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主题辨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窗风雨夕》的主题一直有争议,主要有“封建压迫说”“命运预感说”“历史隐喻说”“伤悼身世说”四种。本文立足文本分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证定该诗具有“伤悼身世”和“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一、《秋窗风雨夕》的主题
  作为《红楼梦》中的名篇,《秋窗风雨夕》常被各家诗词鉴赏注本收录,但其主题仍有争议。“封建压迫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强调“封建势力”对林黛玉的“压迫”。那时候的《红楼梦》研究总是脱离不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式,但《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有“感”而作,曹雪芹绝不会有阶级斗争的思想意识,更不可能把这种感情赋予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预感说”则过分强调林黛玉“谶语式”的寓言,按此说法,这首诗是林黛玉预感未来会和贾宝玉别离,但她写成诗不久,贾宝玉便来到林黛玉面前,她由伤感转为喜悦。故此说法很难说得通,林黛玉为何要预感和贾宝玉别离呢?不符合情理与逻辑。“历史隐喻说”主要是把《秋窗风雨夕》的内容进行解构,以达到对某段历史的映射,属于“强制阐释论”。对文学的阐释应基于文本,并符合文学语境,要在文学场域内进行阐释。“历史隐喻说”的观点毫无根据,抹煞了《秋窗风雨夕》作为诗歌的本体特征。“伤悼身世说”的观点,主张《秋窗风雨夕》的主旨是表现林黛玉寄居外主母家的孤独无依之感。
  林黛玉遭遇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加上性格敏感,确实会“伤悼身世”。但蔡义江指出:“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考察历代《秋闺怨》诗,其在南北朝时就用来写男女别离的怨愁,王僧孺的《秋闺怨》为历代选本编选最多,最具代表性,诗云:“斜光影西壁,暮雀上南枝。风来秋扇屏,月出夜镫吹。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别离怨》创作于唐代,是郑遂初所作,也抒发男女别离的怨愁,诗云:“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由此可见,男女之间“别离”和“相思”是《秋闺怨》《别离怨》的共同主题。另外,《秋窗风雨夕》中有“自向秋屏移泪烛”句,蔡义江认为用了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和《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典,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并不是伤悼身世。笔者认为,“自向秋屏移泪烛”并非用杜牧诗之典,“秋屏”语出王僧孺《秋闺怨》诗“风来秋扇屏”,“泪烛”语出陈后主《自君出之矣》诗“思君如泪烛,垂泪到天明”,二诗均出自《乐府诗集》。林黛玉是在翻看《乐府杂稿》之后有感而作《秋窗风雨夕》,用乐府之典或更贴切,确实有写男女“别离”和“相思”。所以,单纯的“伤悼身世”似乎很难说得过去。
  那《秋窗风雨夕》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首诗具有双重主题,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担忧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
  陈寅恪曾说,学术研究要给予研究对象“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理解小说中林黛玉的创作心理,对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至关重要,应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影响了她既伤悼身世又担忧爱情心理的形成,这种心理形成过程如下。
  二、林黛玉特殊心理的形成过程
  首先,家世变迁,父母双亡,长期寄居荣国府的林黛玉不被关注。这主要体现在贾母的区别对待上,例如,第二十二回,贾母替薛宝钗张罗作生辰,对于林黛玉却不闻不问。脂砚斋批语云:“最奇者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也,不闻为作生辰,却去特意与宝钗,实非人想得着之文也。”第四十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到潇湘馆时,贾母只说“这里屋窄”,但到了蘅芜苑,贾母将自己珍藏的连贾宝玉也不得见的“梯己”拿出来给薛宝钗,又亲自为薛宝钗布置屋子。
  其次,不被关注的林黛玉容易产生寄人篱下之感,进而伤悼身世。例如,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黛玉回思一番:“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第二十七回《葬花词》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借“花”的历经风雨写自己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内心感受。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在写《秋窗风雨夕》前,曾和薛宝钗互相倾诉心肠。文本写道:“林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黛玉寄人篱下,对身世遭遇的哀叹,在她和宝钗的对话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林黛玉的伤悼身世之感总是伴随对爱情的担忧。她寄人篱下,贾宝玉已成为她唯一的寄托,但她极其敏感,害怕失去贾宝玉。这种伤悲由来已久,如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林黛玉心中不悦,与贾宝玉发生口角。贾宝玉赌气说了句“我白认得你了”,林黛玉讥道:“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哪里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黛玉的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家世不如别人(薛宝钗、史湘云)显赫,自己什么也没有,只拥有贾宝玉的爱,但后者不理解她。二人在争吵和互相试探后,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林黛玉担忧“金玉相对”,正是担忧自己的爱情没有结果,这种感情总是和伤悼身世夹杂在一起。又如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听到贾宝玉“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的言论,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林黛玉既伤悼自己无依无靠的身世,又担忧自己命薄,无人为她主张,与贾宝玉的爱情恐没有结果,这两种感情互相交织,同时发生。但是,对爱情的担忧与“命运预感说”有区别,林黛玉只是担心未来不能和贾宝玉在一起,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产生“别离”“相思”之感;并不是对未来命运的预判,她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不知道将来会面对生离死别的事情。
  三、结语
  林黛玉既伤悼身世又擔忧爱情的心理,在写《秋窗风雨夕》前已经形成。人在生病时往往比较脆弱,加上素来多愁善感,加剧了她性格中的敏感。所以,当看到秋雨淅沥、秋叶凋零,她立刻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在读了《乐府杂稿》中的《秋闺怨》《别离怨》后,“别离”和“相思”的情绪漫上心头,她自然又担心和贾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不禁伤悲。两种感情杂糅在一起,体现在《秋窗风雨夕》的创作中,写成“那堪风雨助凄凉”“牵愁照眼动离情”“罗衾不奈秋风力”“灯前似伴离人泣”等诗句,既是对身世的伤悼,又是对爱情的担忧。
  对于《秋窗风雨夕》的解读应当“知人论世”,实事求是地根据小说中林黛玉的遭遇和心理发展来探讨,不应脱离文学而过度解读。此诗是曹雪芹依据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情感心理以及行为风格所作的诗,他通过此诗让林黛玉抒发心中的悲、愤,具有伤悼身世、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其他文献
遥远的山间有一湾清清的水,我就在那山山水水间自然地长大。那里是云贵高原上最远的乡,乡里最远的村,村里最穷的寨。寨里有我,我有一个梦,而这个梦缘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的童年和青年都在土地上度过。童年时代,虽然食不果腹,但是我的爷爷卖了一袋大米供我父亲上学。上到三年级,我父亲就跑回家,一把抱住我爷爷的腿,哭哭啼啼,死活不愿再去学校。我的爷爷是个爽快的人,便问我父亲要上学还是要放
期刊
出发吧,开始一场生命的旅行。  让心载上流动的白云自由地飞翔,让思绪驰骋在广袤的蓝天下无虑地猖狂。走过城市,走过阡陌,走过喧嚣,走过静寂,走过热情洋溢的似锦繁花,走过生机盎然的如海绿荫。氤氲的雨,不散的烟;厚重的历史,旖旎的风光;未吐露的言语,在山涧跳跃。不同的旅途变幻着不一样的风景。脚印,是一个符号;路途,是一种命运。人在路上,心就在路上;心在路上,激情就在路上。  走吧,走上路去。不拒绝烈日的
期刊
黄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无梦徽州,千古黄山,早已在我心里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这种意境在心海掀起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与憧憬的层层涟漪,我很想饱览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盛景。  搭乘同事清明节回乡祭祖的便车,我被带入了满是山川绿意的世界。人间四月,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如诗的心语。汽车沿着包茂高速公路,跃过秦巴山区,进入河南洛阳。其间,我特意观赏了声名远扬的洛阳牡丹园。然后,汽车又
期刊
傩又称跳傩、傩舞和傩戏,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传统文化信仰,是一种需要扮演者佩戴定制面具的原始祭礼。傩文化从远古图腾崇拜跨越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发展到今天,具有极高的民俗和艺术研究的活化石意义。南丰傩面具是赣傩面具的代表之一,人们要积极探索南丰傩面具传承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创新设计研究,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笔者来自江西南丰,十分热爱家乡文化。因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民间面具
期刊
老周巷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老周巷镇不大,一条东西向的小街很短,两边房子挨着房子,住着一户一户人家。走在街上,每家洗碗刷盆的响动声声入耳,做饭烧菜的味道随处飘散,谁家吃什么菜了,闻闻就知道。街面不宽,只要敞开着门,对面邻居相互间一览无余,两家的主妇常在屋里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没完没了地隔着街聊天闲扯。  每天大清早,粮站这段街的两边就摆满了摊子,逢到赶集的日子人气更旺,有卖瓜果蔬菜、鲜鱼活虾
期刊
冯梦龙是明代搜集民歌、笑话、编撰白话小说,受民俗文化影响最深,推崇俗文学最积扱,贡献最大的高产通俗文学家和理论家。在其重要作品“三言”中,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冯梦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故事中有着改造作品思想内容、设置故事情景、熔铸通俗风格的重要功用。  在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与市井细民的生活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在文学创作中,世俗生活的文学
期刊
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他关注时代的变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感动了许多读者,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人生经历方面对路遥小说《人生》进行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饱含着对黄土大地以及农民的赞颂。在他并不丰富的创作时间中,他总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记录着社会和时代
期刊
受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研究于法国兴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文本的新方式。虽然它抛弃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补充了研究文本的角度,后来的文学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文本的关注不能脱离叙事角度的分析。初读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突兀的开头、莫名的结尾,情节不连贯,含义不清晰,让人匪夷所思,不禁令人想再回味一遍故事
期刊
在我国历史上,《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元典,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人们所传颂的经典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学者对《诗经》展开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元时期,该时期的《诗经》学将前代的经学研究成果進行吸收和整合,促使诗经学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将《诗经》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针对金元时期诗话中《诗经》的教化和文化传播展开研究。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中,《诗经》
期刊
司马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理念,并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史记》。司马迁以其独特的人格感染着后世文士,“发愤著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后世文士追求立言的不朽,以及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著述传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在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