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从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性、师资队伍的服务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历史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18-03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熟练掌握社会生产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职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具备较宽的学科知识背景及一定的研究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了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探索的目标,商洛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逐步确立了“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此目标定位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努力探索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历经2009版、2012版、2012修订版、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探索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笔者作为这一探索的亲历者,把我们的探索与大家分享,求教于专家学者,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的集成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骨干课程要依据教指委的专业规范,非核心课程要加大选修灵活度。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以應用型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综合分析本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合理增减课程门数及学时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提高通识课的学分比例
通识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一般都是跨专业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修。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含专业选修课)。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提高通识课的学分比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通识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在不断提高: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32.8%,2012修订版为33%,2016版提高到39.5%。
(二)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17%,2012修订版为23.4%,2016版为40.8%,理论学分则由83%降到59.2%。
(三)增加选修课的备选项与学分,并重视地方史课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的备选项与学分,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选修课过去基本上是二选一,现在基本上都是四选一。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9.9%,2012修订版为10.2%,2016版提高到11.1%。我系自建系以来其选修课中一直都有地方史课程,“商洛及陕西历史述略”获2003年省级精品课,现在又增加了“商洛史专题”“地方历史文化的研发与利用”等地方史课程,把商洛地方史研究运用于教学,让学生感受商洛革命老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的意识与能力。
二、实践教学要形成完整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而且要充实实践教学的内涵,使实践教学的设计更合理。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原则,把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每门专业课程都有8学时课内实践环节,每学期都有2周的集中实践,形成了每学期都有实践课,实践课程4年全覆盖的局面。每届学生的集中实践有2周的军训与入学教育、4次公益劳动、2周毕业教育、3次社会实践、2周教育见习、12周教育实习、1次专业认知实习、3次课程论文、5次课程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通过教学参观、专业考察开阔学生视野
历史学专业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考察历史遗存,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专业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考察、参观地点的选择,可以校内校外相结合。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有校内参观考察基地2个,分别是与“考古学通论”课程相关的生物学院的土壤、植被标本展室,建工学院的地质地貌模型展室。集体组织的校外参观考察基地30多个,分为长安古都、汉唐古风、圣地延安、商於古道和秦楚古道5大篇章,分成5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法门寺、乾陵、昭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博物馆、明城墙、钟鼓楼、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半坡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院、华清池等。第二条线路:黄帝陵、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第三条线路:河南内乡县衙、商南闯王寨、丹凤武关遗址、丹凤船帮会馆、商山四皓墓、棣花古镇等。第四条线路:湖北上津古城、山阳漫川古镇、柞水凤凰古镇。第五条线路:商洛市博物馆、商洛市城郊巴人洞、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丹凤县罗公砭及崖墓群等。另外,还有分散的专业考察,是学生利用假期按照要求自行进行的专业考察,需要写考察报告,开学后上交。
(二)通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撰写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几乎都有小论文,而作为实践课程单列的课程论文有3次,这3次课程论文是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课程论文一般是在开学初布置给学生,学期末上交。毕业论文的要求则更严格,为给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我们在第六学期专门开设了“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第六学期末正式启动毕业论文的安排与指导,先把所有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填报志愿的方式选择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可以填2个志愿,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志愿合理调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放暑假前与学生见面,安排毕業论文的前期指导工作,并建论文指导群以便及时联系指导,做到早准备、早修改,从而保证论文按时、保质完成。
(三)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训练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中小学教育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基本技能的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巩固提高;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规律,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综合能力。教育见习是教育实习的前奏和序曲,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观摩”,而教育实习的重点是“操作”。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配合“历史教学方法与设计”课程,在第六学期安排了为期2周的教育见习。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教学工作见习,主要包括听课、学写教案、试讲。二是班级工作见习。
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时间由过去的10周延长到现在的12周,并有固定的实习基地30个。实习生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是作为学生,学习掌握教育和教学能力,逐步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二是作为中小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中小学生,并搞好教育管理。教育实习的主要任务:一是教学工作实习。它包括了解新课标、听课、备课、编写教案、试讲、上课、评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与讲评、考试与成绩评定、教学评价、专题总结等。二是班主任工作实习。初步掌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环节的基本技能,提高教育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教育调查。
(四)通过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及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外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是课内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延续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环节。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要求学生参加各类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科学创新活动包括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咨询辅导、公益劳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级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制订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学分认定办法或细则,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6个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学分方能毕业。
近年来,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多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尤其是获得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的S同学,他主持的“020模式下的私人定制——创意策划”项目,不但注册成立创意工作室,而且还成功与商洛市邮政局、联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既实现了赢利也服务了地方社会。历史系每年举办2次学生教学技能比赛,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讲课比赛。近年来,多位学生在全国历史学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五)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见习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见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与相关单位签约,建立常态化的见习基地。商洛学院先后与商洛市博物馆、商洛市方志办、商洛市党史办等单位或部门签约,建立了合作关系,历史学专业学生可在闲暇时间去这些单位见习,观摩或帮助他们整理资料,整理文物,也可成为商洛市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样既可使学生得到锻炼又可增长学生见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
伴随着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定位的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商洛学院实行根植地方行动计划,要求教师进政府、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乡村、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历史学专业教师先后获得了“商洛历史专题研究”“商洛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对策研究”“商於古道的历史作用研究”等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若干篇。历史系Y教授曾经组织、监制并12次主讲了商洛电视台“商洛讲坛”和“商洛论坛”的历史文化节目,还获聘为商洛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教师们服务地方项目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既提高了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服务地方的意识,从而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四、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教师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立项的教改项目有“国外著名高校历史学本科教学模式借鉴研究”“历史专业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等,发表教改论文10多篇,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图表式、学生自主讲授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程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
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成绩的评定必须与能力提高相结合,这就需要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把一般课程的平时成绩比例由过去的20%提高到30%,个别实践性强的课程比例更高,如“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历史教学方法与设计”等课程的平时成绩则占40%。笔者认为平时成绩的占比应达到50%左右。平时成绩的考查点应该灵活多样,最基本的有课堂出勤率,作业(数量、质量),课堂表现(纪律、回答问题),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讨论课上对问题的语言表述、对问题探究的深浅度,史学小论文的质量等。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考试内容既要包括考查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占总分的60%左右),也要包括考查能力水平的主观题(占总分的40%左右)。考试题型也应该多样化,如填空、选择、辨析、名词解释、列举、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历史文选课程的考试题型还可以有注音、翻译、标点断句等。考试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闭卷与开卷及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让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的组成多元化,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评价依据更实际,评价结果更科学。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积极努力,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历史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18-03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熟练掌握社会生产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职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具备较宽的学科知识背景及一定的研究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了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探索的目标,商洛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逐步确立了“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此目标定位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努力探索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历经2009版、2012版、2012修订版、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探索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笔者作为这一探索的亲历者,把我们的探索与大家分享,求教于专家学者,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应用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的集成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骨干课程要依据教指委的专业规范,非核心课程要加大选修灵活度。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以應用型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综合分析本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合理增减课程门数及学时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提高通识课的学分比例
通识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一般都是跨专业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修。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含专业选修课)。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提高通识课的学分比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通识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在不断提高: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32.8%,2012修订版为33%,2016版提高到39.5%。
(二)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17%,2012修订版为23.4%,2016版为40.8%,理论学分则由83%降到59.2%。
(三)增加选修课的备选项与学分,并重视地方史课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的备选项与学分,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选修课过去基本上是二选一,现在基本上都是四选一。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为9.9%,2012修订版为10.2%,2016版提高到11.1%。我系自建系以来其选修课中一直都有地方史课程,“商洛及陕西历史述略”获2003年省级精品课,现在又增加了“商洛史专题”“地方历史文化的研发与利用”等地方史课程,把商洛地方史研究运用于教学,让学生感受商洛革命老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的意识与能力。
二、实践教学要形成完整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而且要充实实践教学的内涵,使实践教学的设计更合理。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原则,把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每门专业课程都有8学时课内实践环节,每学期都有2周的集中实践,形成了每学期都有实践课,实践课程4年全覆盖的局面。每届学生的集中实践有2周的军训与入学教育、4次公益劳动、2周毕业教育、3次社会实践、2周教育见习、12周教育实习、1次专业认知实习、3次课程论文、5次课程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通过教学参观、专业考察开阔学生视野
历史学专业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考察历史遗存,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专业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考察、参观地点的选择,可以校内校外相结合。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有校内参观考察基地2个,分别是与“考古学通论”课程相关的生物学院的土壤、植被标本展室,建工学院的地质地貌模型展室。集体组织的校外参观考察基地30多个,分为长安古都、汉唐古风、圣地延安、商於古道和秦楚古道5大篇章,分成5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法门寺、乾陵、昭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博物馆、明城墙、钟鼓楼、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半坡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院、华清池等。第二条线路:黄帝陵、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第三条线路:河南内乡县衙、商南闯王寨、丹凤武关遗址、丹凤船帮会馆、商山四皓墓、棣花古镇等。第四条线路:湖北上津古城、山阳漫川古镇、柞水凤凰古镇。第五条线路:商洛市博物馆、商洛市城郊巴人洞、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丹凤县罗公砭及崖墓群等。另外,还有分散的专业考察,是学生利用假期按照要求自行进行的专业考察,需要写考察报告,开学后上交。
(二)通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撰写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几乎都有小论文,而作为实践课程单列的课程论文有3次,这3次课程论文是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课程论文一般是在开学初布置给学生,学期末上交。毕业论文的要求则更严格,为给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我们在第六学期专门开设了“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第六学期末正式启动毕业论文的安排与指导,先把所有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填报志愿的方式选择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可以填2个志愿,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志愿合理调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放暑假前与学生见面,安排毕業论文的前期指导工作,并建论文指导群以便及时联系指导,做到早准备、早修改,从而保证论文按时、保质完成。
(三)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训练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中小学教育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基本技能的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巩固提高;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规律,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综合能力。教育见习是教育实习的前奏和序曲,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观摩”,而教育实习的重点是“操作”。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配合“历史教学方法与设计”课程,在第六学期安排了为期2周的教育见习。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教学工作见习,主要包括听课、学写教案、试讲。二是班级工作见习。
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时间由过去的10周延长到现在的12周,并有固定的实习基地30个。实习生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是作为学生,学习掌握教育和教学能力,逐步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二是作为中小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中小学生,并搞好教育管理。教育实习的主要任务:一是教学工作实习。它包括了解新课标、听课、备课、编写教案、试讲、上课、评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与讲评、考试与成绩评定、教学评价、专题总结等。二是班主任工作实习。初步掌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环节的基本技能,提高教育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教育调查。
(四)通过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及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外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是课内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延续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环节。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要求学生参加各类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科学创新活动包括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咨询辅导、公益劳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级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制订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学分认定办法或细则,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6个课外创新创业训练学分方能毕业。
近年来,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多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尤其是获得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的S同学,他主持的“020模式下的私人定制——创意策划”项目,不但注册成立创意工作室,而且还成功与商洛市邮政局、联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既实现了赢利也服务了地方社会。历史系每年举办2次学生教学技能比赛,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讲课比赛。近年来,多位学生在全国历史学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五)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见习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见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与相关单位签约,建立常态化的见习基地。商洛学院先后与商洛市博物馆、商洛市方志办、商洛市党史办等单位或部门签约,建立了合作关系,历史学专业学生可在闲暇时间去这些单位见习,观摩或帮助他们整理资料,整理文物,也可成为商洛市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样既可使学生得到锻炼又可增长学生见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
伴随着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定位的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商洛学院实行根植地方行动计划,要求教师进政府、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乡村、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历史学专业教师先后获得了“商洛历史专题研究”“商洛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对策研究”“商於古道的历史作用研究”等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若干篇。历史系Y教授曾经组织、监制并12次主讲了商洛电视台“商洛讲坛”和“商洛论坛”的历史文化节目,还获聘为商洛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教师们服务地方项目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既提高了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服务地方的意识,从而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四、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教师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立项的教改项目有“国外著名高校历史学本科教学模式借鉴研究”“历史专业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等,发表教改论文10多篇,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图表式、学生自主讲授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程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
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成绩的评定必须与能力提高相结合,这就需要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商洛学院历史学专业把一般课程的平时成绩比例由过去的20%提高到30%,个别实践性强的课程比例更高,如“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历史教学方法与设计”等课程的平时成绩则占40%。笔者认为平时成绩的占比应达到50%左右。平时成绩的考查点应该灵活多样,最基本的有课堂出勤率,作业(数量、质量),课堂表现(纪律、回答问题),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讨论课上对问题的语言表述、对问题探究的深浅度,史学小论文的质量等。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考试内容既要包括考查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占总分的60%左右),也要包括考查能力水平的主观题(占总分的40%左右)。考试题型也应该多样化,如填空、选择、辨析、名词解释、列举、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历史文选课程的考试题型还可以有注音、翻译、标点断句等。考试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闭卷与开卷及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让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的组成多元化,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评价依据更实际,评价结果更科学。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积极努力,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