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育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这个阶段的专业课教学必须相应进行改革,结合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本人认为应着重以下几方面:合理设置课程,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学生技能实训;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新时期,中职教育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设置以社会实际用人需求为根本原则,作为中职类学校重点专业之一的财经类专业,为了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本人结合多年的财经类专业课教学实践经验,综合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现状,展望专业市场需求,谈谈中职学校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合理设置课程,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建立自身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不能照搬大专院校所设科目,应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设置;同时,课程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市场就业需求来设置。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很少甚至不用的课程可以不设或少设。对于不同课程存在内容交叉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专门的方法加以整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既节约了课时,又加深了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渗透,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会计体系的了解与认识。在理论课程之外,应该多设与中职生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比如收银实务、点钞等。
总之,新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科目选择,保持较合理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保持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呼应。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的职业学校较普遍采用单向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记忆所学知识。新时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会计制度的改革,均会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变动。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来认识会计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多变,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组织学生们模拟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会计手工作账的教学,再如使用电脑教学、组织学生们进行电算化的模拟实习。总之,教学方式要多样、直观、实用,尽量贴近就业现实,使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三、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学生技能实训
基于中职生的就业特点,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必须在学生的技能实训上下足工夫。
(一)加强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安排相对应的课程,还要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依靠的还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经验积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会计经济业务的处理工作,不仅加快了课本到实践的转化,而且加深了对会计这个职业的理解,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更多的产生认同感。正因为会计模拟在中职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更应该重视会计实训室的建设,不仅在硬件设备上专业规范,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也更要专业谨慎。
(二)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教学
学校应积极寻求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对学校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实践课程开的再多、模拟实训室建的再好,学生面对的仍是数量范围有限、账务处理程式化的经济业务。如果学生能够进入到某个真正的企业中来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效果一定完全不同。毕竟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会计信息更多、更广、更杂且更具有灵活性,并且与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的更紧密。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训。校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另一方面,联合办学加深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学校和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所需所求,更好的迎合了市场需求。
四、提升教師素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又要掌握教育规律。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
中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老师们首先要加强集体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其次,要有进取意识,加强自学,改进教学方法;再次,要创造机会,互相间进行教学观摩讨论分析,注重教学改革。任何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努力。要让每一个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执业热情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向前的根本所在。
(二)组织教师培训或提供有利条件
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搞调研,学习专业技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能力,并提供相关场地和经费。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交流学习,以便把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共同研究技能教学新方法、新途径。(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阳泉分校)
新时期,中职教育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设置以社会实际用人需求为根本原则,作为中职类学校重点专业之一的财经类专业,为了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本人结合多年的财经类专业课教学实践经验,综合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现状,展望专业市场需求,谈谈中职学校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合理设置课程,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建立自身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不能照搬大专院校所设科目,应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设置;同时,课程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市场就业需求来设置。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很少甚至不用的课程可以不设或少设。对于不同课程存在内容交叉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专门的方法加以整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既节约了课时,又加深了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渗透,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会计体系的了解与认识。在理论课程之外,应该多设与中职生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比如收银实务、点钞等。
总之,新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科目选择,保持较合理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保持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呼应。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的职业学校较普遍采用单向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记忆所学知识。新时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会计制度的改革,均会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变动。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来认识会计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多变,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组织学生们模拟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会计手工作账的教学,再如使用电脑教学、组织学生们进行电算化的模拟实习。总之,教学方式要多样、直观、实用,尽量贴近就业现实,使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三、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学生技能实训
基于中职生的就业特点,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必须在学生的技能实训上下足工夫。
(一)加强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安排相对应的课程,还要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依靠的还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经验积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会计经济业务的处理工作,不仅加快了课本到实践的转化,而且加深了对会计这个职业的理解,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更多的产生认同感。正因为会计模拟在中职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更应该重视会计实训室的建设,不仅在硬件设备上专业规范,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也更要专业谨慎。
(二)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教学
学校应积极寻求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对学校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实践课程开的再多、模拟实训室建的再好,学生面对的仍是数量范围有限、账务处理程式化的经济业务。如果学生能够进入到某个真正的企业中来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效果一定完全不同。毕竟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会计信息更多、更广、更杂且更具有灵活性,并且与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的更紧密。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训。校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另一方面,联合办学加深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学校和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所需所求,更好的迎合了市场需求。
四、提升教師素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又要掌握教育规律。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
中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老师们首先要加强集体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其次,要有进取意识,加强自学,改进教学方法;再次,要创造机会,互相间进行教学观摩讨论分析,注重教学改革。任何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努力。要让每一个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执业热情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向前的根本所在。
(二)组织教师培训或提供有利条件
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搞调研,学习专业技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能力,并提供相关场地和经费。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交流学习,以便把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共同研究技能教学新方法、新途径。(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阳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