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窗风雨夕》的主题一直有争议,主要有“封建压迫说”“命运预感说”“历史隐喻说”“伤悼身世说”四种。本文立足文本分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证定该诗具有“伤悼身世”和“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一、《秋窗风雨夕》的主题
作为《红楼梦》中的名篇,《秋窗风雨夕》常被各家诗词鉴赏注本收录,但其主题仍有争议。“封建压迫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强调“封建势力”对林黛玉的“压迫”。那时候的《红楼梦》研究总是脱离不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式,但《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有“感”而作,曹雪芹绝不会有阶级斗争的思想意识,更不可能把这种感情赋予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预感说”则过分强调林黛玉“谶语式”的寓言,按此说法,这首诗是林黛玉预感未来会和贾宝玉别离,但她写成诗不久,贾宝玉便来到林黛玉面前,她由伤感转为喜悦。故此说法很难说得通,林黛玉为何要预感和贾宝玉别离呢?不符合情理与逻辑。“历史隐喻说”主要是把《秋窗风雨夕》的内容进行解构,以达到对某段历史的映射,属于“强制阐释论”。对文学的阐释应基于文本,并符合文学语境,要在文学场域内进行阐释。“历史隐喻说”的观点毫无根据,抹煞了《秋窗风雨夕》作为诗歌的本体特征。“伤悼身世说”的观点,主张《秋窗风雨夕》的主旨是表现林黛玉寄居外主母家的孤独无依之感。
林黛玉遭遇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加上性格敏感,确实会“伤悼身世”。但蔡义江指出:“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考察历代《秋闺怨》诗,其在南北朝时就用来写男女别离的怨愁,王僧孺的《秋闺怨》为历代选本编选最多,最具代表性,诗云:“斜光影西壁,暮雀上南枝。风来秋扇屏,月出夜镫吹。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别离怨》创作于唐代,是郑遂初所作,也抒发男女别离的怨愁,诗云:“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由此可见,男女之间“别离”和“相思”是《秋闺怨》《别离怨》的共同主题。另外,《秋窗风雨夕》中有“自向秋屏移泪烛”句,蔡义江认为用了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和《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典,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并不是伤悼身世。笔者认为,“自向秋屏移泪烛”并非用杜牧诗之典,“秋屏”语出王僧孺《秋闺怨》诗“风来秋扇屏”,“泪烛”语出陈后主《自君出之矣》诗“思君如泪烛,垂泪到天明”,二诗均出自《乐府诗集》。林黛玉是在翻看《乐府杂稿》之后有感而作《秋窗风雨夕》,用乐府之典或更贴切,确实有写男女“别离”和“相思”。所以,单纯的“伤悼身世”似乎很难说得过去。
那《秋窗风雨夕》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首诗具有双重主题,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担忧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
陈寅恪曾说,学术研究要给予研究对象“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理解小说中林黛玉的创作心理,对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至关重要,应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影响了她既伤悼身世又担忧爱情心理的形成,这种心理形成过程如下。
二、林黛玉特殊心理的形成过程
首先,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的林黛玉不被关注。这主要体现在贾母的区别对待上,例如,第二十二回,贾母替薛宝钗张罗作生辰,对于林黛玉却不闻不问。脂砚斋批语云:“最奇者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也,不闻为作生辰,却去特意与宝钗,实非人想得着之文也。”第四十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到潇湘馆时,贾母只说“这里屋窄”,但到了蘅芜苑,贾母将自己珍藏的连贾宝玉也不得见的“梯己”拿出来给薛宝钗,又亲自为薛宝钗布置屋子。
其次,不被关注的林黛玉容易产生寄人篱下之感,进而伤悼身世。例如,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黛玉回思一番:“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第二十七回《葬花词》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借“花”的历经风雨写自己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内心感受。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在写《秋窗风雨夕》前,曾和薛宝钗互相倾诉心肠。文本写道:“林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黛玉寄人篱下,对身世遭遇的哀叹,在她和宝钗的对话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林黛玉的伤悼身世之感总是伴随对爱情的担忧。她寄人篱下,贾宝玉已成为她唯一的寄托,但她极其敏感,害怕失去贾宝玉。这种伤悲由来已久,如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林黛玉心中不悦,与贾宝玉发生口角。贾宝玉赌气说了句“我白认得你了”,林黛玉讥道:“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哪里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黛玉的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家世不如别人(薛宝钗、史湘云)显赫,自己什么也没有,只拥有贾宝玉的爱,但后者不理解她。二人在争吵和互相试探后,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林黛玉担忧“金玉相对”,正是担忧自己的爱情没有结果,这种感情总是和伤悼身世夹杂在一起。又如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听到贾宝玉“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的言论,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林黛玉既伤悼自己无依无靠的身世,又担忧自己命薄,无人为她主张,与贾宝玉的爱情恐没有结果,这两种感情互相交织,同时发生。但是,对爱情的担忧与“命运预感说”有区别,林黛玉只是担心未来不能和贾宝玉在一起,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产生“别离”“相思”之感;并不是对未来命运的预判,她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不知道将来会面对生离死别的事情。
三、结语
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擔忧爱情的心理,在写《秋窗风雨夕》前已经形成。人在生病时往往比较脆弱,加上素来多愁善感,加剧了她性格中的敏感。所以,当看到秋雨淅沥、秋叶凋零,她立刻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在读了《乐府杂稿》中的《秋闺怨》《别离怨》后,“别离”和“相思”的情绪漫上心头,她自然又担心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不禁伤悲。两种感情杂糅在一起,体现在《秋窗风雨夕》的创作中,写成“那堪风雨助凄凉”“牵愁照眼动离情”“罗衾不奈秋风力”“灯前似伴离人泣”等诗句,既是对身世的伤悼,又是对爱情的担忧。
对于《秋窗风雨夕》的解读应当“知人论世”,实事求是地根据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和心理发展来探讨,不应脱离文学而过度解读。此诗是曹雪芹依据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情感心理以及行为风格所作的诗,他通过此诗让林黛玉抒发心中的悲、愤,具有伤悼身世、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一、《秋窗风雨夕》的主题
作为《红楼梦》中的名篇,《秋窗风雨夕》常被各家诗词鉴赏注本收录,但其主题仍有争议。“封建压迫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强调“封建势力”对林黛玉的“压迫”。那时候的《红楼梦》研究总是脱离不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式,但《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有“感”而作,曹雪芹绝不会有阶级斗争的思想意识,更不可能把这种感情赋予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预感说”则过分强调林黛玉“谶语式”的寓言,按此说法,这首诗是林黛玉预感未来会和贾宝玉别离,但她写成诗不久,贾宝玉便来到林黛玉面前,她由伤感转为喜悦。故此说法很难说得通,林黛玉为何要预感和贾宝玉别离呢?不符合情理与逻辑。“历史隐喻说”主要是把《秋窗风雨夕》的内容进行解构,以达到对某段历史的映射,属于“强制阐释论”。对文学的阐释应基于文本,并符合文学语境,要在文学场域内进行阐释。“历史隐喻说”的观点毫无根据,抹煞了《秋窗风雨夕》作为诗歌的本体特征。“伤悼身世说”的观点,主张《秋窗风雨夕》的主旨是表现林黛玉寄居外主母家的孤独无依之感。
林黛玉遭遇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加上性格敏感,确实会“伤悼身世”。但蔡义江指出:“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考察历代《秋闺怨》诗,其在南北朝时就用来写男女别离的怨愁,王僧孺的《秋闺怨》为历代选本编选最多,最具代表性,诗云:“斜光影西壁,暮雀上南枝。风来秋扇屏,月出夜镫吹。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别离怨》创作于唐代,是郑遂初所作,也抒发男女别离的怨愁,诗云:“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由此可见,男女之间“别离”和“相思”是《秋闺怨》《别离怨》的共同主题。另外,《秋窗风雨夕》中有“自向秋屏移泪烛”句,蔡义江认为用了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和《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典,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并不是伤悼身世。笔者认为,“自向秋屏移泪烛”并非用杜牧诗之典,“秋屏”语出王僧孺《秋闺怨》诗“风来秋扇屏”,“泪烛”语出陈后主《自君出之矣》诗“思君如泪烛,垂泪到天明”,二诗均出自《乐府诗集》。林黛玉是在翻看《乐府杂稿》之后有感而作《秋窗风雨夕》,用乐府之典或更贴切,确实有写男女“别离”和“相思”。所以,单纯的“伤悼身世”似乎很难说得过去。
那《秋窗风雨夕》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首诗具有双重主题,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担忧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
陈寅恪曾说,学术研究要给予研究对象“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理解小说中林黛玉的创作心理,对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至关重要,应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影响了她既伤悼身世又担忧爱情心理的形成,这种心理形成过程如下。
二、林黛玉特殊心理的形成过程
首先,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的林黛玉不被关注。这主要体现在贾母的区别对待上,例如,第二十二回,贾母替薛宝钗张罗作生辰,对于林黛玉却不闻不问。脂砚斋批语云:“最奇者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也,不闻为作生辰,却去特意与宝钗,实非人想得着之文也。”第四十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到潇湘馆时,贾母只说“这里屋窄”,但到了蘅芜苑,贾母将自己珍藏的连贾宝玉也不得见的“梯己”拿出来给薛宝钗,又亲自为薛宝钗布置屋子。
其次,不被关注的林黛玉容易产生寄人篱下之感,进而伤悼身世。例如,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黛玉回思一番:“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第二十七回《葬花词》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借“花”的历经风雨写自己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内心感受。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在写《秋窗风雨夕》前,曾和薛宝钗互相倾诉心肠。文本写道:“林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黛玉寄人篱下,对身世遭遇的哀叹,在她和宝钗的对话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林黛玉的伤悼身世之感总是伴随对爱情的担忧。她寄人篱下,贾宝玉已成为她唯一的寄托,但她极其敏感,害怕失去贾宝玉。这种伤悲由来已久,如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林黛玉心中不悦,与贾宝玉发生口角。贾宝玉赌气说了句“我白认得你了”,林黛玉讥道:“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哪里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黛玉的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家世不如别人(薛宝钗、史湘云)显赫,自己什么也没有,只拥有贾宝玉的爱,但后者不理解她。二人在争吵和互相试探后,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林黛玉担忧“金玉相对”,正是担忧自己的爱情没有结果,这种感情总是和伤悼身世夹杂在一起。又如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听到贾宝玉“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的言论,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林黛玉既伤悼自己无依无靠的身世,又担忧自己命薄,无人为她主张,与贾宝玉的爱情恐没有结果,这两种感情互相交织,同时发生。但是,对爱情的担忧与“命运预感说”有区别,林黛玉只是担心未来不能和贾宝玉在一起,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产生“别离”“相思”之感;并不是对未来命运的预判,她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不知道将来会面对生离死别的事情。
三、结语
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擔忧爱情的心理,在写《秋窗风雨夕》前已经形成。人在生病时往往比较脆弱,加上素来多愁善感,加剧了她性格中的敏感。所以,当看到秋雨淅沥、秋叶凋零,她立刻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在读了《乐府杂稿》中的《秋闺怨》《别离怨》后,“别离”和“相思”的情绪漫上心头,她自然又担心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不禁伤悲。两种感情杂糅在一起,体现在《秋窗风雨夕》的创作中,写成“那堪风雨助凄凉”“牵愁照眼动离情”“罗衾不奈秋风力”“灯前似伴离人泣”等诗句,既是对身世的伤悼,又是对爱情的担忧。
对于《秋窗风雨夕》的解读应当“知人论世”,实事求是地根据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和心理发展来探讨,不应脱离文学而过度解读。此诗是曹雪芹依据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情感心理以及行为风格所作的诗,他通过此诗让林黛玉抒发心中的悲、愤,具有伤悼身世、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