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适合动物生存的场景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语:在野外拍摄中,还有一种在搭建临时的影棚中拍摄小型动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大量存在于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中,在强调环保的今天,搭建一个模仿自然的环境也可以帮助我们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吧。
  
  大家也许并不知道,在很多野生动物影片中都大量使用置景拍摄的方法。事实上,诸如啮齿类动物、昆虫的画面,还有大量的水下微距场景都是在鱼缸里拍摄的。置景拍摄有巨大的优势:你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野外寻找它们,也不用在野外苦等合适的行为出现。
  置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首先需要决定是在室外还是在室内搭景,室外可以获得自然光照明,但是坏天气和寒冷会破坏置景,如果有足够的照明设备来模拟自然光照明,那么在室内搭景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依据动物性格搭景
  
  如果拍摄主体是一个好动的家伙,比如一只老鼠,最好把它安置在一个大玻璃缸里拍摄,并且保持玻璃非常干净。你肯定需要经常绕着置景缸来回移动,以消除灯光在玻璃上的反光。这时候有一个好办法:在一块大板子上贴不反光的黑纸,在板子中间挖一个洞,让镜头穿过这个洞来拍摄,这样可以消除很多玻璃反光。把摄影机架在脚架上,抵近玻璃拍摄,大黑纸板可以在动物面前为你挡住身体和手的移动。
  如果你的拍摄主体移动缓慢,比如一只蜗牛或者毛虫,你就可以用一个切掉一面的大纸箱来置景拍摄,这样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离你的拍摄主体很近。现在的DV摄像机,在镜头的广角端,可以进行简直让你不可思议的近摄,比如可以把一只蜘蛛拍摄到满画面。只要照明得当,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获得非常好的影像。一些很受欢迎的影片,比如《微观世界》(也译作《小宇宙》,是一部讲述一个法国农场里小生物的电影)就大量使用置景拍摄的方法。
  
  搭景更要符合自然
  
  至于置景布置,那只要尽可能地接近拍摄主体的栖息地就可以了。使用一些混合土、腐木、树叶、苔藓、石头、活的植物等,把它们不规则的布置在一起,还有记得给置景做上背面和侧面的背景幕布。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在鱼缸里置景,用来拍摄小鱼、蝌蚪、水生昆虫等,你可以弄一个小水泵来制造水流效果。一旦开始搭景,你会很快发现这是一项让人上瘾的业余爱好,无论最后是否用摄影机来拍摄。
  
   在箱子里制作地洞
  
  置景也可以用来创造一些很特别的拍摄效果。比如,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印度制片人,他最擅长制作逼真的地洞,用来拍摄蛇沿着地洞爬行,寻找老鼠吃的镜头。
  他先找来一根粗水管,用一些树根和泥巴把水管糊上一层,然后用太阳晒干;之后抽出水管,梳理那些树根,让它们竖直的垂吊在这个泥管子里;再在泥管上方打几个洞,好让光线照进来。摄像机安置在泥管子的一端,镜头对准管子内部,在另一端洞口的侧面放入一条蛇——就这样拍摄了一个很棒的蛇爬入地洞的镜头。
  注意,他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驯蛇者,所以我不推荐你在家里尝试用蛇这样做,但是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拍摄其他的小动物。你需要知道,一些制片人为了拍摄一个镜头组,需要工作好几天,但是最后用在成片里的镜头可能只有几秒钟。
  
   搭景拍摄时的动物福利
  
  在把小动物放到你搭建的影棚里拍摄之前,你需要认真考虑这些动物的福利问题。真的,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蝾螈)从野外捉回来是被禁止甚至是违法的(在英国是如此,中国也有相关法律规定)。比如:你想拍摄一只毛虫吃一株植物,你可以把整株植物移到你的摄影棚里,拍摄完之后又把这株植物完好地移回你发现它的地方。临时移动一些花园里的蜗牛、蛞蝓或池塘生物到你的置景里,不会有什么麻烦。英国的法律规定,尽可能短的囚禁这些动物,并且要把它们释放回发现的地方。小心地照料它们,不要让人造光源把它们烤死。
  但是你会发现,短暂的造访让你无法拍摄出动物的行为,这时候你就需要饲养它们。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建立一个比较长期的置景,以让动物适应。一个例子:你从池塘里取来一些蛙卵,把它们安置在鱼缸里,拍摄它们发育成蝌蚪,但是当蝌蚪发育成小蛙,开始离开水的时候,你必须把它们送回池塘。如果你要继续饲养它们,你必须保证置景棚条件足够自然,可以为它们提供食物、隐藏地和温度等。
  用你的常识去判断哪些动物可以从野外带回来,哪些不行。一些甲虫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动野生的哺乳动物、鸟类还有其他任何稀有和不常见的动物。因为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存在,比如:你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母兽(或母鸟)从它们还未长成的孩子身边带走。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置景棚里拍摄了——很多动物影片都是用人工养殖的动物拍摄的,你可以去你们当地的宠物市场看看,有很多合法出售的而且很上镜的动物可以买来拍摄——鱼、蜘蛛、蛇、昆虫、老鼠等。
  最后,你需要知道哪些动物的买卖是不合法的,比如蝙蝠。
  
  野外工作方针
  ● 离开拍摄地点之前,恢复原貌。
  ● 你必须明白并且提防,有些敏感的物种可能就因为你的气味而永久离开其所在的区域。
  ● 让胶片、摄影机等设备还有你的同伴与拍摄主体保持足够的距离。
  ● 夜间使用人造光源拍摄的时候,要防止拍摄主体有被其他动物攻击或者捕食的危险。
  ● 要为预料之外的近距离遭遇做好准备,以防止对环境和拍摄主体造成伤害。尤其是需要准备应付拍摄活动可能会引来好奇的人群,它们可能会对拍摄主体造成风险。
  ● 你必须明白,拍摄动物的巢穴或者鸟巢的时候很可能招来掠食者。
  ● 使用驯养或者俘获的动物来拍摄的时候需要遵守:
  1.确保拍摄主体得到正确的照料。
  2.动物的驯养员或者管理者在拍摄期间必须始终在场。
  
  道德规范
  当我们讲到动物福利问题的时候,也需要讨论一下在拍摄野生动物时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像BBC这样的野生动物节目制作公司,就制定有他们自己的道德条款来规范野生动物纪录片制作。制片人在野外工作中需要遵守如下的规则和方针:
  原则
  1.永远把拍摄主体的福利放在首位。
  2.确保拍摄行为不会引起拍摄主体的任何身体伤害、焦虑,以及因此而影响他们的捕食与繁殖。
  3.不要做任何会引起拍摄主体产生永久性改变其自然行为的事情。包括:驯化、使用诱饵、饲喂等,它们很可能会让拍摄主体承担风险甚至死亡。
  4.不能接受用任何方式关押或者限制一头动物以吸引略食者的做法。
  5.决不能以拍摄为目的而对动物进行改变其行为的麻醉或者约束。
  6.拍摄时必须了解并且遵守当地和国家关于野生动物的法律。
  7.尊重协助你、给予你帮助的人(给他们信任和得当的报酬),只要有可能,给那些提供过帮助的人一份成片拷贝,或者是一个拍摄场景的编辑拷贝,或者照片。
  8.影像或者剧本如果会给观众造成对拍摄主体不正常的、不真实的、会造成误解的信息都必须去除。
  9.在拍摄之前,一定要调研并且了解你的拍摄主体。
  (责任编辑:石文燕)
其他文献
光影与色彩一直是构成影像艺术现实语境的载体,是艺术灵魂的舞者,更是展现情感、意境,表达艺术创想的核心。不管是在影像制作的前期、中期,乃至后期,使用各种营造光影和色彩的手段都是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由此可见,在影视制作过程中,要想获得精确的光影和色彩就必须得有可以提供数据准确的专业的视频观测工具——硬件示波器,在我所接触到的硬件示波器中,Blackmagic Design公司的Blackmagi
期刊
在今年采访南非世界杯的无数记者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东方面孔,学生相貌,手里拿着比普通数码单反还要小一圈的相机,游走于南非的大街小巷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团队,凭借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装备,完成了200多篇图文报道和近100个视频报道;而这些视频在优酷、56等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20万。《南方周末》、《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媒体都对这个报道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这就是来自广东省汕头大学的世
期刊
我准备拍摄一个名为《小西天》的实验性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将视角聚焦在北京的小西天,而在形式上并非是一般的以追踪人物生存轨迹为主的常规方式。而是采用一种论文式的结构来讨论小西天这个名词地理上的含义与概念。纪录片因其与其他片种的拍摄方式不同,特别是在硬件上有很多特殊的要求,为了选择一款合适的摄影机,我可谓煞费苦心,经过大量的比较与思量,我选择2009年推出的这款JVC GY-HM100EC。    小巧
期刊
“旅途”一词总是给人无尽的想象,一方面,它无始无终,充满了矛盾和对立;另一方面,它又连载着已过和将来,在梦想和希望破灭之际依然给你向往。在中国,旅途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成为一面无比微妙的放大镜。   从2006年到2008年,伴随着张哥和陈姐的每一个春节,导演范立欣深入到这一对农民工夫妇的家庭,以归家之旅为主线,记录下他们返乡和外出打工的点点滴滴。每年,大量的农民工乘坐春节的回家列车,在辞旧迎新之间
期刊
在这个《阿凡达》抢占市场的春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北国剧场”里人潮攒动。2010年01月10日一大早,同学们就聚在这里等待北京师范大学07影视学影视传媒与数字媒体方向联合作业展的开始。   从每一部短片结束后,会场响起的笑声和掌声可以判断,这些短片对观众的吸引力丝毫不比“大片”逊色。现场放映的14部短片作品,6部作品是由影视系提供扶持基金的“立项作品”。   近些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
期刊
接到中影集团的拍摄项目,我们团队又开始马不停蹄地进入新片的拍摄和剪辑制作状态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对工作室的各项设备进行了更新调配,后期一套最新的工作站——中科大洋ME专业级非线性编辑套装也就此走马上任。    人性设计    在使用ME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被它一些人性化的小设计所感动。经常做后期编辑的朋友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项目工程文件被他人误改误删了,自己精心打造的“艺术”毁于一旦
期刊
大年初一的午夜,我终于坐在了影院里,戴上3D眼镜,观看了已经被传说得很久的《阿凡达》。实话实说,我对3D电影,一直怀有偏见,因为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成像方式,在我看来,多少有点“奇技淫巧”之嫌。在我的3D观影经验中,留下的无非是一些感官刺激而已,这多少与我崇尚的电影艺术有背离之感。不知道詹姆斯·卡梅隆这个技术狂人能在蛰伏十几年后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像故事。  160多分钟之后,当我从电影院走出的时候
期刊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傻瓜软件”,因为“傻瓜”二字挂在上面,总让崇尚“专业”人士对其看不上眼。其实“傻瓜软件”并不“傻”,只是相对于专业软件来说,它从界面和使用上都要简易很多,而且可以快速地实现绚丽精彩的剪辑。说实话,如果能将傻瓜软件同专业软件相结合,可以做出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剪辑。“威力导演”就是这样一款可以与专业导演“搭帮结伙”的“傻瓜软件”。    “威力导演”有多大能力?    “威力导演”是一
期刊
3D编年史    3D电影(或称立体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但是随后只被小范围的应用到了动画领域,因为3D电影的实施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都非常高,同时还要求观众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观看(需佩戴眼镜或坐在很小的范围内),另外,整个行业缺乏格式标准以及各种娱乐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但是,3D电影毕竟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有过两次飞跃,这可算是3D电影的黄金时代。同时,又被当今的电脑动画技术以及高
期刊
书接上回。早就看贺岁片不顺眼了,但是不能妄自菲薄地胡说。从2009年12月开始一直怀疑,是否会有一部影片能够打破我对贺岁片的鄙视,我一直劝自己再等等,说话间就来到了2010年3月,2009至2010年的贺岁档尘埃落定,结果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借用上帝喜欢的句型来说这件事,“其实世界上本就没有贺岁片,也更没有什么贺岁档,商业需要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从个人出发我并不讨厌这类电影,我甚至更
期刊