显扩张,胆总管直径1.5 cm~3.2 cm,肝内胆管中度~重度扩张,呈“软藤状”。梗阻部不规则胆总管信号中断,其中1例显示梗阻端偏心性狭窄,1例梗阻端呈杯口状改变,1例壶腹部胆总管癌MRCP显示局部胆总管突然截断,胰管全程扩张,呈“双管征”,胰头癌6例,4例MRCP显示胆总管胰腺段截断,1例胆总管胰腺段呈鸟嘴样狭窄,上述5例患者胰头部胰管不显示,体尾部胰管扩张,与扩张的胆总管形成“双管征”。
3 讨论
MRCP成像原理是利用重T2加权效果使含大量静态或缓慢流动自由水的胰胆管呈高信号,而周围静止的实质性器官呈低信号,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类似于胰胆管造影的效果,使MRCP对胰胆管疾病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成为可能。MRCP对诊断胰胆管疾病定性准确率报道各不相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单位使用的序列和参数不同。本组病例使用两种不同的MRCP成像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SSFSE单层面厚层采集的2D MRCP图像,采集时间短,图像清晰,可根据病灶的的不同行不同轴线采集,但是因是厚层采集,对病灶的局部显示欠佳,而FRFSEXL多层面薄层采集,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3D图像,可以任意旋转,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可发现细微的胰胆管病变,缺点是成像时间长。有文献报道,结合常规MRI扫描和源图像可以提高恶性梗阻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常规MRI除了显示病变本身外,还可以显示管腔外的组织、肿大淋巴结及直接浸润的征象胆道系统结石的MRCP表现较特异,多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可单发或多发,周围环绕高信号胆汁,泥沙样结石可见胆汁分层状改变,定位定性不难。
总之,MRCP是一种安全、无创、无需造影剂、不依靠操作者技术的检查方法,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且能对胰胆管进行全面三维的观察,能一次显示各段胆管,对扩张胆管的远端及近端均能显示,而PTC、ERCP却达不到这种能力,在诊断上可替代PTC、ERCP,但MRCP检查不能替代常规的MR检查,常规MR检查利于发现管道外的病变,二者结合,提高了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赵荣国,.胰胆管疾病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初步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1):65
[2]黎庶 高位胆管梗阻的MRI、MRCP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