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近几年来,陕西省依靠国家政策、方针和本省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积极投入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建设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存在与发展为本地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本文通过描述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开辟民办高等教育新局势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大众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地区性培养目标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集中表现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另一类主要是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较落后,人口数量较大的省份)。
一、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现状
目前,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形式有三种:一是“校中校”型,即以某些高校为投资主体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二级学院,如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二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四是专修、进修及学历文凭考试类学校,如西安大众汽车专修学院。陕西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以兴办二级学院为主要办学形式,该模式代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走了一条较为独特的发展道路。其原因在于陕西的公立高校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剩余的高校师资力量比较匮乏,若以原始积累方式按部就班地独立发展民办高校,不仅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而且也很难获得足够的师资支持。
二、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陕西省的民办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原来隐存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并制约着民办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办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负面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民办高校的“贵族化”发展倾向。目前民办高校的收费一般高于公立高校。二是民办高校入学门槛较低。这使社会大众容易产生“只要交了钱,肯定上(民办)大学”的思维定势,从而贬低了民办高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民办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
资金问题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实为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之一。我国民办高校多是以“以学养学”的模式创办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运行。单一的收入来源,导致民办高校过于倚重学费,资金链条十分脆弱,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学校生存即面临危机。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办学质量是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而与教育质量直接相关的则是师资水平。民办高职教育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专职的教师人数却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在大多数的民办高职教育中,外聘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职的教师又大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对的教育实践经验。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高。再者就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不高,使得好的教师资源进不来,培养好的教师资源又在不断的流失,教师队伍没有稳定性。
三、解决陕西省民办高职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如何消除阻碍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各种弊端,是事关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作用地位
目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重要”,即“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其中也将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这些政策的提出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中央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新规划,并把它纳入到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中,承认了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作用。
(二)优化融资环境
1、积极引进民间资本
从目前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办学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充足性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职教育要学会借“机”下蛋,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共赢。
2、建立民办高职院校贷款融资信用体系
政府应尽快建立民办高职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允许民办高职院校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成立民办高校基金会,通过基金在各个领域的投资收益来滚动积累资金,从而保障高职教育资金的充足性。
(三)培养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科学研究的职能,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民办高校事实上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种情况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更加的严重,其原因一是跟国家现行的有关科研政策有关,再者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薄弱的影响。
1、国家应该出台民办高职院校参加科研的相关政策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民办高校吸收到高校科研队伍中来,通过吸收部分民办高校参加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申报,允许其平等而广泛地参与高校学术研究,对于一部分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在通过教育部门审核后,允许在其优势学科招收研究生。
2、 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还没有成熟。政府应逐步提高民办高职教育教师准入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待遇机制,实现工资与绩效挂钩,注重教师的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2]孟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3]陈贵言;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之我见[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4]黄瑞平;我国民办高校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大众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地区性培养目标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集中表现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另一类主要是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较落后,人口数量较大的省份)。
一、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现状
目前,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形式有三种:一是“校中校”型,即以某些高校为投资主体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二级学院,如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二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四是专修、进修及学历文凭考试类学校,如西安大众汽车专修学院。陕西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以兴办二级学院为主要办学形式,该模式代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走了一条较为独特的发展道路。其原因在于陕西的公立高校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剩余的高校师资力量比较匮乏,若以原始积累方式按部就班地独立发展民办高校,不仅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而且也很难获得足够的师资支持。
二、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陕西省的民办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原来隐存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并制约着民办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办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负面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民办高校的“贵族化”发展倾向。目前民办高校的收费一般高于公立高校。二是民办高校入学门槛较低。这使社会大众容易产生“只要交了钱,肯定上(民办)大学”的思维定势,从而贬低了民办高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民办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
资金问题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实为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之一。我国民办高校多是以“以学养学”的模式创办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运行。单一的收入来源,导致民办高校过于倚重学费,资金链条十分脆弱,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学校生存即面临危机。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办学质量是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而与教育质量直接相关的则是师资水平。民办高职教育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专职的教师人数却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在大多数的民办高职教育中,外聘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职的教师又大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对的教育实践经验。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高。再者就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不高,使得好的教师资源进不来,培养好的教师资源又在不断的流失,教师队伍没有稳定性。
三、解决陕西省民办高职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如何消除阻碍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各种弊端,是事关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作用地位
目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重要”,即“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其中也将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这些政策的提出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中央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新规划,并把它纳入到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中,承认了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作用。
(二)优化融资环境
1、积极引进民间资本
从目前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办学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充足性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职教育要学会借“机”下蛋,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共赢。
2、建立民办高职院校贷款融资信用体系
政府应尽快建立民办高职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允许民办高职院校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成立民办高校基金会,通过基金在各个领域的投资收益来滚动积累资金,从而保障高职教育资金的充足性。
(三)培养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科学研究的职能,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民办高校事实上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种情况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更加的严重,其原因一是跟国家现行的有关科研政策有关,再者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薄弱的影响。
1、国家应该出台民办高职院校参加科研的相关政策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民办高校吸收到高校科研队伍中来,通过吸收部分民办高校参加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申报,允许其平等而广泛地参与高校学术研究,对于一部分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在通过教育部门审核后,允许在其优势学科招收研究生。
2、 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还没有成熟。政府应逐步提高民办高职教育教师准入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待遇机制,实现工资与绩效挂钩,注重教师的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2]孟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3]陈贵言;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之我见[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4]黄瑞平;我国民办高校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