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形态看dOCUMENTA 13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7年诞生开始,documenta(卡塞尔文献展)便与世界上其他基于艺术博览会等商业活动之上发起的双/三年展不同,它以每五年集中展示一次缓慢步调,呈现的却是最具前瞻性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如果以生命体来比喻的话,documenta便是一个缓慢成长的高级生物,它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每每出场都为这个世界带来新鲜的姿态。随着时间的演进,每届documenta都衍生出各种不同的人对它进行的记忆、想象与讨论,而这些成为了展事之外另一种不断成长的意识的生命体。由此,笔者以本文回味并呈现观看今年dOCUMENTA 13的一种视角,愿能够成为这种不断成长的意识生命体中的一部分。
  今年的dOCUMENTA在开幕前显得格外神秘,没有任何有关展览的具体信息向外发布,然而我们很早就已经看到的特别的标识设计—大小写颠倒的dOCUMENTA 13已经昭示了我们在后来看到的、被总策展人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反复强调的“去中心化的”(disentualized)、“矛盾的”(paradoxive)、“怀疑主义”(skepticism)等态度。然而吊足了所有人胃口之后,展览开幕,我们被告知这是一次没有主题的documenta。当然有人会质疑Carolyn同上届的总策展人一样不设定展览的主题是缺乏创造力的行为,而她则以反对“在艺术上不断对以往的观念发起反动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回应了这种质疑,同样是去中心化的。
  以没有观念作为观念,这样的开放不仅令此次展览吸纳了当下几乎所有最具创造性的形式、观念及行为,还前所未有地突破了以往展场的时间与空间范畴—dOCUMENTA 13不但突破了以往卡塞尔的几个传统展场,以火车站、酒店、商场、影院、甚至旧房子设置展场,还首次在卡塞尔以外的喀布尔、开罗、班夫三个城市分别设置了展场,曾经有过多年现场艺术策划经验的Carolyn还将数百场表演艺术带进来,几乎让所有人都无法看完所有作品。虽然已经做了详细的导览,然而对观众来说,看过或错过了哪些作品,有时只能凭借机缘。这让dOCUMENTA 13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了高度的复杂性,这同样像极了生命体本身,我们无法窥探哪怕最渺小的一个生命体的全部秘密,那难度堪比整个世界。若以dOCUMENTA 13跨学科的精神看待它本身,借用宇宙的全息影像假说来解释,宇宙的全部信息其实都存在于每个个体生命及物质之中,那么我们可以认为,dOCUMENTA 13同样以先锋的姿态呈现着当下世界有关创造的最前沿的信息,它们“可能是艺术,也可能不是”。
  当下,或者历史的
  生命是以时间延续的,今年的documenta,无论从策展人的策展思路,到艺术家创作,都深刻地体现了一种当下与历史的关系。
  欧洲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建成于1779年的卡塞尔Fridericianum博物馆,历来是documenta最重要的展场。今年,在这座博物馆的一层,进门左右手的两个展厅是80%来到documenta最先进入的展厅,交给了英国艺术家Ryan Gander。试想一下,大多得到这两间最重要的展厅的艺术家,必然会想尽办法以最好的形态展示自己的作品,而Ryan Gander带给我们的,竟是两个空旷的展厅,以及两股清冽的风,如果匆匆走过,这轻风甚至是难以感觉到的。
  在这阵微风中还放置着1959年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上艺术家Julio González参展的三件雕塑。与其并置的,还有当年一位无名摄影师拍摄的两位观众经过并观看这几件雕塑的场景的照片。此时此地,卡塞尔文献展50余年的历史,以及Fridericianum博物馆200多年的历史,就幻化成了这如此微妙的风。
  与这两个展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后方的圆形大厅(Rotunda),这里被称为是dOCUMENTA 13的大脑,是被圆形的玻璃帷幕阻隔成的一片狭小空间。形容它狭小,是因为这个大厅里密集摆放着从上千年前的艺术品,到几年前与创造有关的相关物件,还包括毕加索、莫兰迪、曼雷、李·米勒等人的经典作品。这些绵延于漫长历史中有关创造的物的集合,与前面Ryan Gander的空房间之间达成的张力,正是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完美合作。历史与当下在此刻建立了联系,在微风中,历史的沉重被稀释了,而如风即逝的当下则平添了一份厚重。
  作为生命体,documenta在不断的成长和新陈代谢过程中,焕发着新的生机,同时,初生时的基因与记忆依然留存在它体内,随着后天的环境改变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在2012这个当下,dOCUMENTA 13带给人们的是多重时间交映并置的奇妙旅行。
  观念,抑或感知的
  圆形大厅构成了dOCUMENTA 13充满逻辑与记忆的大脑,而这个生命体除了拥有激越的观念以外,同样有着各种丰富的感官经验。也许与Carolyn本人富于感性的女性特质有关,相比2007年被人批判过于依赖概念而显得太过乏味,今年的dOCUMETNA发生了很多改变。
  同样以一位女性为例,去年刚刚获得了特纳奖的艺术
  家苏珊·菲利普斯,今年同样带着她的声音装置来到了dOCUMENTA 13。她的声音装置在获奖时曾被很多人质疑—“泰特奖竟然颁给了一位唱歌的?”然而这些人如果来到dOCUMENTA 13亲临苏珊·菲利普斯的声音装置现场,他们有的可能就要为自己曾经的质疑而讪笑了。
  苏珊·菲利普斯的作品位于卡塞尔的旧火车站Hauptbahnholf。Hauptbahnholf展场是整个dOCUMENTA 13之中影像及现场表演最密集的展场,这里充满了“声音”。苏珊·菲利普斯的声音并不在任何一个封闭的场地之中,而是定时在火车站北面的一处空场播放,声音可以传至整个火车站。衬着周围的远山和风景,以及不时驶来的火车鸣笛声,这段弦乐显得格外沉静、辽远,那声音与环境的交融能够撩拨起人莫名的伤愁。
  然而这莫名的伤愁恰恰是苏珊精心设计的结果。这段音
  乐是基于Pavel Haas在1943年创作的Study for Strings改编,分解为7个声道,以半环形在铁道之上播放。Pavel的这首曲子创作于纳粹集中营Terezin,而1941-1942年,曾经有三条主要的铁路线路经过这里,专门用于将这个区域剩余的犹太家庭运往各处的集中营,其中也包括Terezin。而Hauptbahnholf火车站北面的机械工程公司Henschel&Sohn,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重要的军械供应机构之一。犹太家庭被集体运往这里,被登记、搜身,并等待被运往集中营。想必Hauptbahnholf火车站便是Haas有关集中营痛苦记忆的开始。70年以后,当这段音乐流淌在Hauptbahnholf火车站,不论你是否了解这段历史,都会不由自主地在音乐与环境中被打动。   “我们已经忽视了通过我们的感觉来理解事物的天赋。观念从感知中被分离出来,而思想只能在抽象中运行。”Carolyn在她有关dOCUMENTA 13的论文中引述了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的这句话,并承认了这个问题在当下的艺术形态中依然存在。而在dOCUMENTA 13中,我们可以依靠感知体验并理解艺术,而观念同样可以存在于感知之后,或与感知同时出现。如果艺术可以从某个侧面呈现生命的奇迹,那么感知即是连接人与这种奇迹之间最自然的纽带。
  艺术,或者不是艺术
  走到第13届,documenta的艺术基因正在隐隐发生变化,Carolyn在很多场合不断宣称自己在这次的展事中“关注更多的在于创造本身,而非艺术”。的确是这样,所以当我们得知Fridericianum博物馆正对着的Friedrichsplatz广场上原本要放置世界上第二大陨石的时候,似乎就不觉得奇怪了。遗憾的是,这个计划由于一些人类学家和陨石所在的阿根廷当地人的反对而没有实施。除此之外,在dOCUMENTA 13开展的100天中,物理学家Anton Zeilinger还把他的物理实验室搬到了Fridericianum博物馆二层展厅,在那里先后进行4项量子远距离传送的公共实验。所有这些活动与事物,在艺术之外,都可以以其他名义成立,但在dOCUMENTA 13这一场域之下,自然产生了某种诗意。
  半个多世纪以前,自然也不会有人认为Korbinian Aigner培育的苹果,以及他为这些苹果画的水彩画可以出现在Documenta的展厅中。Korbinian Aigner曾经在二战前公开发表过反对纳粹的言论,拒绝将纳粹的十字旗看作德国国旗,后来他被送往Dachau集中营,并在那里被强迫执行农务。就在这个最难以产生创造的地方,Aigner成功地培育了4种嫁接苹果,并秘密地把他们叫做KZ-1,KZ-2,KZ-3,KZ-4,其中KZ就是德语中集中营的缩写。今天,只有KZ-3还在种植,并在1980年代被称为Kobinian苹果。Korbinian创造苹果新物种的行动,是对法西斯分子种族灭绝行动的反动。
  Korbinian在当时还是一个画家,从1910年到1960年的50年间,他绘制了900多幅苹果和梨的小画,dOCUMENTA 13展出了其中的一部分。有趣的对比出现了,曾经Korbinian以他的绘画被当时的人们看做画家,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将他培育苹果的行为提出来,与他画的苹果相结合,展出于dOCUMENTA这个特殊的场域。我们并不因为他绘制的说明书一般的上百个苹果而以一个画家的身份纪念他,也并不因为他以言论反抗纳粹的英雄身份而为他欢呼,他在集中营农场培育苹果在当时也不会有任何人视其为艺术性的行为。“艺术的谜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直到它不再是原来的样子。”①半个世纪以后,当我们把他的这些有关创造与抗争的行动连接起来之后,在dOCUMENTA,Korbinian成为了一个富于当代意义的艺术家。
  去中心化,还是策展人为中心
  正如生命体中时刻存在的各种垃圾废物,生命的机体循环随时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dOCUMENTA 13也不例外。从策展的理念,到作品的选择,总策展人Carolyn极力让dOCUMENTA 13呈现出一副多元而包容的面貌—不以艺术为中心,不以当代为中心,不以西方为中心,不以人类为中心,不以男性为中心,不以观念为中心??着实,Carolyn是一个非常富于想象力的策展人,但在对展览所进行的严格的规划与统筹,依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看似海纳百川,实际上,策展人对整个展事却有着相当强势的掌控力。
  在6月6日媒体预展之前,Carolyn统领着整个工作团队,严守有关展览的具体信息,甚至受邀请的艺术家名单都是在开幕当天才公布。这种饥饿营销果然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可突然释放的海量信息却让人难以一下子招架得住。各国媒体记者来不及做好功课便四散到遍布卡塞尔的各处展场参观,难免被搞得一头雾水。Carolyn甚至还严格把控着一些媒体对艺术家的采访。
  Carolyn个人的工作经历和背景被一一带到了dOCUMENTA 13。以表演艺术(Live Art)策划出身的她,在100天的展事中,带进了几百场现场表演;身为意大利都灵Castello di Rivoli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她对意大利贫穷艺术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自然也带进了包括Alighiero Boetti在内的贫穷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在贫穷艺术的视觉线索下进行探索的艺术家作品,如Theaster Gates;作为有女性主义背景的策展人,Carolyn所选择的300多位参展艺术家的男女比例几乎是一致的,似乎也并非巧合。不得不说,dOCUMENTA 13在表面开放包容的概念下,实际上紧紧围绕着策展人的全局统筹。
  去中心化的表象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内部结构,正体现了dOCUMENTA 13充满矛盾的复杂性。在dOCUMENTA 13的特别公共教育项目《100份笔记-100个思想》(100 Notes - 100 Thoughts )中,Carolyn邀请了100个艺术家、评论家等,为dOCUMENTA 13中一些艺术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讨论。艺术家Mario Garcia Torres在其中撰写了一篇《关于选择的犹豫:送去一瓶酒还是一束花》,除了介绍他的《卡布尔的一个旅馆》项目始末之外,他还以客人参加主人招待的宴会来比喻艺术家参与大型艺术展览的过程,讨论艺术家在策展人对展览整体统筹之下,自主能动性发挥的问题。事实上,艺术家在大型展览中,突破展览的原有框架,积极地发挥自我能动性,正是他们的创造力的极大化体现。因此身为dOCUMENTA 13的策展人,Caralyn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甚至期待艺术家跳出跳出策展人的期待而行事,以此展现dOCUMENTA 13的多元格局。生命机体内时常保有相互依存、相互抗争的细胞,才能促进机体保持旺盛生命力,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documenta同样在这种矛盾中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也引发了它的参与者与参观者不断对其进行讨论与研究的兴趣。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2015-05-02~2015-05-10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人:高毅  学术主持:黄华三  本次展览为战盈彤首次个展,她以水墨作品与文字记录了自己生活的状态。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纷乱无序,似乎画面的人物、动物、花卉,以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件彼此间毫无关联,但她出乎我们意料地用水墨将这些不同属性的事物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幅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寻常的形象,记
期刊
编者按:2005年3月14日在北京三恒美术馆举办了由子仁任学术主持的“边锋—乙未徐岚画展”,在展览前的半年中,徐岚与子仁就前者的近作先后进行了多次对话,讨论了很多有关问题,现经整理后摘录部分内容刊发。  一  徐岚(以下简称“徐”):咱们认识那么多年,你比较了解我,从我1986、1987年尝试的那些东西到现在,实际上你都了解。以前我更注重叙述自己的内心,我想造的一种东西。从1987年开始造的那棵树
期刊
展览 :都市的孤岛—张可欣个展  时间 :2012年4月25日 - 5月28日  地点 :Goodman Arts Centre Gallery(新加坡)  当今人类生存过度需要“生产资料”,使物质社会无度地膨胀在疏离精神世界之时,更忽视了“生态科学”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超城市化的都市奢华生活,伴随着人性的贪婪,使我们丧失了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依存关系。在失去思想信仰时,也许参与“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
期刊
与其他展览不同,刘庆和将“漂”的开幕式定在傍晚,余晖退下,夜色袭来,为炙热的夏日降了些许温度。  走进瑜舍酒店,环看四周,与艺术链接的宗旨可见一斑。因是晚上,酒店大厅中光线昏暗,几盏为数不多的射灯将光线投射到刘庆和的雕塑装置作品上,方才隐约见到些端倪。由大厅上方落下的几张钢丝网帘将整个空间气氛拢在一起,远看便已觉一种神秘、探知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厅正中有两个相互呼应但不十分对称的长方形“沙池”,刘庆
期刊
每天我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京城,我订了《北京晚报》、《新京报》。报纸拿来,先是浏览一通,然后拣有兴趣的细细读来。如今,世事纷繁,慢慢读文字已经是一份奢侈,看看报刊的图片,倒真是一目了然,有人说现在已是“读图时代”了。  不过,要真的考究起来,看图说话是最原始、最本能、最直接的阅读。古代岩画中人、马、牛、羊、太阳、谷神什么的,读来十分精彩,虽不确
期刊
范扬最近画了一组“世事绘”,新鲜而有意思。  范扬的老友崔永元先生有一档节目叫做“口述历史”,让一些活着的老人说亲身经历的事件,我挺爱看的。听着那些老兵说那“八·一三”,说那“上甘岭”,老人们眼都红了,看的人也流泪了,其心拳拳,其情切切,真实感人,可歌可泣。  “口述历史有小崔,画说当下看老范”。范扬画的这些画儿,比照小崔,我也给起个名目,叫做“画说当下”,正好对应“口述历史”。范扬画的这些世事时
期刊
dOCUMENTA 13是一届没有主题的文献展,策展人Carolyn看似不设边界的理念极富东方智慧。同样富有东方智慧的,是参加dOCUMENTA 13的一位中国艺术家—宋冬。宋冬此次有三个作品参加文献展:桔宫对面、Karlsaue公园圆形广场正中心的《白做园》、《一百个思想和一百个笔记》中的《白做书》,以及文献展商店中出售的“文献展13的秘密”的钥匙链。从形态上看,这似乎是毫无联系的三件东西,然而
期刊
从1955年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的震撼,  到今天在艺术世界的广泛关注下的第13届的呈现,  每隔5年,德国西北部的卡塞尔小城都会成为最被仰视和谈论的视觉艺术展场,越来越大的项目投入,  使得卡塞尔文献展的规模如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  而卡塞尔文献展直至今日延续的还是典型的策展人主导的机制,但在一个大的主题下,每一个艺术家  的作品呈现又如同一个个展般具体,  我们该如何看待没有主题的卡塞尔所要探讨
期刊
每年的年末岁首,总是会收到不少画家朋友寄来的台历和手工贺卡,自己也总是每每以珍惜的心态收之藏之。今年在一摞堪称精致的台历中,一打眼就选择了姚震西的《平常花草》置于案头,也许是因为它淡雅的色彩,也许是因为它简洁大方的开本,也许是因为扉页上姚震西与女儿其乐融融的照片……已届半年的时间,每每于忙乱中抓起台历记录下瞬间的点滴,总是会让自己杂乱的心平静下来,然而忙忙碌碌中却从不曾想过,这平静的由来。直到昨天
期刊
卡塞尔文献展  李振华:你从1997年和洪浩合作《邀请信》项目开始,就将卡塞尔文献展置于创作的核心,当然1997年也正好是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你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个五年才有一次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连接这一国际艺术项目和本土当代艺术语境的作品。时间已经过去整整15年,你第二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不知道你对之前的《邀请信》和《这里通往卡塞尔》(1998年),以及《追光—阿斯蓬》系列(2006年)、《着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